运动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死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1-05-25 06:26
中国当代医药 2021年10期
关键词:肌力偏瘫康复训练

陈 娟

江西省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江西抚州 344000

脑梗死又名缺血性脑卒中,因脑组织缺血、缺氧所导致局限性脑组织坏死疾病,临床采用溶栓治疗及卒中单元治疗为主,轻度患者预后较好,重症患者可直接危及生命安全[1]。偏瘫为脑梗死常见后遗症,多因脑神经功能障碍引起,患者丧失运动功能且肌力水平低下,致残率极高。脑梗死偏瘫患者治疗周期长,长期卧床易导致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不良事件发生,增加患者致残风险[2]。该病早期可通过溶栓治疗,实现血管再通并改善偏瘫症状,后期可借助康复训练计划促进功能恢复。实践表明开展早期运动康复训练在一定程度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并降低致残率[3]。本研究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运动康复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5月~2020年4月江西省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 例脑梗死偏瘫患者,按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中,男16 例,女14 例;年龄52~72 岁,平均(60.19±3.42)岁;肌力0 级12 例,Ⅰ级18 例;左侧瘫痪11例,右侧瘫痪19 例;其中合并高血压12 例,合并糖尿病13 例,合并冠心病5 例。观察组中,男17 例,女13例;年龄54~71 岁,平均(60.26±3.38)岁;肌力0 级10 例,Ⅰ级20 例;左侧瘫痪12 例,右侧瘫痪18 例;其中合并高血压13 例,合并糖尿病14 例,合并冠心病3 例。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经影像学检查确诊,治疗生命体征稳定且意识清晰,肌力分级0~Ⅰ级;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椎:合并精神异常患者;凝血功能异常者;合并交流障碍;合并静脉血栓并发症患者[4]。

1.2 方法

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运动康复护理模式。对照组包含健康宣教、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心理护理等基础护理内容,通过早期肢体按摩积极预防关节僵硬、静脉血栓并发症,鼓励患者进行功能恢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运动康复护理模式,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次日即引导、协助开展运动康复训练。①早期被动训练:遵循由近端至远端、由大关节至小关节顺序进行,依次进行肩关节外、肘腕关节伸展、髋关节外展及内旋训练,后开展膝关节伸展及足背屈及外翻训练,各动作训练5~10 次,每日重复2 次。②翻身及体位训练:每日定时协助患者翻身,引导其向自主翻身过度,指导并协助患者掌握仰卧位、健侧卧位及患侧卧位方法。③肌力训练: 通过推拿及按摩手法进行躯干及肌腱按摩,依照患者肌力水平重点进行肌张力较差部位按摩,并选取曲池穴、足三里穴、合谷穴、环跳穴进行针对性按摩,推拿手法采用掌心发力,通过肩关节带动手掌面环形摩擦。按摩手法采用小鱼际及掌背着力,通过手背滚动按压,2 次/d,15~30 min/次。④桥式运动:患者仰卧位,下肢屈曲后保持双足踏床,尝试抬起臀部后,保持动作形态2~3 min。双桥运动完成后指导单桥运动,保持健侧悬空及患肢屈曲,同法进行上述训练,各动作重复5~10 遍,2 次/d。⑤日常功能训练:于患者可独立完成桥式运动指导其坐卧位训练、站立训练、步行训练及平衡耐力训练,引导其独立及进行日常穿衣、进食动作训练,必要情况下予以协助。两组均连续干预4 周后评定护理效果。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干预4 周后,参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评定两组的肢体运动功能,量表包含坐位上肢功能、仰卧位下肢功能评定,上肢功能评定包含10 项共计33 条因子评定,总分值66 分;下下肢功能评定包含7 项共计17 条因子的评定,总分值34 分,各项目因子赋分0~2 分,量表总评分100 分,分值同患者上下肢运动能力呈正相关[5]。

干预4 周后,参照巴氏(Barthel)指数评定两组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包含进食、穿衣、洗澡、修饰等共计10 项内容评定,各项分值0~10 分,量表总分100分,同患者生活活动能力呈正相关[6]。

