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研究

2021-05-31 10:22台州科技职业学院
财会学习 2021年15期
关键词:预警指标财务

台州科技职业学院

引言

我国整体的经济发展形势放缓,微观市场环境逐渐复杂化,企业之间的竞争越发激烈,在互联网环境下市场信息变得越来越透明,各种不确定性风险因素增加,因此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也在不断增加[1-3]。微观市场主体在经营过程中所面临财务风险具有一定的客观存在性,所有的潜在风险源最终都会演变为现实的财务风险。互联网的连通性给企业带来了便捷与实惠,但也客观上放大了外部市场财务风险。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谋求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企业要采取积极有效的财务风险控制措施,并做好风险预警工作。财务管理环节贯穿于企业的整个运营活动当中,因此每一个经营管理环节都有可能存在财务风险。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只有建立一个覆盖全范围的风险预警和控制体系[4-5],才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的风险识别能力和危机处理能力,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存续下去。构建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最终目的是将风险限定在可控范围之内,保证微观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得以正常运转。针对风险预警系统识别出的风险信号,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减小和规避风险,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营。本文基于风险预警指标的选择标准,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下构建了一种企业风险预警体系,用于企业风险预警等级的识别。

一、互联网环境下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分析

网络环境下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到外部市场信息及与企业经营管理相关的信息,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管理活动不再是封闭化的模式。开放网络环境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与控制理论基础,包括内部控制理论[6]和生命周期理论[7]两种。通常认为,建立一套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也是财务风险预警与控制的内在要求。财务风险预警控制的内部要素主要包括风险控制的外部环境、风险具体的评估流程、采取的措施、信息沟通和审计监督等。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是否有效与内部控制活动的效果密切相关,内部控制措施越有针对性,财务风险的预警效果就越好。生命周期理论认为,每个企业所处的行业都有一定的生命周期,所以应该以长期的发展视角看待企业的财务风险问题。从客户的真实需求出发,在行业的生命周期范围之内,以更为先进的技术和更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不断提高的需求。

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快速发展使市场中的每个企业都具备了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原本企业所具备的优势不复存在。网络环境下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具体包括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内部原因主要有内部资产负债的结构问题、经营成本与财务费用的问题、筹资投资的风险问题及企业的内部决策和远景规划问题。如果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过低,表明企业没有充分地利用外部债务资金的杠杆作用,增加运营成本;如果资产负债率过高,那样就会由于负债过多,而增加财务风险,通常认为,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在50%为恰当。企业在生产经营和产品制造过程中的费用控制和成本控制也十分关键,在产品定价和内部管理过程中要留出一部分利润空间,此外管理费用、制造费用和销售费用的水平也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成本费用比例过高会增加企业的经济负担和财务风险。在企业融资和筹资方面,要积极地拓展融资渠道,并且改善不同融资方式之间比例关系。如果企业的筹资渠道过于单一,会增加风险的产生。内部风险成因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企业管理层的决策问题,假定企业管理层存在决策失误,就会在很大程度上会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产生的概率及严重程度。企业财务风险的外部形成原因主要包括市场潜在风险、行业风险和政策性风险等。

(一)市场风险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市场中的各类信息越来越透明,各个市场主体之间的依存关系也越发紧密。开放的互联网环境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网络的发展会给企业带来很多机遇;另一方面,网络的开放性,也使企业之间的竞争没有秘密可言,使这种竞争转变为纯粹的技术竞争和实力竞争,加大了中小企业的运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二)行业风险

市场中的每一个企业都从属于某一特定的行业,而每一个行业都有固定的生命周期,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与行业周期紧密相连。如果企业所处的行业正处于成长期,那么得益于整个行业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就会较低;如果行业处于成熟期或衰落期,那么就会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衰落期的行业风险主要表现在产品的需求量降低、价格逐步下滑。

