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路上的大国食企

2021-06-14 08:27孙永立康凌宇
中国食品工业 2021年5期
关键词:温氏先进集体伊利

文/本刊记者 孙永立 实习记者 康凌宇

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党中央为在攻坚战中做出突出贡献的1982名先进个人、1501个先进集体授予荣誉称号,其中包括近百家食品企业和个人。

在这场脱贫攻坚战中,我国食品企业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彰显了大国食企的责任与担当——既有承担着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的定点帮扶任务或对口支援工作的国有企业,也有众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和外资企业。

中粮:累计投入扶贫资金5.6亿元 建立400多个援助项目

所获荣誉:中粮集团援藏挂职干部、西藏山南市洛扎县委副书记李国伟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并作为中央企业获奖代表上台领奖;中粮贸易扶贫办公室、中粮家佳康(吉林)公司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主要成绩:李国伟先后4次援藏,将人生中黄金11年奉献给雪域高原边境县西藏洛扎。他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治边稳藏”重要思想和脱贫攻坚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奋力开拓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新模式、新路径,形成“以产品带产业,以产业带就业,以就业带增收,以增收带稳定”的工作思路。从规模化藏鸡养殖入手,逐步推进循环农业,将“巴桑姥爷”藏鸡蛋打造为西藏知名品牌,在洛扎县开展边境小康村建设,带领洛扎人民实现一个个“从0到1”的佳绩,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中粮贸易扶贫办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扎实推进定点帮扶黑龙江省绥滨县,通过“贫困户带地入社、合作社以地入股、企业以资入股”,成立龙头企业,建立“公司+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贫困户”变“股东”,实现“当年入股、当年收益”。三年来累计分红2200万元。“订单农业”签约种植面积48万亩,年均创造社会效益6.2亿元;发挥中粮品牌优势,创立“福临门绥滨大米”精选品牌,让绥滨大米“走出去”;拓展中粮我买网、消费扶贫商城、直播带货等线上销售渠道;疫情期间提前复工复产,购买农产品7.6亿元,有效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助力绥滨县贫困发生率降至0.82%,于2018年“脱贫摘帽”。

中粮家佳康(吉林)有限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脱贫攻坚政策,充分发挥国有大型龙头企业在区域的示范带动作用, 积极建设扶贫合作农牧产业项目,利用项目优势, 带动长岭县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打造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2018年7月,中粮家佳康(吉林)与长岭县人民政府签订扶贫合作协议,长岭县每年按出资额的10%分享合作收益,年获1200万元,全部用于脱贫攻坚。截止2020年底,给长岭县每年带来2000多万元扶贫合作收益,覆盖全县232个行政村,同时,吸纳就业人员1000余人,解决贫困劳动力就业问题。

近5年,中粮集团累计投入扶贫资金5.6亿元,建立扶贫援助项目达400多个,开展消费扶贫16.5亿元,成功助力7个定点扶贫县和2个对口支援县等9个县全摘帽,646个贫困村全退出,29.3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致富,为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中粮贡献。2018年、2019年中粮集团扶贫攻坚工作获得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定点扶贫工作成效考核“好”的评价等次,向党中央和人民群众交出了一份优秀的答卷。

(2月26日,中粮集团党组在中粮福临门大厦慰问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李国伟同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中粮贸易扶贫办和中粮家佳康(吉林)公司代表。)

(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开工仪式现场)

伊利:注重投资脱贫 未来5年投入300亿元

所获荣誉:伊利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成为呼和浩特市、乳品行业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唯一获奖企业。

主要成绩:伊利注重投资性脱贫,尤其注重在甘肃武威、宁夏吴忠、河北张北、黑龙江林甸等地的产业基地建设。基于长远发展目标,伊利在贫困地区按照一般项目规划要求,工厂设计使用时间长达30年以上,带动相关种养殖、包装、物流运输等伙伴共同到产业基地周边长期投资。通过全产业链建设发展,伊利已带动500万养殖从业者增收。

内蒙古武川县土地干旱贫瘠,2002年被列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2018年,伊利集团在武川县大路耗村铺设、修复了7300米管道,新增了1350亩水耕地、新建了2座机井房。2019年,大路耗村人均、户均收入翻了一番,亩均收入也从400元提升到1100元。

