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理念下英语语法教学案例研究

2021-06-15 13:58王斐
当代家庭教育 2021年9期
关键词:案例研究语法教学核心素养

王斐

摘  要: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该具备的,并且使自己能够适应社会不断发展应具备的人格品质。教育部提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本文主要谈谈如何在核心素养观的指导下开展英语语法教学,以求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出语法教学的新出路。

关键词:核心素养;语法教学;案例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09-0177-02

A Case Study of English Grammar Teaching under the Concept of Core Literacy

WANG Fei (Chenxi Middle School,Kunshan Development Zone,Jiang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Core literacy mainly refers to the personality qualities that students should possess and enable themselves to adapt to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proposes that the core qualities of the English subject are language ability,cultural awareness,thinking quality,and learning ability. This article mainly talks about how to carry out English grammar teaching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core literacy concept,in order to continuously explore new ways of grammar teaching in practice.

【Keywords】Core literacy;Grammar teaching;Case study

英語语法的教学一直很困难。对教师来说,讲清楚语法知识是不容易的。对于学生来说,在不同的语境中运用枯燥的语法知识也是非常困难的。在核心素养概念的指导下,语言的"人文性"应进行整合。例如,教师可以丰富语言材料,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在特定环境中使用语法知识。

尽管语法教学一直存在一些争议,但也在持续发展之中。而在语法教学中,人们总是过于关注语言能力而忽视文化意识的培养。而文化意识也是核心素养所强调的内容之一。从语法教学的现状看,来自中小学的不少教师对实施核心素养并非充满信心。他们认为,核心素养目前只停留在理论阶段,并没有真正进入中国英语教学的实际大环境中。而事实上,核心素养能否在教学过程中背使用,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设计。以下是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语法教学案例。

1.案例一:语言能力与英语语法教学

提高核心素养的语言能力是最重要的。只有学习者的语言能力被提高了,英语学科的魅力才会显现。只有这样英语课程才会充满生机与活力,成为探究、交流和语言训练的良好平台。

例如,在复习"There be"句型时,教师可以通过一种游戏来实现教学:老师让一名学生悄悄地把一个球放在另一个学生的课桌上。当学生靠近球时,其他学生会说:There is a ball. 相反,当这名学生远离球时,听到的声音会很轻。声音的近大远小现象将会帮助学生找到该球。复习"There is a ball in …'s desk."句型时,教师让学生把书和其他物品放在桌子上,这样他们就可以猜出球的位置。游戏结束之后,他们应该以答案竞赛的形式复习当日所学。

T: There is a ball in our classroom,and there are some toys in our classroom too. What else is in our classroom? Please introduce our classroom. (Students tell the items in the classroom with “there be” sentence patterns in groups).

S1: There is a bookshelf in our classroom.

S2: There is a computer in our classroom.

S3: There are many desks in our classroom.

通过游戏和竞赛,学生不仅巩固了"There be"句型的使用,还为自己更准确、更熟练地运用语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情境教学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2.案例二:文化意识与英语语法教学

在文本解释中,教师必须跨越语言的工具障碍,注重语言的人文功能,深入探讨文章背后的文化含义。可以看到,教师对于课文讲解的最终归宿是实现教育,使学生形成文化意识,而不仅仅是理解文化知识。通过语法结构与解释也能够窥见出英语国家背后的文化意识。例如,教师可以对比不通国家的否定句型的设定,通过否定词的位置引申出不同国家的语言文化。再如,教师也可以对比古英语与现代英语中的语法变化,来英语语法的变迁来解释在不同阶段英语国家的文化发展。目前,很多教师对于语法的教学仅仅知识局限在单纯的语法结构的解释,例句的联系,而对于文化这个角度比较忽略。这是一直以来语法教学的一个盲点,同时也在于很多教师本身对于语法与文化之间的联系知之甚少。因此,充实语法教学的涵义与深度,不仅是学生需要努力的一个方向,也是教师需要努力的一个方向。

文化意识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要求教师将其不断渗透到平时的教学中,使学生能够基于文化知识发展文化意识,最终形成文化品格。英语教师应充分发掘教材中的文化资源,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从而增强学生的跨文化能力,最终达到文化育人的目的。

3.案例三:思维品质与英语语法教学

在语法教学中,除了教授语法外,还应包括语法的含义、功能和用法。教师在解释语法的含义和功能以及语法条目的应用时,可以将其与思维品质的培养结合起来,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还能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

学习语法,例如虚拟语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教师在教导虚拟语气时,通常注重虚拟语气的形式维度,强调"与现在相反,与过去相反,对未来相反"的句子构成,强调主句和从句的相应形式,而较少注意虚拟语气的语义功能的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计以下活动,促进学生对虚拟语气功能的理解和使用。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反思和分析能力:

Have you ever regretted doing something or haven't done something in the past?

As a senior,what advice do you have for younger students?

