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CT和MRI诊断脊柱外伤的应用价值

2021-06-15 09:26豆增平柏宏强王辉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31期
关键词:椎弓外伤脊髓

豆增平,柏宏强,王辉

(1.阿克苏市人民医院,新疆 阿克苏 843000;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 医学影像科,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0 引言

导致脊柱损伤的原因主要有脊柱过度伸展、侧屈重力较大、脊柱旋转等,在临床上,大部分患者表现为爆裂性骨折、压缩性骨折和旋转损伤,这些对患者日常生活都会造成很大影响,因此,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非常关键。在进行治疗前,必须先对患者实施诊断,确定其损伤程度[1]。临床上,对脊柱外伤进行诊断的最常规方法是X线,但是,该诊断效果并不理想。随着医疗技术不断发展,临床上开始使用CT和MRI两种手段进行诊断,并获得了一定的效果[2]。为进一步探究两种诊断方式的效果,文章将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脊柱外伤患者6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脊柱外伤患者6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同时将其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及对照组),各组30例。其中,观察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20~70岁,平均(40.12±6.89)岁,患者受伤类型:重物击伤的有8例、车祸受伤的有15例,高空坠落受伤的有7例;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21~71岁,平均(40.88±6.91)岁,患者受伤类型:重物击伤的有7例、车祸受伤的有16例,高空坠落受伤的有7例。将两组患者基本资料进行对比,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此次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会审核批准。纳入标准:①患者经诊断均属于脊柱外伤;②患者无其他严重脏器疾病;③患者无严重精神疾病和交流障碍;④患者均知情,且签署知情权协议。排除标准:①患者有严重精神障碍;②患者伴随有其他严重的脏器疾病;③患者不知情或者依从性差。

1.2 方法。对照组行CT检查。生产:德国西门子公司,仪器:64排128层螺旋CT。给对照组所有患者实行横断裂扫描,扫描前,需将仪器参考数值进行调整,电流300 mA,电压120 kV,螺距1.3,层间距3.0 mm,层厚为3.0 mm,速度设置为每周0.75 s。患者在医生引导下行合适体位,扫描结束后需将图像数据进行重建。观察组行MRI检查。仪器:GE-HD×1.5T磁共振。扫描前,需对仪器参考数值进行设置,层厚及层距均为4.0 mm,矩阵为256×256。设置好后,先给患者实施三平面定例,再实施4个序列的扫描,即:矢状面T1、T2序列,横断面rI’2序列,以及矢状面脂肪抑制S1rIR。两组患者均经过扫描后,所得图像需由责任人安排两名高年资影像学医师进行观察分析,观察的内容包含:有无骨折情况,患者骨折的程度、类型以及神经根受损的情况等,MRI则要在此基础上增加受损椎体血流信号以及软组织的受损情况等。

1.3 观察指标。①观察两组患者最终扫描结果,内容包含:韧带损伤、脊髓损伤、软组织损伤、骨折线以及椎弓骨折。②观察两组患者脊髓检出率和韧带受损率。

1.4 数据统计法。此次研究中获得所有数据均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23.0进行统计处理,计数用n(%)表示,χ2检验,若P<0.05,则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最终检查结果。表1数据提示:经MRI检查,观察组患者中韧带受损的有21例,脊髓受损的有22例,软组织受损的有28例,骨折线有22例,椎弓骨折有23例;经CT检查,对照组患者中韧带受损的有15例,脊髓受损的有16例,软组织受损的有17例,骨折线有29例,椎弓骨折有18例。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

表1 两组患者最终检查结果

2.2 两组患者脊髓受损及韧带受损检出率。表2数据提示:观察组患者脊髓受损的检出率为73.33%(22/30),韧带受损的检出率为70.00%(21/30),对照组分别为46.67%(14/30)、43.33%(13/3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明显,P<0.05。

表2 两组患者脊髓受损及韧带受损检出率[n(%)]