自2019年起,伊利联动内蒙古各盟市打造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呼伦贝尔、巴彦淖尔、兴安盟、通辽等五大产业集群项目,助力当地奶业振兴和脱贫致富。其中,伊利在呼和浩特市打造的“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项目建成后,将创造GDP超过1000亿元,直接和间接带动就业人口超过50万人。该项目投产运营后,将为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贫困户子女提供公益就业岗位,在享有正常工作待遇的基础上,再增加工资额10%的生活补贴。

为响应农业农村部和中国奶业协会共同发起的“D20中国小康牛奶行动”,伊利推出“伊利营养2020”精准扶贫公益项目,通过营养调研、健康教育与公益捐赠等多种方式,为贫困地区儿童带去健康关爱。截至2019年底,“伊利营养2020”已覆盖全国25个省、自治区,累计投入近8000万元,60余万儿童从中受益。

伊利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潘刚表示,伊利将持续发挥龙头企业在扶贫攻坚领域的引领作用。未来5年,伊利将投入300亿元扶持上游奶业,九大奶业产业集群项目有望带动近万亿元的经济贡献值。

首农食品集团:“六个率先”实现消费扶贫

所获荣誉:首农食品集团所属的首农供应链公司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成为北京市20个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之一。

主要成绩:首农食品集团所属首农供应链公司,作为北京国企,自觉践行社会责任,为北京市扶贫协作地区贫困群众来带新生活。2018年至今,该公司帮助北京市扶贫协作的内蒙古、河北、新疆、青海等7个省90个县的500多家贫困企业补足短板,销售扶贫产品11.6亿元,带动27.7万贫困户增收,拉动扶贫销售额突破200亿元。

在消费扶贫中探索,首农供应链公司还实现了“六个率先”。率先建立消费扶贫产业链服务体系,出资5000万元建立了围绕生产加工、收购存储、包装标识、质量管控、运输配送等全产业链的消费扶贫服务体系。率先在全国建成运行占地1万平方米的消费扶贫市场化平台,打通扶贫产品销售渠道。率先带动形成“1+16+N”的消费扶贫市区网络体系,服务运营覆盖北京市16区消费扶贫分中心、连锁超市、批发市场、便利店的消费扶贫专区专柜1000余处。率先建成消费扶贫电商网络联盟,与京东、字节跳动、每日优鲜、建设银行善融商务等电商联动,通过互联网多途径激活电商扶贫渠道。

首农供应链公司还率先探索“党建+消费扶贫”,广泛动员中央在京单位、北京市属机关开展“不忘初心、助力扶贫”党建活动,6万多党员现场学习总书记扶贫论述,亲身感受扶贫故事、参与消费扶贫行动,增强了参与扶贫、助力脱贫的自觉性。率先会同中国建设银行发行全国第一张消费扶贫爱心卡,迄今办卡量已超过108万张,推动形成了首都市民人人参与消费扶贫的良好社会氛围。

通过深入贫困地区开展百余次扶贫产品产销对接,举办扶贫产品线下线上展销活动,首农供应链公司把市场消费、扶贫产品销售、贫困群众增收串联起来,让新疆和田大枣、西藏牦牛纯牛奶、青海玉树黑青稞、河南红薯粉条、湖北丹江口水库鱼头、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牛羊肉等扶贫产品进入北京市场。

山东鲁花:以花生原料为契机 做活产业扶贫“大文章”

所获荣誉:山东鲁花集团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主要成绩:山东鲁花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中国民族品牌、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本着“产业报国、惠利民生”的宗旨,通过广建基地、结对共建、捐资捐助等形式,以花生原料为契机,做活了产业扶贫的“大文章”,实现了企业发展与“带贫减贫”双赢。

近年来,针对全国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鲁花集团成立农业科技公司,先后在山东、河北、河南、江苏、安徽、湖北、辽宁、内蒙古等11省份,以及28个县市区遴选花生种植基地。目前,已建设生产基地37个、配套花生种植基地1000多万亩,创办专业合作社30个,通过提供良种、土地流转、建设基地、吸纳就业等方式,有效带动500余万贫困户实现增产增收。此外,鲁花还积极参与烟台市、德州市扶贫协作,优先采购德州市花生原料1.6亿元,直接惠及当地贫困户实现增收。

