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及情绪的影响研究

2021-06-10 05:24于佩娜吕媛
贵州医药 2021年5期
关键词:肢体康复研究组

于佩娜 吕媛

(1.陕西省商洛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陕西 商洛 726000;2.陕西省中医医院明园门诊部(大明宫明园社区卫生服务站),陕西 西安 710000)

脑卒中作为各种脑血管疾病的总称,是中枢神经系统十分常见的疾病[1]。近年来研究发现,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偏瘫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和预后[2]。有研究表明,脑卒中患者的病情康复与其心理状态密切相关,因此配合科学的心理干预,改善患者的心理情绪[3]。本文探讨早期康复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及情绪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接收的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中男36例,女14例,年龄45~88岁,平均年龄(76.05±2.05)岁;对照组中男35例,女15例,年龄46~89岁,平均年龄(76.48±3.72)岁。纳入标准:脑卒中符合1995 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标准[4],均经头颅CT或MRI确诊;处于并且稳定期;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病情处在急性期发作期;脑缺血短暂发作者;经临床检查确诊是脑部外伤、脑部肿瘤、脑部寄生虫病、冠心病、风湿类心脏病、代谢障碍和其他心脏病伴房颤引发的脑梗者;哺乳期或者妊娠期女性;存在精神类疾病者;肾或者造血系统存在严重疾病者。两组一般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本研究在实施前已获得院内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于入院48 h病情平稳即接受早期康复护理联合心理干预:(1)早期康复护理:①早期通过正确的摆放肢体位置和有效的运动动作来预防肌紧张异常。适当在患者身下垫枕以保持正确舒适的姿态,注意患侧不能弯曲躺,患者在进行初期良姿位需要有专人进行护理,患者上肢向前伸屈曲,患髋要伸直;早期进行床上关节被动活动训练,逐渐过渡至坐起坐立的平衡训练以及行走、上下台阶等肢体功能训练;②运动疗法:采用一对一的形式,根据中枢神经发育学原理使用易化和促通技术,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同时可配合一些运动器械协助,抑制异常运动和反射。③作业疗法:针对患者上肢运动能力的协调性与手部精细活动开展的康复治疗。(2)心理护理:①情绪疏导:全面评估患者的基本状况,积极主动与患者交流,建立相互信任的护患关系,提醒患者需要注意的事项,及时为患者解疑答惑,尽可能满足其合理需求,提高治疗依从性;②社会支持:让患者尽早与家属接触,稳定患者情绪,让亲属陪护的同时参与患者简单的生活护理,并指导亲属学习和掌握一些简单的心理干预方法[5]。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和亲情引导;③放松训练,指导患者学会呼吸放松疗法的技巧。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方法[6-7]干预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抑郁状态,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患者的焦虑程度,得分越高表示症状越重;采用简易生存质量量表(SF-36)进行评估生存质量;采用Barthel指数(BI)评定表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并行组间比较。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HAMA、HAMD得分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HAMA、HAMD得分均有好转,且研究组患者HAMA、HAMD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分,n=50]

2.2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干预前,两组SF-36各维度评分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F-36各维度较干预前均有提高(除BP得分减少之外),研究组评分提高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n=50,分)

2.3两组干预前后日常生活能力比较 干预前,两组日常生活能力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BI评分(48.41±21.7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37±21.22)分(t=4.320,P<0.05)。

3讨论

有研究表明,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可显著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康复疗效,促进其自理能力的康复,改善生活质量。

本文结果显示,护理干预前,两组各项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HAMD、HAMA评分更低,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及BI指数更高,各项分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分析其原因,患者的情绪得到明显好转可能是由于在此次心理干预中实施了社会支持,根据疾病不同采取针对性陪护方法,既能满足患者的多元化需求,同时兼顾患者的心理变化,使患者真切感受到家的温暖,心理上获得满足感和安全感,最大限度的促进患者康复[9]。配合早期康复方法,通过躯干与肢体的主动和抗阻运动,结合心理疏导来引动患者运动,使中枢系统产生神经冲动传入信号,改善患侧肌力与运动功能,可有效促进其肢体功能的恢复[10]。

综上所述,实施早期康复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消除其不良情绪,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肢体康复研究组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肢体语言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肢体写作漫谈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