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柬自贸区双边经济效应研究

2021-06-03 12:37李燕婷王盛晓焦晓松
大理大学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来源国柬埔寨关税

李燕婷,王盛晓,焦晓松,2*

(1.大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云南大理 671003;2.大理大学经济研究所,云南大理 671003)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的重要国家战略,是中国新时期扩大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一环,而贸易畅通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内容,是实现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柬埔寨是“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合作伙伴。2020年7月20日,中柬结束自由贸易协定(Free Trade Agreement,FTA)谈判,双边自贸区有望在2020年底正式实施,因而对自贸区成立后中柬两国贸易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文献评述

关于柬埔寨的经济发展特点以及中柬双边贸易关系,学者们从各个视角做了研究。柬埔寨经济实际情况较落后,农业所占GDP比重较高〔1〕。但柬埔寨实行对外开放的经济政策,不断进行产业规划和转型,经济发展非常迅速,制衣业、旅游业及外国直接投资对经济的影响日益凸显〔2〕。2011年以来,旅游业发展速度尤其迅猛,正逐步成为柬埔寨第一支柱产业〔3〕。然而柬埔寨农业的主体地位依然突出,且工业基础薄弱,更多依靠外国投资,却也为中柬两国自由贸易带来良好的机遇〔4〕。柬埔寨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中柬双边贸易在柬埔寨外贸中所占比重不断攀升。中国是柬埔寨第一大进口来源国,中国对柬埔寨的投资也呈递增趋势,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制衣业、纺织业、酒店与旅游景区、工业园区、石油和水泥产业等〔5〕,但柬埔寨在双边贸易合作中一直处于逆差地位,且整体而言,柬埔寨的对外贸易长期处于贸易逆差状态,其出口市场与进口市场亦出现明显的不均衡〔6〕。目前,中国与柬埔寨的重点合作领域主要有农业、基础设施、旅游业、食品加工业和渔业〔7〕。

现有研究成果多侧重于中柬两国已有经贸发展的现状分析。中柬自贸区的成立,必然将对两国贸易发展现状产生积极影响。本文可能的边际贡献在于,在分析现有柬埔寨和中柬贸易关系的基础上,对中柬自由贸易区成立后,中柬两国双边经济效应进行政策模拟,以此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借鉴。

二、柬埔寨对外贸易发展现状

2015—2019年,柬埔寨进出口年均增速均超过10%,从出口增速来看,同比增长分别为17%、13%、13%、17%,2019年柬埔寨全年出口1 482 472.2万美元;从进口增速来看,同比增长分别为15%、17%、22%、17%,2019年柬埔寨全年进口2 027 948.5万美元。从进口市场来看,2015—2019年,中国一直是柬埔寨最大的进口来源国,其他国家和地区依次为泰国、越南、日本和中国台湾;从出口市场来看,美国、日本、德国、中国和英国是其重要的出口目的地,且美国对于柬埔寨出口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一方面,美国是柬埔寨最大的出口市场,同时美国也是柬埔寨最大的顺差来源国,且自2015年起,来自对美的贸易顺差呈现逐年增大的趋势。2015年,柬埔寨对美贸易顺差190 729.5万美元,到2019年,该数字增长为409 593万美元。其他较大贸易顺差来源国分别为德国、英国、加拿大、比利时、西班牙、荷兰、法国、日本和意大利。图1和图2分别为2015—2019年柬埔寨进口前五大来源国及地区和前五大出口市场,图3为2015—2019年柬埔寨前十大贸易顺差来源国。

图1 2015—2019年柬埔寨前五大进口来源国及地区

图2 2015—2019年柬埔寨前五大出口市场

图3 2015—2019年柬埔寨前十大贸易顺差来源国

从出口产品来看,以海关编码HS4①海关编码HS4分类标准,各代码所对应商品名称分别为:产品60针织物及钩编织物;产品87车辆及其零件、附件,但铁道及电车道车辆除外;产品84核反应堆、锅炉、机器、机械器具及其零件;产品27矿物燃料、矿物油及其蒸馏产品,沥青物质,矿物蜡;产品85电机、电气设备及其零件,录音机及放声机、电视图像、声音的录制和重放设备及其零件、附件;产品55化学纤维短纤。为分类标准,在2位数产品分类条件下60、87、84、27、85、55为柬埔寨出口的主要产品种类。从2015—2019年各年度来看,尽管出口额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但产品60所占出口比重最大,其2019年出口额为268 235.5万美元,占到总出口的25%。产品55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从2015年的占比18%,下降到2019年的9%,而产品27出口占比则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从2015年的2%,急剧增加到2016年的15%,再到2019年出口占比22%。详见图4。

