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髋关节置换术SuperPATH 入路与常规后外侧入路临床疗效Meta 分析

2021-05-29 02:47戴赢杰李珍楠赖金玲石仕元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5期
关键词:入路异质性髋关节

魏 建 戴赢杰 李珍楠 赖金玲 石仕元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多种骨性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髋臼破坏重、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塌陷和继发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等疾病,可以帮助重建髋关节,有助于患者恢复日常生活[1]。常规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创口大,但手术视野清晰,操作空间较大,同时常规术式容易造成机体创伤,恢复时间长,不利于改善预后等缺点[2]。与常规入路相比,SuperPATH入路经臀小肌和梨状肌间隙开放手术创口,无需切断臀部外旋肌群,可以保留完整的髋关节囊,造成的手术创伤小,有利于恢复[3]。但其操作难度大,花费高,并未完全普及。本文通过Meta 分析的方法评价两种手术入路的临床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 计算机检索包括中国知网、万方、CBM、Pubmed、Embase 以及Cochrane library 在内的数据库,检索时间为自建库起至2019 年10 月。中文检索关键词为:全髋关节置换术,SuperPATH,常规入路;英文检索关键词为Supercapsular percutaneously assisted total hip,SuperPATH,conventional approach,total hip arthroplasty,total hip replacement.

1.2 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文献类型:随机对照研究或回顾性分析;(2)干预措施:SuperPATH 入路以及常规后侧入路;(3)研究对象:受试患者均首次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4)相关指标:含有术后Harris 髋关节功能评分,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大小,首次下地时间中的1 个或多个指标。排除标准:(1)重复文献;(2)综述类文献;(3)不相关文献;(4)不含有既定指标的文献;(5)低质量文献。

1.3 文献质量评价及风险评估 由两名研究员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及风险评估,随机对照研究采用改良版Jadad 评分量表进行评分(1~3 分为低质量文献,4~7 分为高质量文献),非随机对照试验采用MINORS 量表进行评分(≥13 分为高质量文献)[4],若评价结果出现分歧,则交由第三名研究员评定。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Revman 5.3 软件进行Meta分析,连续性变量采用均数差(WMD),95%可信区间(95%CI)表示,以I2为检验异质性的主要指标,I2≤50%说明异质性较小,采用固定效应模型(FE);I2>50%说明异质性较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RE),并分析异质性来源,使用敏感性分析方法处理异质性。若研究存在不可避免的临床异质性,则仅做描述性分析[5]。P<0.05 时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自建库起至2019 年10 月,共检索到521 篇文献,其中重复文献200 篇,综述类文章、Meta 分析类文章等234 篇,不相关文章69 篇,最终纳入文献16 篇[6-21],共869 例患者,其中406 例采用SuperPATH 入路,463 例采用常规入路。文献筛选过程见图1。

图1 文献筛选过程

2.2 纳入文献基本资料及质量分析结果文字 纳入16 篇符合要求的文献,其中6 篇[6,9,12,17,19,21]随机对照研究,10 篇[7,8,10-11,13-16,18,20]非随机对照研究;随机对照研究采用改良版Jadad 评分量表进行评分(1~3 分为低质量文献,4~7 分为高质量文献),非随机对照试验采用MINORS 量表进行评分(≥13 分为高质量文献),所纳入的文献均为高质量文献,具体见表1。

2.3 Meta 分析结果

2.3.1 术后不同时期Harris 髋关节功能评分 有13篇文献[6-8,11-15,17-21]报道了术后Harris 髋关节功能评分,其中632 例采用了SuperPATH 入路,773 例采用了常规后外侧入路。

按照时间不同分为4 个亚组(见图2):术后1 周Harris 评分,3 篇文献[6,17,21]报道了此项指标,Super-PATH 入路和常规后外侧入路各97 例。异质性分析显示P=0.0004,I2=87%,存在明显异质性,选用随机效应模型。结果显示:WMD=9.20,95% CI=[5.34,13.05],P<0.001,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术后1周,SuperPATH 入路Harris 评分更高。

术后3 个月Harris 评分,10 篇文献[6-8,11-15,19,21]报道了此项指标,SuperPATH 入路299 例,常规后外侧入路334 例。异质性分析显示:P<0.00001,I2=88%,存在明显异质性,选用随机效应模型。结果显示WMD=2.42,95%CI=[0.94,3.90],P=0.001,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术后3 个月,SuperPATH 入路Harris 评分更高。

