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运行偏差及矫正路径
——基于中央司法警官学院的分析

2021-06-08 11:39朱晓杰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督导监控教学质量

张 凯,朱晓杰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为社会培养所需人才是现代大学的重要职责之一。人才质量是衡量高等学校水平、层次与竞争力的关键指标,而教学质量又直接决定人才质量。提高教学质量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性任务。高校应当践行全面的教育质量观,坚持教育过程监控、评价的全覆盖。以服务行业为主的司法警官院校亦不例外。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队伍至关重要。[1]习近平同志指出:“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都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法治工作队伍。法治人才培养上不去,法治领域不能人才辈出,全面依法治国就不可能做好。”[2]在国家推动依法治国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背景下,监狱、戒毒、社区矫正等司法行政工作队伍急需大批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责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的法治人才。因此,作为司法警官院校的最高学府——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发展方向,牢筑教学质量,承载好培养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法治人才的时代使命。

教学质量是教育质量的核心,教育质量是指教育水平的高低和效果的优劣程度,最终体现在培养对象的质量上。[3]教学质量监控是揭示教学质量客观状态,发现教学工作中的症结,评价教学质量高低的必要手段。通过教学质量监控,学校可以实现自我监控、评价与调节,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保障教学质量逐步提高,进而实现学校发展的定位目标。因此,构建理念先进,内容全面,方法多样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对学校的长远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运行的偏差表征

(一)监控理念滞后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中央司法警官学院从成人培训教育发展到普通本科教育,再到拥有研究生教育,实现了跨越式进步。虽已明确了“以教学、教师、学生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但教学质量监控理念相对滞后,具体表现为:其一,教学质量监控主体的片面性。教务处仍然继受传统的教学质量监控理念,片面地认为教学质量监控是教务处、教学质量监控中心的工作,而院系处于被动接受或监控对象的地位,兴趣不高,甚至被动应付,其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被遮蔽。教学质量监控并没有成为院系的自觉行动,没有充分发挥广大师生的积极性,也未体现其主体性。实际上,新时期的教学质量评估应当是多主体、多元化①多元化是指“五位一体”评估制度,即自我评估、院校评估、专业认证与评估、国际评估、教学状态常态监测。的体系。据此,单凭教务处、教学质量监控中心的力量难以完成体系化的评估与监控工作,也不符合多元化的教学质量评估要求。如何建立层级性的教学监控模式,合理分配教学质量监控任务,激发二级院系的活力,调动全员的积极性是当务之急。

其二,教学质量监控强调管理,轻视指导。提高教学水平,增加教学实力,提升社会效益是教学质量监控的目标。为通过2018年教育部审核评估工作以及完成评估专家组提出的评建意见,学校不断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工作,例如,单独设立教学质量监控中心,完善院系两级教学督导队伍,严格调停课制度,提高教学检查的力度与频率,规范命题、监考等考试规则,教学、学风有所改善。但是,客观地讲,教学质量监控仍处于初级化阶段,“督”多“导”少,“监”多“控”少,工作的基点及归宿偏差明显。进言之,教学质量监控仍旧重视管控教学过程及教师,学生学习及其培养仍未纳入视野。更重要的是,教学质量监控仍停留在形式上的管理层面,缺乏反馈、指导、激励机制,诸如,如何提高试卷命题水平,如何提升毕业论文质量,如何扭转学风功利主义,如何打造“金课”,如何利用督导帮带年轻教师,如何及时奖励教学创新,等等。简言之,教学质量监控工作仍未实现从管理、监控转向指导、服务,其势必影响教师的参与性与积极性。

(二)监控内容残缺

教学质量监控应当是教学的全过程,其监控内容应当是全覆盖。目前,学校的教学质量监控内容残缺,表现为将监控的着眼点集中在教师按时、规范着装授课;学生按时上课,着装进入教室,全神贯注听课,克服手机依赖等规范上课以及成绩分布;教室卫生检查;考试试卷的批阅;毕业论文形式要件齐备,等等。换言之,学校教学质量监控的视域比较狭窄,重点集中在教学活动过程,特别是课堂教学,忽视教师的课前准备、课后的质量评价、教师业务素质提升、课程质量、专业建设等;对学生的监控侧重知识的考查,警务化制度的遵守,而对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考核及评价重视不够,刺激不足。可以说,教学质量监控还处于常规教学检查阶段。