图4 2015—2019年柬埔寨出口主要产品

三、中柬贸易分析

(一)概况

自1996年签署第一个贸易协定以来,柬埔寨和中国的双边贸易额不断扩大,从2015年开始,中国成为柬埔寨最大的进口来源国,进口额从2015年的392 620.4万美元,增长到2019年的758 574.8万美元,5年间来自中国市场的产品占柬埔寨总进口的比重基本保持在4%左右;柬埔寨对中国的出口,从2015年的40 551.5万美元,上升到2019年的101 214.8万美元,中国市场占柬埔寨总出口的比重,从2015年的4.74%,上升到2019年的6.82%。

(二)贸易互补指数分析

贸易互补指数(Trade Complementarity Index,TCI)是基于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Balassa1965)的基础上提出的,反映两国之间的贸易互补程度,测量了一国的出口供给与其贸易伙伴的进口需求的相似度:指数越大,两者间更容易产生贸易。对每一个产业来说,贸易互补指数TCI=i国的比较优势指数×j国的比较劣势指数。TCI指数大于或小于1,意味着一个国家的专门化出口与其贸易伙伴的专门化进口之间强(弱)的互补性,TCI指数接近1意味着其出口和进口专业化与世界贸易专业化相似。如果两国的贸易关系紧密且具有互补性,则通过消除贸易壁垒可以给贸易双方带来较大的利益。

图5和图6分别为柬埔寨对中国的贸易互补性指数和中国对柬埔寨的贸易互补性指数的历年变化。从中柬两国贸易互补性分析来看,中国对柬埔寨的贸易互补性指数远高于柬埔寨对中国的贸易互补性指数。

图5 柬埔寨对中国的TCI指数

图6 中国对柬埔寨的TCI指数

四、自贸区成立对双边经济效应模拟

中柬双方充分认识到双边贸易关系的重要性,并已经展开了积极的合作和对话。目前双边已经结束贸易谈判,并有望于2020年底达成自贸协定。由于谈判文本未最终披露,根据已有信息,仅对双边贸易协定签署后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局部均衡模拟分析。

由于柬埔寨的农产品是其出口中国的主要产品,同时农产品对生产者和消费者所产生的影响和感受比其他产品更为直接;另一方面,中国出口柬埔寨比重较大的产品为制造品,因而在产品上,选择柬埔寨出口中国的农产品,以及中国出口柬埔寨的制造品进行分析。在情景上,模拟自贸协定签署后,中国对柬埔寨农产品征收零关税,且柬埔寨对中国出口制造品在现有的关税水平基础上减半所产生的经济效应。在参数选择上,农产品的替代弹性选择为1.5,供给弹性设为1,所有数据以2018年当年数据为基准。经济效应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①具体出口产品影响;②出口市场影响;③贸易创造影响;④整体贸易福利影响。其中整体贸易影响为产品效应+贸易创造效应+贸易转移效应,福利效应为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关税收入。

(一)中国视角

1.具体出口产品影响

由于目前中国已对柬埔寨的农产品征收零关税,不会受到自贸协定关税减让的影响,因而只对以下四类产品进行分析:100630精米,100640碎米,170114甘蔗原糖,240220卷烟。从模拟结果来看,现有关税水平条件下,若FTA实施零关税,则100630精米产品总贸易效应最大,可以扩大的贸易额为3 181.265万美元,其中价格效应1 590.633万美元,是由于关税下降后,导致产品价格下降,从而导致需求和购买量上升;贸易创造效应为425.205 3万美元,是由于关税水平下降后,导致新的需求产生;贸易转移效应为1 165.427万美元,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两国关税降低,致使由原先中国从其他国家进口精米,转而从柬埔寨进口所产生的贸易额。100640碎米由于已经执行了较低的关税水平,因而FTA成立后,所产生的总贸易效应并不显著。详见表1。

2.市场进口变化

从市场变化来看,由于四类产品的关税发生变化,因而进口额也依据其税率变化的大小发生相应调整,进口额变化最大的是100630精米,将会增长850.410 5万美元,而100640碎米由于关税变化比例不大,因而增长额变化较小,仅增长3.139 6万美元,170114甘蔗原糖和240220卷烟产品的进口额增长均在100万美元以下。同时由于取消关税,中国将损失关税收入,最大的来自100630精米的进口,关税收入将减少1 783.332 5万美元,170114甘蔗原糖次之为246.320 7万美元;而关税的降低,对消费者来说会产生消费者剩余,四类产品分别增长122.047 5万美元、0.200 7万美元、18.481 3万美元和21.127 8万美元。详见表2。

