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抽象,思辨推理,构建模型
——以“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为例

2021-06-20 23:16江苏省太仓市实验中学
数学大世界 2021年13期
关键词:一元二次方程系数方程

江苏省太仓市实验中学 朱 鸣

一、生长数学下的价值判断

1.授课对象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为某实验初中九年级平行班学生。

2.教材分析

所用教材为苏科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 》(九年级上册)。教学内容为经历了“从问题到方程”和“解方程”的七课时教学后,教材安排了一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对照《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发现这一节为选学内容。虽为打星号内容,但是数学科任老师都不会忽略它,因为“学习这一内容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一元二次方程及其根的认识,也为今后的学习做准备”。

3.学情分析

学生已具备有关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等知识,也应该有能力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列出一元二次方程,然后通过“未知”转化为“已知”,“降次”等方式,注重几种解法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差别,领会不同方法的特点和本质,快速求解一元二次方程。而本节内容形式比较抽象,书本的推理过程中涉及了含参的根号运算,学生倍感吃力。基于上述教材观、学生观、教学观,可以确定以下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4.教学目标

(1)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2)经历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的探究过程,加深学生对一元二次方程及其根的认识;

(3)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5.教学重点

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6.教学难点

归纳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二、价值判断下的活动设计

基于这样的价值判断,教学中可以建构下列教学活动,实现教学价值:

1.建构知识网络

教师:到目前为止,同学们学过哪些方程?

学生1:有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三元一次方程组、分式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

教师:你们会解这样的方程吗?(板书:x+1=0)

学生2: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小学就会解了。

教师:那这样的方程你们会解吗?(板书:(x+1)(x-2)=0)学生3:x=-1或x=2 。

教师:我想问一下这个方程的“式结构”是什么?

学生3:应该是“A×B型”吧,你介绍过的。

教师:对!事实上,所有的一元二次方程都可以经历从“A=0型”到“A×B=0型”的生长过程,解方程都利用这样的式结构来进行,也不必去细分到底是哪种具体的方法。

教师:今天我们的主要任务不是解方程,而是反其道而行。

问题1:请你们分别以x=1,x=2 为方程的两根构造一个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学生很快就写完了,展示两种不同的书写形式:(x-1)(x-2)=0,x2-3x+2=0。

问题2:请你们分别以x=-1,x=-2 为方程的两根构造一个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问题3:请你们分别以x=-1,x=2 为方程的两根构造一个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教师:这样的例子永远都举不完。请你通过类比,分别以x1、x2为方程的两根构造一个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学生顺着惯性思维,很容易将含参的一元二次方程的双根式写出来,但是在书写成一般式的时候,部分同学遇到困难而停滞。此时小组的帮助可以彰显力量,绝大部分学生能正确书写出两种不同的形式。

教师:以问题3的结果为例:(x+1)(x-2)=0,x2-x-2=0,每个等式的左侧能乘个“2”吗?

学生4:可以。

教师:乘“-3”呢?

学生4:可以。

教师:乘“a”呢?

学生4:可以。

学生5:好像不可以吧,“a”若等于0,这就不是一元二次方程了。

教师:这位同学很细致,他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的认识蛮深刻。那我们能否将刚才对照的式子也添上“a”呢?

学生6:我写成了ax2-a(x1+x2)x+ax1x2=0(a≠0)的形式。

教师:如果我将更一般的ax2+bx+c=0(a≠0)上下对照着写,你有什么发现?

纯字母的对照比较还是有难度的,学生分别讨论。有的学生陷入沉默,实则没有将上半节课的内容展开对比和联想;有的基础较好的学生观察力比较敏锐,目光中暗示已经找到答案了。

教师:谁给大家提示一下?

学生7上黑板,在 -a(x1+x2)和b,ax1x2和c的下方划了曲线。

众生:喔(恍然大悟)!

教师:谁来求一下方程的两根的和与两根的积呢?

教师:通过这两个等式,你们有什么想法?

学生9:原来两根和与两根积就可以用系数来表示,深藏功与名啊!

教师:你们很牛气,竟然和法国数学家韦达在16世纪时的发现是一致的。

……

2.典型问题拓展

……

三、活动设计下的教学思考

上述的活动流程彰显了教学设计的意图,在学生递进式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把握问题的本质和数学的本质。学生经历了数学抽象,发展了数学推理,构建了数学模型,他们的思维不断升华,这或许正是建构主义者的一种理想吧!

1.前后一致谈抽象

建构主义学生观认为: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境中的。在解决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之前,学生是从最基本的一元一次方程起步的,逐渐生长到一元二次方程的阶段。其实对于方程而言,它的本质是一种假设的思想,是一种尝试的想法。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往往秉承着一种试错的态度。既然无法一眼洞穿,那就用不同的假设去验证它,在种种备选方案中选优选简,进而决策。那么如何将一元一次方程“x+1=0 ”生长成一元二次方程“a(x-x1)(x-x2)=0 (a≠0) ”的 “双根式”呢?这中间就蕴含着数学的抽象思维,按照四个数学抽象之一的弱抽象定义来看:从原型中选取某一特征(侧面)加以抽象,使原型内涵减小,结构变弱,外延扩张,获得比原结构更广的结构,使原结构成为后者的特例。对照这样的定义,我们不难发现,原结构是一个一元一次方程,借用它的概念,可以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当然,也可以用“双根式”a(x-x1)(x-x2)=0 (a≠0)来表示。如果从一元二次方程回看一元一次方程,无非是“A×B=0”中包含了“A=0”这样的形式,它的“式结构”中涉及了一个“升次”或是“降次”的问题。

2.逻辑一致话推理

皮亚杰给出了“同化”和“顺应”的概念。同化是指认知结构的量变,顺应是指认知结构的质变。对于a(x-x1)(x-x2)=0 (a≠0)这样的方程,建立在学生可以有效避开“雷区”—a≠0的基础上。

3.一以贯之建模型

建构主义学者认为,同化和顺应过程的交替,实际上对应着学生认知结构的“平衡——不平衡——平衡”的过程,用鲍建生教授的观点来看,可以对照成“模型——模式”“模式——模式”“模式——模型”的过程。在“模型——模式”阶段,这是涵盖数学的概念、关系和结构的阶段。学生理解一次方程的概念和一般式的结构,进而可以生长到二次方程的概念和几种结构形式。在调节参数的过程中,学生其乐融融,认知没有突破,仍处于“平衡”的状态。当课堂进行到“模式—模式”的拐点时,数字和字母的特殊化和一般化互相印证时,一旦“-a(x1+x2)=b,ax1x2=c”直击灵魂,学生固有的认知“平衡”被打破,大巧如拙的数学推理的“不平衡”就展现得淋漓尽致。至于“模式——模型”的过程,可以认为是具体的应用,在一般的方程和函数中较为多见。本课中,通过例1、例2、例3三个简单例题来穿针引线,将学生的认知水平在经历刚刚的突破后维持在一个较高的平台,使学生认知进入更高一个层次的“平衡”中。

本课例中,学生畅所欲言,不断地把这节课的探索活动、思维过程,提升内化为理性经验。这样的经验是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并把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借助数学课堂中的抽象、推理和模型实现知识的处理和转化,从而形成知识结构。知识结构化了,往往就能同中析异、异中求同了。

猜你喜欢
一元二次方程系数方程
解析几何中的轨迹方程的常用求法
关于几类二次不定方程的求解方法
小小糕点师
苹果屋
嬉水
分分钟,帮你梳理一元二次方程
例说“一元二次方程”在中考中的应用
中考里的“一元二次方程”
巧用一元二次方程的“B超单”
圆锥曲线方程的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