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造影联合多层螺旋CT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2021-06-15 09:26胡洪涛王琳娜赵菲王柏额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31期
关键词:造影剂敏感度分型

胡洪涛,王琳娜,赵菲,王柏额

(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医院,吉林 松原 131100)

0 引言

胃癌为临床常见恶性肿瘤,多见于中老年群体,主要病发于胃黏膜上皮,其发生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饮食结构改变及工作压力大等有关,仍是威胁人们生命安全的主要病因[1]。目前,胃癌仍以手术治疗为主,但因早期胃癌检出率低,多数患者接受治疗,往往错过最佳治疗时机[2]。胃癌诊断方式多样,有胃肠道超声、多层螺旋CT诊断等,其中多层螺旋CT可用于胃癌分期,但对胃壁各层结构显示存在不足[3]。超声造影是超声和造影剂的有机结合,有望提高临床诊断率。基于此,探究超声造影联合多层螺旋CT在胃癌诊断价值,本研究选择在我院诊治的胃癌患者作研究,予以超声造影联合多层螺旋CT诊断,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疑似胃癌患者89例,男53例,女36例;年龄45~75岁,平均(61.83±2.35)岁。纳入标准:术前1 d行超声造影和多层螺旋CT检查;影像学与临床资料完整;患者有知情权。排除标准:过敏体质,诊断药物过敏者;伴有重要器官衰竭;精神障碍者;病例资料不全者;伴有急性胃出血、胃穿孔、急性胃扩张等;伴有其他部位肿瘤者;妊娠期哺乳期妇女。

1.2 方法

1.2.1 超声造影:超声造影检查前,减轻胃肠蠕动;于检查前30 min,肌注阿托品(宁夏启元国药准字H64020145)0.5 mg。准备胃窗造影悬浊液,配方:声窗造影剂,先加冷水150~300 mL,搅拌均匀,再加500~600 mL置成悬浊液。准备静脉超声造影剂,圣诺维造影剂,加生理盐水5 mL,震荡后备用。扫描时,先用二维超声观察患者胃部、锁骨上淋巴结、盆腔及腹腔情况后,嘱咐患者口服胃窗造影悬浊液500 mL,并观察造影剂流过贲门、食管下段等部位。患者服用造影剂后,观察不同体位贲门、幽门、十二指肠球部等情况,确定病灶部位、回声及形态特点,并找出胃肠蠕动小且清晰的二维图像确定病灶大小,放大病灶局部且优化图像后,进入造影模式,设定探头输出功率为:3.5~5.0 MHz;MI0.18~0.35,并按下图像自动优化键。患者平躺,19G留置针管抽取2.4 mL造影剂,并注射在患者的肘静脉上,随后注入生理盐水5~10 mL,使造影剂充分进入血液循环并同步计时,动态存储造影过程。

1.2.2 多层螺旋CT:嘱咐患者禁食8 h,并指导患者检查前20 min,饮水600~1000 mL,肌注山莨菪碱(福建三爱药业,H35020158)20 mg。根据患者病灶情况,选择合适的仰卧、俯卧或侧卧位,先行CT平扫,动态增强扫描,范围是右侧膈顶-十二指肠水平段。设定参数,电压120 kV、电流250~300 mA、层厚5 mm,螺距1.25,重建层厚0.625 mm。使用高压注射造影剂于患者肘静脉增强扫描。造影剂为:碘普罗胺注射液(先灵(广州),H10970166),注射速率为3.5 mL/s,注射30 s,实施动脉增强扫描,范围是食管、腹部及全胃;注射60 s,行静脉期扫描,观察病灶临近组织损伤、肝脏及远端转移情况。

1.2.3 图像处理:89例患者检查结果由2名以上主治职称的超声、放射科医师诊断,结论不一时,由诊断科主任决定。

1.3 观察指标。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记录超声造影、多层螺旋CT、超声造影联合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胃癌分型:包括:弥漫浸润型、局限溃疡型、浸润溃疡型、肿块型;胃癌分期:T1、T2、T3、T4。

2 结果

2.1 两种诊断方式及联合诊断检查结果。超声造影:检出阴性21例,阳性68例;多层螺旋CT,阴性16例,阳性73例;联合诊断阴性21例,阳性68例,见表1。

表1 两种诊断方式及联合诊断结果

2.2 两种诊断方式及联合诊断的准确度、敏感度及特异度。联合诊断的准确度、敏感度及特异度高于超声造影、多层螺旋CT(P<0.05),见表2。

表2 两种诊断方式及联合诊断的准确度、敏感度及特异度[n(%)]

2.3 联合诊断的胃癌分型。和手术病理诊断结果相比,联合诊断对胃癌患者分型结果无意义(P>0.05),见表3。

表3 联合诊断的胃癌分型[n(%)]

2.4 联合诊断的胃癌分期。联合诊断对胃癌患者进行分期结果和手术病理诊断结果相比,无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胃癌为临床常见恶性肿瘤,起源于胃黏膜上皮,可见于胃部各部位,多数患者病灶部位位于胃窦部,任何年龄均可患病,但多数患者为40~60岁的中老年人,男性患者普遍多于女性[4]。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饮食结构的变化,患病人群日渐扩大。目前,早期胃癌诊断仍为临床主要难点之一,因早期胃癌无特异性症状且起病隐秘,绝大多数患者无明显早期症状,从而忽视,任由胃癌发展,错失最佳治疗时机。相关调查研究显示[5],早期胃癌诊断仅在10%左右。早期胃癌患者可接受手术治疗,效果较好,复发率低。而对于胃癌中晚期患者,手术仅能姑息性切除,复发率高,因此早期诊断尤为重要。本研究显示,联合诊断的准确度、敏感度及特异度高于超声造影、多层螺旋CT(P<0.05);和手术病理诊断结果相比,联合诊断对胃癌患者分型结果无意义(P>0.05);联合诊断对胃癌患者进行分期结果和手术病理诊断结果相比,无意义(P>0.05)。可见:超声造影联合多层螺旋CT的有效性。

表4 联合诊断的胃癌分期[n(%)]

综上所述,胃癌诊断中,应用超声造影联合多层螺旋CT,价值巨大,有助于提高临床准确度、敏感度及特异度,值得推荐。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探究超声造影联合多层螺旋CT在胃癌诊断中的其他作用,以期为临床提供更丰富的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造影剂敏感度分型
假体周围感染联合诊断方法的初步探讨*
循证护理在增强CT检查中减少造影剂外漏发生的作用
CT在早期预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不同临床分型的应用
一种基于属性的两级敏感度计算模型
中医内科分型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
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
“造影剂肾病”你了解吗
下尿路感染患者菌群分布及对磷霉素氨丁三醇散敏感度分析
靶向超声造影剂在冠心病中的应用
复杂分型面的分型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