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对分课堂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基于CNKI刊物的计量可视化分析

2021-06-03 12:37
大理大学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发文内化期刊

彭 卓

(韶关学院外国语学院,广东韶关 512005)

对分课堂(PAD课堂)是近年国内教育界的热点话题,此领域的研究者众多,而且发文量逐年攀升〔1〕。这种教学模式由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提出,其核心模式为学生用一半课堂时间讨论上节课的相关知识,教师用另一半时间讲授新知识,学生在课后内化吸收新知,师生在下一次课依循以上模式分配课堂时间和程序〔2〕。对分课堂自2014年提出以来,备受关注,并得到广泛传播和应用,国内举办了一些相关的培训班,并且与对分课堂相关的课题立项也不断涌现〔3〕。当前,对分课堂模式被应用于心理、英语、汉语、思政、化学、计算机等课程教学中,并有不断扩大应用外延的趋势。对分课堂强调生生、师生互动,鼓励自主性学习,促进知识的内化和应用〔4〕,这与强调知识实践的英语教学不谋而合。通过CNKI期刊检索可知,2015年开始出现英语对分课堂的研究,并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在众多文献中,我们有必要厘清英语对分课堂研究的动态,以助学者了解此领域的现状和发展方向,鉴于此,笔者基于近5年CNKI收录的期刊文献的计量可视化分析,探究中国国内英语(包括中小学、中高职及大学的英语)对分课堂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一、对分课堂的界定与由来

张学新教授认为传统教学过于强调教师对知识的讲授,学生的自主性受到压制,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吸收,同时,若整节课都应用讨论式教学模式,则讲授过少,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价值,学生在没有内化知识的情况下也难以深度参与讨论互动,因此,张学新教授整合传统课堂和讨论式课堂的优势,将课堂时间对分,一半时间用于学生讨论上一节课的知识和相互解疑,一半时间留给教师讲授新知,故得名对分课堂〔2〕。这种课堂对分模式不断循环应用于后续课堂中,学生可以在课后自主内化教师在上一次课中讲授的新知,并深度参与到下一次课的讨论和解疑互动中,因此,教师讲授和学生讨论的时间被错开,学生可以利用两次课间隔的时间(如若干天或一周)来习得教师讲授的新知,整个教学模式在时间上分为三个清晰的过程:讲授(Presentation)、内化吸收(Assimilation)以及讨论(Discussion),简称PAD课堂〔5〕。由此可见,对分课堂变革教与学的关系,均衡了两者的权重,加入学生独学和对话环节,合理分配了师生的认知资源〔6〕。

对分课堂的关键在于将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的时间错开,形成学生的延迟讨论模式(Delayed Discussion),这样能让学生自主内化知识后再深入参与课堂讨论,从而建构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提高课堂教学质量〔7〕。深度学习是由美国学者Marton和Saljo提出的概念〔8〕,后经学者的发展,意指学习者能批判性地习得新知,并把新知整合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同时,能将现有知识应用于新情境中〔5〕。对分课堂能让学生在课后自主内化知识,并在新课中将内化的知识应用于课堂讨论和问题解决中,体现了深度学习的理念和特征〔5〕。可见,深度学习理论实则是对分课堂的由来和理论支撑。

对分课堂自2014年提出以来,受到众多学者追捧,其学科应用外延也得到扩张,英语教学研究是其研究阵营中不可或缺的组分。通过CNKI期刊检索可知,中国英语教育界在2015年才初现对分课堂的相关文献①笔者检索CNKI得知,2015年12月16日中国国内出现第一篇公开发表的关于英语对分课堂的期刊文献。,近5年此领域的发文量逐年攀升。尽管发文量不少,但目前鲜有学者对这些文献进行全面的梳理,因此,笔者拟借助CNKI计量可视化分析,对涉及英语对分课堂的期刊文献进行检索和研究,以期揭示中国国内英语对分课堂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二、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笔者进入CNKI高级检索中的期刊版面,在检索条件中输入的主题为“英语”并含“对分”和“课堂”,并将截止年份设置为2019年②因为笔者会以年份为单位来分析发文现状和趋势,而在撰写此文时,笔者无法确定2020年的总发文量,所以在CNKI检索时笔者摒除了2020年的文献。,起始年份不限。在2020年3月17日检索共获得209条记录,这些文献分布在2015—2019年间的5年中。在文献清洗中,笔者未发现无效文献,因此,笔者就以209篇期刊文献作为分析对象。

