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优化的策略探究

2021-06-15 21:56孙利华
教育界·中旬 2021年2期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策略探究小学语文

孙利华

【摘要】古诗词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不仅是前人们智慧的结晶,还具有极高的鉴赏价值。很多教师认为小学生的能力有限,在鉴赏古诗词这方面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开展古诗词教学的时候,教师会以讲解为主。这样导致的后果就是课堂教学模式又变为了灌输式教学模式,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然后在课后死记硬背。显然这样的教学方式是无法达到教学目标的,无法让学生感受到古人的智慧,所以教师要优化课堂教学方式。本文从现状、策略两个方面入手,探究了开展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小学语文;策略探究

古诗词中蕴含着优美的意境、丰富的内涵,在提高学生文化审美能力、接受传统文化熏陶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因为当前的古诗词教学为教而教,使得学生没办法感受到古诗词中蕴含的内涵,也无法对古诗词学习产生兴趣,所以教师需要对古诗词教学策略进行优化。

一、教学现状

在当前的古诗词教学中,教师会直接将古诗句逐字逐句地进行翻译,然后让学生进行记录、背诵。这样的教学方式枯燥乏味,且是为了让学生应付考试而学习的,所以学生对古诗词学习并不感兴趣,只是将其进行了记录、背诵,并不能感受到古诗词的内涵、意象。

二、教学策略

(一)创设一定的情境

虽然古诗词的语言精简,但是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意境。而想要让学生感受到古诗词中的情感和意境,教师需要创设出一定的情境。因为在具体的情境中,学生可以对知识进行感受、体验,在体会到古诗词意境的同时,感受到诗词的美。

例如在教学杨万里的《小池》时,这首古诗词为典型的七言绝句,短短的二十八个字就将初夏小池的美丽景色进行了完整的描述:细小的泉眼之中悄无声息地流出水,形成了细细的溪流,溪流两旁的树的倒影覆盖了水面,水面上冒出了荷叶,荷叶上边立着一只蜻蜓……原古诗是这样的:“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通过简简单单的几个字,构建了一個小而精致、柔和宜人的意境。如果教师直接对其进行讲授,学生可能只是单纯地对古诗词的意思有所了解,并不能切实地将古诗词中的意境感受到。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创设出有效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对诗词的意境进行感受、体会。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多媒体技术运用起来,借助多媒体技术将初夏荷塘的景色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体会到诗人描写的画面。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诗词的意境,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诗人用字的巧妙。比如在第一句中,作者运用了“惜”字,这个字立马将泉眼拟人化了,溪流之所以那么细,是因为泉眼的爱惜,不想让其流得太快。在第二句中,作者运用了“爱”字,这个字给了大树生命,将水面当成了镜子,大树在水边欣赏着自己的风采。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将美术家朱宣咸创作的作品《小荷才露尖尖角》进行展示,从而让学生将诗词当中描绘的优美画面进行体会、感受,让学生通过具体的画面感受作者笔下的小池景色,感受蜻蜓与荷叶互相依偎。由此可见,创设有效的情境,可以让学生对古诗词有更好的理解,让学生感受到古诗词的宁静、和谐美。

(二)分析作者的处境

古诗词是古人宣泄情感的一种方式,所以每一首古诗词都蕴含着作者的情感,让学生感受古诗词中的情感、意象是新课标提出的要求。不过古诗词与学生日常用来交流的白话是有很大差异的,所以很多学生无法真正理解古诗词中的情感,在对古诗词进行鉴赏的时候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引导,让学生更好地对古诗词进行鉴赏。

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诗人的处境进行分析,结合诗人身处的背景对古诗词进行鉴赏。在这样的古诗词教学中,学生的鉴赏热情得以被激发,课堂教学的氛围能有效地活跃起来,学生也可以领悟到诗人的情感。例如在教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这首诗词描述的是重阳节登高、插茱萸的习俗以及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由于小学生的年纪较小,生活经验有限,所以学生在学习这篇古诗词的时候很难感受到诗人描写的“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一情感。所以,在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引导作用发挥出来,让学生对王维作诗的环境进行分析。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这样引导。

师:什么情况下我们会特别想念自己的亲人,感觉到孤独呢?

