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菜表型对挥发油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研究

2021-06-15 09:26梁伟坤罗世东苏伟敏谢小理余永志余培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31期
关键词:二氯甲烷挥发油清除率

梁伟坤,罗世东,苏伟敏,谢小理,余永志,余培南

(1.梧州市中医医院,广西 梧州 543000;2.梧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广西 梧州 543002;3.梧州市皮肤病防治医院,广西 梧州 543000)

0 引言

东风菜(学名:Aster scaber Thunb.)又名盘龙草、草三七、钻山狗等,是一种多年生菊科植物,我国东风菜的分布较为广泛,东北部、中部、东部,南部等地区均有分布,东风菜一般于灌丛、草地、坡地上生长,根茎、全草均可入药,于春秋两季,味辛、甘,性寒[1-2]。东风菜中含有维生素C、胡萝卜素及纤维素等营养元素,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用植物,也具有较为突出的药用价值,《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中记载有民间将东风菜应用于毒蛇咬伤的治疗[3]。东风菜还具有较为突出的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祛风行气等功效,《中国药用植物志》中记载有东风菜可用于风毒壅热、肝热眼赤、头痛目眩等病症的治疗[4]。现阶段临床诊疗中,东风菜常用于肠炎、风热感冒、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炎、咽喉肿痛、毒蛇咬伤等疾病的治疗。

东风菜的药用研究主要围绕东风菜根,有研究就东风菜根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与鉴别,同分离出五种甾醇类化合物,近年来伴随对东风菜研究的逐步深入,部分研究发现东风菜中富含多种具有抗病毒、抗肿瘤、抗氧化的活性成分,如咖啡酰基奎尼酸衍生物、次囊酸三萜皂苷/(-)3,5-dicaffeoyl-muco-quinic acid等,我国民间也将本药应用于抗癌治疗及慢性支气管炎干预[5-7]。现阶段关于东风菜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较少,本文主要就产于广西区内的不同表型东风菜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与鉴别,并就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从而明确东风菜表型对挥发油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为后期东风菜的开发、种植工作的开展提供部分思路。

1 研究材料与仪器

选择产于广西区内的两种表型东风菜,鉴定均为菊科植物东风菜 Doellingeria scaber,分别记为东风菜a、东风菜b,阴干后粉碎备用。主要试剂及仪器:C7~C30正构烷烃对照品,二氯甲烷,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分析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型号:7890A/5975C 型),气相色谱仪(型号:7890A型),蒸馏萃取仪,旋转蒸发仪(型号:Rotavapor R-210型),电子天平,高速粉碎机(型号:LFP-2500A型),超净工作台等。

2 方法

2.1 两种表型东风菜挥发油的提取。称定两种表型东风菜各200 g,分别置入清洁干燥的5 L圆底烧瓶内,同时倒入2.5 L蒸馏水进行浸泡,时间控制在8 h左右。再取两个清洁干燥的500 mL圆底烧瓶,分别加入150 mL二氯甲烷,利用蒸馏萃取仪进行萃取,时间为8 h。将两圆底烧瓶内的二氯甲烷层分出,并加入适量无水硫酸钠,置于-20℃的冰箱内冷冻干燥,8 h后取出过滤,通过旋蒸法去二氯甲烷,剩余物即为挥发油,置入无菌干燥的密封容器内,并做好表型标记,置于-20℃的冰箱内冷冻保存备用[8]。

2.2 两种表型东风菜挥发油成分分析。初始60℃的Agilent HP-5MS石英毛细管柱,保持3 min后,以每分钟4℃进行升温,至230℃后保持3 min,分流比设置为30:1,进样量1μL。色谱条件为接口、离子源温度分别为150℃、30℃。溶剂延迟180 s,扫描范围30~500 m/z,相对含量依据峰面积归一化法进行明确,通过数据检索及保留指数(RI)明确成分。RI测定时采用C7~C30正构烷烃对照品于相同色谱条件下,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分析,测定保留时间,并通过线性公式进行挥发油各组分RI值得测定。

2.3 抗氧化活性评估。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法进行两种表型东风菜挥发油抗氧化活性的评定[8],将DPPH与甲醇溶液混合,分别配置成0.1 mmol/L浓度的溶液,母液采用5 g/L挥发油、5 g/L维生素C的甲醇溶液,于96孔板进样,空白对照采用甲醇。避光在37℃的环境下孵化30 min,于517 nm波长处进行吸光度的测定,并通过公示计算出DPPH自由基清除率,自由基清除率=[1-(不同浓度挥发油加DPPH的吸光度-不同浓度挥发油不加DPPH的吸光度)/无挥发油的DPPH吸光度]×100%。

3 结果

3.1 两种表型东风菜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与对比。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出两种表型东风菜挥发油种类数十种,相对质量分数分别为东风菜a87.45%,东风菜b86.12%,其中以β-萜品烯、棕榈酸、反式-β-金合欢烯、吉马烯D、对伞花烃-8-醇、石竹烯等为主要挥发油化学成分,a、b两种表型东风菜各类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相对质量分数、RI等存在一定差异,具体见表1。

表1 两种表型东风菜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3.2 两种表型东风菜挥发油的抗氧化活性分析。东风菜a、b两种表型挥发油对DPPH均有一定的自由基清除能力,清除率与挥发油浓度相关,伴随挥发油浓度的增加,自由基清除率呈现逐渐升高趋势,但不同浓度的挥发油自由基清除率均低于维生素C,东风菜a、b两种表型挥发油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存在一定差异,详见表2。

4 讨论

《中药大辞典》中关于东风菜的记载,其全草、根均可入药,可清热解毒、祛风止痛,近年来伴随东风菜药理作用研究的深入,证实东风菜具有免疫调节、神经保护、调脂降糖、抗肿瘤、抗病毒等多种功效[9-10]。挥发油是东风菜的主要化学成分,本文主要就两种不同表型东风菜的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了鉴定分析,结果显示挥发油种类达数十种,以β-萜品烯、棕榈酸、反式-β-金合欢烯、吉马烯D、对伞花烃-8-醇、石竹烯等为主,其中石竹烯具有较好的抗菌消炎、镇咳止痛的效果,棕榈酸属于饱和脂肪酸之一,在人体中含量丰富,具有较好的平衡调节功能[9]。相对质量分数测定结果示东风菜a87.45%,东风菜b86.12%,东风菜表型对挥发油化学成分会有一定的影响。同时两种表型东风菜挥发油的抗氧化活性分析中显示,东风菜a、b两种表型挥发油对DPPH均有一定的自由基清除能力,伴随挥发油浓度升高,自由基清除率逐渐增加,但均低于维生素C,东风菜a、b两种表型挥发油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存在一定差异[10]。

表2 两种表型东风菜挥发油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析

综上所述,东风菜中挥发油化学成分丰富,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且会在一定程度受到东风菜表型的影响。

猜你喜欢
二氯甲烷挥发油清除率
膀胱镜对泌尿系结石患者结石清除率和VAS评分的影响
超重力过程强化在废弃二氯甲烷回收精制中的应用*
升血小板胶囊中连翘挥发油包合工艺研究
昆明市女性宫颈高危型HPV清除率相关因素分析
安徽产薄荷挥发油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响应面法优化水蒸气蒸馏提取牡丹根皮挥发油工艺*
豆清液不同超滤组分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血乳酸清除率和血清降钙素原清除率对脓毒性休克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塑料以及塑料制品中多环芳香烃的研究
二氯甲烷/石蜡油回收装置技术方案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