3)果实淀粉系数。苹果成熟过程中淀粉含量逐渐降低,淀粉遇到碘溶液时会呈现蓝色,所以把苹果切开,将其横断面浸入配制好的碘液中30秒,观察果肉变蓝的面积和程度,可反映果实的成熟度。不同品种的苹果成熟过程中淀粉含量的变化特性不同,可以制作不同品种苹果成熟过程中淀粉变蓝的图谱,判断成熟度很方便。根据图谱,做到苹果的适时采收。

术后6 个月Harris 评分,6 篇文献[7,11-12,14,18-19]报道了此项指标,SuperPATH 入路172 例,常规后外侧入路206 例。异质性分析显示:P<0.00001,I2=87%,存在明显异质性,选用随机效应模型。结果显示WMD=2.15,95%CI=[-0.11,4.40],P=0.06,无显著性差异。说明在术后6 个月时,两种入路Harris 评分相当。

术后12 个月Harris 评分,3 篇文献[7,12,20]报道了此项指标,SuperPATH 入路64 例,常规后外侧入路136 例。异质性分析显示:P=0.22,I2=35%,异质性较小,选用固定效应模型。结果显示WMD=0.97,95%CI=[-0.43,2.36],P=0.17,无显著性差异。说明术后12个月,两种手术入路Harris 评分相当。

总体看,亚组之间异质性分析:P<0.00001,I2=94%,组间存在明显异质性。总的结果为WMD=3.25,95%CI=[1.86,4.64],P<0.00001,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SuperPATH 入路与常规后外侧入路在术后Harris 评分上有差异,但差异主要集中在术后较短时间内,而术后6 个月及以后差异不大。

术后3 个月Harris 评分文献进行发表偏倚分析,由漏斗图(见图3)可知,由于各项研究间存在异质性,漏斗图不完全对称,所以存在一定的发表偏倚。

2.3.2 术后视觉模拟评分 有5 篇文献[6,8,12,14,18]报道了术后视觉模拟评分的差异,按照时间分为三个不同亚组,每个亚组内均包含3 篇文献。见图4。

在7 天的评分中,有120 例采用SuperPATH 入路,120 例采用常规后外侧入路。异质性分析显示P<0.0001,I2=90%,存在异质性,选用随机效应模型。结果显示WMD=-1.64,95%CI=[-2.37,-0.92],P<0.001,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采用SuperPATH 入路的患者在术后7 天内疼痛程度更轻。

在3 个月的评分中,有102 例采用SuperPATH入路,102 例采用常规后外侧入路。异质性分析显示P=0.02,I2=73%,存在明显异质性,选用随机效应模型。结果显示WMD=-0.21,95%CI=[-0.61,0.20],P=0.32,无显著性差异。

表1 纳入文献基本资料及质量分析结果

在6 个月的评分中,有72 例采用SuperPATH 入路,72 例采用常规后外侧入路。异质性分析显示:P=0.009,I2=79%,存在异质性,选用随机效应模型。结果显示WMD=-0.18,95%CI=[-0.76,0.40],P=0.54,无显著性差异。

总之,亚组之间异质性分析:P<0.00001,I2=95%,组间存在明显异质性。总的结果为WMD=-0.65,95%CI=[-1.19,-0.11],P=0.02,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SuperPATH 入路与常规后外侧入路相比,在术后目测类评分(即术后疼痛程度)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做完手术的短期时间内,长期无差异。

2.3.3 手术时间 有13 篇文献[6,8-12,14-20]报道了手术时间的差异,其中358 例采用SuperPATH 入路,435例采用常规后外侧入路。异质性分析显示:P<0.00001,I2=98%,存在明显异质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结果显示WMD=10.39,95%CI=[2.42,18.37],P=0.01,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SuperPATH 入路手术时间较常规后外侧入路更长。见图5。

图2 SuperPATH 入路与常规后外侧入路术后Harris 评分比较的Meta 分析

图3 3 个月Harris 评分Meta 分析文献发表偏倚分析漏斗图

2.3.4 术中出血量 有13 篇文献报道了术中出血量的差异,其中358 例采用SuperPATH 入路,405 例采用常规后外侧入路。异质性分析显示:P<0.00001,I2=99%,存在明显异质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结果显 示WMD=-125.95,95%CI=[-153.59,-98.31],P<0.00001,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SuperPATH 入路术中出血量较常规后外侧入路更少。见图6。

2.3.5 手术切口大小 有11 篇文献[6,8-12,15-16,18-20]报道了手术切口大小的差异,其中308 例采用Super-PATH 入路,355 例采用常规后外侧入路。异质性分析显示:P<0.00001,I2=99%,存在明显异质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结果显示WMD=-5.46,95%CI=[-7.19,-3.73],P<0.00001,存在显著差异性。说明Super-PATH 入路手术切口大小明显较常规后外侧入路小。见图7。

