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个面向”共识下推进集团化办学的“景山走向”

2021-05-29 05:32邱悦袁立新
中小学管理 2021年4期
关键词:集团化办学

邱悦 袁立新

摘要北京景山学校自2007年起探索实施跨区域集团化办学,并通过现代化治理手段保障集团化办学规模与质量的共同提升。一是以共同愿景凝聚集团发展共识,二是以“三统一”模式提升集团管理实效,三是以核心资源输出强化集团化办学内涵,四是以自主选拔培养打造“景山风格”优秀师资。

关键词 现代学校治理;集团化办学;学校发展共同体;北京景山学校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4(2021)04-0043-03

开展集团化办学是整体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进入“十四五”时期,如何兼顾规模扩张和质量提升,是集团化办学面临的重要问题。北京景山学校为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更好地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自2007年起开始探索集团化办学,目前已在北京、河北、四川等地建立多所分校。在此过程中,学校依托现代化治理手段,引导各分校逐步探索出具备“景山特质”且适合各区域和校情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真正实现了“一花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办学初衷。

一、共识:以共同愿景凝聚集团发展共识

目前,景山教育集团内共有9所成员校,总计1500余位教职工,学生近1.5万人。同时,集团内各校分布在多省市,且每所分校都是新建校,这为集团的日常运行和管理带来诸多挑战。如何通过有效管理帮助各分校确定发展方向并实现平稳运行,如何通过有力领导使各校克服空间阻碍成为荣辱与共的发展共同体,其关键是要用共同的愿景追求来凝聚人心。

1. 凝练共同的办学追求

景山学校是由中央宣传部直接创办、定位于引领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实验的学校。1983年,邓小平同志为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从那时起,景山人就坚定地践行“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扎根首都教育沃土,开展教育创新实践。在此过程中,景山人始终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努力探寻落实“三个面向”的路径策略,形成了“全面发展打基础,发展个性育人才”的办学理念、“攀峰”的学校精神、“明理、勤奋、严谨、创新”的校训、“低负担,高质量,让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全面发展,学有特长”的素质教育之路。在集团化办学过程中,我们通过对景山学校办学思想与实践成果的解读与传播,使之成为集团发展的共识和推动各分校实现高品质发展的原动力。

2. 达成一致的育人目标

在共同办学追求的引领下,景山教育集团各校也达成了一致的育人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我们提出作为景山学子,应具备十个方面的素质和能力:(1)胸怀宽广,志向高远,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2)勤奋、刻苦,具有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品质;(3)积极思考,具备初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4)基础扎实,知识面广 ,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5)视野开阔,具有国际交流和跨文化理解能力,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能用外语进行日常会话;(6)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素养,具有获取、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7)有一定的艺术鉴赏能力,具备1~2项艺术特长;(8)掌握1~2项适合自身条件的体育项目;(9)文笔通顺,有一定文采;(10)能写一手好字。

3. 鼓励和而不同的办学特色

集团化办学应致力于实现各校发展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最终形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生动办学图景。为此,景山教育集团一方面要求各分校按照现代学校管理标准构建管理框架和组织体系,并指导各分校制定学校章程和发展规划,确立“一年求稳定,二年谋发展,三年见成效,五年成为当地优质学校”的发展目标。另一方面,又鼓励各分校形成自身办学特色。例如:集团内的远洋分校依托建立“学校、社区、家庭和谐发展管理委员会”,形成以和谐促发展的办学特色;大兴分校围绕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建成包括科技长廊、艺术长廊、浮雕墙、成长墙、风采墙在内的“两廊三墙”,营造出独特的校园文化氛围等。

二、共建:以“三统一”模式提升集团管理实效

基于集团内各分校分布跨区域且多是新建校的现实特点,为提升集团化办学的管理实效,景山教育集团在实践中采取“三个统一”的管理模式,即统一法人领导、统一行动方向、统一质量管理。

1. 统一法人领导:保证集团内“政令”畅通

统一法人领导,即由景山学校派出领导担任教育集团理事长,统领集团事务,同时担任各分校法人。此外,每所分校在加入集团之初,景山学校都会派出退休校级干部担任分校执行校长,并协助各分校选拔出一些工作能力强、肯于奉献、敢于担当、善于合作的优秀教师担任管理岗位。同时,集团还会组织各分校干部到景山学校进行一对一的跟岗学习,通过实践观摩不断提升其管理水平,为培养分校后备校级干部奠定基础。

2. 统一行动方向:保證一体化管理执行到位

为保证集团内各校一体化管理执行到位,景山教育集团制定了《景山学校教育集团章程》《景山学校制度大典》等各种规章制度,要求各校统一贯彻执行。在规章制度的统一指引下,各成员校在整体发展方向和大型活动组织实施方面基本保持同步。如每年集团内的科学节、文化节、运动会、德育论坛、学军学农等社会实践活动等,各校都安排在同一时段,以方便彼此间进行资源共享和成果交流。例如:2020年1月,景山集团内三地9所学校的350余名师生在位于河北张家口市的崇礼分校成功举办“喜迎冬奥?相约崇礼”冰雪冬令营,其中不仅包括滑雪教学与体验活动,还有“冬奥知识竞赛”“我讲冬奥故事”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师生们在体验滑雪乐趣的同时,还能近距离感受冬奥会的气息。

3. 统一质量管理:保证集团内各校齐头并进

集团化办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各成员校都能在各自基础上实现高质量发展,以满足广大学生及家长对教育的美好诉求。为此,景山教育集团强化统一质量管理,并依据各分校的计划落实情况统一组织考核。如在教育教学方面,集团每学期会针对语文、数学等学科按照“四统一”(统一时间、统一命题、统一评价、统一分析)要求对各分校开展教学质量监测工作。同时,集团每学期都会通过工作会的方式,要求各分校就学校整体发展、教育教学管理、教师队伍建设、学生素养提升等方面的情况进行汇报交流,同时明确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此外,集团还定期开展办学督导活动,邀请相关领导、教育专家和骨干教师对各分校的办学情况进行实地督导和检查指导。

