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双胎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及有效率评价

2021-06-15 09:26冯军霞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31期
关键词:丁三醇双胎宫素

冯军霞

(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人民医院 产科,山西 大同 037004)

0 引言

产后出血属于分娩期常见并发症,指胎儿娩出后24 h内,阴道分娩者出血量≥500 mL,剖宫产者阴道出血量≥1000 mL。双胎妊娠发生产后出血几率较高,如治疗不及时,产妇短期内大量失血会诱发失血性休克等,直接威胁其生命安全。 产后出血主要原因是宫缩乏力、软产道裂伤等,针对双胎妊娠产妇以往多采用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但该药物半衰期短,易发生受体饱和现象,故临床应用效果并不理想。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属于前列腺素制剂,可促进子宫收缩,有效止血,从而更好地保障母婴安全[1]。本次研究以108例双胎妊娠产妇为样本对象,评估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的临床价值,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纳入2017年12月至2020年12月时段内108例双胎妊娠产妇,以系统抽样法予以分组。研究组54例患者,年龄为21~38岁,平均(29.42±5.48)岁;孕周37~40周,平均(37.62±0.51)周。对照组54例患者,年龄为22~39岁,平均(30.35±5.28)岁;孕周36~41周,平均(37.58±0.67)周。两组基线资料均保持一致在研究范围中(P>0.05)。纳入标准:①纳入对象均为双胎妊娠产妇,孕周均大于34周;②均接受剖宫产术,事先告知产妇及家属研究内容及涉及的风险性,取得可配合;③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支持。排除标准:①肝肾功能严重不全者;②严重哮喘、青光眼及心脏病者;③凝血机制异常者;④瘢痕子宫;⑤近期曾使用影响凝血功能、血小板数量的药物者;⑥对本次研究药物禁忌证或过敏体质者;⑦临床资料残缺者、无法配合及中途脱离研究者。

1.2 方法。对照组应用缩宫素,在胎儿娩出后应用缩宫素宫体注射10 U,缩宫素10U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给予静脉滴注,手术完成后米索前列醇片0.4 mg肛塞,如果患者宫缩效果不良,持续使用宫缩素20~40 U,静脉滴注,最大使用剂量小于60 U。研究组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胎儿娩出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宫体注射250 μg,根据产妇宫缩情况,15~90 min后再次注射250 μg,如果产妇宫缩情况不良,则调整剂量为500 ug,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最大总量低于2 mg。

1.3 观察指标。预防治疗效果:评估标准为:①显效:用药10 min后,子宫收缩性显著提高,出血量明显降低;②有效:用药30 min后,子宫收缩性显著提高,出血量明显降低;③无效:用药后子宫收缩性、出血情况均无任何改善[2]。有效率=(有效+显效)/54×100%。术中及产后出血情况:术中出血量、术后2 h、术后2~24 h出血量、住院时间[3]。观察两组宫缩持续时间、子宫底下降速度、恶露持续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4.0统计分析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预防治疗效果。研究组较对照组总有效率更高(P<0.05),详见表1。

表1 总有效率对比[n(%)]

2.2 术中、产后出血情况。研究组较对照组术中、产后出血量更少、住院时间均更短(P<0.001),详见表2。

表2 术中、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对比(±s)

表2 术中、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对比(±s)

?

2.3 宫缩持续时间、子宫底下降速度、恶露持续时间。研究组较对照组宫缩持续时间更长、子宫底下降速度更快,恶露持续时间更短(P<0.001),详见表3。

表3 术中、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对比(±s)

表3 术中、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对比(±s)

?

3 讨论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危急并发症,具有病情危急、突发、进展快等特点,如果未及时控制出血量将造成产妇短时间内大量出血,进而发生出血性休克、垂体功能退化等情况,危及产妇生命安全。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宫缩乏力、子宫壁血窦无法闭合,双胎妊娠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风险极大,因此临床应予以重视及预防治疗[4]。

以往临床多采取子宫按摩、缩宫素等方式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妇产后出血,其中缩宫素为产后出血临床治疗的一线药物,在宫体注射或静滴用缩宫素可结合缩宫素受体,有效增强子宫收缩性,再配合腹部按摩辅助治手段,可实现有效预防及快速止血的作用。但有研究指出[5],缩宫素半衰期短,进入机体后很快被胎盘中宫缩素酶分解,药效维持时间短(一般为1~6 min持续药效),需进行反复用药,对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不佳。同时子宫平滑肌敏感度与孕激素、雌激素水平高低具有相关性,多次用药后药物剂量一旦超过一定标准(24 h内缩宫素总剂量控制在60 U内),会发生受体饱和现象,重复多次用药不仅无法刺激子宫持续收缩,且大剂量用药很容易诱发不良反应,如高血压、水中毒,而因为产妇宫体内受体浓度明显高于宫颈部位、子宫下段,相对而言宫体收缩性更强,故整体应用效果不佳[6]。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属于合成类前列腺PGF2衍生物,和前列腺素具有相似的结构,药物半衰期长,生物活性高,该药物为钙离子载体,增强肌细胞中钙离子浓度,刺激缝隙连接形成,同时对环化酶活性具有抑制作用,降低磷酸化水平,从而促进肌原纤维、血管收缩,子宫血窦闭合,实现快速止血效果,且还具有刺激血小板凝聚的作用,适量应用血管活性物质,加快血管收缩性,有效止血[7-9]。本次研究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总有效率更高(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术中、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更低(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宫缩持续时间、子宫底下降速度更快,恶露持续时间更短(P<0.05)。提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可有效预防双胎产后出血。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缩宫素等传统一线药物相比,具有高水溶性和高生物活性,且半衰期长,药效持续时间长,且用药剂量更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保障安全性,实现持续、长久、安全促进宫缩的效果,进而有效预防双胎妊娠产后出血。

综上所述,双胎妊娠产妇应用前列素氨丁三醇对产后出血具有良好的预防效果,可降低术中及产后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故推荐应用。

猜你喜欢
丁三醇双胎宫素
缩宫素在妇产科手术中的应用及对血流动力学影响的研究进展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缩宫素在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中的治疗效果
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应用垂体后叶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的临床分析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治疗中的疗效评价
分娩镇痛联合微泵静注缩宫素的临床效果观察
龙凤双胎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产后出血的应用及价值探析
双胎妊娠的胎儿会有什么风险
带你认识双胎输血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