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角下的高职院校涉农人才培养

2021-06-07 07:38方应波易文芳王艳君
教育与职业(上) 2021年4期
关键词:乡村振兴高职院校

方应波 易文芳 王艳君

[摘要]乡村振兴上升为国家战略后,为高职院校涉农人才培养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目前,对涉农专业存在认知误区、专业教育与乡村振兴融合不深、“校农合作”重视不足是高职院校涉农人才培养的主要瓶颈,严重制约了职业教育涉农人才培养的质量。为主动适应乡村振兴对多元化涉农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应通过思想引领培养“三农”情愫、专业整合强化人才支撑、依托社会服务搭建“校农合作”平台、完善相关体制机制等途径创新涉农人才培养模式,培育并提升师生主动服务“三农”的社会意识和实践技能。

[关键词]乡村振兴;高职院校;涉农人才

[作者简介]方应波(1980- ),男,湖北大悟人,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副教授,硕士;易文芳(1983- ),女,湖北恩施人,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副教授,硕士;王艳君(1979- ),女,湖南邵阳人,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广东  广州 51092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对标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广东职业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供求失衡问题及优化策略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0GXJK553)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1)07-0047-05

2018年12月,《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年)》要求高等教育机构深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在人才、科研、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国际交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从而造就一批懂农业、爱农村、受农民欢迎的人才队伍。乡村振兴作为当前我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总战略,摆在首要位置的就是“人”。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类型,肩负着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所需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对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和职业教育的时代使命,高职院校如何使專业构建对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打造乡村振兴特色院校、乡村振兴最具影响力院校、乡村振兴最佳合作专业、乡村振兴最佳人才库等助创品牌将成为高职院校涉农人才培养面临的新机遇。本研究以乡村振兴与涉农人才培养的关系为逻辑起点,探究当前高职院校涉农人才培养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路径。

一、乡村振兴与高职院校涉农人才培养的关系

人才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骨干力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培养造就并引入一批契合市场需求的涉农人才。高职院校作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育的主体,理应根据国家宏观战略和当前市场需求,不断调整优化人才培养途径,主动服务农村建设,培养一批具有科学文化素质、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的涉农人才。高职院校、乡村振兴与涉农人才的关系见图1。

(一)涉农人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

乡村振兴是一项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类人才的积极参与。在产业兴旺方面,离不开农业职业经理人、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科技人才和农村电商运营人才;在生态宜居方面,离不开环境治理和景观设计人才;在乡风民俗方面,离不开文化传播人才;在乡村治理方面,离不开乡村管理人才;在生活富裕方面,离不开教育和医疗人才。因此,乡村振兴急需一支庞大且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热爱农村的多元化人才队伍引领,否则乡村振兴的使命将难以实现。

(二)乡村振兴为涉农人才培育创造机遇

乡村振兴战略不但拓展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领域,更为涉农人才培养创造了机遇。随着乡村振兴战略从政策层面向实践转化,高职院校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即全方位服务于“三农”发展。为了使学生具备服务乡村的实践技能,高职院校必须打破“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根据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所需的岗位技能,将乡村振兴所需的项目和内容纳入教学内容。同时,在第一课堂理论教学和第二课堂校内实践教学的基础上,拓展和延伸以农业综合技能训练为主题的第三课堂,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农村公益创业项目,如以特色农产品为基础开展营销策划、品牌推广、电商平台搭建、产品推广、技术服务、决策咨询等多种方式,既训练学生服务“三农”的综合实践技能,又对校内技能培养重点和方向进行反馈。

(三)高职院校是涉农人才供给与需求的调节器

高职院校作为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密切、贡献最直接、服务最贴近,以满足社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需求为目标的教育类型,有责任和义务承担更多的涉农社会责任。因此,高职院校应积极响应乡村振兴对人才的新诉求,专业教育应立足社会发展需要,构建集内外沟通、层级结合、上下贯通于一体的开放式教育体系,加快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涉农人才,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大的人才供给和智力支撑,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地生根和价值实现。一方面,高职院校应根据学校自身发展定位,结合国家宏观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适时调整专业规划,优化人才培养计划,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为乡村振兴源源不断地培育并供给高素质的涉农人才;另一方面,应积极与农业企业对接,掌握农业人才需求和预测发展趋势,以“缺什么、补什么、培养什么”为导向,加大乡村振兴急需紧缺涉农人才的培养。

二、高职院校涉农人才培养的瓶颈

(一)对涉农专业存在认知误区

目前,我国农业经营主体文化水平不高,农业发展模式相对落后,农业机械化、现代化水平不高,城乡差距尚未消除,农村社会发展不平衡仍然十分突出。因此,学生、家长、社会对农民和农村的认知仍然停留在过去,对“绿色农业” “循环农业”“农业旅游”“农业综合体”等新概念的认识仍然模糊,传统的“轻农”思想根深蒂固,也致使农业类相关专业招生规模不断缩小,许多农业类院校正在扩大非农专业招生计划,一些学校甚至更改了学校名称,脱了“农”衣,仅保留数量有限的农业类专业。现有商科、工科等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也仅仅关注市场的短期需求,热衷开设高大上的热门专业,导致专业设置校内校际重复交叉,难以形成自己的特色,现有专业建设疏于与涉农行业相结合。涉农专业认知误区的存在势必从源头上影响乡村振兴人才的汇聚,尤其是难以吸引并留住从农村走出去的大学生。同时,基于这种认知误区形成的畸形就业导向,进一步制约了涉农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和培养质量。