三、共享:以核心资源输出强化集团化办学内涵

自开展集团化办学工作以来,景山学校作为龙头校,始终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核心资源输出,从而保证了各分校办学质量和内涵的不断提升。

1. 坚持“九年一贯、五四分段”的学制特色

景山学校作为教育改革实验校,自1984年起义务教育阶段就采取九年一贯、五四分段学制。这种学制安排有利于实现小学和初中的有机衔接,减轻学生的过重学业负担以及升学和考试的压力,也便于学校统筹安排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为与景山学校保持一致,景山教育集团内所有分校都采取九年一贯、五四分段的學制安排,部分学校还采取12年一贯制的做法。各分校也在九年一贯制背景下探索自己的办学特色。如大兴分校采取九年一贯的整体教研模式,学校设置了九年一贯大教研组,中小学各段分设小组长,同时将小学和初中教师打通使用,鼓励教师跨学段任课,参与各学段的教育教学活动,有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2. 坚持共享共创课程与教材改革成果

景山教育集团内各校在九年一贯制办学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统筹构建课程结构,共享课程教材体系。如各分校在拥有各自校本特色课程的基础上,还同步开设了景山学校的书法、形体、游泳、机器人等特色校本课程,并且共用景山学校编写的五四制小学数学实验教材。为提升各分校的教学质量,景山学校派出学科骨干教师对各分校进行教育教学指导;同时集团还开通“异地网上同步备课直通车”,各分校教师可借此与景山学校本部教师同步备课,此举增进了教师间的互动交流,促进了各分校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

3. 坚持以教科研引领办学实践

景山学校早在1979年就成立了首个在中小学的教科室,后扩大为教科所,并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科研管理经验。成立教育集团后,学校教科所干部教师坚持对各分校进行科研培训和指导,加强对分校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随着教育集团的不断发展,许多问题都需要研究和解决。为此,景山学校承担了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十三五”优先关注课题“北京市学区(集团、联盟)教育资源统筹整合问题研究”,各分校也作为子课题承担者,从各自实际出发,围绕集团化背景下的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文化建设、家校合作等问题开展实践研究,有效促进了办学水平的提升。

四、共美:以自主选拔培养打造“景山风格”优秀师资

教师是促进教育集团高品质发展的关键所在。景山教育集团自成立以来,在不破坏当地教育生态、不挖其他学校优秀教师的前提下,全部教师都从当年应聘的优秀大学生中进行选拔并自主培养。为化解由此带来的教育教学压力,集团在青年教师培养方面倾注了很多心血,打造出一批具有景山风格、景山情怀的优秀教师。

1. 集团集中培训坚定新教师职业认同

每学年,集团都会由景山学校主导,组织各分校新入职教师进行为期一周的集中培训,并由景山学校校长、书记、特级教师、骨干教师等亲自授课,内容涵盖学校办学理念、师德规范要求、教学经验介绍、教育法规、班级管理、心理辅导等多方面。集团力求通过这种集中的系列化培训,让新教师走进景山学校,了解学校的办学历史,感受学校的文化内涵,学习优秀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等,从而坚定职业认同,提升职业自信。

2. 骨干引领加快青年教师成长步伐

骨干教师队伍是集团化办学的重要资源。为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集团一方面要求各分校每学期派出干部和教师到本部跟岗学习,另一方面由本部派出骨干教师到各分校进行教育教学和科研等方面的指导。同时,集团还让每位新教师与集团本部或各分校的骨干教师进行“师徒结对”,由师傅针对班级管理、课堂教学等方面的问题,通过进班听课、网络教研、同步备课等方式对徒弟进行系统专业指导,从而加快了青年教师的成长步伐。

3. 平台支撑激发教师成长动力

为促进集团内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景山教育集团还通过组织丰富多样的赛事活动为教师们搭建展示平台。目前,集团内已举办三届“景山杯”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涵盖语、数、外、理、化、生、道德与法治等多个学科,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展示和提升提供了机会和平台;集团还通过组织班主任基本功比赛,为广大班主任提供班级管理、教育艺术等方面的培训指导。此外,集团各分校还指导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制定3~5年职业发展规划,集团校领导还定期与青年教职工开展谈心谈话,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这些举措极大激发了青年教师的工作动力,为他们的成长打下了坚实基础。

通过十几年的办学实践,景山教育集团用事实证明,集团化办学不仅没有将原有的优质教育资源稀释,而且带动了各分校不断向新的高度攀升,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总量的增长与教育的均衡发展。如北京景山学校远洋分校作为集团内的第一所分校,目前已发展成为一所一校两址、十二年一贯制的优质品牌学校,中考总成绩、平均分和高考成绩均名列区域前茅。该校还于2018年7月9日正式成立北京景山学校远洋分校教育集团,成为景山教育集团“名校办分校,分校变名校”目标的理想样态和真实写照。

(编辑 王淑清)

注释:

① 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优先关注课题“北京市学区(集团、联盟)教育资源统筹整合问题研究”(课题批准号:CEGA16032)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集团化办学
集团化办学背景下化学学科教学质量提高策略
高职教育集团化办学制约因素与对策思考
论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困境与出路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影响因素与发展对策
公办中小学办学体制改革的制度化分析
依托职教集团实现中高职衔接贯通模式
铁岭市高职院校物流专业集团化办学的对策研究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跃升的校企合作症结及其破解
东风公司企业文化融入湖北汽车服务职教集团的路径分析
论教育投资服务在职教集团化办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