结合各地“百企帮百村”活动,鲁花集团积极与贫困村结对共建,以修路建桥、救助贫困老人、帮助改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等方式,助力村民脱贫。近年来,鲁花集团累计捐款7000余万元,助力全国脱贫攻坚。如投资捐建小学和中学,帮助贫困学生就近上学;向慈善组织爱心捐赠,扶持贫困户就业等,以实际行动助力全国脱贫攻坚战。

温氏股份:“温氏模式”筑牢脱贫成果

所获荣誉:温氏股份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主要成绩:温氏股份自1983年创业以来,一直扎根农村,聚焦扶贫,专注农业,服务农民,通过首创“公司+农户”合作养殖模式,带动农户(贫困户)合作养殖,脱贫致富。截至2020年底,温氏在全国20多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拥有400多家控股公司,合作农户近5万户,2020年公司合作农户总收益85.6亿元。2010-2019年,温氏合作农户养殖总收益累计562.37亿元。

自2016年以来,温氏积极响应中央打赢脱贫攻坚战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持续20年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的品牌优势和长期以来熟悉农情贫情、直联贫困农户的工作优势,依托自身培育发展的产业与各地子公司资源,因地制宜、因户施策精心定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帮扶方案,打造产业发展、转移就业、扶志扶智多元帮扶相结合的温氏精准扶贫模式,有效带动贫困人口增收致富,激活了乡村养殖业发展内生动力。

2016-2019年,温氏精准扶贫模式覆盖贵州、云南、四川等1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累计投入精准扶贫资金6.6亿元,其中产业扶贫项目资金6.18亿元,实施产业扶贫项目2862个,累计帮助98508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为278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

温氏股份董事长温志芬表示,今后将加速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立足“三农”,以政策为先导,以产业为依托,以“温氏模式”为基础,筑牢脱贫成果,同时争做乡村振兴的主力军,携手农民伙伴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添薪蓄力。

劲牌:累计投入12.23亿元 惠及500余万贫困群众

所获荣誉:劲牌有限公司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成为湖北酒业唯一荣获此项殊荣的企业。

主要成绩:“十三五”期间,劲牌公司通过一系列精准扶贫项目累计投入12.23亿元,惠及500余万贫困群众。产业扶贫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久之计。为此,劲牌坚持产业扶贫,在罗城投入专项基金建1200亩红心猕猴桃产业示范园,帮助1200个贫困户脱贫。

2004年,劲牌公司在湖北黄冈中学开办了第一个“劲牌阳光班”,至今先后在31个省市自治区开办了596个“劲牌阳光班”,累计投入3亿余元帮助25000名贫困学子上大学。2015年4月,劲牌公司给大冶市带来了王英水库引水工程,2017年2月正式开始供水。这一项目劲牌公司耗资9亿余元,既保证了大治城区及周边10余乡镇的供水问题,又解决了黄石的应季备用水问题,为百万居民提供了便利。2016年,劲牌公司为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成立专项扶贫基金,创建1200亩红心猕猴桃产业示范园,带动1200户贫困户脱贫致富。2017年又投入500万元帮扶资金强化该地核桃产业发展。对于该自治县的8个贫困县区,劲牌公司先后投入1亿元扶贫资金,同时建设葡萄基地、养兔场等9个项目,通过引进产业让当地居民自食其力,从根本上转变发展观念,勤劳致富。2018年,劲牌公司向青海海西州政府捐赠1000万元建设当地特色农业基地。多年来,劲牌公司对广西河池、四川凉山、贵州毕节、甘肃庆阳、云南德宏、江西广昌、湖北黄冈等贫困地区的资金及产业投入,为我国脱贫攻坚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

