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医舌下放血治疗萨病的临床研究

2021-06-15 09:26海军包长明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31期
关键词:蒙医舌下中风

海军,包长明

(巴州蒙医医院,新疆 库尔勒 841000)

0 引言

萨病在蒙医中称为中风,西医称为脑卒中。脑卒中是脑血管意外,通常称为中风,包括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它的特征在于疾病的突然发作和局部或弥漫性脑功能缺陷的快速出现[1]。临床表现包括嘴角偏移,肢体麻痹,语言障碍或智力障碍。它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和高复发率的特点[2]。在中国,每年约有7,000万中风患者,200万新中风患者和165万中风死亡。也就是说,每12 s就有一名中国人中风,每21 s就有一名中国人死于中风。因此,中风是一种常见疾病,也是经常发生的疾病。因此对于脑卒中的治疗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本研究分析对25例萨病患者使用蒙医舌下放血治疗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2019年12月至2020年5月萨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其中研究组女10例,男15例,年龄48~77岁,平均(62.23±8.95)岁。对照组女13例,男12例,年龄48~76岁,平均(62.37±8.36)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可比(P>0.05),签知情同意书,伦理批准,纳入:均符合萨病的诊断标准,配合研究。排除标准:其他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精神疾病,造血凝血功能障碍。

1.2 方法。研究组采用蒙医舌下放血治疗:从舌系带的静脉抽血。放血前服用“三子汤”。每天早晨空腹服用3天。放血时,用镊子包裹无菌纱布或棉球,卷起舌尖,露出舌系带两侧的静脉。常规消毒后,使用细三角针或5 mL注射器穿刺放血,禁忌辛辣食物,并用盐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3天,以防止伤口感染。通常3次是一个疗程,每次间隔时间可以为7天。对照组采用中医治疗:主要包括针灸、神经肌肉电刺激与推拿治疗。针灸主要是对下关、百会、太阳、晴明、足三里、手三里、曲池、阳陵泉、承山等穴位进行针刺,每日一次,每次15 min,推拿主要是对四肢、头部等进行按摩,每日一次,每个穴位5 min。连接电刺激仪和患者头部、四肢,电流设为1 mA,左右侧交替,20 min一次,中间间歇30 min。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持续跟踪3个月。

1.3 观察指标。对两组的治疗效果、治疗后1、3个月FAM、NIHSS、ADL评分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处理。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6%高(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治疗效果[n(%)]

2.2 两组FAM、NIHSS、ADL比较。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的FAM、ADL评分高(P<0.05),NIHSS评分降低(P<0.05),见表2。

3 讨论

脑卒中可分为两类,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缺血性中风又称脑梗死,出血性中风,又称脑内出血,是指引起脑实质或脑室自发性出血的疾病[3]。脑卒中会并发症偏瘫,偏瘫是临床常见的疾病,患者会出半身行动不便,言语障碍的情况。中医论证将脑卒中偏瘫归为“痿痹”的范畴,主要是与脏腑虚衰、痰瘀阻络等有关[4]。在蒙医中脑卒中是萨病,根据蒙古医学理论,“萨病”主要是由于“其苏、协日”的增加,导致血管壁上的压力过大,导致脑部血液铜焊破裂,导致发生出血性萨病,或附着在血液符号壁上的“巴达干粘液”的增加,导致脑血管阻塞,即发生脉冲抗性萨病,从而阻碍脑部血液循环,导致脑部和白静脉受损[5]。脑白脉搏功能正常,可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根据蒙古医学的原理,放血疗法可用于治疗“其苏、协日”或“巴达干粘液”引起的“黑脉”(血管)疾病。

表2 两组FAM、NIHSS、ADL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FAM、NIHSS、ADL评分比较(±s,分)

本次研究中,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6%高(P<0.05,χ2=5.3571),研究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的FAM、ADL评分高(P<0.05),NIHSS评分降低(P<0.05),证明蒙医舌下放血治疗,治疗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蒙医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治疗方式,主要有“赫依”、“希拉”、“巴达干”三种类型,通过这三种关系为基础,解释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现象[6]。“赫依”是指各种生理机能的力量,它控制着思想,语言,行为和器官的功能。“希拉”偏盛时,会出现各种发热,如口苦、吐酸、躁狂等表现。“巴达干”机能障碍,除了表现一般寒冷的迹象外,还容易导致积水和分泌物增多的现象。由于舌下神经的供血非常丰富,舌系带两侧的放血不仅可以消除瘀血,促进舌肌本身的血液循环,还可以促进其他提供舌下血液的部位的血液循环神经,从而改善脑细胞和周围神经细胞的功能。舌肌的运动主要由舌下神经控制,舌下神经也由双侧半球皮质核道中心控制。因此,舌下放血不仅可以激活舌下神经的传导,还可以促进神经反射弧的修复,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7]。舌下神经与舌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交感副交感神经和舌下神经都有吻合联系,因此通过舌下放血,可以改善咽喉反射,改善上颌肌运动,促进恢复表达肌肉的功能,并调节内脏功能和内分泌[8]。蒙医认为心主神明,舌为心之窍。因此,放舌头的血液可以促进神经心理活动,唤醒大脑和进行复苏,改善中风后的抑郁,消除患者的负面心理并加速神经的恢复。

综上所述,对萨病患者使用蒙医舌下放血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促进认知、肢体活动能力的恢复,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猜你喜欢
蒙医舌下中风
蒙医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一带一路”视域下蒙医图解的译介及跨文化传播研究*
舌下片,舌下用
舌下片,舌下用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红黄绿”三色套餐查中风
舌下用药,避免“首过消除”
舌下含药应讲究方法
蒙医痛经诊疗方案
浅谈蒙医药对糖尿病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