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并分析下肢多发性骨折合并休克患者接受急诊护理的临床效果

2021-06-15 09:26孙超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31期
关键词:多发性休克下肢

孙超

(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医院,河北 唐山 064100)

0 引言

下肢多发性骨折是临床骨科中较为常见的骨折现象,该病大多因外力冲击而造成,包括车祸、高出跌坠等,而骨折发生后,部分器官会因失血较多而出现缺氧缺血的情况,从而导致患者发生休克以及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情况发生,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严重的威胁[1]。因此,为了提高对患者治疗效果与抢救成功率,优质的急诊护理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2-3]。本研究通过对我院针下肢多发性骨折合并休克患者进行急诊护理,探究其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我院115例下肢多发性骨折合并休克患者,根据随机筛选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9例,男31例,女28例,年龄23~57岁,平均(40±17)岁,受伤至入院时间为20~115 min,平均(63.34±3.57)min,其中轻度休克25例,中度休克23例,重度休克11例;对照组56例,男30例,女26例,年龄21~59岁,平均(40±19)岁,受伤至入院时间22~108 min,平均(63.85±3.29)min,其中轻度休克22例,中度休克20例,重度休克14例。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P>0.05),有可比性。纳入标准:下肢多发性骨折患者;合并休克患者。排除标准: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糖尿病患者;恶性肿瘤患者。本次研究在赫尔辛基宣言下,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慎重研究,最终对本次研究表示同意。同时所有患者及家属对本次研究过程、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意义进行充分了解,并在经过深思熟虑后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参与本次研究。

1.2 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包括吸氧支持、补液以及抗感染治疗,并在全麻下进行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急诊护理。①创伤评估:患者发生事故后,护理人员需要在1 h内对患者进行快速评估,包括患者骨折程度、创面出血程度、尿液颜色、性状等对患者是否出现心肺肾等脏器功能衰竭进行判断。②休克护理:患者发生休克时,护理人员需要及时对患者取平卧位,并快速对患者呼吸道分泌物进行清除,必要情况下可行气管插管,确保患者呼吸通畅。随后需要及时对患者进行吸氧护理,并建立两条及以上静脉通路,并输液输血维持循环血量。③创口护理: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需要观察患者创口是否出现出血现象,并及时采用压迫法对其进行止血。若患者存在大血管断裂等出血,需要及时采用血管前对患者进行及时止血。待患者停止出血后,需要对患者创口进行清创并对伤口进行缝合。④疼痛护理:患者发生多发性骨折后,大多都会伴有肢体剧烈疼痛感,从而导致患者因疼痛而产生的应急反应,这就对患者病情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在对患者护理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患者疼痛护理,采用止痛药物对患者疼痛进行缓解,无法缓解患者疼痛,则需要加强对患者心理护理,减少患者消极情绪,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信心。

1.3 观察指标。2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包括心律(HR)、舒张压(DBP)、收缩压(SBP)。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包括静脉血栓、肺部感染以及压疮等。

1.4 统计学分析。将数据纳入SPSS 17.0软件中分析,临床指标对比以(±s)表示,采用t检验,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与护理满意度对比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s)

表1 2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s)

?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2.3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对比。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下肢多发性骨折合并休克时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疾病,近年来随着交通事故的增加,该病的发病人数也在不断增加,不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也对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甚至对生命造成严重的威胁。在相关研究中指出,休克通常可分为感染性休克与外伤性休克两组,其临床表现通常为循环血量减少,从而导致脏器血氧供应不足。因此,需在患者发病1.5 h内采取急救措施,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并提供血、氧支持,并采取急诊护理协助治疗[4-5]。

患者发病后,在对患者的急诊护理中,不仅要保证头部的血氧供应,还要保证下肢的血液循环,并着重观察患者的身体变化,若呼吸或下肢血流异常,可适当的调整患者的上下体位[6-8]。在对患者急救过程中,有患者的身体有一定的创伤,采取的插管等措施,容易使患者处在暴露的环境中,需要避免导致患者发生感染的情况,因此在对患者急诊中需要采用全程无菌操作,杜绝细菌性休克的发生[9-11]。

在此研究中,观察组患者临床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这表明,急诊护理能使患者的HR、DBP、SBP等指标恢复正常,科学全面的护理内容,对并发症进行有效的预防,降低并发症风险,以人性化为中心的护理内容使患者感到更加的舒适,对患者的治疗具有积极的影响。

综上所述,对下肢多发性骨折合并休克患者采取急诊护理,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多发性休克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术后强化护理预防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研究
休克指数指导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山莨菪碱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疗效观察
高频超声联合彩超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
分析妇产科治疗失血性休克治疗的相关手段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多发性跖疣143例临床观察
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致心律失常2例并文献复习
血清Cys C、β2-MG在感染性休克早期集束化治疗中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