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事业单位会计内控管理优化措施

2021-05-31 10:22肥城市社会保险事业中心
财会学习 2021年15期
关键词:会计人员管理人员素质

肥城市社会保险事业中心

引言

事业单位的内控管理风险会打破事业单位本身的资金链,让事业单位难以生存和发展。可以说,如果一个事业单位的会计内控管理出现了问题,那么这个事业单位就很难得到大的发展。而过去传统的会计内控管理基本都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和不足,不仅管理效率低下,而且受限于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很多时候会面临着人为操作带来的风险。想要防范和控制事业单位财务出现的种种问题,就要重视和强化事业单位会计内控管理,弥补事业单位内控管理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有效的控制和管理事业单位财务。

一、新形势下强化事业单位会计内控管理薄弱环节的意义

(一)能够促进事业单位管理模式改革

强化事业单位会计内控管理与事业单位多个部门之间的联系,使会计内控管理部门能够加大对其他部门的控制力度和影响强度,就会带动与会计内控管理部门关联的多个部门和系统进行调整完善,围绕会计内控管理部门进行多方面的创新和优化[1]。如果不强化事业单位会计内控管理薄弱环节薄弱环节存在的劣势就会被放大,为整个事业单位内部带来不利的影响,不仅阻碍自身管理部门的发展,还会牵连到其他多个部门影响其他部门的发展。强化事业单位会计内控管理薄弱环节,就能够有效地解决了内控管理薄弱环节的弊端,在完善会计内控管理部门的同时,对其他关联部门和系统的发展和变化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从而从内到外的整体化的促进事业单位管理模式改革。

(二)能够提高事业单位会计内控管理水平

强化事业单位会计内控管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财务信息数据整合能力,提高会计内控管理效率,降低会计内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和隐患,同时提高会计内控管理部门和会计内控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有效地完善和改进薄弱环节,同时促进其他环节的整体调整和优化,让事业单位内控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能够提高事业单位财务风险控制能力

传统的事业单位会计内控管理过程中受限于技术的落后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或多或少面临着较高的财务风险。而事业单位会计内控管理如果存在薄弱环节,就很容易出现诸多的财务管理问题,让事业单位面临一系列的财务风险。同时薄弱环节如果不被重视,就会进一步地将缺点放大,会进一步的削弱事业单位抗风险能力。强化事业单位会计内控管理,能够最大程度上提高财务信息数据整合能力,有效地提高事业单位会计内控管理风险控制能力。

二、当前事业单位会计内控管理的薄弱环节

新形势下市场环境事业单位带来了时效性和竞争性,事业单位在竞争过程中,为了实现自身发展,往往会采取会计内控管理的方式来保证自身竞争优势。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让事业单位资金的运转速度也大大超过了过去。事业单位资金的流水和转移更加快,事业单位之间的资金运转周期也大大减小,这给事业单位的会计内控管理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一)对内控缺乏正确的认识

内控管理简单来说属于管理方面的范畴,但是当前事业单位会计内控管理没有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事业单位自身对于内控管理也缺乏正确的认识,财务部门和管理部门缺乏及时的交流和沟通,对于内控管理没有统一的方案,并且整个事业单位内部自身对于内控管理都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财务部门对于内控管理有自己的方案,而管理部门对于内控管理也有自己的方案,这导致整个事业单位进行内控管理时容易出现大量的内部问题。不仅如此随着近年来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会计内控管理的影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事业单位会计内控管理在事业单位内部的地位也越来越强,如果事业单位内部仍然对内控缺乏正确的认识,不仅会严重影响到事业单位内部的整体财务管理水平,还会让事业单位在未来发展过程当中丧失竞争优势,阻碍事业单位前进的脚步。