肌力分级标准:患者肌肉偏瘫且无收缩力,判定0 级;有轻微肌肉收缩,但不能产生指令动作,判定为Ⅰ级;肌肉可水平运动,但肢体无法抬高,判定Ⅱ级;可对抗引力并抬离床面,但不能对抗阻力,判定Ⅲ级;可对抗一般阻力,但明显低于正常人水平,判定为Ⅳ级;肌力等同或接近于患病前水平,判定为Ⅴ级[7]。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Fugl-Meyer 评分、Barthel 指数的比较

两组干预前的Fugl-Meyer 评分、Barthel 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Fugl-Meyer 评分、Barthel 指数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干预后的Fugl-Meyer 评分、Barthel 指数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Fugl-Meyer 评分、Barthel 指数的比较(分,±s)

表1 两组干预前后Fugl-Meyer 评分、Barthel 指数的比较(分,±s)

与本组干预前比较,*P<0.05

组别 Fugl-Meyer 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Barthel 指数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n=30)观察组(n=30)t 值P 值22.53±3.46 22.47±3.51 0.067 0.474 33.76±4.18*41.89±5.04*6.801 0.000 30.68±7.85 30.56±7.91 0.038 0.485 52.06±9.14*63.87±10.32*4.692 0.000

2.2 两组干预后肌力分级的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的肌力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干预后肌力分级的比较[n(%)]

3 讨论

脑梗死后偏瘫因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所致,患者伴有不同程度认知、运动、语言及心理等多综合性功能障碍。临床数据显示脑梗死在所有类型脑卒中发生率占80%,且伴随当前糖尿病、肥胖、高血压、高血脂基础性疾病患者数量的增加,脑梗死发病率逐年升高。偏瘫为脑梗死后常见后遗症,脑梗死后偏瘫分为短期偏瘫及永久性偏瘫,前者多因局部脑组织水肿压迫造成,而早期损伤后受损组织功能有可重塑性,经由康复训练完全可恢复受损组织功能[7]。报道称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关键在于受损脑组织修复及侧支循环建立,通过运动康复训练可促进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恢复[8]。开展运动康复训练后,通过肌肉组织及肢体功能训练方法,可刺激运动中枢神经细胞产生功能代偿效果[9]。另有多项研究表明,运动康复训练开展时间越早,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效果越好[10]。本研究为确保患者安全性,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次日即开展运动康复训练,确保早期训练效果。另有报道,早期开展功能康复性训练可加速受损脑组织功能的可塑性发展,在刺激运动通路神经的加快实质性恢复[11]。

康复训练在脑梗死后偏瘫护理机制是通过向中枢神经传入感觉刺激,以此诱发传出神经冲动的释放,潜伏的神经通路启用后同步实现对病灶周围神经和健侧神经细胞功能代偿。本研究观察组的早期运动康复训练,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分步骤进行早期被动训练、翻身及体位训练、肌力训练、桥式运动训练及日常功能训练。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的Fugl-Meyer评分、Barthel 指数高于对照组,且干预后观察组的肌力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研究表明,早期被动训练开展,对降低偏瘫卧床患者关节僵硬及肌肉萎缩有重要作用,可为后期功能恢复训练开展创造有利条件[12]。通过翻身及体位训练,利于避免长期单一体位对肢体的压迫,亦可有效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状态[13]。在肌力训练阶段,通过推拿、按摩进行各关节及特点穴位按压,可起到松弛关节及局部肌肉组织的效果,同时增加了患者运动感觉刺激[14]。另有研究表明局部按摩推拿可有效缓解患者的肌张力,并借助神经系统反身性调节作用促进患者关节功能恢复[15]。通过双桥式运动向单桥式运动过渡训练,为后期坐位及步行训练打下基础,最后指导穿衣、进食等日常生活内容训练,对提升患者生理自理能力有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后的上下肢运动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肌力水平优于参照组(P<0.05),是运动康复训练改善脑梗死偏瘫患者预后的客观证据。但在实施早期运动康复护理中,需注意对患者康复运动训练应因人而异制订,遵循患者年龄、体质、耐受情况、病情严重程度及功能损害情况制订符合患者实际的康复护理方案。恢复性训练时同样应依照由易至难、由简至繁原则,避免初期运动难度过大或强度过高对患者依从性造成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开展运动康复护理的效果显著,可同步提升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肌力水平。

猜你喜欢
肌力偏瘫康复训练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