生1:有次爸爸出差的时候我生病了,晚上只有我和妈妈在家,当时我特别的想爸爸。

生2:在我过生日的时候,爸爸妈妈在加班,很晚了都没有回来,我感受到了孤独,而且很想爸爸妈妈能够和我一起过生日。

……

师:同学们说得都非常好。那么现在请大家来想一下,王维在重阳节的时候一个人在长安为了谋取功名而努力,没办法和自己的家人在一起,他的感觉是怎样的呢?

生:王维很想念自己的亲人,而且会感觉到孤独。

师:说得没错!作者在当时就作了这首诗,用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在古诗词的第一句,诗人用了“独”和“异”两个字,借助其将自己身处他乡的情感进行了凸显。那么,同学们,你们能从这首古诗词中感受到作者的哪些情感呢?

生1:王维身处他乡觉得外地的一切都很陌生,不管是身边的人,还是身边发生的事,又或者是语言、习惯,这些都与家人不同,所以在古诗词中可以感受到诗人身处异乡的思乡之情。

生2:古诗词中的“独”字体现出了作者的孤独,描绘了作者孑然一身的处境,也将诗人家乡的温暖凸显出来了,可以让人感受到诗人的思乡之情。

生3:“异乡”和“异客”这两个词语可以将诗人质朴的情感有效地表达出来,让人感受到作者身处异乡,仿佛一叶扁舟的情感。尤其在重阳节这种家人团聚的节日里,周围的人都在与家人团聚,而作者只有一个人在过节,所以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体现出来了。而古诗词中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是作者的真情流露。

……

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可以置身于作者的处境进行深入思考,结合作者身处的环境对古诗词进行鉴赏。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的情感共鸣更容易被激发出来,学生也会对作者作诗的境况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更容易对诗人的情感有所领悟。

(三)带领学生品味意境

古诗词中蕴含着优美的语境和意象,其既是古诗词的内涵,也是古诗词的精髓所在。所以在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要重视对古诗句的品味与揣摩,要引导学生对古诗词进行深入的感悟,使其感受到古诗词中蕴含的情感和内涵。在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诗眼”抓住,要让学生围绕“诗眼”进行联想与想象。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让学生把握好诗词的主题,还能让学生掌握古诗词的情感和艺术特色,从而有效地让学生与古诗词进行交流,让学生快速地理解、掌握古诗词的内容,让学生对古诗词的内涵进行欣赏。

例如在教学陆游的《示儿》的时候,教师如果采用传统的古诗词教学方式,对古诗词进行详细的讲解,学生是很难理解和掌握知识的,更无法感受到古诗词中的意象。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古诗词进行品读,让学生有效地感受到诗人的老泪纵横以及看不到收复失地的死不瞑目的情感。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将全诗的诗眼“悲”抓住,并有效掌握古诗词中作者的悲壮、凄凉之情,感受到诗人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情感。虽然古诗词中蕴含着国破后作者的悲伤心情,但是作者也对王师有着希望,希望其能一统中原。诗词中的语言是较为通俗易懂的,作者并没有过多地进行修饰、雕琢,而是将诗人的真情实感自然地流露出来。这样一来,既可以给学生感受古诗词的情感提供有力的幫助,让学生有效掌握、欣赏古诗词的内涵,也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出引导作用,要让学生抓住古诗词中的关键词语。因为这些关键性的词语是古诗词内涵的凝练,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关键字词意思的理解,让学生更好地对古诗词的内涵进行鉴赏,更可以为学生感悟古诗词的意境奠定良好的基础。

古诗词鉴赏教学的开展是很重要的,其不仅可以有效地让学生感受到古诗词的魅力所在,感受到古诗词中蕴含的内涵、文学造诣,还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古典文化审美能力,有效地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上述提供了几种开展古诗词教学的方法:创设出一定的情境、分析作者的处境和带领学生品味意境,教师可以将其运用于实际教学中。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通过学习古诗词感受我国文化的璀璨,完全理解、掌握古诗词中的景象、情感、意象和内涵,感受、体会到古诗词的美,进而使其鉴赏能力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宋杰.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探究[J]. 时代教育, 2016(24):243.

[2]张留群.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策略探究[J]. 学周刊, 2017(29).

[3]任晗宁. 小学语文高年级古诗词教学策略探究[J]. 新课程(小学), 2016(07):372.

猜你喜欢
古诗词教学策略探究小学语文
对英语课堂实效性的反思与探究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谈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
浅谈少先队员荣誉感、 责任心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