(二)分析工具与方法

笔者选中以上209篇文献,借助CNKI的计量可视化分析功能,获取它们的总体趋势、学科分布、主题分布、研究层次、关键词共现网络、来源分布、作者分析、机构分布以及基金分布等图谱与数据,借此分析中国国内英语对分课堂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三、数据分析

(一)总体趋势

借助CNKI的总体趋势分析,笔者获得图1。由图1可知,2014年,中国国内英语对分课堂研究领域仍未有期刊文献,2015年伊始,此领域的期刊文献开始出现并迅速增加,2019年发文量达到峰值,共79篇。总体而言,在近5年中,中国国内英语对分课堂的研究呈迅速增长的态势。由前述可知,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肇始于2014年,中国英语教育界反应迅速,在2015年引入此课堂模式研究,在后续年份中此类研究得到热捧。

(二)学科分布

依据文献中的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标识号,笔者统计了209篇文献的学科分布,其中159篇文献只涉及一个学科领域,49篇文献涉及两个学科领域,还有1篇文献涉及三个学科领域。图2为209篇文献在20个学科中的相应发文量。由图2可知,近5年英语对分课堂的绝大多数文献隶属教学法学科领域,少数文献还涉及诊断学、国际贸易实务、军事院校训练、艺术创作方法、纺纱理论与纺纱工艺等学科,后者往往是一些跨学科文献,如涉及医学英语教学、外贸英语教学、军校大学英语教学、艺术生的英语教学以及纺织专业双语教学等。从总体上说,近5年英语对分课堂的研究主要涉及教学法学科领域。因为此教学模式对知识传授、知识内化和课堂讨论的程序和地位进行重新分配,拥有自身独特的教学目标和任务,由此构建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所以英语对分课堂研究主要是一种教学法研究。教学过程可能需要计算机技术支撑或涉及不同的行业(专业)英语,因此,这类研究也会偶尔涉及不同的学科领域。

图2 学科分布

(三)主题分布

从CNKI的主题分布分析可知,209篇期刊文献共涉及40个主题,同一篇文献可交叉涉及多个主题。由图3可知,这些文献涉及最多的主题是对分课堂,其次是教学模式,同时,大学英语和大学英语教学也是被涉及较多的主题,这说明近5年英语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较多应用到大学英语教学中,而中小学和中高职英语教学相对较少涉及对分课堂。这是因为在对分课堂中知识的内化吸收主要在课后进行,此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求较高〔9〕,而且课堂讨论解疑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批判性思维和话题控制能力〔10〕,这对于自主学习能力和思辨能力较弱的小学生和中高职学生来说是一种较大的挑战。同时,课堂讨论会占用较多的教学时间,这在学业任务繁重的中学阶段较难开展。因此,英语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主要应用于大学阶段的教学中。

图3 主题分布

(四)研究层次

由CNKI的研究层次分析可知,209篇期刊文献涉及了9个研究层次,如图4所示。大部分研究属于社科类的基础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近5年的对分课堂研究还大多处于理论研究和探讨阶段。同时,31篇文献属于高等教育研究,而基础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层次一共只有23篇文献,行业指导、工程技术等研究层次的文献较少。其中,社科类的基础研究层次实则包含102篇关于大学英语研究的文献。这些数据再次印证了学者主要探讨高校中的英语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较少涉及中小学和中高职的英语对分课堂教学。

图4 研究层次

(五)热点分析

关键词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研究内容的核心要素,反映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和重心,是论文中最能表达全文核心内容的系列概念或词语,关键词在文献库中出现的频次与研究热度呈正相关,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越高,其研究热度就越强〔11〕。笔者借助CNKI的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共得到745个关键词,非重复性关键词为310个。由于关键词众多,限于文章篇幅,笔者只列举出现频次为4次以上的关键词共20个。由图5可知,位列前6位的研究热点依次是对分课堂、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大学英语教学、英语教学以及自主学习,它们的出现频次都在10篇(含)以上。可见,英语对分课堂研究大多聚焦于大学英语教学,同时,许多研究关注的是此教学模式的构成形式,仍然停留在理论研究和探讨阶段。较少学者深入论及此模式的教学效果及其评估方式,此外,教师讲授知识与学生内化知识的技术支撑也未得到太多的关注。一些学者谈及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但自主学习中知识内化的认知机制、知识结构以及注意力的控制等问题也未得到充分的描述和解释。最后,一些学者论及了微课、翻转课堂与对分课堂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但混合教学组分间的关系及其教学效果需得到进一步的澄清。

