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的环境下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

2021-05-30 03:37罗维羽
南北桥 2021年7期
关键词:爱国教育互联网+互联网

罗维羽

【摘    要】具备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国公民最基本的道德素养,爱国教育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任何时候都要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融合。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要。“互联网+”环境对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作为教师应该积极面对挑战,抓住机遇,发扬中华传统文化。

【关键词】“互联网+”环境  爱国教育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7.089

當前的“互联网+”环境下,学生作为互联网的主要使用群体之一,在网络思想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出现学生爱国主义意识淡薄的情况。网络思想具有极强的引导性,学生由于三观还在树立时期,很容易受到不良网络思想的影响,从而走向极端化,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在“互联网+”环境下加强对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具有重大意义。

爱国主义指的是对自己的国家抱有热爱和忠诚的情感态度,爱国主义是学校政治思想教育的基本内容,发扬爱国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竭动力。爱国主义思想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意义,但它具有的正义力量、凝聚力量是古今一脉相承的。作为国家的花朵、社会建设的接班人,学生自然不能丢弃这种精神力量,更应该将其弘扬,从小做起,从自我实践做起。爱国主义应该是学生精神的根基,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爱国主义的教育,培养学生坚定的价值观。当下,互联网带来了新的机遇,赋予了爱国主义教育多样化的教育形式,让学生能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本文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构建有效平台监管机制、合理利用互联网拓展教育途径三个方面,阐述在“互联网+”环境下如何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为教师更好地培养学生地爱国精神提供一点建议。

一、坚持教书育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爱国教育要融入到教师日常课堂教学中,通过对学生平常思想习惯的引导,帮助学生形成强烈的爱国情怀。对课本中涉及到的关于爱国的内容,教师可以拓展相关资料,深化学生对课本中爱国思想的理解和感悟。学生只有深刻感受到爱国事迹才会对那种将生死置之度外的爱国主义精神产生敬佩。因此,爱国教育需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加强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和管理,只有教师自身要充满爱国热情才能对学生产生影响,感染学生对家国情怀的向往。教书育人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用知识去判断人生正确的方向,因此为了更好地对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就应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资质水平,通过对学生的全面培养,来达到爱国精神的传承与发扬。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加强对学生情感体验的培养,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快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通过对事件的描写或人物形象的刻画来使学生体会课本所要表达的情感思想。教师还可以组织朗读让学生加深对课本情感的体会,声情并茂的朗读可以让学生快速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思想,激发学生内心情感体验,产生与作者的共鸣。教师在平时应注重对学生爱国思想的渗透,例如,可以让学生观看阅兵仪式,然后写一篇观后感,将学生内心对祖国的热爱表达出来。同时,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做学生的引领者,在爱国主义教育方式上要改变传统的说教形式,更多以感染的方式让学生体会爱国精神,让学生理性地思考爱国是什么,什么样的行为是爱国行为。网络上有许多偏激的爱国行为,如反对国外品牌产品,就去砸别国品牌的汽车,砸别人的外国料理店等。对于这种偏激的爱国行为,学生要学会正确客观地辨别,学会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

二、坚持管理育人,构建有效的平台监管机制

教师要当好学生的守护者,帮助学生过滤掉不正确、片面的爱国思想,矫正扭曲变态的爱国心理。教师应坚持管理育人,给学生上一堂关于正确表达爱国行为的思想教育课,告诉学生什么是爱国精神。像华罗庚舍弃富裕生活冒着生命危险也要回到祖国,并且帮助祖国进行科学发展的行为是正确的爱国精神;外交部长坚决守护钓鱼岛的国家主权不畏惧他国纷争,据理力争是正确的爱国精神;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其发扬壮大是正确的爱国精神。不同时代对于爱国的表现不同,在当今的和平年代不需要人们为祖国付出生命,学生绝不可做过于激进的爱国行为,如盲目打砸他国品牌店等。我们向世界展示的不应该是暴力和血腥,而是国人的强大和自信,而开展教学就是通过知识的传授教会学生如何强大自己,让自己变得自信。

教师还应构建有效的平台监管机制。学生是互联网的主要使用群体之一,教师应管制学生的上网行为,在任何阶段,学生都不可浏览违规网站,不可浏览与社会主义主流思想相悖的网站,教师应教会学生用知识武装自己,不让自己的思想受到不良思想的侵害,而应该将大多数精力都放在学习上。

三、合理利用互联网拓展教育途径

互联网对学生的影响力巨大,伴随着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拓展爱国教育。相比较说理式的思想教育课,学生更容易接受观看爱国主义类的科普视频,其中动画和解说相结合的形式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也更容易理解。教师还可以播放与家国题材相关的影视作品,如《大国崛起》《建国大业》《战狼》《红海行动》等,通过影视作品带给学生的感悟,使学生更能明白和感受在拥有一颗爱国的心时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国家认同教育时,要给学生足够的学习资料,引导学生符合核心价值观,运用辩证、历史、发展、唯物的观点和科学的方法对资料进行详细分析,做出理性的判断。

互联网还可以帮助学生从多种角度看待爱国主义,利用微博、直播等平台的时事热点观察、分析、思考、理性判断。教师也可以采取辩论赛的形式让学生探讨到底什么是爱国主义,学生从两个方向进行辩论,采用《奇葩说》的辩论流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表达自己的爱国观点。除此之外,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课后小任务,让学生用一周的时间完成一个以“自己心中的国家”为主题的作品,可以以绘画、音乐、作文、视频等形式展现,让学生在课后积极思考什么才是理性的爱国精神。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的冲击下,教师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刻不容缓。在“互联网+”环境下,首先,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开始,坚持教书育人;其次,构建有效监督机制,坚持管理育人;最后,合理利用互联网拓展爱国主义教育途径。

参考文献

[1]王洪飞,闫方伟.“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培养研究[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1(03):66-68.

[2]周婧.互联网+视域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路径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7,12(No.135):482-483.

猜你喜欢
爱国教育互联网+互联网
面古怀今 展望未来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