(二)内部核查制度未能落实到位

我们都知道,如今的互联网发展相当迅速,很多以前从来不知道也从来没有听说过的高科技事物正在不断地应用到各行各业。互联网给事业单位带来了新形势管理,在方便了事业单位管理和发展的同时,更多的是给事业单位带来了更加复杂多变的外在环境压力。但是在新形势下,绝大部分事业单位现有的内部核查制度过于落后,缺乏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同时内部核查制度落实方面也存在大的纰漏,很多内部核查制度缺乏系统化标准化的执行程序,也缺乏信息化的数据支持,就容易导致在落执行内部核查制度时不能够按照规定落实到位,很多工作推进效率低下,缺乏足够有力的执行措施,耽误事业单位的进步和发展。并且随着现如今事业单位的逐步发展,很多事业单位自身就是一个系统化和体系化的堡垒,如果内部核查制度未能落实到位,内控管理不能够形成完整的制度体系,那么将会对事业单位内部整体形成一个阻碍,影响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方面的稳定性,对事业单位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三)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在一个事业单位内部当中,有许许多多的财务管理制度,这些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就好比一个人身体当中的器官和组织,它的组成是否合理直接就影响了这个事业单位是否健康。而事业单位的收入与支出就好比一个人的肺吸入与呼出的空气,直接影响着事业单位能否生存下去,事业单位如果没有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就很容易在外界因素波动下,突破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防范机制的能力,让事业单位进入危险当中。现阶段很多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合理,财务风险防控机制也不够完整,会计内控管理上存在着漏洞和缺陷,如果一直不重视财务管理制度上的问题,那么在未来更加复杂多变的外部形势下就难以更好的生存和发展。

(四)忽视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素质问题

一个事业单位内部会计人员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如果达不到要求,那么这个事业单位会计内控管理过程中,就很容易出现大量的风险和漏洞。比如事业单位的会计内控管理人员如果素质达不到要求,容易受不良作风影响因此腐败,在工作中犯下错误,就会导致整个事业单位内部资金被掏空,然后拖垮整个事业单位;会计内控管理人员如果专业能力不强,缺乏基本的会计内控管理能力和经验,对会计技术和内部控制知识缺乏了解,在进行会计内控管理时就容易因为自身能力问题犯主观操作上的失误,影响事业单位的发展。同时,很多事业单位对于人员招聘的门槛过低,同时招聘方式和招聘手段不够合理科学,无法准确考量一个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很多事业单位的招聘考试过于重视笔试考核而忽视面试考核,甚至根本就不对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评判,只是看重考试人员的笔试成绩,过于重视纸面化考试反映的能力问题,虽然的确能够招聘到一部分专业能力过强的优秀人才,但是也会招聘到很大一部分只重视考试而没有多少实践能力的应试机器。所以说,如果忽视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素质问题,就很容易产生一些本可避免的事业单位财务风险[2]。

三、新形势下加强内控管理薄弱环节的应对措施

(一)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要保持冷静,合理完善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再进行会计内控管理时要对财务管理进行有效地把控,对资金链进行科学管理,增加现金流的部分,减小债务组成和资金投入部分,平衡收入与支出。同时要减小过多的杂余部分和非营利部分,健全完整的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机制。只有这样当事业单位面临更大的外界因素影响的时候才能够提高事业单位财务运转效率,提高事业单位本身的生存力。我们都看到了在过去由于很多事业单位没有制定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也没有妥善平衡事业单位的收入与支出问题,它们在遇到风险时会处于被动的局面,发展受到很大的影响。所以最为重要的是事业单位想要更好的发展,想要尽可能地减小会计内控管理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风险,那么一定要及时吸纳教训,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3]。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管理都完善能够带动内控管理制度的完善。完善的内控管理体系能够大大方便事业单位对自身财务部门和管理部门进行掌控,同时能够对财务信息和管理信息进行有效的监管和把握,能够帮助事业单位最大限度地防范和控制内部风险,帮助事业单位更好地进行发展。

(二)重视作风给事业单位会计内控管理带来的风险

新形势下加强内控管理薄弱环节,一定要重视作风给事业单位会计内控管理带来的风险。事业单位基层的职工懒惰贪婪,事业单位管理层的贪污受贿,事业单位会计内控管理方面的腐败,都比外界因素影响后果更严重。事业单位内部的作风,尤其是领导以及管理层的作风,对事业单位会计内控管理带来的影响至关重要。重视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素质问题,严抓严治出现的问题,让领导以及管理层起到带头示范作用。同时,健全完善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防控机制,让事业单位内部会计内控管理透明化公开化,可以利用新形势建设事业单位会计内控管理监督机制,明确每一笔事业单位资金的走向,合理的减小事业单位管理层对事业单位资金的直接控制权。当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素质问题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后,事业单位资金就不容易由于内部腐败而被掏空,就能最大程度上,避免作风给事业单位财务带来的风险[4]。