(六)来源分布

在CNKI文献来源分布分析的辅助下,笔者统计了209篇文献的期刊来源。它们共出自108种期刊,其中发文量位列前10位的期刊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在近5年国内英语对分课堂的研究领域中,《海外英语》是发文量最多的杂志,其发文量占总文献量的6.70%,其余杂志的发文量均在10篇以下。从杂志性质可知,国内英语对分课堂的高质量研究较少,这也许是由于大多研究还停留在教学模式介绍的研究层次,较少研究深入到大数据实证探索以及对英语教学过程的实质性问题的解决层面上。综观108种期刊,综合性学报有42种,共发文67篇;教育类期刊有29种,共发文52篇;英语类期刊有6种,共发文30篇;其余文献零散地分布在其他各类期刊中。可见,近5年英语对分课堂的文章大多发表在综合性学报中。

图5 热点(关键词)分析

表1 代表性刊物分布

(七)作者分析

在CNKI作者分布图谱的辅助下,笔者分析了209篇期刊文献的作者分布情况。这些文献共包含了247名作者,其中发文5、3、2、1篇的作者分别有1、7、17、222名。同时,独立作者的文献有156篇,由2、3、4、5、6名作者合作的文献分别有39、8、2、2、1篇。可见,近5年在中国英语对分课堂的研究中,发文量多的学者较少,还未有领军式的名家,此外,大部分文献都由独立作者完成,作者之间的合作也不算多。表2为发文量位列前10的作者分析,发文量靠前的作者为赵婉莉、李靖以及廉洁等。由表2可知,发文量位于前列的作者大多以第一作者身份发文,然而,来自高层次大学的作者不多,此领域的研究仍需更多高水平学者的加入。

(八)机构分布

在CNKI的机构分布图谱的辅助下,笔者对发文作者所隶属的机构展开分析。209篇期刊文献源自155个机构,其中包括105所综合类高等院校,47所中高职院校,3所中学。可见,综合类高等院校是中国英语对分课堂研究的中坚力量。表3为发文量位列前10的机构分析。由表3可知,咸阳师范学院是中国英语对分课堂研究的引领者。在这10个机构中,综合类高校是主要的发文来源,这进一步印证了前述的观点,即高等院校在开展英语对分课堂实践和研究方面具有课程设置和学生素质上的优势。

表2 作者分析

表3 代表性机构分析

(九)基金分布

基于CNKI的基金分布图谱,笔者分析了209篇期刊文献的基金资助情况。其中基金资助的文献有124篇,占文献总量的59.33%,文献列出的基金项目共182项。可见英语对分课堂研究领域的基金资助较多。项目的具体分布如表4所示,在中国英语对分课堂的研究中,省厅级和校级基金的资助力度大。在省厅级项目中,陕西省的资助项目最多,达12项;在校级项目中,咸阳师范学院的资助项目最多,达3项。基金项目体现了各级机构对英语对分课堂研究的支持力度,而且基金项目的数量与此研究领域的发文量密切相关。

表4 基金分布

四、讨论

(一)现状

基于以上分析可知,近年来中国英语对分课堂的研究者在国内刊物中的发文量较多。近5年绝大部分的英语对分课堂研究都隶属于教学法学科领域,同时,由主题分布可知,英语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较多应用到大学英语教学中,而中小学和中高职英语教学相对较少涉及对分课堂模式。此外,在研究层次方面,英语对分课堂的大多数研究属于基础研究和高等教育研究,处于理论研究和探讨阶段。近5年英语对分课堂的期刊文献大多源自综合性学报,但高质量研究较少。由发文作者和机构可知,来自高层次大学的作者不多,英语对分课堂研究领域缺乏领军式的名家。综合类高校是近5年来此研究领域的引领性机构。通过基金资助分析可知,省厅级和校级基金对此类研究的资助力度较大。

从2014年开始,对分课堂实践与研究席卷了国内教育界,国内英语学界也顺应了此教育研究趋势,开展了众多英语对分课堂的研究。作为国内主要科研机构的高等院校走在此类教学研究的前列,因此,这类研究主要囿于大学英语教学和高等教育领域不足为奇。从对分课堂的界定可知,它均衡了教师知识传授和学生课堂讨论的权重,强调课后学生对知识的自主内化,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因此,大多英语对分课堂的研究隶属教学法学科领域。从文献来源、作者发文情况、作者单位及基金资助信息可知,英语对分课堂领域还大有潜力可挖,亟需更多高层次院校的学者进入此领域,开展深度研究,丰富此类研究的内涵与外延。