表1 中柬FTA对产品市场的影响:中国视角

表2 自贸区成立后关税和消费者剩余变化情况

3.全球贸易效应分析

中柬签署自贸协定,取消双边农产品关税,对双边以及对全球均有积极的贸易促进作用。然而区域性FTA对区域外的贸易伙伴属于贸易歧视,因而除柬埔寨外,其他国家产品出口中国会受到相应影响,影响最大的是在相应产品上与柬埔寨有竞争的国家,从影响大小来看,主要为越南、泰国、巴西、巴基斯坦和古巴,这些国家在中柬签署协议后,对中国的农产品贸易出口将会减少1 544.789 7万美元、662.448 7万美元、120.1万美元、68.849 8万美元和36.049 1万美元。

(二)柬埔寨视角

以中国出口柬埔寨工业制成品为例,柬埔寨对中国出口的工业制成品所征收的关税为15%,假设FTA达成,对中国征收的该种商品关税从目前的15%,线性削减50%,供给弹性设为70,替代弹性设为15,则中柬两国FTA成立后,其经济效应影响分析如下。

1.贸易产品分析

中国成立自贸区后,按照假设情况,对不同国家不同产品影响不同。其中由于削减了来自中国的产品关税,因而这一类商品对柬埔寨来说具有积极的贸易效应。其中影响最大的是600690类商品(丝及绢丝制其他针织或钩编织物产品),总贸易效应达到5 028.604万美元,其中价格效应70.825 4万美元,贸易创造效应3 422.478 1万美元,贸易转移效应1 535.3万美元;对中国出口产品影响最小的为621120类商品(纺织材料制滑雪服产品),总贸易效应共产生21 963.97万美元。目前中国出口额较大的85类产品(线缆)的出口也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其中87170类商品(数字式程控电话或电报交换机零件)增长最大,达到130.942 2万美元,其次为854449类商品(额定电压≤80伏其他电缆)为76.839 48万美元。所有85类产品由于FTA的达成,共能产生1 353.835万美元的贸易效应。

2.出口市场分析

从出口市场来看,中国是中柬FTA协议达成的最大受益者,工业类商品出口可以增加22 273.326万美元,即从之前的451 623.563万美元,到协议签署后的473 896.889万美元。影响最大的单品为600690类商品,出口额增长5 099.428 9万美元。中柬双边FTA的达成,对越南、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泰国、韩国和日本影响最大,工业类商品总出口分别减少2 663.26万美元、2 650.78万美元、2 150.50万美元、1 696.45万美元、1 006.01万美元和889.82万美元。见图7。单品影响最大的,中国台湾600690类商品751.212万美元,韩国600490类商品259.583万美元。综合来看,600490类商品是对其他出口国家和地区影响最大的出口商品。

图7 中柬FTA成立对其他国家和地区工业品出口影响变化

五、结论与展望

中柬两国是友好邻邦,经贸关系日益紧密。农产品、纺织及机电产品是两国进行贸易的主要产品。中柬双方已完成自贸区谈判,并预期在2020年底正式实施。根据目前双边贸易发展现状及未来可能执行的关税减让计划,对双边FTA协议达成后所产生的经济与贸易影响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显示,自贸区的达成,将极大促进双边贸易发展,尤其是在目前关税水平比较高的产品上,与此同时,在中柬双方总贸易效应的提升及世界福利得到增长的情况下,与柬埔寨出口到中国有竞争关系的如越南、泰国、韩国、日本等国家的产品出口贸易会受到负面影响,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对中国产品的出口。在中国目前与美国贸易摩擦升级、对欧出口增幅乏力、对东南亚国家出口快速增长的国际大环境下,积极推动和建立中日韩+东盟自贸区是应有之意。

猜你喜欢
来源国柬埔寨关税
柬埔寨·贡布
柬埔寨鲜芒果出口猛增
医疗器械产业在中国专利申请趋势的分析
全球医疗器械产业专利申请趋势分析
欧盟对美输欧飞机征收15%关税
柬埔寨·金边
特别关税下企业应变之道
墨西哥贸易数据:逆来顺受
关税降了,进口车价格会不会降?
来源国相关理论国内外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