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结合X线引导下不同术式经皮肾镜治疗鹿角型肾结石的疗效分析

2021-06-10 05:24冯敏周芸
贵州医药 2021年5期
关键词:鹿角肾镜肾结石

冯敏 周芸

(安康市人民医院,陕西 安康 725000)

鹿角型肾结石又称为铸形结石,具有结构复杂、结石难净以及易复发的特点[1]。临床治疗鹿角型肾结石以手术为主,开放手术是以往临床常用的手术方法,现经皮肾镜治疗逐渐成为多数患者治疗疾病的首选[2]。经皮肾镜取石术具有结石清除率高、出血量少以及创伤小的特点,本文旨在分析超声结合X线引导下不同术式经皮肾镜治疗鹿角型肾结石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鹿角型肾结石患者80例,以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20~76岁,平均年龄(48.02±3.54)岁,左肾结石11例,右肾结石16例,双侧结石13例。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20~77岁;平均年龄(48.51±3.66)岁,左肾结石12例,右肾结石14例,双侧结石14例。纳入标准:经X线、CT确诊,且符合欧洲泌尿外科学会的《泌尿系结石诊治指南(2006年)》[3]中鹿角型肾结石的诊断标准;符合手术指征;年龄≥20岁。排除标准:存在未纠正的全身出血性疾病者;伴有尿路感染、肾结核者;严重心血管疾病以及肺功能不全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手术均在超声(汕头市超声仪器研究所有限公司,粤械注准20172231230)结合X线(北京岛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京械注准20162300419 )引导下进行,对照组采取开放手术治疗:术前帮助患者采取合适的体位,并使用超声结合X线观察患者结石形状、位置等,确定手术切口。于患者12肋间的位置作一切口,钝性分离以及游离肾脏,将肾盂和肾窦切开后,取结石,之后缝合肾切口,最后缝合皮肤切口,给予患者药物以预防感染。观察组采取经皮肾镜治疗: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使用输尿管镜引导将6F的输尿管管放到结石侧输尿管处,使尿液顺利排出,减轻肾积水症状。之后让患者改取侧卧位,经B 超引导,在患者12肋间下腋的后线与肩胛下线作一穿刺点,用18号肾穿刺针穿刺,穿刺成功后,将针鞘沿针管方向向后退出,缓慢扩展穿刺通道,扩张肾瘘口到18F时,建立经皮肾通道。在X线引导下置入输尿管硬镜,用超声弹道碎石技术击碎较大的结石后,灌注泵注水冲出结石,用输尿管软镜查看肾盏内结石残留情况,如有残留用钬激光粉碎结石,清除后拔除输尿管导管,将16F肾造瘘管以及双 J 管保留下来。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结石清除率,并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血尿、感染、发热、尿瘘)总发生率;记录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肾功能指标:分别在术前1 d、术后3 d,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于室温下抗凝静置12 h后,进行离心,并用免疫散射比浊法(选自江苏麦得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试剂盒,苏械注准20192401014)检测胱抑素C(CysC)、尿素(Urea)、肌酐(Cr)的含量;手术应激指标:记录患者手术前后的降钙素原(PCT)、皮质醇 (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水平。

2 结 果

2.1两组结石清除率、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一次性清除结石38例,结石清除率为95.00%;对照组一次性清除结石37例,结石清除率为92.50%;观察组结石清除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χ2=0.21,P>0.05)。观察组术后发生血尿、感染、发热各1例,总发生率为7.50%;对照组发生血尿、感染、发热、尿瘘例数分别为2例、3例、2例、3例,总发生率为25.00%,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50,P<0.05)。

2.2两组手术指标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

2.3两组手术前后的肾功能指标比较 两组术前的CysC、Urea、Cr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的CysC、Urea、C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前后的肾功能指标比较

2.4两组手术前后的应激指标比较 两组术前的PCT、COR、ACTH含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的PCT、COR、ACTH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手术前后的应激指标比较

3 讨 论

在治疗鹿角型肾结石时,需要寻找有效的手术方法,以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结石清除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分析原因,开放手术术中视野会存在一定的限制,极有可能会忽视肾脏内的小块结石,使用X线、超声确定结石位置,术中观察结石清除情况,可以提高结石清除率[4]。由于两组研究使用的X线、超声引导的方法,能够动态显示患者体内各肾盂、肾盏与结石之间的关系,并能够让医师直观、准确地定位穿刺点以及切入点,所以开放手术与经皮肾镜碎石术对治疗鹿角型肾结石均有一定的效果[5]。本文结果还显示,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由于穿刺需要在静脉肾盂造影或是逆行造影的条件下进行,而集合系统显影会受到梗阻侧肾功能影响,与肾前组、后组的肾盏成像相互重叠,导致穿刺成功率降低,使手术风险增加[6]。而X线、超声引导穿刺可以显示肾实质厚度、穿刺路径处的结构、穿刺针角度以及深度等,判断穿刺通道是否畅通,且超声还可以判断肾脏的血供情况,有效避免穿刺以及粉碎结石过程中造成对肾脏的损伤,有效减少出血[7]。本文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原因可能是因为超声结合X线引导提高穿刺的准确性,并使经皮肾镜碎石术的操作有明确方向,是碎石成功率得到明显提升,所以超声结合X线引导下经皮肾镜治疗鹿角型肾结石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小对机体的创伤,并促进患者康复。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的CysC、Urea、C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超声结合X线引导下经皮肾镜治疗鹿角型肾结石可改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且观察组术后的PCT、COR、ACTH均低于对照组(P<0.05),显示,超声结合X线引导下经皮肾镜碎石术可以降低患者术后应激反应。而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后,PCT、COR、ACTH水平低于开放性手术,由此可见,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造成的应激反应相对较小[8]。

综上,超声结合X线引导下经皮肾镜治疗鹿角型肾结石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对患者肾脏功能损伤较小,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患者术后恢复较快。

猜你喜欢
鹿角肾镜肾结石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不同通道经皮肾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研究进展
祛除肾结石,鸡中有内“金”
哪里来的鹿角
维生素D、高钙尿和肾结石的关系探讨
Deer’s Antlers 鹿角& Woodchuck土拨鼠
突然头上长鹿角
连续筋膜扩张法和球囊扩张法建立经皮肾镜通道在经皮肾镜碎石术中的对比研究
经皮肾镜治疗肾结石的护理体会
Fri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