(二)趋势与热点

由图1可知,在2015年中国国内初现英语对分课堂的期刊文献,在后续几年此领域的文献迅速增加,呈逐年递增之势。CNKI总体趋势分析预测2020年英语对分课堂领域的文献会有104篇,此领域的发文量会呈持续增长的态势。具体而言,首先,学者不断地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到行业英语的教学中,如民航服务英语、护理英语、海洋科学专业英语、外贸英语等。其次,学者也会借助对分课堂模式来培养学生的英语技能,如英语视听说、阅读、写作、翻译等技能。再次,还有学者从学生类型的视角来开展英语对分课堂教学研究,如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军校生、高职生、中学生等。最后,借助不同平台来实施英语对分课堂教学也受到学者的青睐,如Moodle平台、对分易平台、移动终端等。可见,英语对分课堂研究逐渐精细化,从实验内容、对象以及工具等方面不断寻求新的研究议题,从而促成研究成果的持续增长。

由图5可知,英语对分课堂的研究热点是大学英语,此话题的研究数量远远超越了中小学和中高职英语的对分课堂研究,这说明高校英语是对分课堂实践和研究的温床。究其原因,首先,大学英语课程时间往往较为充裕,考试压力不大,所以大学英语教师能灵活掌控课程时间,自主设计教研实践;其次,大学生具有较好的自控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往往比中小学和中高职学生强,所以英语对分课堂教学更易在大学生中开展;第三,大学有更好的研究氛围、教研政策和学术资源,能为教师从事英语对分课堂教学研究提供强力支撑。这些因素促使大学英语成为英语对分课堂研究的热点。

尽管学者对大学英语对分课堂开展了众多研究,但是他们主要聚焦此教学模式的构成形式,仍然停留在理论研究和探讨阶段。许多学者似乎只是考究如何将英语对分课堂模式应用于不同的教学内容、对象和技术平台中,很多研究都只流于教学模式的移用,较少学者真正深入考究此教学模式能与什么教学理论和语言学理论相对接,哪些理论能更好地支撑英语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此外,较少学者从大数据视角论及此模式的教学效果,多数学者的研究都只局限于小范围的教改实践,并且鲜有学者为英语对分课堂建构全面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在科技兴教时代,教师讲授知识与学生内化知识也必然会涉及信息技术的问题,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如何克服信息碎片化、信息资源不聚焦等问题,也是对分课堂亟需厘清的问题。同时,学生在课后通过自主学习来内化知识,这种自主内化知识的过程如何得到监控和评估,也需得到进一步的探讨,另外,自主内化知识的认知机制、知识结构以及注意力的控制等问题也应得到充分的描述和解释。一些学者尝试了微课、翻转课堂、慕课与对分课堂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但混合教学组分间的关系及其在教学中的作用需得到进一步的澄清。此教学模式能否在中小学和中高职英语教育中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应用?这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更多的实证研究来解答。

综上,笔者在CNKI的期刊文献库中,检索了2015—2019年近5年主题为“英语”并含“对分”和“课堂”的209篇文献,借助CNKI的计量可视化分析,从总体趋势、学科分布、主题分布、研究层次、关键词共现网络、来源分布、作者分析、机构分布以及基金分布等方面来揭示中国国内英语对分课堂研究的现状与趋势。研究发现:一方面,近5年来国内英语对分课堂的研究大多被锚定于大学英语教学和高等教育研究领域中,中小学和中高职英语对分课堂的研究较少;此类研究多属基础和理论研究,大数据实证研究不多;文献作者大多来自综合类高等院校,但高层次的院校较少,此领域缺少领军式的名家,而且发文质量有待提高;省厅级和校级基金对此类研究的资助力度较大。另一方面,从总体而言,近5年英语对分课堂研究领域呈持续快速发展的趋势;大学英语是此领域的研究热点;在未来的研究中,此领域需得到更为深入的实证探析。本研究能厘清国内英语对分课堂研究的动态,有助于学者了解此领域的现状和发展方向,从而指引学者有针对性地对英语对分课堂展开高质量研究,最终为推进英语教学改革做贡献。

猜你喜欢
发文内化期刊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七部门联合发文 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
红色旅游地文化氛围生产与旅游者价值观内化关系研究
思辨:儿童哲学促学生道德内化的教学实践
德鲁大叔内化营销胜过广告
期刊审稿进度表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以牙还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