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阴道三维超声自由解剖成像对先天性子宫畸形的诊断价值及图像分析

2021-06-15 09:26杨中梅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31期
关键词:先天性畸形宫颈

杨中梅

(长春市妇产医院,吉林 长春 130000)

0 引言

先天性子宫畸形临床发病率较高,可诱发早产、不孕、流产、不良妊娠结局。临床诊断先天性子宫畸形的常规方案为输卵管碘油造影检查,其主要缺陷为检查期间需使用X线,部分患者对碘油类物质过敏,且无法显示子宫底部形态[1]。阴道超声是检查诊断盆腔器官相关疾病的有效方案,常规二维超声诊断模式误诊及漏诊率偏高,无法清晰显示子宫腔轮廓与内部形态[2]。女性子宫属于结构弯曲的器官,经阴道三维超声自由解剖成像可实现不同平面的成像,进而为医师提供丰富的诊断图像信息,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3]。为进一步研究分析先天性子宫畸形诊断的相关问题,本研究总结分析我院患者相关基线临床资料,研究并分析经阴道三维超声自由解剖成像的相关问题,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的45例先天性子宫畸形患者为本研究样本,全部患者经腹腔镜、宫腔镜手术检查均却很为先天性子宫畸形,且同意参与本研究。汇总分析45例患者基线临床资料,年龄为23~36岁,平均(30.12±2.77)岁,全部患者均存在性生活史,无内膜息肉或子宫肌瘤。

1.2 方法。全部患者均行经阴道二维超声及三维超声自由解剖成像检查,采用我院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完成本次检查,探头频率设定为5~9 MHz(宽频带腔内微凸三维容积探头),利用此探头模式完成二维及三维检查。检查时间选定为月经前4~5 d,检查前患者需排空膀胱,医师协助患者将体位调整为截石位,采用二维超声检查模式对患者实施常规扫查,详细观察子宫内膜、宫腔、肌层形态及子宫外部轮廓形态与回声。采用横切面扫查模式观察子宫底部形态,确保子宫矢状切面图像清晰,调整扫描角度与容积框结构,探头固定后开启三维成像模式。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中选取自由解剖成像模式,利用人工描记显示3个独立非正交平面区域,医师通过不同角度及方向进行观察分析。描记操作中首个切面需经由子宫弧度实施曲线描记操作,第2个切面需经由子宫地膜弧度实施直线或曲线描记,第3个切面选择感兴趣区域实施描记与测量,并准确记录患者子宫畸形图像特征。将子宫三维容积数据保存于计算机硬盘内,拷贝后医师利用特定软件行离线容积观察与图像分析处理。

1.3 评价标准。先天性子宫畸形主要类型包括弓形子宫、单角子宫、双角子宫、双子宫、完全纵隔子宫、不完全纵隔子宫,以腹腔镜、宫腔镜手术检查不同类型先天性子宫畸形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分析经阴道二维超声及三维超声自由解剖成像检查诊断准确率,并总结不同类型先天性子宫畸形经阴道三维超声自由解剖成像表现。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3.0软件计算各类数据,本次研究中计量资料为(±s),检验方法为t,计数资料为(%),检验方法为χ2,如P<0.05,则组间有差异。

2 结果

2.1 对比分析经阴道二维超声及三维超声自由解剖成像检查诊断准确率。45例患者经腹腔镜、宫腔镜手术检查,弓形子宫7例、单角子宫3例、双角子宫5例、双子宫5例、完全纵隔子宫6例、不完全纵隔子宫19例,对比诊断准确率,经阴道三维超声自由解剖成像高于经阴道二维超声(P<0.05),详情见表1。