同时,教学质量监控的内容残缺还表现在监控的不平衡。重视理论教学方面的监控,忽视、轻视、漠视实践教学方面的监控,实践教学环节的监控十分薄弱。然而,应用型通常是司法警官类学校的发展定位,服务行业是学校的历史使命与优势特色。因此,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尤其重要。但是,在现行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环节比重不高,方法不多,且落实较难,“应付”式教学占居主导。与之相伴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也相对滞后,甚至是“真空”地带。如何建构合理、可行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制度与机制是我们需要重视并加快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另外,线上教学质量监控力度不够。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给各国高校带来严峻考验,在线教育成为共同选择。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截至4月20日,世界191个国家超过15亿大中小学生停课,占比约90.2%。[4]。为应对并减少新冠肺炎疫情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教育部提出“停课不停学”的要求。同时组织了22个线上教学平台,免费开放1291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401门国家虚拟实验课程。[5]学校响应教育部的要求,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模式,组织教师参与超星、雨课堂等平台应用培训,确保线上教学顺利开展。与线下教学相比,线上教学在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环境及程序等方面都有所不同。但是,以往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都是面对线下教学,并强调课堂教学的重要性,而对线上教学的监控体系尚未完善,突出表现为监控的力度不够,仅限教学督导线上教学时的听课,缺少其他监督主体的介入、缺少对整个教学过程的检查。

推动教学水平上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教学质量监控工作追求的目标。但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因素是多样性的,包括课程设置与安排、专业建设水平与状态、教师素质与能力、教学及办学条件、管理体制与机制、学生素质及其家庭因素,等等。可见,单纯将课堂教学作为重点的教学质量监控已经落后于新时代提倡的“五位一体”教学评估要求。综上,教学质量监控应当是全方位、全覆盖,而不能仅局限于对课堂教学活动的监控,不能限制于对教师或学生的教学管理,应当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监控并重,日常教学检查与专项评价并行,教师监控与学生监控并轨的系统化工作。

(三)评价手段单调

评价手段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占居重要地位。科学的评价手段能够揭示真实的教学状态,能够为教学管理者明确改革的方向与进路。教学质量监控的全覆盖、全方位决定了其评价手段必然多样化、多元化。但是,目前学校教学评价手段单调,依靠教务处、教学质量监控中心、院系督导以及学生信息员,社会力量及专业性机构的参与机制尚未建立,甚至是处于空白状态。同时,学校内部评价结论的信度与权威性也受到质疑。客观地为讲,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仍是内部、常规组成,其预期功能发挥有限。例如,教务处专门负责教学质量监控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足,通过借助二级院系的力量开展联合检查等工作,其专业性也难以满足构建并促进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良性运行的要求。教学质量监控中心组建不久,人员也不足。院系两级督导与教师、学生直接沟通不够,忙于听课、审阅试卷、论文等工作,且信息反馈较慢,为教师提供的指导性、方向性建议不足;学生信息员通常由学习委员担任,信息员会议不能常态化,且有些信息员充当“好好学生”,不能及时反映问题,不能客观地反馈教学实然状态。同时,有关院系不重视学生信息员反馈的信息,或是有关院系轻视学生信息员反映其他院系教师情况,甚至不转达,不反馈,上述情况无疑会扼杀信息员的积极性、主动性。

更重要的是,用人单位、行业专家以及政府等外部评价严重匮乏,跟不上教育部提倡的多元化、开放性教学评估制度。专业认证评估、国际评估都需要学校保持开放态度,在保障学校内部教学质量评价机制顺畅的同时,积极引入用人单位、行业专家、国际知名学者等,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与特色,对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核心课程、教材使用与开发、实习实训基地运行以及毕业生就业等方面进行评价,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智力指导,以促进教学质量与国际发展水平接轨。此外,目前学校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科学化不足,主观性强,人为因素重,评价指标体系陈旧,更新慢,难以操作,不能真正区分教学质量的优劣,也就无法激活教学质量评价的激励功能。