(三)政策风险

从世界范围来看,经济表现较为低迷,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不容乐观。而我国的国民经济经过了近20年的快速发展之后也趋于稳定,经济增速逐步放缓。我国政府也采取了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以保证经济的平稳过渡。经济转型的特殊时期,国家的各类经济政策都要保证整个经济发展的趋势稳定。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企业的盈利能力就会减弱,资金链承受更大的压力,因此就会带来更大的财务风险。国家从经济稳定的大局出发,不断地推出新型的经济宏观调控政策和产业政策,势必会影响微观市场,给企业的市场开拓和其他的市场活动带来很多不利的影响。

由于内部的融资、经营管理原因和外部的行业、政策等原因都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开放的互联网环境会放大这种风险,使企业陷入被动的局面之中。因此构建一种风险预警和控制体系,能够将风险限定在可控的范围之内,并降低对企业的不利影响。

二、互联网视角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构建与风险等级判定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企业为了应对内部和外部的财务风险及竞争对手的压力,有必要构建一种风险预警控制体系。预警体系控制指标的选定,要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一致,并且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可以准确地揭示出财务风险出现的具体环节和风险预警的严重程度。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构建要遵循系统性原则和全面性原则,能够真实准确地揭示出企业财务风险的严重程度。财务风险判定指标的选取是风险体系构建的关键环节,并直接地决定着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等级判定的准确性。在风险评估预警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各类经济指标的选择要真实、合理,并覆盖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的全部环节,并且可以揭示出每一个环节的风险严重程度。此外,财务风险评价指标还要具有一定的灵敏性和协调性,能够形成一种完整、统一的有机体,从不同角度对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进行准确的诠释与解读。

本文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的视角,从企业的债务风险、运营状况、盈利状况和发展状况出发,分别选定系统化的评价指标,来构建一种完整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风险指标预警体系结构图

债务风险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所面临的最严重风险之一,许多企业的管理层都由于经营决策的失误,承担了过多的债务风险而最终导致资不抵债,走向了破产的边缘。企业是否具有充足的债务偿还能力是衡量企业财务风险程度的主要指标体系之一,如果在债务偿还方面出现了问题将会面临严重的结果。因此,债务风险衡量指标在财务风险预警体系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选定的债务风险预警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包含企业资产和负债的流动比率、资产与负债数额的速动比率及最终的利息保障倍数等。采用运营能力指标衡量企业在日常经营管理中的效率,运营管理能力指标可以揭示出企业在日常的经营管理中的财务状况、企业资金的占用情况、原材料和成品的库存周转情况等。如果企业的运营能力较弱,将大量的资金积压在原材料和库存方面,那么资金的使用效率就会较弱,加速了资金链的断裂,给企业带来极大的经营风险,最终转化为企业的财务危机。企业运营情况的衡量指标主要有原材料、成品的周转率和外部欠款及应收账款的余额变动情况和周转情况,这两项指标能够清晰地揭示出由于企业的运营管理问题而带来的财务风险。在网络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可以借助各种库存、成品的ERP管理软件及应收账款管理软件,实时监控企业在运营方面的风险。

作为以盈利为目的的市场主体,企业的存续就是要创造出更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因此企业的存续和发展要以较强的盈利能力作为支撑。如果企业的盈利能力较弱,就很难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同样会面临很大的财务风险。企业利润既保证了企业股东、投资人的切身利益,也是企业对外融资和投资的基础性保证。企业未来的发展要以利润为基本立脚点,因此较好的盈利状况能够增加企业潜在投资人的信息,如果是上市公司,还能够提高公司的股价和未来的发展前景。在盈利状况指标的选取方面,包括企业的营业利润率指标、净资产收益率指标及企业的资本保值增值率指标。企业的发展能力指标体系也是衡量企业财务风险情况的主要标准之一。企业的经营和发展要立足当下,也要立足于未来。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当下,许多企业都面临着极为残酷的市场竞争,企业如果故步自封不谋求发展也难逃将来被淘汰的命运。企业只有具备足够的发展潜力,才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也才获得股东和投资人的认可,获得后续的资金投入,不断地发展壮大。如果企业具备较强的发展能力,也能够降低当下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衡量企业发展能力的指标主要包括:总资产增长率、资本保值增值率等。