(三)重视会计内控管理控制的信息化

新时代赋予了事业单位信息化的会计内控管理方式。事业单位在强化会计内控管理方面一定要重视会计内控管理信息化的推广和普及。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设计实现完整的会计内控管理信息系统,要完善信息采集和整合能力,并且扩新形势库吞吐能力,实现多通道输出和输入数据,从而能够达到收录大规模财务数据信息的能力,并且对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和总结。会计内控管理信息系统应能够对数据进行保存,当事业单位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找到相关数据,方便调用。不仅如此,强化会计内控管理控制的信息化还要求注重会计内控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和防范风险能力,保证信息数据的绝对安全,保障后续的会计内控管理工作正常有序地进行。同时,会计内控管理信息系统需要围绕着会计内控管理和财务管理所需要的功能和技术着手进行开发设计,以会计内控管理信息系统实际需求为主,在设计必要的实用功能之后,再尽可能附加以其他的多种功能,而不是只追求功能复杂而不讲究实用,这样只会大大降低事业单位会计内控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效率。

(四)加强事业单位内控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很多情况下,内控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奠定了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基础。很多的内控管理问题和内控管理风险都是由内控管理人员的主观因素和人为原因造成的,如果事业单位能够加强内控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那么能够有效地避免很多企业财务管理问题。所以,事业单位一定要重视内控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一方面要合理的提高招聘门口制定科学的招聘方式和招聘手段,在重视笔试成绩的同时要增加面试考核的比重,不能够单看笔试成绩忽视面试成绩,这样很容易招聘应试能力强,而实践能力差的人员。同时,要尽可能地设置招聘门槛,在学历能力和个人性格方面设置考核点,尽量招聘优秀的高学历高素质,同时具备良好性格的人才;另一方面,事业单位要对招聘到的人才给予专业能力方面的培养,要加大培养的力度和广度设置周期性的培养课程,制定合理的培养方案,加大培养的资金投入,让这些优秀的内控管理人员能够在事业单位内控管理方面发挥优势和长处,发挥优秀内控管理人员的工作优势和工作能力,同时尽可能地减少内控管理人员出现错误的概率,做好内控管理工作[5]。

(五)提升会计地位,强化会计基础和预算执行

事业单位会计内控管理主要是通过会计部门来完成,这也就是说在整个内控管理方面,会计人员和会计部门起到了非同小可的作用。那么想要加强事业单位会计内控管理方面的薄弱环节,就必须要重视会计人员和会计部门发挥作用。事业单位要给予会计人员足够的保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提升会计人员的地位,让会计人员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去更好地为会计内部管理奉献自己的力量,同时对于会计部门来说,要强化会计基础和预算执行,一方面要对会计人员的工作进行合理的评测,进行周期性的考核,保证会计人员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完善会计人员的职称评选和职位升迁方面,让会计人员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晋升职位;另一方面,要对会计在内控体系中的整个地位进行明确,要加强会计部门的独立性,同时也要加强会计部门和其他部门当中的联系,让会计人员和部门能够有效地固定资产控制财务资金量,发挥会计在整个内控管理当中的作用。最后一定要重视会计在预算执行方面的作为,要制定合理科学的预算执行方案,把控财务资金。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能做的就是积极分析总结在事业单位会计内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并且以积极负责的态度重视事业单位会计内控管理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强化事业单位会计内控管理,可以通过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平衡资金收支,重视作风给事业单位会计内控管理带来的影响,强化会计内控管理控制的信息化,加强会计内控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等科学有效的方法加强事业单位会计内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事业单位只有在新形势下弥补会计内部控制管理的薄弱环节,才能够更好地保证事业单位科学发展,才能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保持优势。

猜你喜欢
会计人员管理人员素质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新形势下会计人员素养提升策略思考
建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素质现状提升探讨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财政部:严重失信会计人员将被列入“黑名单”
我国成人教育管理人员专业化建设问题探讨
会计人员信用档案建设酝酿启动
我国将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