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行为的影响

2021-05-25 06:26许彩霞
中国当代医药 2021年10期
关键词:预见性精神分裂症家属

许彩霞

江西省上饶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科,江西上饶 334000

精神分裂症是重型精神疾病最常见、最重要的疾病,患者多表现出幻听、幻觉、思维内容障碍、情感淡漠、意志减退症状,而随着病情加重患者会出现攻击、自杀等不同程度的危险行为,严重威胁着相关医护人员、家庭成员、社会人群及自身的安全[1]。因此,为提高治疗效果,必须实施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早期的常规护理通过健康教育有效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知,但并不能发现潜在的护理问题。而预见性护理能针对疾病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或恶化[2]。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 例为研究对象,旨在分析预见性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行为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20年4月江西省上饶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0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39)与观察组(n=41)。对照组中,男20 例,女19 例;年龄19~72岁,平均(53.12±4.56)岁;病程1 个月~11年,平均(5.10±1.45)年。观察组中,男22 例,女19 例;年龄21~74岁,平均(53.45±4.26)岁;病程2 个月~12年,平均(5.46±1.57)年。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精神分裂症相关诊断标准[3];②入组时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4]总分≥60分;③行为活动评定量表(BARS)[5]评分≥5 分。排除标准:①有明显躯体及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者;②其他类精神科疾病者;③临床资料不全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具体措施如下。①安全护理:为患者提供安全的治疗环境,加强病区物品管理,清除所有危险物品,并做好患者入院、会客安全检查。②饮食指导:患者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及含粗纤维多食物,给予患者适当营养支持。③健康教育:介绍该病病因及治疗方案,指导家属给患者提供良好家庭环境,督促患者服药,强调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干预4 周。

1.3.2 观察组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入院时,对患者自杀风险因素进行评估,并整理分析,制定预见性护理措施,具体措施如下。①保护性约束:根据自杀危险因素的评估结果,由护师担任责任护士,组成3 人护理组,制定详细护理计划。患者入院时,责任护士对患者实施保护性约束,安抚患者情绪,保证其状态稳定。②心理干预:重点加强心理支持,维护好亲情关系,每周家属探视2 次,护士陪同前往,向家属说明病情,希望取得家属配合,并及时检查危险物品,避免患者和探视者受到伤害。每周保证通话2次,尽量满足患者需求,不能满足要及时与患者解释。③加强监控:对于有自杀念头、有被害妄想症高危因素患者,护士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行为,保证患者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了解患者日常生活行为,并定期做好评估,及时发现患者产生危险行为因素;护士要了解患者的先兆危险行为,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消除不良因素,从根源上控制患者危险行为的发生。④行为干预:帮助患者重新建立合理的认知模式,定期开展社会活动,鼓励及引导患者多参加手工制作、打羽毛球集体活动。干预4 周。

1.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①观察并记录两组干预4 周内的自杀行为发生情况。②于干预前及干预4 周后,采用BARS 评定患者冲动行为症状,共1 个条目,分为7 个级别,按1~7分计分法计分,分数越低患者行为活动越好。③于干预前及干预4 周后,采用住院精神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6]评定患者的社会功能,包括日常生活能力(3 项条目,12 分)、动性和交往情况(4 项条目,16分)、社会技能(5 项条目,20 分),12 项条目,分数越低患者社会功能越差。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自杀行为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发生自杀行为1 例,发生率为2.44%(1/41);对照组发生自杀行为8 例,发生率为20.51%(8/39)。观察组自杀行为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54,P=0.028)。

2.2 两组干预前后BARS 评分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的BAR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 周后,两组的BARS 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的BAR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BARS 评分的比较(分,±s)

表1 两组干预前后BARS 评分的比较(分,±s)

组别 干预前 干预4 周后 t 值 P 值观察组(n=41)对照组(n=39)t 值P 值6.26±0.73 6.16±0.44 0.737 0.463 3.15±0.59 4.28±0.61 8.422 0.000 21.216 15.610 0.000 0.000

