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脑放疗联合局部立体定向放疗对非小细胞肺癌多发脑转移的治疗效果

2021-06-15 09:26曹文淼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31期
关键词:全脑定向立体

曹文淼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 肿瘤科,江苏 扬州 225000)

0 引言

非小细胞肺癌作为在肺癌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类型,占肺癌的80%,脑转移是导致非小细胞肺癌病患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相关研究证明显示,40%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其疾病发展过程中会出现脑转移的情况,患者的自然病程仅有1~2个月,预后极差[1]。多发脑转移在全部脑转移中所占比例为70%~80%[2-3]。临床上,非小细胞肺癌多发脑转移患者治疗过程中,常使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通过高剂量的放疗以达到消灭肿瘤的目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能够为不可手术的早期患者提供相应的治疗机会,通过立体定向放疗可证明其治疗效果好,且副作用较小[4]。全脑放射治疗则由于受到正常脑组织剂量的限制,难以达到根治的剂量,治疗期间由于脑转移的不可控性,有一定的危险性。本次研究对相关病例进行选取,探讨非小细胞肺癌多发脑转移全脑放疗联合局部立体定向放疗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非小细胞肺癌多发脑转移病患26例,均为我院肿瘤科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观察组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介于33~81岁,平均(58.41±3.19)岁;对照组14例,男7例,女7例,年龄介于34~82岁,平均(58.38±3.28)岁;其中脑转移瘤的数目为2~5个,中位数目为2个,其中脑转移瘤的最大直径介于6~43 mm间,直径中位数为18 mm。组间基线资料有可比性(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组间非小细胞肺癌多发脑转移病患均通过病理的检查确诊,其中脑转移情况通过病理检查或是头部的MRI影像学的确诊。②脑转移病灶均≥2个。③所有病例经检查诊断为首次脑转移。④本次研究所有病例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配合相关的治疗及随访工作。排除标准:①具有其他肝、心、肾脏等严重的器质性病变患者。②具有精神疾病患者。③具有放疗禁忌患者。

1.3 方法。对照组:本组14例患者,颅内转移瘤采用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采用德国博医来系统,结合VARIAN 23ex直线加速器治疗,采用头颈塑性膜进行体位固定,模拟CT采用3 mm层厚扫描。GTV为颅内转移灶,PTV为GTV外放3 mm,予DT 2700 cGy/3Fx,50%的等剂量曲线包绕100%的PTV靶区。每周一、三、五照射。观察组:本组12例患者,采用全脑放疗联合局部立体定向放疗。全脑放疗,CTV为全脑,PTV为CTV外放3 mm,予DT 3000 cGy/10Fx,每天一次,每周5次,95%等剂量曲线包绕靶区。全脑放疗完成后,再对颅内病灶予以立体定向放疗,GTV为颅内转移灶,PTV为GTV外放3 mm,予DT 1800 cGy/2Fx,50%的等剂量曲线包绕100%的PTV靶区,隔天照射。放疗3个月后,观察治疗效果。

1.4 观察指标。①对比两组放疗后的3个月近期治疗有效率;②对比两组治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2.0统计包,计数应用(%)表示,通过卡方检验获取结果,计量应用(±s)表示,通过t检验获取结果,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组间患者近期治疗有效率比较[n(%)]

2 结果

2.1 组间患者近期治疗有效率对比。患者均完成了放疗,于放疗后3个月评估疗效,观察组近期有效率100%,相较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组间安全性对比。组间26例患者于放疗过程中均未有出现放疗相关的死亡病例,在早期的急性不良反应中主要有急性脑水肿,恶心、头昏、乏力、呕吐、头痛等反应,予以患者相关的脱水治疗后即可缓解相关的症状。患者于晚期则会出现认知功能障碍情况,例如语言能力下降以及记忆力下降的情况,26例患者出现急性和慢性的不良反应较多数为0~2级,并未有3~4级的病例情况,组间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见表2。

表2 组间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n(%)]

3 讨论

在现阶段的非小细胞肺癌多发脑转移的治疗中,已经进入手术治疗,放疗和化疗以及靶向治疗的一个阶段,放疗作为在非小细胞肺癌多发脑转移治疗中一较为常见的治疗方式,具有较为重要的治疗意义。局部立体定向放疗以及全脑放疗均可应用于多发性脑转移治疗中,根据患者自身疾病特点,可以采取单独治疗或是联合治疗,在临床的联合治疗中仍然具有一定的争议性。长期以来,在临床的化疗中,患者采用全脑放疗较为常见,全脑放疗也是非小细胞肺癌多发脑转移病患治疗的标准治疗。但是在由于全脑放疗其具有照射范围较广的特点,尽管可以有效的控制患者颅内的多发转移瘤生长,但是其剂量受范围的影响,在接受照射时,其肿瘤的控制并不理想。相关的研究证明显示[5],若增加全脑放疗的剂量,其治疗效果亦不会有相关的提升。并且随着现阶段的放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局部立体定向放疗,可对肿瘤较为精确的定位,保护周围正常的正常组织,但是由于局部立体定向放疗对于多发的转移灶控制,并不能像全脑放疗一样予以控制,因此会出现复发情况,因此,本次研究对相关病例进行选取,探讨非小细胞肺癌多发脑转移全脑放疗联合局部立体定向放疗的治疗效果,结合本次研究结果示,患者均完成了放疗,于放疗后的3个月后其近期治疗有效率经检测可得,观察组近期有效率经诊断为100%,相较于对照组的71.43%,组间26例患者于放疗过程中均未有出现放疗相关的死亡病例,在早期的急性不良反应中主要有急性脑水肿,恶心、头昏、乏力、呕吐、头痛等反应,予以患者相关的脱水治疗后即可缓解相关的症状。患者于晚期则会出现认知功能障碍情况,例如语言能力下降以及记忆力下降的情况,26例患者出现急性和慢性的不良反应较多数为0~2级,并未有3~4级的病例情况,相较于单独的局部立体定向放疗,联合治疗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6]。

综上所述,非小细胞肺癌多发脑转移病患于临床治疗中,采取全脑放疗联合局部立体定向放疗,其治疗效果相较于应用局部立体定向放疗,治疗效果更佳,组间安全性比较无差异,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猜你喜欢
全脑定向立体
全脑CT灌注成像诊断急性脑梗死的价值
中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大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念个立体咒
全脑开发
SmartKey脑力空间组织的全脑开发体验课开课
立体登陆
Pop—Up Books立体书来了
优秀定向运动员中距离定向比赛成绩比较研究
定向运动课百米定向教学形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