2.3.6 首次下地时间 有3 篇文献[18-19,21]报道了首次下地时间的差异,其中87 例采用SuperPATH 入路,91 例采用常规后外侧入路。异质性分析显示:P<0.00001,I2=98%,存在明显异质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结果显示WMD=-13.81,95%CI=[-21.42,-6.20],P=0.0004,存在显著差异性。说明采用SuperPATH入路的首次下地时间较常规后外侧入路更短。见图8。

2.3.7 偏倚风险分析 对纳入的随机对照研究进行偏倚风险分析,采用Revman 5.3 软件作偏倚风险图,包括随机序列产生、分配隐藏、对研究者和受试者施盲,研究结局盲法评价、结局数据的完整性、选择性报告研究结果和其他偏倚七个方面。由图9 可知本文所选随机对照研究低风险偏倚较多,普遍具有较高质量。

图4 SuperPATH 入路与常规后外侧入路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比较的Meta 分析

图5 SuperPATH 入路与常规后外侧入路手术时间比较的Meta 分析

图6 SuperPATH 入路与常规后外侧入路术中出血量比较的Meta 分析

图7 SuperPATH 入路与常规后外侧入路手术切口大小比较的Meta 分析

图8 SuperPATH 入路与常规后外侧入路首次下地时间比较的Meta 分析

图9 纳入随机对照研究偏倚风险图

3 讨论

从本文结果分析,SuperPATH 入路可在术后较短时间内取得较高的髋关节功能评分,而常规后外侧入路则需更长时间;尽管两者在术后3 个月Harris评分差异不大,但SuperPATH 入路对于患者早期康复,快速回归良好髋功能有重要意义。对于视觉模拟评分分析,术后3 个月及6 个月均无显著性差异,但在术后7 天出现显著性差异,说明在短期内Super-PATH 入路带来的痛感更轻,但长时间后为患者带来的疼痛程度相当。短期内的差异也可体现在车先达等[22]人的研究中,术后24h 以及术后7 天内这一指标的对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且与本次研究结论相同。手术时间方面,SuperPATH 入路手术时间较常规后外侧入路更长,这与李建及车先达等[3,22]人的分析结果相同。但也有其他研究结果显示,SuperPATH 入路手术时间与常规后外侧入路相当[4]。研究结果的不同说明此项指标受其他因素影响较大,在术者手术经验、手术设备、患者髋关节受损情况等因素上必然出现不同,从而导致在此项指标上的研究结果不同。SuperPATH 入路切口大小约为7~10cm,而常规后外侧入路切口大小约为10~17cm。SuperPATH 入路创面小,对组织的破坏程度小,小切口更有利于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而术中出血量较常规后外侧入路更少,有利于后期患者的恢复,因此,切口小、出血量少是SuperPATH 入路的一个明显优势。对于术后恢复的评价,本文选用首次下地时间作为判断术后恢复情况的一项重要指标,Meta 分析结果显示,Super-PATH 入路首次下地时间更短,推测这与其术中出血量少、切口长度小等因素有关。

本研究具有一定局限性。研究采用了16 篇文章,虽均为高质量文献,但其中有随机对照研究,也有非随机对照研究,这可能是造成Meta 分析结果出现较大异质性的原因之一。其次本次检索到的样本量偏小,纳入随机对照试验偏少。但本文选用了六项指标,均为连续性变量,较以往选用指标较少的研究来说,可全面有效评估两种术式在操作方法、后期疗效、患者恢复度上的差异,可为临床手术选择方法提供指导性意见。

SuperPATH 入路作为一种全新的手术方法,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表现出较好的临床疗效,在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大小、首次下地时间中较常规后外侧入路更具优势,但其手术时间长,手术操作程序更复杂。这种微创方法的出现为手术方法的选择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临床治疗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较为合适的手术方法。

猜你喜欢
入路异质性髋关节
Meta分析中的异质性检验
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与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18F-FDG PET/CT代谢参数及代谢异质性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城市规模与主观幸福感——基于认知主体异质性的视角
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患者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正中入路手术和肌肉间隙入路治疗壮族人群创伤性胸腰椎骨折的比较性研究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异质性债务治理与制度完善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住院时间、出院安排、90 d并发症和翻修率:一项比较直接前入路、后外侧入路以及直接上方入路的研究/SILJANDER M P, WHALEY J D, KOUEITER D M,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6):1658-1661.doi: 10.1016/j.arth.2020.01.082. Epub 2020 Feb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