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种业攻坚工程 破解农业芯片卡脖子难题

2021-06-14 08:27全国人大代表盐津铺子董事长张学武
中国食品工业 2021年5期
关键词:卡脖子种业种子

文/全国人大代表、盐津铺子董事长 张学武

自古以来,粮安天下,种为粮先。作为14亿人口的大国,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之本。2020年我国粮食总产量6.7亿吨(13390亿斤),约占世界总粮食产量的 1/4,然而,山东的农民却发出了这样的疑问:“我们国家能造航母,能造大飞机,为何不能研发出好的菜种?”。搭乘波音747专机,公司董事长和高管亲临机场举办迎接仪式,接待的却是来自美国的一批进口种猪。每年春季,国内蔬菜种子代理商早早地把钱打给国外企业,对方却迟迟不发货,理由是“价格还没有敲定,可能要涨价”。这些匪夷所思的新闻事件背后,折射的是中国种业数十年之痛。

全球种业竞争加剧,种子安全问题凸显

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国际种业市场进入资源整合的“强强联合”时代,形成了德国拜耳、美国科迪华、中国先正达三足鼎立之势,行业集中度提升,寡头垄断加剧。仅拜耳一家的市场份额就达到全球四分之一,中国的先正达与隆平高科合计还不到10%,中国种业的供给份额与国内对粮食的需求相比,依然还有较大差距。

现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农业和养殖业的种子供应,已被德、美等西方国家种业公司垄断,拜耳(孟山都)、科迪华(杜邦先锋)等跨国种业巨头公司对中国农业市场的控制力也在逐渐增加。如我国的大豆种子,对外依存度高达86%;我国蔬菜种子占据了约80%的市场份额,但国外在设施栽培专用番茄、茄子、胡萝卜、菠菜、洋葱等重要蔬菜品种上,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价格也远高于国内种子,以至于“进口的按粒卖、国产的论斤卖”;比如一种进口辣椒,一亩地仅种子成本就1500多元,算下来一粒进口种子就要2毛钱。而且,外国种子无法自己留种,只能种一季,国内蔬菜种子代理商经常面临“涨价”的难题,据统计,每年通过山东寿光销售的洋种子就超过了6亿元人民币。

少数种业巨头试图控制我国种业市场,美国先锋公司20余个玉米品种覆盖我国东北、黄淮海粮食主产区;转基因等前沿核心技术掌握在欧美发达国家手里,这对我国种业安全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中国种业遭“卡脖子”,亟待突破

近年来,我国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取得了重要成就,良种在农业增产中的贡献率已达43%以上。但是,美国等发达国家普遍在60%以上,我国还有一定的差距。目前我国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水稻、小麦单产在世界上处于比较好的位置,但大豆亩产只有约130公斤、玉米约420公斤,相当于国际先进水平的三分之二。而在养殖业,生猪、奶牛、白羽肉鸡等种源也不同程度依赖国外,如闻名遐迩的中国北京烤鸭,现在99%都是采用英国樱桃谷鸭。

目前,我国育种创新面临多重难题,农业领域遭遇的“卡脖子”问题加速涌现,已然成了“卡饭碗”问题。一方面,尽管我国生物物种资源极为丰富,但流失情况严重,很多传统种质资源流失到国外被发达国家改造并申请知识产权保护,国际生物育种技术垄断之下,我国种业发展处于被动局面,中国在保护“农业文明火种”的路上将面临巨大挑战;另一方面,我国种业技术应用与部分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如分子育种和转基因育种等前沿技术,将近90%的技术和专利掌握在美国等发达国家手中,跨国种业已进入“常规育种+生物技术+信息化”的育种“4.0时代”,我国仍处在以杂交选育为主的“2.0时代”。

基础理论和原始技术创新不足,科研和市场“两张皮”仍然存在,而且,缺少拜耳(孟山都)、科迪华(杜邦先锋)这样的种企“航母”,市场竞争力和种业创新能力较弱。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我国尚未形成种质资源利用、基因挖掘、品种研发、产品开发、产业化应用的种业全链条组织体系,必须下决心,改变我国种业创新现状。

全国人大代表盐津铺子董事长 张学武

实施种业攻坚工程,破解农业芯片卡脖子难题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项技术能够创造一个奇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下决心把民族种业搞上去,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打好种业翻身仗。种子是国家粮食安全的源头,是农业的芯片,种业安全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中之重。基于国内外竞争的复杂形势及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加快实施种业攻坚工程,破解农业芯片的卡脖子难题,实现中国种业自立自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建议如下:

加强种质资源保护,明确育种方向。建议开展农作物、畜禽、水产品种质资源的调查收集,做好保护登记、鉴定评价以及种质资源库与种业基地建设;要突出重点领域,明确育种方向,高质量打造国家现代农业种业产业园、国家南繁硅谷等种业基地;在主要农作物方面,重点培育“优质专用、绿色高效、抗逆性强且适宜机械化”的新品种;在绿色果蔬方面,重点培育“高产、优质、专用、多抗、耐贮运”且生产性状优异的高端设施蔬菜品种和果树品种;在畜禽方面,重点培育“生长快、品质优、抗病力强、繁殖力高”且具有自主种质基础的生猪、家禽、奶(肉)牛、羊等新品种(系)。

加快种业技术创新,重点支持原始创新。当今世界种业正孕育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以生物组学为代表的前沿理论突破正在形成;以基因编辑为代表的技术进步,使育种定向改良更加精准便捷;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研发平台集成了生物技术、信息和智能技术,品种“按需定制”正在成为现实;以工厂化为核心的现代商业育种模式,已经成为未来种业竞争的核心和基础。建议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协同、育繁推一体的育种创新体系,瞄准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关键需求,实施重大品种联合攻关。推动面向全行业的生物智能大数据等共性技术平台建设,加强生物育种基础理论研究和前沿生物技术应用,加强组学、全基因组选择、基因编辑等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建立现代精准育种技术体系,为农作物育种提供技术保障。建议实施品种改良工程,提升育产水平,加快新一轮农作物品种更新换代,培育推广一批适宜机械化生产、轻简化栽培、多抗广适、优质安全、特殊专用的新品种,健全品种展示示范与跟踪评价体系,加快新品种推广。

培育壮大龙头种业企业。建议遴选一批创新强、潜力大的育繁推一体化企业,支持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技术、人才、资金等资源要素向企业集聚,建立一批商业化育种中心,形成产业发展集群;支持隆平高科、山东登海、荃银高科等国内领先企业成长为全球航母型领军企业,培育一批特色型优势企业,突出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鼓励种业企业建立海外研发机构、种业基地或并购国外科技型种业企业、研发机构,加强海外智力引进,扩大新品种、新技术出口,提升种业国际竞争力。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提升种业监管治理能力。要强化种业知识产权保护,进一步优化种业创新环境,培育种业科技创新生态平台,提升民族种业自主创新能力。要全面提升新品种保护、精准打击侵权,通过法律及制度上的保护,来激励种业科技创新,全面提升种业竞争力。

仓廪实,天下安。作为14亿人口的大国,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之本,种业安全更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中之重。相信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一定能够克难攻坚,破解农业芯片的卡脖子难题,为中国梦的实现做好扎实的保障!

猜你喜欢
卡脖子种业种子
本期导读
种子科技:打赢种业翻身仗 如何破解“卡脖子”难题
全省农业科技“五五”工程暨农业“卡脖子”关键技术攻关推进会在黄冈召开
卡脖子与保鲜问题
桃种子
可怜的种子
种业名企展示
种业名企展示
种业名企展示
种业名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