财务风险预警体系中的各类指标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重要性存在差异,本文基于熵权法确定指标的重要性程度和预警标准值的风险程度。熵权法是研究目标对象重要性程度分布的主要方法之一[8-9],可以据此衡量出某一个指标评价系统之内,各个细化指标的重要性程度和变异程度。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某个评价指标的熵值越小,其权重比例就越大,在整个财务风险评价体系中所起到的作用就越大。为了保证不同数据指标具有一定的可比性,风险预警指标的标准化矩阵H表示为:

那么在第i个财务管理环节中的第j个评价指标权重wij为:

此时,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中指标的熵值ej和熵权ωj分别表示为:

进一步研究基于熵权法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应用情况,A公司为某以食品加工为主营业务的大型上市公司,将图1财务风险预警体系中的12个评价指标定义为x1-x12,那么2015年和2016年A公司的风险评价指标的实际值如表1所示。

表1 A公司评价指标实际测量值

基于A公司各类经济指标的实际测量值,本文采用熵权法分别确定出2015年和2016年A公司的财务风险分布情况和系数值,财务风险综合评价系数表如表2和表3所示:

表2 2015年A公司财务风险预警综合评价表

表3 2016年A公司财务风险预警综合评价表

依据表2和表3中对A公司的财务风险预警数据的分析,进而判定其面临的风险等级。2015年A公司风险综合评价系数值为0.86,而2016年A公司的风险综合评定系数为0.88,由此可见,近两年A公司所面临的财务风险等级较轻,证明该公司的债务风险、运营状况、盈利状态及发展的总体趋势良好,仅有个别指标在财务风险方面存在问题,需要在以后的经营管理工作中加以完善和改正。用更为直观的柱形图来表示2015年和2016年A公司的风险预警变化情况,如图2和图3所示:

图2 2015年A公司的财务风险预警等级分布

图3 2016年A公司的财务风险预警等级分布

图2和图3的风险预警等级分布柱形图显示:A公司在2015年和2016年的风险预警都处于一个较低的状态,其中2015年该企业在存货的控制方面存在一定问题,要采取恰当控制措施,以销定产,压缩库存水平,盘活由于原材料和存货而造成的资金占用;而2016年的图示变化显示该企业在发展指标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例如要提高企业总资产增长率水平,不断地扩大企业规模,以提高企业在未来市场的竞争力。

由于企业的内外部市场环境所致,财务风险具有一定的客观存在性,因此企业需要在网络大数据环境下,借助互联网工具和各类财务软件来构建一套完整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实时监控及有效识别出企业在融资、运营及发展中所面临的各类财务风险。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可以对企业面临的风险程度做出判断,并将风险限制在可控的范围之内,避免微观市场主体在运营中出现各种财务危机,提高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竞争优势。

结语

在互联网环境下,企业还需要借助大数据工具和各种不同类型的财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从经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信息管理等不同层面,逐渐推进企业风险预警体系的不断完善。经营管理包括提升对现金流量的管理和对应收账款的管理。现金管理是企业综合运营管理的主要部分,做好企业年度的现金预算和日常现金使用计划。保证财务部门和其他部门持有一定量的现金额度,但持有的现金额度不宜过大,以免增加企业的资金成本。准确编制现金流量表,为企业信息需求者提供现金持有量和流动变化的财务数据,并提高先进流量预算执行的效率。应收账款的回笼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如果应收账款管理失控很容易造成资金链的断裂。完善应收账款管理机制,按照客户的信用等级进行产品的赊销工作,激励企业的业务人员积极地催缴应收账款,做好应收账款的风险预警工作。

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优势,做好企业的财务信息管理工作和人力资源调配工作。利用互联网数据库可以在第一时间掌握企业的经营管理数据和市场变化数据,促进各个部门之间的无障碍沟通,提高经营信息和财务信息的共享程度,并从起点确保财务数据的使用价值。利用大数据工具做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和财务人员的培训工作,使企业的财务人员具备经济学、管理学的相关常识,提高财务风险预警的实际效果。

猜你喜欢
预警指标财务
预警型智能包装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和设计
超级秀场 大风预警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财务风险的对策与探究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