3 讨论

脊柱外伤类型比较多的原因主要是其生理解剖结构的复杂程度所决定,一旦发生损伤,就是因为有不同方向及力度的影响,最终出现不同的骨折情况。如果脊柱受损发生骨折,其生理曲度就会受到很大伤害,此外,与其相随的神经以及软组织等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这些都会给患者的正常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使其生活质量降低[3]。所以,脊柱受损一定要即刻进行诊断,然后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这样才能保证患者日后的健康生活。此前,临床上常用来诊断脊柱受损的方式是X线,但是由于会出现影像重叠,对于椎板骨折的情况很难显现出来,如果通过X线诊断出骨折,通常已经是粉碎性骨折,就此而言,X线的诊断效果并不理想[4]。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上对于脊柱受损的诊断也有了新的手段,CT 和MRI的运用出现,就清晰度而言,CT的程度明显高于X线,通过CT检查,能够看到患者骨骼位置移动的情况,此外,CT的亮度比较高,检查的过程中可通过亮度对比将患者的骨骼情况展示出来,例如:骨骼的受损程度或者完好程度[5]。一般而言,采用CT检查时若发现部例影响呈现结果比较模糊、或者发生骨骼断裂的情况,同时以团状或者阴影的方式表现出来,而且没有显著界限,就表明该部分已经受到很大损害,亦或属于粉碎性骨折。但是,CT检查也会有一定的缺点,其不能敏锐地察觉病理发生的变化。而使用MRI检测的优势是:能够把患者的实际情况最直接的展现出来,还能通过准确的辨识,对患者的相关信息进行把握。有研究者对MRI技术进行研究后表示,MRI能够将患者脊髓损伤的实际情况展现出来,其还能把患者损伤的程度明显表现出,并且,若将该检查技术实施加权处置,还有利于医务人员对患者的病情信息进行实时掌握,获得更加完整的病理信息,做出更加准确的诊断,便于后期进行有效治疗,说明其灵敏度和准确率更高。近年来,临床上对于CT和MRI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并逐渐成为临床上用来诊断脊柱外伤的主要工具。也有研究者对两者联合使用进行研究表示,其效果更佳。

此次研究中,经MRI检查,观察组患者中韧带损伤的有21例,脊髓损伤的有22例,软组织损伤的有28例,骨折线有22例,椎弓骨折有23例;经CT检查,对照组患者中韧带损伤的有15例,脊髓损伤的有16例,软组织损伤的有17例,骨折线有29例,椎弓骨折有18例。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果表明,采用CT和MRI就能对脊柱外伤患者进行诊断,但是,整体而言,MRI的效果明显更佳。究其因,主要是MRI的诊断灵敏度更高,可将患者的实际情况更明显地展示出来,优势大于CT。观察组患者脊髓损伤的检出率为73.33%(22/30),韧带损伤的检出率为70.00%(21/30),对照组分别为46.67%(14/30)、43.33%(13/3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果表明,MRI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极其因主要是因为CT虽然也能检测出患者的基本情况,但是,其不能敏锐地察觉病理发生的变化。而使用MRI检测能够将患者脊髓损伤的具体情况以及损伤的程度表现出来,此外,若将该检查技术实施加权处置,还有利于医务人员对患者的病情信息进行实时掌握,获得更加完整的病理信息,做出更加准确的诊断,有利于后期开展治疗。

综上所述,CT亦或是MRI都能对脊柱外伤患者进行检查,且将存在问题展现出,但MRI检出率更高,因此,临床可把MRI作为诊断首选。

猜你喜欢
椎弓外伤脊髓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健康国人腰椎三维结构数据分析*
橡皮生肌膏在手外伤术后皮肤软组织坏死中的应用
脊柱骨折患者应用短节段椎弓根钉棒固定手术的应用效果观察
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在重型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羊常见外伤、创伤的治疗方法
脊柱手术机器人在胸腰段窄小椎弓根后路螺钉置入中的应用
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应用核磁共振成像与CT的诊断对照研究
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急性脊柱创伤患者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