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呋塞米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2021-06-15 09:26阿达莱提阿塔伍拉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31期
关键词:库巴乙组缬沙坦

阿达莱提·阿塔伍拉

(洛浦县人民医院,新疆 和田 848200)

0 引言

心力衰竭是一种慢性心脏循环障碍疾病,具体指的是人心脏的收缩功能以及舒张功能发生障碍[1],继而导致静脉的回心血量排出效果不佳,最终使人动脉系统的血液灌注量严重不足。心力衰竭具有病程较长的特点,高发人群为老年人。老年人由于受到冠心病以及高血压等相关疾病的影响,会造成机体出现炎症损伤以及增加自身的血液流动动力学负荷等,继而导致自身的心肌功能受到极为不利的影响,最终造成左室射血功能以及充盈功能发生障碍,随着时间的堆积,逐渐演变为慢性的心力衰竭[2]。现阶段中,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治疗思路是强心以及利尿,而呋塞米是一种袢利尿药,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范围,能够使血容量有效减少,继而将心室的前负荷减轻。但是,由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患的病情较为危重,且病程较长,因此常规的治疗方法无法有效改善病患心功能。为了使老年心力衰竭病患的预后以及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有效的提升,在临床治疗的时候应当积极使用新型的相关药物来加强治疗的效果,而沙库巴曲缬沙坦是一种新型的抗心衰药物[3],根据相关的研究报道显示,沙库巴曲缬沙坦在治疗心衰疾病上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以及安全性,且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呋塞米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现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患作为此次研究的研究对象,使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分为甲组以及乙组,每组40例患者。甲组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60~78岁,平均(65.52±3.21)岁,病程2.3~9.8年,平均(4.73±2.01)年;乙组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62~79岁,平均(66.21±3.12)岁,病程2.4~10.8年,平均(4.43±1.21)年,两组病患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可比。剔除标准:对本次研究所使用药物过敏;肾功能以及肝功能等较为关键的脏器功能异常;患有较为严重的恶性肿瘤、代谢性疾病以及心脑血管疾病;患有心梗、心脏瓣膜、恶性心律失常、急性心衰以及先天性心脏病;交流存在障碍以及患有精神疾病。纳入标准:经过严格诊断后,相关病症与《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相关标准相符。并且经过相关影像学检查之后,心脏功能或是心脏结构存在异常,被确诊为慢性心衰;近段时间没有使用过其他的β受体阻滞剂药物以及汀类药物;患有基础的心血管疾病,并且伴随着相关的临床症状,如:呼吸急促、心动速度过快以及肺部啰音等;年龄69~80岁。本次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病患本人及其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首先,使用扩张血管等相关的常规治疗心衰措施为2组病患进行治疗,在这个基础上使用呋塞米(生产:上海朝晖药业有限公司;规格:20 mg;批号:H31021074)对甲组病患进行治疗。使用剂量为每次20~40 mg,一天一次,在有必要的时候,6~8 h之后追加剂量20~40 mg,应当注意,一天的用药剂量应当控制在200 mg之内,可以分为2~3次来服用,治疗时间为8周。在甲组的基础上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生产:瑞士诺华制药有限公司;规格:50 mg;批号:H20170344)对乙组病患进行治疗,使用剂量为每次50 mg,一天2次,后期可以每14天将剂量增加1倍,直至每次200 mg,一天2次,治疗时间同样为8周。

1.3 观察指标以及治疗效果的评价标准

(1)临床治疗效果。效果显著标准:病患的呼吸急促、心动速度以及肺部啰音得到有效的改善,心功能提升等于或者大于2级;有效标准:病患的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提升等于或是大于1级;无效标准:病患临床症状无改善或者是加剧,心功能提升低于1级。

(2)心功能指标。采用多普勒彩色超声(生产:西门子;型号:ACUSON X150)对病患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以及左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进行检测。

1.4 统计学分析。数据处理使用SPSS 22.0软件,用n/%表示相关的计数资料。行χ2进行检验;用±s表示计数资料,行t进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病患临床治疗效果。乙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比甲组更高(P<0.05),详见表1。

表1 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n,%)

2.2 对比两组病患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的各项心功能指标。在治疗之后,两组病患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均呈现升高的趋势,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以及左心室体积指数均呈现降低的趋势,且乙组优于甲组(P<0.05),详见表2。

表2 对比2组病患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的心功能各项指标(±s)

表2 对比2组病患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的心功能各项指标(±s)

?

3 讨论

各种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发展结果为慢性的心力衰竭,此疾病的高发人群为老年人。近些年来,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逐渐加剧,从而增加了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概率,继而对老年病患的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现阶段中,怎样使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患的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有效的改善是临床医学比较注重的一项研究课题。在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患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主要的治疗思路为强心以及利尿[4],而呋塞米是一种具有较为良好的抗心衰袢利尿剂,其不仅具有扩张血管的良好作用,并且可以促进病患机体排泄水和钠,使病患的水肿症状得到有效的改善,但是单独使用难以有效提升病患的心功能,因此,在临床治疗中经常和其他的抗心衰相关药物联合使用,以此来使治疗效果得到有效的改善以及提升[5]。沙库巴曲缬沙坦是一种新型的抗心衰药物,其不仅对脑啡肽酶具有抑制作用,并且能够对血管紧张素受体发挥拮抗作用,并且已有相关的研究报道证明[6],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呋塞米来对慢性心力衰竭病患进行治疗具有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将8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患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呋塞米来对乙组病患进行治疗,证实此两类药物联合能够有效的提高病患的心功能,使病患的临床治疗效果更加理想。此次研究的结果显示,乙组的治疗效果比甲组更好,总有效率明显比甲组更高(P<0.05);在治疗之后,两组病患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均呈现升高的趋势,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以及左心室体积指数均呈现降低的趋势,且乙组优于甲组(P<0.05),说明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呋塞米来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患进行治疗可以将病患的临床症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加快心功能的恢复速度。

综上所述,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呋塞米可以使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患的临床治疗效果得到一定的改善,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库巴乙组缬沙坦
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片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效果及对后期住院频率的观察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片在老年顽固性高血压病人中的临床应用
阿托伐他汀结合缬沙坦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CRP、TNF-α、IL-6水平影响分析
缬沙坦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应用效果分析
沙库巴曲缬沙坦在心力衰竭中的临床应用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实施及可行性分析
芥末糖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跳伞极限运动摄影
阻止接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