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手术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1-06-15 09:26岳东杰沈毅赵洪阳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31期
关键词:开腹腹腔胆囊

岳东杰,沈毅,赵洪阳

(中国人民解放军32183部队医院,吉林 白城 137000)

0 引言

胆囊结石属于肝胆科常见疾病,疾病早期并无典型症状,而随着疾病持续进展,患者逐渐会出现腹痛、发热、胀痛及呕吐等症状,为期采取腹部B超检查可确诊疾病[1]。对胆囊结石通常是采取手术治疗,传统的治疗上多是采取开腹治疗方式,该方式具有创伤大及恢复慢等缺点,虽然近年来手术方式得到改进,方式上也经小切口操作,但该方式由于术中视野小,也容易存在切除不彻底的问题,这影响患者预后[2]。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该技术在胆囊结石治疗中的应用率不断提升,对比常规开腹手术治疗,不但切除完全而且创伤小及术后康复快,但是也有资料显示部分胆囊结石患者因胆囊炎性严重,可能存在经腹腔镜手术无法对胆囊结石进行有效切除的情况,而开腹手术则能顺利的切除,因此对于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效果及适应证也存在一些争议[3]。本次研究就纳入105例胆囊结石患者,探讨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105例胆囊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以下两组:实验组53例,男33例,女20例;年龄21~73岁,平均(51.26±2.41)岁;病程4~26个月,平均(18.25±2.14)个月。对照组52例,男32例,女20例;年龄20~75岁,平均(51.14±2.33)岁;病程5~28个月,平均(18.32±2.21)个月。比较2组患者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均经超声检查显示,超声下可见强回声或声影。②精神状况正常并且患者也具备良好手术指征。③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肝、肾等功能障碍者。②恶性肿瘤疾病、凝血功能障碍者。③手术禁忌者。

1.2 方法。对照组使用小切口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具体如下:采取全身麻醉,给予常规消毒铺巾,辅助患者仰卧体位,于右上腹腹直肌缘做切口,切口长约5~10 cm,打开腹腔探查腹腔整体状况,对粘连组织做有效分离,使胆囊可充分暴露并切除胆囊。吸净胆汁、内容物,经探针引导对胆囊管进行有效分离,选择距离胆囊管1.5 cm的部位切除胆囊,于近端做结扎缝合处理。胆囊窝置入引流管闭合腹腔,术后进行体征监测及抗感染。实验组使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方法如下:实施全身麻醉,给予常规消毒铺巾并取仰卧体位,选择脐部上1cm切口作为观察孔,置入10 mm Trocar管,向腹腔内注入CO2构建气腹,控制腹压为13~15 mmHg。借助探头对腹腔内的整体状况进行观察,之后在腹腔开出2个操作孔,先分离机体腹腔内粘连组织,寻找壶腹部并打开胆囊颈浆膜层,分离Calot三角,对其中胆囊管、胆总管分离并夹闭。离断胆囊动脉供血支,切断胆囊管、胆总管,对经切除的胆囊取出,术后给予引流管引流并且闭合腹腔。术后体征监测并给予抗感染治疗。

1.3 观察指标。①对比两组手术治疗成功率,判定方式是胆囊一次性彻底切除,术后症状完全消失。②观察及对比围术期各项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与住院时间。③在出院时刻使用简易生活质量评分表(SF-36)评价患者生活质量,分成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精神健康与社会功能4个维度,各个维度均采取百分制的评分,分值同生活质量呈正比。

1.4 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21.0软件做统计学结果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使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成功率。观察组治疗成功50例,失败3例,成功率94.34%。对照组治疗成功50例,失败2例,成功率96.15%。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91,P=0.663)。

2.2 手术相关指标。在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情况上,实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生活质量。对比在患者出院时的生活质量评分,实验组各评分均是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情况比较(±s)

?

表2 两组患者出院时刻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出院时刻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

3 讨论

胆囊结石属于肝胆外科常见的良性疾病,该病同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改变有很大联系,并且疾病发病率也呈现逐年升高趋势,这对人们的生活质量造成巨大影响,因此在确诊疾病后需采取及时有效的方法治疗[4]。在对胆囊结石的治疗上,包括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而保守治疗的效果往往不理想,因此实际中常是首选采取手术治疗方式,常规的手术方法常是采取开腹手术治疗方式,该方式可在直视下操作,切除胆囊结石较完全,然而该手术方式却容易产生强烈刺激,可损伤患者肌肉、血管及神经等组织,并且在术后也极易发生感染、胆漏及出血等并发症,这影响患者的康复[5]。虽然近年来开腹手术方式得到了改善,手术也经小切口操作,这减少手术创伤,但减少手术创伤的同时也造成输液不佳情况,这也使得手术也存在失败情况,且仍旧难以避免在术中出现大量出血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这样影响患者生活质量[6]。

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应用及发展,对胆囊结石也广泛提倡采取腹腔镜辅助的手术治疗方法。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成功率上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腹腔镜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满意。在患者手术相关指标上,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这也表明腹腔镜手术可有效降低手术创伤及促进早日康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具体操作上,借助腹腔镜三孔操作方式,可减小腹壁创口长度,术中也借助腹腔镜能多角度调节术野,增宽手术空间,有效切除结石[7]。此外腹腔镜的手术方式治疗胆囊结石减少腹腔内损伤,并在术中借助电刀所产生的高热能促进组织蛋白的分解及凝固,减少剥离胆囊引起的出血,此外也避免术中纱布垫的应用,减少胃肠道刺激,使患者术后恢复良好[8]。本次研究结果还显示,在出院时刻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上,实验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主要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方式对术后生活质量的提升主要是对患者应激小及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明显,腹腔镜技术通过构建气腹及腹腔镜辅助,减轻机体应激反应,并且腹腔镜的方式也避免了腹腔长时间暴露,降低感染、胆漏等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保证患者安全,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对胆囊结石,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方式在治疗效果上类似,但前者具有更加明显的优势,主要是具有手术创伤效果、术后恢复快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诸多优势,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开腹腹腔胆囊
儿童双胆囊畸形伴胆结石一例
胰岛素泵用于腹腔给药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改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于胆囊良性疾病中的效果观察
哪些胆囊“要不得”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改良直肠前切除术治疗成人重度直肠脱垂的对比研究
腹腔镜与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对比研究
腹腔镜与开腹直肠前切除术的近期疗效对比分析
胆囊底缝线牵引两孔免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操作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