2.2 不同类型先天性子宫畸形经阴道三维超声自由解剖成像表现。①弓形子宫:7例弓形子宫患者子宫冠状切面图像显示,3例宫底肌层外凸,2例宫底内膜轻度凹陷(0.3 cm)2例宫底肌层平坦。7例患者宫底中央内膜区域均为弧状凹陷,凹陷深度为(0.62±0.11)cm,双侧宫腔夹角超90°,无分隔,单宫颈管。②单角子宫:冠状面声像图显示为子宫轮廓为梭形,轮廓及宫底横径尺寸较小。3例患者中2例内膜为管状,1例内膜为香蕉形态,弯曲方向朝左侧宫角。③双角子宫:冠状面声像图显示为子宫底部横径宽度显著增加,宫颈外缘区域存在凹陷,形成两个不同的子宫角分开状结构,子宫外部轮廓结构为Y形,凹陷深度超1 cm。双侧子宫经超声检查均可存在子宫内膜回声,分离状态子宫内膜于宫颈内口至中下段子宫至宫颈区域间汇合,子宫内膜形态为Y形。④双子宫:冠状面声像图显示为2个子宫颈与子宫体结构完整,并具有完整的子宫内膜与子宫壁结构,宫颈部位宽度增加,连续切面存在2个子宫回声,横切面扫查可见宫体水平区域为哑铃状或分叶状结构,并存在2个宫颈管回声及子宫内膜回声。5例患者中3例双子宫体积大小一致,2例右侧宫体较小,左侧宫体正常。⑤纵隔子宫:纵隔子宫包括完全纵隔子宫、不完全纵隔子宫,患者子宫冠状切面声像图显示为15例患者宫底肌层外凸,10例患者宫底基本凹陷,深度为(0.58±0.12)cm,子宫内膜中央区域存在低回声,形成左右对称子宫内膜结构,经由子宫底部区域至宫颈方向形成分隔。完全纵隔子宫患者分隔至宫颈内口区域,内膜结构为V形。不完全纵隔子宫患者分隔未达到宫颈内口区域,内膜结构为Y形。

表1 经阴道二维超声及三维超声自由解剖成像检查诊断准确率[n(%)]

3 讨论

先天性子宫畸形也称为子宫发育异常,属临床常见生殖器官畸形类疾病。先天性子宫畸形可导致不良妊娠结局,也可诱发不孕,大部分患者无典型临床症状,为此需采取有效的诊断方案,早期确诊并行针对性干预措施[4]。

子宫位于女性盆腔深部区域内,采用经阴道超声诊断模式使探头与阴道穹窿部位接近,避免长期等因素干扰显像,可清晰显示盆腔及周边组织结构图像,且分辨率较高[5]。总结本次研究各项数据,45例患者采用经阴道三维超声自由解剖成像检查诊断准确率高于二维超声检查,其主要原因为二维超声无法清晰显示出子宫底部区域外形结构,无法量化分析子宫畸形形态特征,导致其误诊率偏高。经阴道三维超声自由解剖成像检查属全新的三维超声检查显像技术模式,该技术打破常规3个正交平面对检查的限制,可同时完成3个非正交平面图像显像,医师可通不同角度及不同方向对子宫底部外形及宫腔形态进行观察,并可通过曲线标记的模式获取冠状面图像,整体化显示出宫颈与宫腔形态,也可测定纵隔深度与宽度、宫颈凹陷深度及宫角间距等数值[6]。经阴道三维超声自由解剖成像检查可与容积对比成像模式联合应用,可规避噪声影响,提高图像清晰度,有助于降低误诊率。

同时,本研究对不同类型先天性子宫畸形经阴道三维超声自由解剖成像表现进行分析,医师需准确把握其图像要点,避免误诊。①单角子宫诊断中需要与子宫先天发育不良准确鉴别,二者均存在子宫轮廓较小的图像特征,单角子宫内内膜形态多为香蕉形,子宫先天性发育不良内膜结构无异常[7]。②双角子宫与双子宫声像图类似,二者主要产于为子宫颈部,双子宫存在双宫颈,双角子宫存在单宫颈。③双角子宫与不完全纵隔声像图均存在子宫内膜Y形下陷,二者子宫外部轮廓存在差异,不完全纵隔子宫底部形态无异常,部分患者为凹陷深度低于1.0 cm,双角子宫底部肌层未完全融合,子宫外缘凹陷深度超1 cm,形成2个子宫角。④弓形子宫与不完全纵隔子宫底肌层轻度凹陷或外形正常,弓形子宫内膜凹陷为1.0 cm以下钝角凹陷,不完全纵隔为1.0 cm以上锐角凹陷[8]。

由此可知,先天性子宫畸形诊断中采用经阴道三维超声自由解剖成像临床价值突出,可在各级医疗机构中全面推广。

猜你喜欢
先天性畸形宫颈
平山病合并Chiari畸形1例报道
实时动态四维超声产前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意义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重视先天性心脏病再次开胸手术
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应用效果探索
腹痛难忍:生殖道畸形惹的祸
怀孕后宫颈管短怎么办
这几种“宫颈糜烂”需要治疗
HPV感染——“宫颈的感冒”
We never Told Him He Couldn’t Do it我们从不说他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