2.3 两组干预前后SSPI 评分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的日常生活能力、动性和交往情况、社会技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 周后,两组的日常生活能力、动性和交往情况、社会技能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的日常生活能力、动性和交往情况、社会技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精神科常见病,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低治愈率特点。目前关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一般认为与生物、心理、社会因素有关[7]。相关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出现自伤、自杀行为是一种较复杂的社会行为[8]。必须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加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监管和防护,避免患者在注意住院时发生危险事件。

以往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精神分裂症患者常规护理,主要包括饮食、安全、健康教育等,其中饮食干预可给予患者营养支持,保证患者机体健康;安全护理能有效保证探视人员安全;健康教育可有效增强患者对该疾病的认知度,提高其治疗依从性[9-11]。但该护理方式并不能对突发事件及潜在的护理问题进行处理。而预见性护理能预见性地发现潜在的护理问题,提前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以此来预防可能出现的临床护理风险[12-13]。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自杀行为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的BAR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后,两组的BARS 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的BARS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的日常生活能力、动性和交往情况、社会技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 周后,两组的日常生活能力、动性和交往情况、社会技能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日常生活能力、动性和交往情况、社会技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该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分析原因为,预见性护理通过对患者及早实施风险因素评估,并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可尽快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对稳定患者情绪、促进病情康复有积极作用,而有效地降低自杀发生率[14-15]。刚入院患者由于存在害怕、恐惧、烦躁等负面情绪,出现反抗、吵闹冲动行为,易伤害他人,实施保护性约束有效避免患者发生伤己伤人事件,安抚患者情绪,可有效维持患者情绪稳定。强化心理干预,重视家属力量,向家属普及精神分裂症相关知识及患者病情进展,告知家属需给予患者鼓励及关怀,取得家属配合,让患者感受到家人关心及温暖,对患者病情稳定有一定促进作用,此外,注重患者自身及心理需求并尽量满足,对不能满足其需求患者需及时告知患者原因,让患者感受到尊重。其次,该护理通过加强监控,对有自杀念头的高危因素患者严密观察,对有先兆危险行为的及时采用针对性预防措施,从根源上控制患者危险行为发生,可降低自杀行为发生率。通过帮助患者重建合理的认知模式,定期开展社会活动,联合社会公益组织等,引导患者参加工娱疗活动,可减轻患者焦虑、悲观情绪,树立生活信心,让患者感受到外界的温暖,可有效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及社会能力,提高患者行为活动力及社会功能。

表2 两组干预前后SSPI 评分的比较(分,±s)

表2 两组干预前后SSPI 评分的比较(分,±s)

与本组干预前比较,*P<0.05

组别日常生活能力 动性和交往情况 社会技能观察组(n=41)干预前干预4 周后对照组(n=39)干预前干预4 周后5.07±1.12 9.73±1.24*7.93±1.47 13.41±1.89*9.31±1.08 15.77±2.45*t 干预前两组比较值P 干预前两组比较值t 干预4 周后两组比较值P 干预4 周后两组比较值5.10±1.08 8.11±1.19*0.122 0.903 5.957 0.000 8.05±1.41 12.07±1.73*0.372 0.711 3.303 0.001 9.35±1.12 13.19±2.39*0.163 0.871 4.764 0.000

本研究中也存在局限性,良好的护患关系及家属配合是预见性护理成功的关键点,护理人员为预见性护理的实施者,其自身责任感、专业技能知识、细心、沟通及表达能力等是影响预见性护理成功的关键。在预见性护理中,能提供患者人性化、舒适化护理,对研究结果也有一定干扰。

综上所述,预见性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可有效降低自杀行为发生率,提高患者行为活动力及社会功能。

猜你喜欢
预见性精神分裂症家属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及满意度评价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预见性护理对颈椎术后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效果观察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拨开精神分裂症的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