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不同放射影像技术诊断方法在气管、支气管异物中的诊断效果

2021-06-14 09:28李金玉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8期
关键词:征象异物气管

李金玉

(东营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 山东 东营 257335)

气管,支气管异物为临床当中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多发于儿童,主要是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再加上儿童自身差异化,各项机体功能还未完全发育,吞咽能力较差,在进食后,食物不能顺利进入食道,此时就可能会进入气管以及支气管当中,造成气管阻塞的情况,使其不能正常呼吸。针对病情比较严重者,如果不能尽早对病情进行确定,采取相应的治疗方式,就会致使患者死亡。为此,针对该疾病而言,在临床治疗工作开展前,落实患者的早期诊断十分重要,通过对患者病情发展情况进行明确,以此为后期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相关调查显示,在临床诊断工作开展期间,基于CT诊断方法的应用,能够明确患者疾病具体发展情况,以此为后期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本文以此为出发点,选取我院2018年12月—2020年5月收治的80例气管,支气管异物患者展开对比分析,对患者实施CT影像与常规X线检查,分析两种检查方式的检出率以及异物征象诊断结果,以下就具体诊断过程实施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5月我院确诊为气管,支气管异物的8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本研究为探究CT影像和常规X线在诊断气管,支气管异物患者当中的应用价值。80例患者当中,男女性比重为54:26,年龄2~8岁,平均年龄(6.25±0.23)岁。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 所有参与本实验的患者均确诊为气管,支气管异物患者,患者临床资料完善,各项指标符合本实验标准,患者发病时间距离就诊时间均短于1.5 h。患者临床症状均体现为呼吸困难、憋喘、阵发性咳嗽等症状;患者及家属知情并愿意参与本研究;此次研究取得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核批准(20210356)[1]。

1.2.2排除标准 伴有先天性器质性疾病、呼吸困难、肺疾病患者;患者自我认识功能障碍、语言障碍、精神异常者;临床资料短缺,不符合本实验标准;临床配合度低,于实验中途退出者。

1.3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取CT影像与常规X线进行检查,常规X线检查:在实施检查期间,选取西门子公司生产的AXIOMIconosR200仪器为例来展开检查,在检查期间,患者要保持仰卧位,进行深呼吸,针对配合度较低者,可在家属的协助下对患者进行固定,在患者啼哭时要仔细观察,针对其肺部的透亮度检查,观察是否均匀,纵膈是否有摆动情况,以此来对其病情进行明确[2]。

CT影像检查:检查期间选取西门子16排螺旋CT进行,调整探测器宽度:2~5 mm,层厚:1.25 mm~2.5 mm之间,管电压:120 kV,螺距比:3:1,管电流在150mmA~250mmA之间。在扫描工作开展期间,首先要保障患儿情绪的安定,且各项指标处于稳定,此间,针对情绪紧张者,配合性较差者,可采取水合氯醛进行灌肠以此来达到镇静的目的,然后再实行检查[3]。在检查期间,选取仰卧位,调整各项参数,并选取相应的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多平面和曲面重建,在最小的密度投影,仿真窥镜技术的应用下将患者的支气管图像、气管以及肺野清楚的显现出来,进而为患者异物所在位置进行明确,清晰地将异物征象检查结果显现出来。在检查完成后,由相应主治医师对患者行X线检查,对支气管异物进查看[4]。但是在此期间,要有效避免由异物引起间接征象。在多位经验较丰富的医师来对CT的图像观察,并做出具体的判断,如果判断结果均一致,确定好诊断的结果后,采取相应的对症处理[5]。

1.4 观察指标

对比CT影像与常规X线检查方式下患者异物检出情况、异物征象诊断结果。异物征象诊断结果主要从实施检查期间患者肺气肿、肺不张、纵膈位置改变以及支气管阻塞的情况展开分析比较[6]。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20.0对上述数据进行处理,计量结果使用(± s)的形式表达,行t值检验;计数结果使用“百分比”的形式表达,行χ2检验;P<0.05时,表明数据之间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检出率比较

CT影像与常规X线的确诊率、误诊、漏诊存在显著的差异,CT影像的检出率更高(P<0.05),见表1。

表1 CT影像与常规X线检出率比较(例)

2.2 对比患者异物征象诊断结果

结果显示,常规X线异物征象诊断结果与CT影像检查结果相比较明显较低,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患者异物征象诊断结果比较[n(%)]

3 分析讨论

针对小儿气管以及支气管异物,与患者自身所处年龄、吞咽功能、或防御反射等因素有着直接的关系,此间刺激性的呛咳、憋喘等是其主要症状,在异物阻塞的影响下,会逐渐诱发肺气肿、继发性肺炎、肺不张等疾病[7]。目前,临床主要以纤维支气管异物去除为主要的治疗手段,诊疗效果显著,但是在具体应用期间,还需要有科学的诊断依据,对患者病情具体发展情况进行明确,以此来为其提供有价值的数据信息[8]。在临床当中,通常是以X线来进行诊断,在该方法的应用下,时间较长,在阳性异物当中有着良好的应用价值,但是在阴性异物当中,存在明显的不足,针对异物小、征象不明显者,会出现误诊以及漏诊的情况,不利于早期治疗工作的开展,危及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9]。对于CT影像检查方法来讲,在实施期间有效的弥补了X线存在的不足,检查分辨率较高,能够将异物具体所在位置、大小、形态等信息全面掌握,诊断准确率相对较高,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10]。

在本次研究当中,通过对我院确诊的80例气管,支气管异物患者实施CT影像与常规X线检查,研究结果显示,在CT影像诊断方法的应用下,CT影像的检出率更高,误诊以及漏诊的概率相对较低,与X线比较(P<0.05);常规X线异物征象诊断结果与CT影像检查结果相比较明显较低,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基于CT影像诊断方法的实施,能够提升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将异物征象诊断结果准确地反映出来,为后期治疗提供有价值的数据信息。

综上所述,在气管,支气管异物患者诊断中,通过CT影像与常规X线诊断方法的实施,CT影像诊断效果更佳,能够将患者气管及支气管具体情况准确清楚地反映出来,以此来对患者病情具体发展情况进行明确。准确判断具体位置、大小、形态等情况,进而为早期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有价值的数据信息,值得推广借鉴。

猜你喜欢
征象异物气管
产前超声间接征象在部分型胼胝体发育不全诊断中的价值
Lung-RADS分级和CT征象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价值
食管异物不可掉以轻心
自制异物抓捕器与传统异物抓捕器在模拟人血管内异物抓取的试验对比
KEY G6型异物剔除机轴承损坏频次过高的分析及改进
牛食道异物阻塞急救治疗方法
新型多功能气管切开堵管器的制作与应用
Ki-67、p53、CerbB-2表达与乳腺癌彩色超声征象的关系
气管镜介入治疗并发大咯血的护理体会
急性球形肺炎的CT征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