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节粮减损依法治理的时代命题中勇毅前行

2021-05-28 12:39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机关团委
国际人才交流 2021年5期
关键词:减损宣传周宣传教育

文/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机关团委

2020年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活动周以“科技创新促发展、兴粮兴储保民生”为主题,是全国科技活动周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为2020年8月25日2020年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活动周启动仪式在南昌举行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节约粮食问题,多个场合多次强调要制止餐饮浪费行为。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强调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系统青年,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强化责任担当,以“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和全国粮食安全宣传教育基地为依托,持续深入开展爱粮节粮宣传活动,引领爱粮节粮社会新风尚。

通过“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活动凝聚全社会爱粮节粮共识

“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活动是由“全国爱粮节粮食宣传周”活动演变而来,最早以国务院通知的形式明确,确定每年世界粮食日(10月16日)所在周为全国爱惜粮食节约粮食宣传周(简称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首次举办是在1991年,2019年“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更名为“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经过近30年的历程,引领着爱粮节粮不断向纵深发展,已经成为极具影响力、传播力和号召力的品牌活动。

近年来,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主会场活动连续走进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场均有近千名学生、群众和机关干部参加,每年都向社会各界发出爱惜粮食、节约粮食、保障粮食安全等主题倡议。

2018年“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期间,开展了粮食安全大走访大调研活动,国家和省级有关部门组织机关干部、农业科技专家、涉农院校师生等2000多个工作组,走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面对面宣传国家粮食政策,讲解粮食生产、收获、运输、保管等方面知识,提高农户粮食种植和收储技术水平。全国各省区市同步举行宣传活动,制作电子海报,围绕科学储粮、科学消费,进行专业解答。活动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以及新华社、中新社、人民网、中国网,均进行集中宣传报道,凝聚起全社会爱粮节粮的意识,汇集起全民爱粮节粮的正能量。

依托全国粮食安全宣传教育基地丰富节粮减损传统美德教育形式

为把粮食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牢固树立粮食安全人人有责意识,2019年起,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会同农业农村部、教育部、科技部、全国妇联等有关部门单位,组织开展了全国粮食安全宣传教育基地确定发布工作,申报评定每年开展一次。各基地按照国家及省级有关部门单位统一安排,积极承接开展粮食安全宣传教育有关社会实践、合作交流、主题宣讲等工作任务。根据本单位地域、行业、职能等特色优势,创新载体、丰富内容,面向家庭、学生、职工等不同群体,自主开展职业体验、实景展示、多媒体互动、信息技术培训等主题宣教活动,推动粮食安全宣传教育常态化、特色化、品牌化。

近两年,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和单位共确定发布全国粮食安全宣传教育基地79家,省级粮食安全宣传基地600多家,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据初步统计,近700个全国和省级粮食安全宣传教育基地,每年累计向社会公众开放4万余天,接待人数200多万人次,大大提升了粮食安全宣传教育基地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2019年,余杭四无粮仓陈列馆被评为首批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基地,陈列馆既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浙江省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基地始终坚持以粮食安全教育为宗旨,以传统历史文化为载体,不断提高“粮食安全、人人有责”的意识。馆内完好地保存了65年前首创“无虫”“四无”粮仓旧址,“四无粮仓”即无虫(蛀)、无霉(变)、无鼠(害)、无雀(扰)。2009年开馆以来,目前已经接待各界人士累计超过15万人次。近年来,该馆通过与学校、企业和社区开展合作共建、粮食传统文化教育,编印并发放《家庭粮油实用知识手册》《粮食之旅》《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粮食减损增效》《粮食质量安全》等科普书册1万余册。

实施《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建立节粮减损长效机制

“事随势迁,而法必变”。现实社会生活发生重要变化,立法修法工作就需要及时作出调整和规范。据统计显示,每年在产后环节,粮食储藏、运输、加工环节的损失量达700亿斤,相当于吉林省一年的粮食产量;据专家估算,我国每年在餐饮环节浪费的粮食达800亿斤以上,这又相当于安徽省一年的粮食产量。粮食各环节损失浪费严重,社会各界对节粮减损纳入法治轨道有很高期盼。2021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中明确指出,2021年将制定粮食安全保障法。要深入推进全链条、多环节、系统化的节粮减损,必须要法治护航,节粮减损纳入拟议中的粮食安全保障法势在必行。

2021年1月4日,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粮食流通管理条例》时隔五年第三次修订,于4月15日起正式实施。修订后的条例,对防止和减少粮食损失浪费作出专门规定,要求粮食品质达到不宜存时要及时出库,减少储存损耗;运输粮食要执行运输技术规范,减少运输损耗;鼓励经营者提高成品粮出品率等。这些重要法律法规的修订出台,对加强粮食监管,维护粮食流通秩序,建立节粮减损长效机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而成绩的背后,既有老一辈粮食和储备人矢志不渝的执着追求,也有新一代年轻粮食和储备人的接续奋斗。

2017年9月24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机关团委在北京通州万达广场参加第十二届“你在他乡还好吗”关爱流动人口大型宣传服务活动

此外,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每年5月举办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活动周,每年6月举办粮食质量安全宣传日。通过开展科技成果、科研团队、科研机构与企业“三对接”以及人才供需对接等活动,进一步推动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助力高质量发展;通过发放科普手册、专家讲解、产品展示、展板宣传等多种形式,向广大市民宣传普及粮食安全知识。号召有关单位开展优质粮油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进军营等活动,集中宣传粮油科技创新成果和优质粮油营养健康知识,促进粮油产品提质升级,引导粮油健康消费。

2021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指出,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青年粮食和储备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在节粮减损依法治理的时代命题中,在保障国家粮食和战略储备安全的生动实践中,必将奉献青春智慧和力量,必将攻坚克难、勇毅前行。

猜你喜欢
减损宣传周宣传教育
合作社成了『粮保姆』每公顷地减损500斤
广泛开展“四史”宣传教育
节粮减损,讲好中国“粮”言
国际粮食减损大会取得十项减损共识成果
粮食保管过程中的损耗因素与减损对策研究
金融风险防范宣传教育
新时期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要有所创新
2013年灵川县图书馆服务宣传周异彩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