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和方法

2021-05-25 08:29李娜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古诗词高中语文传统

李娜

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历史,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其中不仅包含了丰富的文化知识,同时也蕴含了大量的人生哲理,对于当代学生的成长具有重大的教育意义。本文主要以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为例,对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的策略和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员带来帮助。

一、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一)有助于传统文化的弘扬

为了切实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教育部颁布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并从爱国、处世、修身这三个方面对如何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进行了明确说明。但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由于部分教师对于传统文化教育认识不够深入,不能很好地将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相结合,让学生感觉老生常谈,导致学生逐渐对传统文化学习失去兴趣。而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灵活地运用古人案例来对课文进行讲解,那么学生必然会逐渐被古人高尚的人格和高洁的精神所吸引,并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积极主动地学习传统文化,成为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主力军。

(二)有助于学生文化修养的提升

传统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学,对于世人具有较强的学习价值。《论语》记录了孔子及其学生的道德行为准则,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在高中课文中选录了《〈论语〉十则》,其对学生在学习和做人方面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如“吾日三省吾身”“温故而知新”等。在对这些传统文化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收获到更多有用的知识,同时也可以再一次升华思想境界,完善人格发展,促进文化修养的进一步提升。

(三)有助于增强课文趣味性

由于古代诗文的语言表达方式与现代文有着很大的区别,学生理解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这也会使得部分学生逐渐对古诗词学习失去兴趣。再加上,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过于注重字词的解释,导致课堂教学氛围枯燥、沉闷,这也会降低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兴趣。而在古诗词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灵活地引入一些传统文化内容,如作者的生平经历、作者的主要思想、文人之间的趣事等,就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对作者有更加全面的了解,让学生在对古诗词学习时,更能理解作者的创作心境,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

二、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一)教学方面

在传统高中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往往会让学生先对古诗词进行通篇阅读,让学生对文章形成初步的认识和了解。然后教师会为学生示范发言,讲授字词,以便于学生对古诗词进行理解。接着,教师会引导学生逐字逐句地对古诗词进行翻译,提炼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最后,再要求学生对重要部分进行背诵,并在课堂上监督默写,以此来促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应的知识点,以便应付考试。这种教学模式,虽然能够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学习到一些语言知识,但由于学生缺乏对古诗词主动思考和探索的过程,这对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全文是非常不利的,同时也会打击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

(二)教师方面

高中语文教师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导致学生自主学习动力不足;二是自身文化修养不足,对传统文化理解得不够深入,导致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将传统文化与课文讲解相结合,不能全面地对古诗词内容进行解读。

三、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和方法

(一)明确教学目标

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时,教师应制订明确的教学目标。可以将目前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目标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文言字词的掌握;二是语法句式的理解和应用;三是诗词内容的理解。这些教学目标虽然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文言知识应用能力,但在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继承上还是有所欠缺。这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师从多角度、多层次来设置教学目标,并将古诗词教学的实践性和人文内涵目标有效践行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能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进而达到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精神的教学目标。例如,在对《氓》这一古代诗歌进行教学时,教师在设置知识和技能教学目标的同时,还应该思考通过对这一古诗的学习能够让学生了解和感悟到哪些传统文化。比如诗歌的发展线索和诗歌的变化形式有哪些,《诗经》在我国古代文坛中的地位。另外,教师还可以向学生讲述经典的古代爱情古诗,让学生了解到古代人民对于真挚爱情的向往,陶冶高尚情操。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明确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并通过各种教学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受到传统文化中积极性因素的熏陶。

(二)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文化氛围的营造是学生学好古诗词的关键,当学生处于浓厚的文化氛围中,必然能够身临其境地体会到传统文化的精髓。因此,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文化氛围的营造。这就要求教师对古诗词进行深度分析,并挖掘出其中的文化内容,营造出相应的情景氛围,让学生在情景中更好地体会到古典文化的韵味。例如,在对《归园田居(其一)》这一古诗进行教学时,教师应对课文中的传统文化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如“回归自然、淡泊名利、悠然自得”等,然后教师可以根据这些文化精神,营造出相应的情景。如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展示田园风光和田园生活,让学生从情景中直观地体会田园生活的朴实、宁静、舒适,并深刻地感悟田园生活的美好。接着,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吟诵诗文,以此來实现文化情景氛围的营造。这样的方式,既可以提升古诗词教学的效果,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三)注重传统文化拓展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仅靠教材中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教师适当地对传统文化内容进行延伸和拓展。首先,教师可以在每节古诗词课上抽出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相互分享和讲解与古诗词有关的传统文化内容。例如,在对《离骚》进行学习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在课后收集屈原和端午节的相关资料,并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分享。其次,教师应注重文化实践。古诗词当中经常会涉及传统文化习俗,教师就可以在这些传统节日来临之际,组织学生开展传统习俗专题学习,以此来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习俗的理解和感悟。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既可以使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升,同时对于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和文化视野的拓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必须清楚地意识到在古诗词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来实施,以此来全面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成为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的主力军。

作者简介:吉林省通化市通化县第七中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古诗词高中语文传统
踏青古诗词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新年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