二、矫正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偏差的进路

(一)科学化理念是开展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前提

理念是解决如何开展教学质量监控的前提性、根本性问题。转变理念,树立总体性、指导性、开放性的思维,才能保障教学质量监控工作顺畅进行。司法警官院校应当始终把握“警校姓党”的政治方向,全面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讲话精神及重要论述,将人才培养与司法行政行业需求紧密联系,努力培养政治坚定、业务优秀、技术精湛的专业化、应用型法治人才。为实现学校办学特色与人才培养目标,更新教学质量监控理念事在必行。第一,在教学质量监控理念的更新方面,树立总体性思维。易言之,质量监控工作不能仅仅依靠教务处或是教学质量监控中心,而应是全员工作,需要全体教职工、学生共同参与。就学校而言,当务之急是加快二级办学,建立层级式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如图1所示),激活院二级督导的活力,分解教务处、教学质量监控中心的任务,缓解他们的工作压力。校级工作的重心是突出目标管理,重在决策监督,将教学管理重心下移到学院。学院管理工作的重点突出过程管理和组织落实。[6]校级教学督导工作重点侧重于宏观和综合性督导、专项督导,涉及面广、跨度大、综合性强,在工作方法上是以评价为主,服务于学校发展的全局,更为侧重宏观性的指导。[7]与校级教学督导相比,院系级教学督导侧重于微观和经常性督导,涉及而窄,但专业性强,在工作方法上是以检查、监督和指导为主,重点是本单位日常教学活动。学校、院系两级教学督导需要加强交流,分工协作,通力合作,促进教学质量监控工作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院系二级督导组由院系党政负责人、主管教学副院长(副主任)、教研室与实验室主任、教学秘书等组成,全面督导院系本科教学,检查、监督、评估和指导教学工作,确保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的落实。目前,虽然各院系建有二级督导组织,但人员组成不完善,大多缺少党政负责人和教学秘书,需要及时增补;同时,二级督导的工作任务简单,仅限于听课、查阅试卷及论文等,并未发挥预期作用;自主性不足,仍处于学校教学质量监督中心的直接领导下,且与校级督导交流、沟通少。需要强调的是,司法警官院校强调警务化管理,教学质量监控工作需要学生处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以保障学风良好。

图1 层级式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第二,在教学质量监控理念的更新方面,树立指导性思维。也就是说,明确教学质量监控目的与手段的关系。提升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水平是目的,而质量监控仅是实现目的的手段。目前,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存在“监督”多“指导”少的现象。因此,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应当树立指导性、服务性思维,克服管控思维以及惩戒意识。客观地讲,目前学校教学质量监控工作仍处于形式层面,强调建章立制以及规范遵守,对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优化师资队伍,加强专业与课程建设,营造良好学风等实质性难题涉猎不多,指导不够。因此,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发展方向应当在日常教学检查的基础上,不断强化课程、专业、教材、实习基地、师资力量等方面的监控,为其发展创造条件或是提供方向性引导。

第三,在教学质量监控理念的更新方面,树立开放性思维。新时代本科教学评估强调“五位一体”。不同形式的评估是从不同侧面检测学校的教学质量,进而为学校改革发展提供思路。客观地讲,多类型的评估指标体系仅靠学校内部的评估及监控机构难以完成。因此,学校应当开放性思维,引入主管部门、行业专家、用人单位以及专业性社会机构对学校的教学质量、人才培养进行监控。唯有如此,建立内外并行的教学质量监控系统,才能承载国家责任,具备国际视野。否则,仅凭借学校内部力量开展监控工作,无疑是固步之封。

(二)体系化内容是开展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依托

内容是明确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具体监控什么的问题。明确完善的监控内容能够保障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全覆盖。教学质量监控应当是全过程、全方位的。在创建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贴近教学、贴近师生、贴近基层,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根本,关注广大师生的长远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8]目前,学校教学质量监控重视课堂教学、理论教学的检查,而对其他方面顾及不够。因此,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内容刻不容缓。笔者认为,教学质量监控大体上可分为常规教学检查与专项教学评价两个方面,具体内容如图2所示。

图2 教学质量监控内容

学校及相关部门应当形成并坚持教学质量评估常态化,克服为评估而临时“突袭”的做法,积极开展常规性的教学检查,并定期进行专项教学评价,重视常规检查的反馈与专项评价结果的分析,以发挥其预期功能。针对重视理论教学监控,忽视实践教学监控的偏差,我们应当加平衡。实践教学是对理论教学的印证,是行业院校教学工作的关键环节,在学生专业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国家推进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背景下,高校逐步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日益重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改变了以往处于从属地位的局面,实践教学评价及质量监控的地位也随之提升。为使实践教学质量监控落到实处,我们应当学习国内其他高校,特别是行业院校的先期经验,建立涵盖具体监控机构、监控依据、监控手段以及监控评价的实践教学监控体系。

同时,随着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课程、微课、慕课等线上教学的不断发展,完善线上教学质量监控势在必行。一方面,线上教学质量监控的主体不应仅局限于教学督导,还需要包括班主任(辅导员)、任课教师、管理人员;另一方面,线上教学质量监控的内容不应仅局限于教学过程的实施,还需要涵盖教学前的准备与教学后的评价,如表1所示:

表1 线上课程教学全流程质量评价要点[9]

另外,规范化、体系化的制度是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根据与标准。为将教学质量监控的内容充分落实,建章立制势力在必行。学校应当全面梳理现行教育教学的规章制度,围绕教学质量监控任务,积极出台相应的文件、制度①如《听课制度》《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办法》《校院两级教学管理制度》《实践教学管理办法》《专业管理办法》《课程建设管理办法》《教材建设管理办法》《教学质量检查评估标准》《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办法》《学生教学信息员工作管理办法》《校院两级教学督导管理办法》《实习工作管理办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制度与管理办法的制定应当坚持系统化、科学化、可操作化的原则,减少主观因素,征求各教学、管理单位以及学生的意见,教学质量监控中心牵头,相关部门协商制订,并适时修正。

(三)多样化手段是开展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中介

手段是强调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如何做的问题。多样化的评价手段既能揭示教学工作的实然状态,又能满足“五位一体”教学评估的要求。目前,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主要依靠教务处、教学质量监控中心、院系督导以及学生信息员,且这些构成要素功能发挥欠佳,制约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良性运行。笔者认为,多样化手段应当是内部与外部并行的监控机制,具体内容如图3所示:

图3 教学质量监控手段

“一个组织能否顺利达到目标,能否促进个人在实现目标过程中作出贡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织机构的完善程度。”[10]鉴于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重要性与专业性,学校应当成立专门的,由专业人员组成的,从教务处脱离的教学质量监控中心,全面负责质量监控工作。目前,虽然学校成立了教学质量监控中心,但其主导性尚未发挥,与教务处之间的职能并未厘清。教务处全面统筹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充当运动员与裁判员的双重角色,难以充分发挥其监控作用。由此,学校应当赋予教学质量监控中心话语权,摆脱现行依附地位。同时,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队伍要具有专业性,应当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与特色优势,吸纳法学、监狱学、矫正教育学、戒毒学、管理学等专业人才,以提高工作效率与效果,增加评价的权威性与可信度。

更为严重的是,目前教学质量的外部监控基本处于缺失状态,急需补足。《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办学水平、教育质量,接受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督和由其组织的评估。”据此,对教学质量监控并不仅仅是高校自身的“私事”,国家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社会第三方中介组织机构等应该通过合法、合理的程序和渠道参与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监控。[11]因此,根据办学特色及服务行业的要求,我们应当主动与司法部、各地司法行政系统、用人单位、实习基地以及社会评估机制建立联系,并形成制度化、常态化、项目化的外部监控体系,以保障教学质量监控的全面性与科学性。

三、结语

毋庸置疑,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并保障其良性运行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学校应当明确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主动更新教学质量监控理念,自觉提升质量与服务意识,合理分配权限与职责,充分借助政策优势,利用社会及行业资源,调动全体师生的主动参与及责任意识,才能保障教学质量监控工作规范实施与良性运行。

上述论及了学校现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运行的偏差表现及矫正路径。但是,教学质量监控作为日常工作已经成为学校改进教学工作、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学风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诊断仪”和“助推器”。[12]因此,笔者认为教学质量监控的重点在于信息反馈,即评估结论的分析与利用,为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学校改革提供思路。但是,实事求是地讲,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人才。学校应当真正贯彻以教师、教学为中心。具体而言,学校应当在积极引进高层次、紧缺专业的人才时,探索建立教师能力提升机制,设立教师培训专项基金,有计划、有重点、有目的地培训教师,强化教师岗前培训、技能培训、教学能力与科学研究能力培训;实施以核心、专业课程为依托的培训计划,每年选拔部分教学骨干进修、访学;在大力吸引优秀专业人才的同时,积极地为在职教师进修、访学、调研、攻读学位、参加学术活动等创造条件;改革现有僵化、固化的绩效分配,平衡教学与科研、教学与行政工作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加大教学投入,鼓励教师专心从事教学及教学改革工作。唯有如此,教学质量监控才能发挥指引作用,教学质量才能稳步提升,人才培养才能契合新时代司法行政事业的新需求。

猜你喜欢
督导监控教学质量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The Great Barrier Reef shows coral comeback
冬奥项目训练监控方法的研究——TRIMP、sRPE在短道速滑训练监控中的应用
荷兰高效教育督导如何炼成
基于无人机的监控系统设计
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线上直播的教学质量
基于量化的风险监控预警机制探索与实践
借助“元督导”思维,提升学校督导效能
五个步骤找准督导需求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