艾佳果蔬:帮助1万多户农户销售农特产品 总扶贫产值超5亿元

所获荣誉:浙江常山县民营企业浙江艾佳果蔬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艾佳果蔬”)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主要成绩:2003年起,艾佳果蔬就开始了产业扶贫之路,将触角对准了西北、西南等部分贫困地区,通过和农民一起建立合作社、开展农特产品收购、新技术革新等方式,帮助许多低收入农户实现脱贫。

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东案乡朝阳村产的胡柚和椪柑出售犯难,67户低收入农户生活难以继续保障。为了打好脱贫攻坚战,确保低收入农户正常生活,艾佳果蔬收购了朝阳村农户家库存的胡柚,建成年产3万吨胡柚速冻生产线、冷库,投资5.7亿元建立“柚谷里”农业综合体验项目。艾佳果蔬不仅收购农民水果,其项目还给农民们提供了就业岗位,提高了当地农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截至目前,艾佳果蔬已在全国8个省多个乡镇“安了家”,帮助1万多户农户销售农特产品3万多吨,总扶贫产值超过5亿元。

沃野农业:创新实施“五保障”扶贫模式

所获荣誉:陕西定边县沃野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主要成绩:精准扶贫开展以来,沃野农业在自身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主动履行社会责任,结合当地实际,因户施策制定具体帮扶措施,创新实施“五保障”的扶贫模式。

这种扶贫模式具体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优先保障贫困户种苗需求。按村核实贫困户种植需求,确定种植种类和亩数,种苗予以25%补贴。目前,共补贴贫困户102户、种苗228万株,总价值57万元,户均享受5588元。二是优先保障贫困户技术培训。通过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两种方式,实现贫困家庭中有培训需求的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全覆盖。几年来先后组织贫困户645人次外出山东、山西、甘肃等地培训。三是优先保障贫困户信息服务。通过建立专家指导、客商收购、价格指导等5个微信群,入群农户2500人,实时提供病虫防治、产品报价等快捷服务。四是优先保障贫困户免费使用商标。贫困户免费使用由公司注册的“白泥井”商标,实施“一瓜一号”或“一箱一号”,实现产品可追溯,提升产品销售价格。截至目前,沃野农业共向83户贫困户免费提供商标12万枚,实现商品增值60万元,贫困户户均增收7200多元。五是优先保障贫困户产品回购。优先贫困户签定农产品收购订单,并且收购价格高于市场价3%。

益海嘉里:打造特色扶贫产业 探索精准脱贫模式

所获荣誉:益海嘉里集团下属企业益海嘉里(张家口)食品工业有限公司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主要成绩:张家口工厂是益海嘉里集团于2018年在张家口蔚县投资兴建,2019年5月正式投产,帮助蔚县政府将贡米产业打造成特色扶贫产业的产业扶贫项目。

益海嘉里张家口工厂以小米及其它杂粮加工为核心,通过订单种植,溢价收购农户谷子,把上游谷子订单户和集团电商、经销商及京东、华联、沃尔玛等分销渠道串联起来,整合全产业链资源共同参与。与上下游合作伙伴一起探索建立了以“订单种植、全链整合、品牌赋能、盈利反哺”为特色的蔚县产业精准脱贫模式,主要生产“金龙鱼爱心桃花小米”“金龙鱼蔚州贡米”“香满园蔚贡小米”和“元宝蔚贡小米”及杂粮产品等。

2019年至2020年项目累计带动农户2488户、贫困户841户,实现稳定帮扶,帮助更多农民增收致富。张家口工厂于2020年设立“金龙鱼·蔚县乡村振兴基金”,开展全县范围的捐资帮扶。除小米外,还把集团加工产业优势与特色杂粮嫁接,力图拓展当地产业扶贫领域和层次,更好实现产业脱贫广覆盖、可持续。

猜你喜欢
温氏先进集体伊利
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获奖名单
温氏股份拟8.1 亿元收购河南新大牧业61.86%股权
温氏股份:预计2016上半年净利润为69.73亿元~74.70亿元
天润乳业、合生元、伊利、三元等2015年报披露
伊利的软硬功夫
伊利升至全球乳业八强
温氏7.3亿元增资三项目
2015年订阅《中国火炬》先进集体
温氏股份:预计2019年上市肉猪2 750万头
2014年订阅《中国火炬》先进集体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