(二)专业教育与乡村振兴融合不深

从涉农专业教育角度看,目前高职院校发展定位与乡村振兴目标、农村需求存在很大差距,具体表现在师资力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社会实践等方面。首先,一些高职院校并没有真正关注“三农”问题,教师也并不了解农村和农民。学校和教师更多关心的是热门专业、报到率、就业率、竞赛获奖、课题立项等评估性指标,缺少农业情怀。这种思想导向性下的教育模式必然有悖于乡村振兴对多元化人才的需求。其次,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脱节。当前高职院校课程设置优先对接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二、三产业,涉农课程较少,涉农专业教学水平相对较低,课程设置与乡村振兴对多元化涉农人才的培养需求还有较大差距。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实践”,尤其是农技领域的实践环节薄弱甚至缺失,授课内容更新速度滞后于农业转型升级的进程。专业教育与乡村振兴融合不深必然导致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错位,难以培养出胜任农村工作的实用型人才队伍。

(三)“校农合作”重視不足

为破解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两张皮”的问题,《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的改革任务,这对高职院校的学校管理、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一项重大的改革和挑战。然而,目前校企合作的重心主要集中于第二、三产业,许多高职院校自身对参与乡村建设、投身“三农”发展的重要性认识偏颇,对“校农合作”重视不足。近年来,随着国家扶农政策的实施,虽然“校农合作”模式在全国逐步推广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鉴于农业生产的特点和农村建设的复杂性,学校与农业产中环节的协作依然存在难度,“校农合作”多停留在农业产后的销售环节,制约了深入田间地头“懂农业”人才队伍的培养。此外,我国现代农业产业化起步较晚,尚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阶段,客观上也限制了校农融合的广度和深度。

三、乡村振兴视角下高职院校涉农人才培养路径

2020年1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提出,扩大职业教育学校在农村招生规模,推动科技成果应用到田间地头,支持大学生到农村干事创业,整合社会资源构建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其关于职业教育和“三农”工作的论述,为高职院校做好涉农人才培养和服务乡村振兴确立了靶向目标并释放出政策红利。基于此,高职院校应勇于承担新使命,优化办学领域,创新涉农人才培养模式,培育并提升师生主动服务“三农”的社会意识和实践技能。

(一)思想引领培养“三农”情愫

据教育部统计,2020年高校毕业生约874万人,其中相当一部分选择在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就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高职院校应该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深度挖掘“三农”发展亮点并凝练为思政元素,从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创业通识课多维度、全方位培养学生服务“三农”情愫。一是思想政治课作为乡村振兴的助推器,应该讲好“三农”故事,传播“三农”亮点,重点讲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传播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展现未来乡村发展的蓝图。通过思政课程引领,唤起当代青年学生服务乡村的时代担当和使命,使青年学生树立投身“三农”事业的理想,真正成为新时代的奋进者和开拓者。二是课程思政根据专业特点,结合乡村振兴战略,通过组织学生开展田野调查,研究当地农村产业现状和转型发展路径、智能技术和互联网在新型农村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将专业与“三农”问题相结合,搭建理论和实践的桥梁,让学生认识到所学专业在农村也能“学有所用、研有所为”。三是创业通识课通过解读大学生返乡创业优惠政策、分享经典涉农创业案例,重点营造校园创业文化,培养学生创业精神,端正就业观念,激发学生返乡创业意识和就业动机,同时组织涉农创业实践孵化项目,锻炼学生创业能力并拓宽工作思路和视野。

通过多维度、全方位的思想教育,强化当代学生服务“三农”意识,提升“三农”情愫,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就业观,让在校学生提前认知农村发展空间,提高去农村就业创业的意愿和动机。大学生也应该提高思想站位,勇立潮头,担起乡村振兴的历史使命,主动加强对我国未来农村发展的认识,抓住乡村振兴的机遇,借助当前农村有利的创业资源和政策红利,将专业技能应用于农村发展,用实际行动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领农民共同富裕,切实解决“三农”问题。

