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患者的效果及咀嚼功能的影响观察

2021-06-15 09:26夏祺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31期
关键词:牙髓炎根管急性

夏祺

(汉川市沉湖镇卫生院,湖北 汉川 431608)

0 引言

急性牙髓炎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口腔内科疾病,大多是由感染造成的龋病所引起的急性炎症,主要表现为牙周疼痛、牙龈出血等,且一般镇痛药物通常无法达到理想的镇痛效果,若未给予及时的治疗措施,极可能引起牙髓坏死的发生,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咀嚼进食,对其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构成了较大威胁[1]。目前,根管治疗仍是临床治疗牙髓疾病的首选方式,但在急性牙髓炎的治疗中,以往的传统方案通常需进行多次根管治疗,方可获得理想的临床效果,大大增添了患者的经济压力及身心负担[2]。因此,如何在保证其疗效的基础上,减少患者的根管治疗次数,已成为临床关注的重点课题。近年来,随着一次性根管治疗的逐渐成熟,现已被广泛应用于急性牙髓炎的临床治疗中,在此,本文对该方案的应用价值进行了探究与总结,可见下文。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就诊的86例急性牙髓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3例,常规根管治疗)与观察组(43例,一次性根管治疗)。对照组中,男23例、女20例,年龄在23~59岁,平均(38.5±4.2)岁;观察组中,男24例、女19例,年龄在22~59岁,平均(38.3±4.5)岁。两组患者的各项基本资料对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纳入资料:①经X线确诊,且均为单牙患者;②知情且自愿。排除标准:①存在严重器官性病变及免疫、血液系统疾病;②根管钙化或牙根尖阴影小于5 mm;③存在精神或智力障碍。

1.2 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根管治疗,局部麻醉后行常规开髓引流,开放2~4日待症状消失后,将根髓拔出,对其髓室进行仔细清理,并于消毒后进行根管预备,将樟脑酚球放置于髓腔内,7日后进行复查。复查时,采用氯化钠(0.9%)及双氧水(3%)对根管进行反复冲洗,彻底清理根管后,对其进行适当的扩大,随后将封闭剂涂抹于牙根管内,并于根管中心位置放置牙胶尖,旋转使其充满根管,通过侧方加压器进行加压,直至根管完全填塞紧密,随后紧实牙胶,经X线检查确定填充饱满后,结束治疗。观察组:实施一次性根管治疗,局部麻醉后行常规开髓,去除冠髓及根髓后,进行根管预备,随后采用氯化钠(0.9%)及双氧水(3%)对根管进行反复冲洗,清理并扩大后,采用消毒纸捻进行消毒,同时吸干根管,待根管无明显渗出液后,采用碘氯仿加牙胶尖糊剂充填根管,经X线检查确定填充饱满后,结束治疗。

1.3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对比。显效:症状消失,根尖X线片正常;有效:症状明显改善,X线片透射区显著缩小;无效:症状及X线片均无改善。

(2)疼痛症状对比。采用口述分级评分法(VRS)对患者牙周疼痛程度进行评定,分数越高,代表其痛感越强烈[3]。

(3)咀嚼功能对比。采用T-ScanⅢ咬合分析系统对患者咀嚼功能进行分析,分数越高,其咀嚼功能越强[4]。

(4)不良反应对比。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0.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分析,计数资料则采用卡方检验对比,P<0.05表示对比数据存在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疗效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对比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n,%)

2.2 疼痛症状对比。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RS评分均有明显下降(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的V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的VRS评分对比(±s,分)

表2 治疗前后的VRS评分对比(±s,分)

?

2.3 咀嚼功能对比。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咀嚼功能均有明显的提升(P<0.05),且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咀嚼功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的T-ScanⅢ评分对比(±s,分)

表3 治疗前后的T-ScanⅢ评分对比(±s,分)

?

2.4 不良反应对比。对照组中共发现6例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率为14.0%(二次感染3例、敏感3例),而观察组中共发现1例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率为2.3%(敏感1例),经统计学分析,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牙髓炎是临床多发的牙髓组织炎性病变,若未及时治疗,极可能导致炎症性组织的坏死,甚至累及根尖,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口腔健康。此外,当急性牙髓炎发作时,由于髓腔位于牙质内部,因此其牙髓腔内的炎性渗出物通常无法引流,从而造成积聚现象,进而引起髓腔内压力的增高,而髓腔内压力增高可进一步导致剧烈疼痛的产生,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5]。目前,临床针对牙髓炎等疾病的治疗关键在于及时消除病灶的感染点,并对根管系统进行封闭,以此加深牙髓组织的愈合与恢复情况,从而达到缓解疼痛、保留病灶牙齿的作用[6]。

现阶段,口腔内科在急性牙髓炎的治疗方案中,多以局麻下开髓引流为首要步骤,以此缓解疼痛症状,而待症状减轻后,即可进行拔髓,并进行相应的根管预备,最后给予根管充填,以此达到治愈的目的[7]。但传统方案往往需进行多次根管治疗,不仅复诊次数多、疗程长,且大大增添了患者的治疗痛苦及感染几率,为其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8]。而一次性根管治疗作为近年来逐渐流行的治疗方案,可一次性完成开髓、拔髓、根管预备、消毒及填充等步骤,有效避免了二次重复感染的发生,且大大减少了治疗对根尖周围组织的刺激,在临床中具有更为理想的应用价值[9]。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对比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可见,一次性根管治疗与传统的多次根管治疗方案对急性牙髓炎疾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且疗效较为一致。但在症状观察中,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牙周疼痛程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咀嚼功能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这是由于一次性根管治疗有效减少了患者的治疗次数,从而避免了多次治疗引起的疼痛及敏感情况,大大促进了咀嚼功能的恢复[10]。此外,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而此结果也充分表明,一次性根管治疗在急性牙髓炎患者的治疗中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可有效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事件。

综上所述,一次性根管治疗在急性牙髓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确切的应用效果,可在保证其疗效的同时,降低患者的根管治疗次数,对其疼痛症状及咀嚼功能的改善均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猜你喜欢
牙髓炎根管急性
一次性根管治疗慢性根尖周炎感染的效果探讨
急性心包炎1例
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治疗小儿急性牙髓炎对其疼痛的改善探讨
口腔科根管治疗术中的四手操作护理配合分析
根管治疗术治疗隐裂性牙髓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采取根管填充氢氧化钙糊剂+根管治疗术治疗牙髓病及根尖周炎的疗效
樟脑酚与氢氧化钙治疗慢性牙髓炎临床疗效比较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 DNA转阴率的Meta分析
牙髓炎是一种可以自愈的疾病吗怎样预防牙髓炎
V型根管的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