What are your expectations and hopes for your future study?

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将使用虚拟语气。学生可以使用的句型包括:

I wish I had...

I wish I hadnt...

I suggest that you should...

It is necessary that you should ...

It is essential that I should...

It is vitally important that I should...

在本次活动中,学生可以反思自己的学习,找出自己的好坏位置,然后认真规划。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练习各种形式的虚拟语气,如与过去事实相反的句子和从句的组成。更重要的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找出自己的缺点,给自己和他人提建议,培养学生反思学习的能力。

4.案例四:学习能力与英语语法教学

在当前的英语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教师的投入,而忽视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导致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严重分离。课堂教育只强调学习的结果,而忽视了学习的效果。这些被动的学习方法完全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完全脱离了新课标的要求。因此,英语教学的关键在于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的教学也应该更加注重这点。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人们对事物的本质规律没有完全地了解过。知识的认知其实有一个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简到繁,由旧到新的过程。分步法是一种特别适合语法的教学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经教师的指导,学生可以通过比较、探索、讨论等方式充分利用自己的学习能力,从而激发自己的学习潜力,提高英语学习意识,更为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在从句这个语法要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从句的类型,从句的结构等几个方面分层次的进行教学。在教学的时候同样也是带领学生分层次的进行学习。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前首先准备大量的例句,让学生从这些例句中发现出共同点与不同点,进行总结与分析,共同探讨从句的特点。在学生对于从句的特点有基本的认识之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一起进行联系,用连线题,或者填空题等形式,让学生之间进行分组的讨论。当然,為了活跃课堂的氛围,教师可以采用更加活泼的形式,让学生更加积极的投入到这个过程中来。最后,教师可以通过更加复杂的题型,例如改错题,阅读理解题,写作题等形式来测试学生对于从句的运用能力。从这个分层次的过程中,学生对于从句的学习与运用是循序渐进,逐渐的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这也是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学习特点的。教师在进行语法教学的时候就需要遵守这个规律,而不是一昧的进行理论的讲解,否则也会很容易的让学生失去兴趣。语法本身是较为枯燥抽象的内容,很多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在学习的时候仅仅是依靠死记硬背,甚至是很多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也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因此,在语法教学中,教师必须深入钻研理论知识,学习教学技巧,运用更加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与学习特点的教学方式来提升教学效果。

5.建议

从教学活动的角度出发,教师可以根据核心素养不同阶段的要求,设计不同学段的教学活动,创新英语学科内外的教学,形成一套核心素养的培训体系。核心素养的培养不能表面化和形式化。只有将核心素养与英语教学相结合,才能推动整个教学过程,从而实现核心素养的形成。

从教师层面来看,首先需要创设具体的情境,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语言能力不仅包括词汇、句型、语法,还包括交谈论述和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为学生创设具体的语言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运用语言,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其次,营造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在英语学习中,文化意识是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教师需要注重为学生营造浓厚的文化学习氛围,不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然后,我们应该设计一个开放的问题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利用英语,尝试用英语思考,用英语组织语言。最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新课程改革也主张学生应该学会如何学习。只有学会学习,他们才能举一反三,获得更多的知识。

6.结论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素质教育不断发展的形势下,英语教学不再是单一的语言应用学科。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再适用于当前的英语教学。相反,它主张以培养学生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为目标,更注重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他们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

本文基于我国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概况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背景,首先分析了我国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对学生的英语语法学习进行了初步的探究,然后提出了将核心素养纳入英语语法教学的新思路,为学生的长期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要求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平时的教学中循序渐进地向学生渗透。既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又让学生在掌握语法知识的基础上发展核心素养。从而使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可以得到实质性的提高。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得以体现和发展,从而最终达到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艳君. 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本土英语教学理论建构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6.

[2]程晓堂,赵思琪.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J].课程·教材·教法,2016.

[3]钟启泉.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挑战与课题[J].全球教育展望,2016.

[4]陆锋.指向思维品质培养的初中英语语法教学实践[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8(08)

[5]张允.小学英语阅读课堂中的过度教学问题[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8(07)

[6]王式街.悬念在英语叙事性文本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8(06)

[7]褚艳,徐静芳.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高三英語复习教学实践[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8(04)

[8]李景华.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课程整合探究[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8(04)

[9]刘忠保.例谈初中英语语法课上学生主动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7(08)

[10]孙军秀.多维解读新版《英语(PEP)》教材中的“趣”[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7(06)

[11]黄正翠.基于多元视角的高中英语文本解读——以外研版Book 8 M5 “Space:the Final Frontier”为例[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7(11)

[12]刘鹏.基于交往教学的高中英语教学变革及创新——以上海市高中英语教学改革实践为例[J].中国培训,2015(10)

猜你喜欢
案例研究语法教学核心素养
工商管理学科的案例研究方法的几点思考
新课改背景下的英语语法教学误区及教学策略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