(二)专业整合强化涉农人才支撑

20世纪30年代,黄炎培先生就积极倡导以职业教育为核心的农村教育,主张以职业教育改进乡村教育从而达到改进整个乡村的目的,提出“因地制宜”“分区立系”“划区施教”“先富后教”“富教合一”等系列农村教育思想,该思想对于当前高职院校构建适应乡村振兴战略的涉农人才培养体系仍具有指导意义。一是非涉农院校应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审视专业发展与方向定位,面向农村生产一线开辟产教融合的主战场。一方面,通过面向乡村派出教师服务团、科技特派员形成服务地方的智囊团,协助挖掘乡村地方特色产业的优势,实施错位发展,引导特色产品发展并形成聚集区,打造地理标志品牌产品,用实际行动将教育办在大地上。另一方面,针对国家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当前新产业、新业态的不断涌现,“新商科”职业院校可依托电子商务、连锁配送等现代流通业,助力农产品活力提升,使资源优势变为商品竞争力;依托休闲旅游、健康管理等现代服务业,挖掘农业观光、教育、生态等延伸功能,整合农村生态旅游资源,服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工科”职业院校可结合现代农业自动化、智能化、标准化的特点,推动传统专业的转型与升级,将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能技术与传统专业交叉融合,构建特色专业群,聚焦乡村振兴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二是农科高职院校作为高素质农业科技人员培养的摇篮,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大有作为,更应借助乡村振兴实施的战略机遇,强化内涵建设、凝集办学特色。专业整合方面,农科高职院校应明确适应现代农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定位,新增满足新产业发展需求的智能农业、农业大数据等新专业,整合传统农科专业并与生物工程、工程技术等现代科学相结合,打造“新农科”专业群。专业提升方面,结合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主体的出现,注重专业交叉与融合,人才培养应对标有知识、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业职业经理人的职业标准。专业品牌打造方面,精准对接地区涉农战略性产业发展定位,打造适应区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新农科”专业生长点。

(三)依托社会服务搭建“校农合作”平台

高职院校要充分依托人才智力优势、科学技术优势、理论研究优势服务于“三农”,依托社会服务这座“桥梁”搭建“校农合作”平台,从而推动人才培养真正走进乡村振兴的实践。高职院校助力乡村振兴水平的高低取决于这座“桥梁”的设计理念、通行能力、工程质量。因此,高职院校要真正发挥好社会服务的作用,就要提高工作标准,强化质量管理。一是发挥人才智力优势。一方面,通过面向农业职业经理人、现代农场主、基层农技人员和基层干部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技术技能培训,打造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能带富的新型职业农民和一线管理人才,为乡村振兴蓄积人才。另一方面,依托“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行动计划”“科技特派员行动”等政府联合攻关平台,探索构建以高校为依托的农业技术推广应用、成果转化新模式,发挥好农业高新技术推广转化作用。二是发挥科学技术优势,争取政策先行先试。高职院校应积极参与建设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着力打造农业创新驱动发展的先行区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试验区。通过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发挥现代农业示范引领作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提升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三是发挥理论研究优势。依托政府智库咨询研究课题,围绕乡村振兴在地方落实推进的实践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实用性研究,结合学校特色和优势与地方政府合作,为地方美丽乡村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可行性方案;搭建形式多样的研究与服务咨询平台,围绕乡村振兴举办学术论坛,通过汇聚知名专家传经授道,整理并向政府相关决策部门报送乡村振兴最新成果。

(四)完善相关体制机制

高职院校服务乡村振兴以人才培养为己任,引导大学生扎根农村并肩负乡村振兴使命,但吸引并留住人才尚需社会合力。在以资源配置差异为特征的固有城乡二元结构环境中,要不断探索涉农人才管理体制,既要盘活涉农人才的源头,又要稳固其扎根农村的根基。源头上,应进一步发挥激励机制引导力度,除面向大学生继续加大返乡创业扶持力度外,還可采取免费“资农生”、减免学费或返还学费等激励措施吸引更多的大学生服务“三农”;教育行政部门出台“资农”专业目录并对扶持专业给予财政资助和政策倾斜,引导社会资源向涉农人才培育领域流动;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对涉农人才在学历提升与职称晋升等职业升迁方面持续释放红利。固根上,创新分配机制,形成以缩小城乡劳动生产率差距为目标,加快构建同工同酬、城乡同权的统一就业市场,考虑在适度增加落后地区农村就业岗位财政补贴的基础上,探索预付薪酬制和农村集体产权公租房制度改革,缓解大学生安家置业压力;保障制度方面,应建立城乡相对平等的社会保障制度,甚至将更好的社会保障引入农村并面向基层就业的大学生倾斜,重点解决其子女的教育问题和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建立涉农人才发展基金制度,通过年度业绩考核、群众认可度评价等形式,对在“三农”工作中做出重要贡献的人才进行奖励,切实提高乡村振兴人才的经济收入。

[参考文献]

[1]林夕宝,余景波,周鹏.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探讨[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19,18(3):19-24.

[2]李悦,王振伟.高职学生创新创业助推乡村振兴的实现机制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9(6):52-55.

[3]丁广明,张军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创新创业教育[J].职教通讯,2018(16):55-58.

[4]谷今.大学生创新创业与乡村振兴战略融合的实践探索[J].知识经济,2018(17):17-18.

[5]薛金林,戴青华,姚雪霞.高等农业院校新工科建设分析与路径[J].高等农业教育,2019(2):15-19.

[6]牟少岩,刘焕奇,李敬锁.“新农科”专业建设的内涵、思路及其对策——基于青岛农业大学实践探索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20(1):7-11.

猜你喜欢
乡村振兴高职院校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