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探究

2021-06-10 01:57朱庆兰
读与写·教师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作文教学创新小学语文

朱庆兰

摘要:小学低年级是学生学习语言的重要阶段,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将培养写作能力、说话能力视为教学重点,强调要增强学生语言知识积累容量,促进学生提高语文写作能力,促使学生在写作时“有话可写”。基于此,本文以“语文作文教学”为切入点,积极探索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及问题,并提出了有效的创新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创新

具体教学实践中,“识字训练”任务量过多。参照新课程标准,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提出了说话训练、写话训练要求。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在学生升入三年级过后,面对突如其来的作文教学,便会感到不知所措,无法切实完成写作任务。所以,语文教师在实施作文教学活动时,一定要创新教学方法,以便能打破学生在写作上举步维艰的现状,助力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改善语文写作质量。

1.小学低年级作文教学现有问题

1.1写话训练未落实

部分语文教师对写话训练都存在误解,在他们眼中认为写作教学并非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常常将写话训练任务抛给高年级语文教师。基于此,大多教师只是将写作任务布置下去,并没有真正落实到实处,导致学生在写作训练上常常草草了事。具体来说,在低年级写作训练中,教师对写作要求并不明确,忽略写法的讲解,导致学生写作结构不完整,写作内容空洞、无趣,甚至语无伦次[1]。

1.2写作教法略陈旧

在小学语文教学之际,大多教师都会存在主宰学生的想法。例如,在写作实践中时常用一篇例文启迪学生,要求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凸出时间、地点等内容。这种教学模式,目的在于明确学生写作重点,但在某种程度上却导致学生的写作内容相差无几。在反复训练中,学生早已形成了固化思维,不具有独立创新的能力,经常应用一些套话、假话,一味地迎合教师写作要求,导致自己的文章毫无新意。

1.3写作目标不合理

新课标对小学各年级作文教学提出的要求,是促进学生写作学习的重要标志,也是语文教师教学的关键参考。然而,由于语文教师并未真正理解新课程标准内容,导致其忽视了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与此同时,还有一部分教师对低年级学生写作要求存在偏差,经常将培养学生文学创新能力视为核心教学目标,导致写作教学偏于“文学化”,不利于切实提高学生写作水准[2]。

2.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创新方法

2.1多媒体设置情境,指引学生看图写作

当学生对某件事物充满兴趣之时,才会主动探索,并致力实现自己的探索目标。这就意味着,若想全面诱发学生写作动机,促进学生爱上写作,就应注重激发学生写作兴致。由于小学低年级学生都是“视觉动物”,在了解事物、认知事物时,普遍以形象思维为主。为此,教师就应巧妙运用多媒体设备创设情境,以此辅助作文教学。一般来讲,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特点、直观特点,可通过展示图片与视频,迅速博得学生眼球。例如,在讲解“人物外貌描写”技巧时,教师就可以用多媒体屏幕为学生展示人物形象,带领学生进行“头脑风暴”,邀请同学进行“接龙”,每一个人用不同的语言说出图片的人物形象特征,可以分别从人物外貌、衣着、姿态等入手[3]。通过展示不同特征的图片,可以为学生带来直观的视觉冲击,促使学生进一步观察细小特征。载入,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播放“龟兔赛跑”二维动画视频,令学生对乌龟、小兔子赛跑过程及细节进行细致描绘。由于比赛过程极为激烈,学生在观看时会格外兴致勃勃,在这种轻松、欢快的氛围下,往往会更有欲望去创作。在观看视频后,教师要指引学生进行“即时写作”训练,从而全面活跃学生参与激情。

2.2教学生观察生活,加强作文素材积累

小学生写作与现实生活相互贴合,小学生写作是对学生日常生活的记录与描绘。小学生写作素材应从自己生活中加以寻找,通过个人生活经历,不断组织语言,最终呈现在笔头上。为此,教师应鼓励学生走进生活,观察生活中的万物,探索万物背后的奥秘。例如,在生活中看见蜘蛛结网时,教师便要鼓励学生思考蜘蛛为什么要结网?它如何结网?结网有没有顺序?并分析蜘蛛结网时是否会遭到人为破坏及风力阻碍……以此全面激发学生语文思维,促使学生在多角度思考中感悟更多人生哲理。再如,在学习描写一种“花”时,就可以《荷花》这篇课文为落脚点,引导学生观看荷花园的资料图片,令学生对荷花生长过程及形态、色彩、特点等有感性的认知,并借助多媒体播放荷花视频,加深学生对荷花的印象,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课文,还能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掌握一种“花”的描写方法。在正式写作之际,教师应引导学生收集自己喜欢的“花”的素材,如图片、视频等,并仔细观察它,指示学生按照观察顺序、外形、色泽、特点等下笔描写。由此一来,既能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好习惯,还能促使学生积累大量素材,在日后创作该类作文时,便不会觉得困难重重了。

2.3注重诱发想象,仿写优秀语文篇章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在仿写教学下,可以减轻学生写作难度,促使其从读到写、从不会写到主动写,帮助其将生活中活生生的画面转变成个性鲜明的文字,为其在阅读与写作间构建其坚固的桥梁,从而实现书与生活的完美过渡。三年级学生在写起作文时,常常不知如何表达,反复冥思苦想却不知如何下笔。为此,教师就可以借助课文优势,帮助学生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按照课文的思路构建自己的文章结构。通过阅读课文片段模仿其写法,善于应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段,将其转移到自己作文中。例如,在教学《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等课文后,由于文本语言甚是亲切,巧妙地应用了排比、拟人、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堪称是学生积累语言的典范。在學习课文后,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仿照课文进行写作。于是,学生成功地仿写了《冬天的风》《看看春的颜色》等文章 [4]。

结束语:综上所述,若想有效提高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质量,就应潜心创新教学方法。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鼓励学生留心生活,并指导学生模仿优秀篇章,通过多元化方式提高学生写作兴趣,为其提供丰富的练笔机会,从看图写作开始,逐步创造完整的语句、段落,最终形成文质兼美的篇章,从而保持良好的写作习惯与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秀娟.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创新方法[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2):3-4.

[2]罗武祥.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创新探究[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10):58.

[3]张明玉.创新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让学生“有感而发”[J].新课程导学,2020(27):25-26.

[4]蒋万新.浅议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J].天津教育,2020(27):150-151.

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第五小学 广东省 肇庆市 526000

猜你喜欢
作文教学创新小学语文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