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视域下苗绣文创产品开发策略研究

2021-06-20 01:58顾彦力杨勇波吴彦泽
绿色包装 2021年2期
关键词:苗绣文创产品设计策略

顾彦力 杨勇波 吴彦泽

摘要:苗绣文化是中国刺绣文化的奇葩。新时期以来,苗绣文化面临着保护传承与发展创新的重要任务,而文创产品开发的目的是弘扬传统文化,但是苗绣文创产品在其市场中始终未能引起大众的广泛关注。文章力图走文化与现代科技融合的道路,尝试寻找设计苗绣文创的新方法,从智能化设计策略入手,重新定义苗绣文创产品。通过对智能化技术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和现有文创产品设计趋势的解读,对智能化苗绣文创产品的开发进行探索,提出如何创新苗绣文创产品的智能化设计策略,以推进传承苗绣文化。

关键词:智能化;苗绣;文创产品;设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TB472,J5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00 (2021) 02-0077-05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17CG208);湖南省教育厅项目(16C0494)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Miao Embroidery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lligence

GU Yan-li1, YANG Yong-bo2, WU Yan-ze2(1. Chizhou University, Chizhou 247100, China; 2. 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uzhou 412007, China)

Abstract: Miao embroidery culture is a wonderful flower of Chinese embroidery culture. Since the new era, Miao embroidery culture is faced with the important task of protection, inheritanc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and the purpose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development is to carry forward traditional culture, but Miao embroidery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in its market has not attracted widespread public attention. This paper tries to take the road of 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ry to find a new way to design Miao embroidery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and redefine Miao embroidery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lligent design strategy. Through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intelligent technology in product design and the design trend of existing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development of intelligent Miao embroidery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and puts forward how to innovate the intelligent design strategy of Miao embroidery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so as to promote the inheritance of Miao embroidery culture.

Key words: intelligent; Miao embroidery;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design strategy

文化自信是当代中国的时代命题,2019年6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发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黄皮书,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这一章节中提出了“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堅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的观点[1],由此可见,让文化成果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建设当代文化、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方向。早在2006年,贵州苗绣就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0年湘西苗绣也扩展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可以说苗绣作为中国少数民族特有的民间手工艺,在传统刺绣文化宝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的传承和创新对新时代增强文化自信和振兴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具有重要意义。许多中外学者和设计师对苗绣传承和创新已探索多年,依然存在较多困惑,就苗绣文化而言,其生存空间不断被挤压却依然找不到传承的方法,苗绣语言也无法让世人所理解;就苗绣文创产品而言,要么艺术不实用,要么实用不艺术,两者结合的产品少之又少,且大部分产品同质化严重,不符合当代社会的消费需求。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智能化产品不断更新迭代和智能产业不断升级为文化成果的转型和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文化创意产业也将产生巨大的变革,苗绣文创产品开发也有了新的方向。

1 苗绣文创产品发展现状

苗族分布在中国的湘西、黔东南、滇桂交界等地,这些地方的地形复杂,交通极为不便,因此各地的苗族人民长期生活在崇山峻岭之中,多年来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而苗绣作为生活必需品之一,也只是自给自足。直到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湘西这片恬静宁和的土地作出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后,不仅湘西苗绣的发展迎来了曙光,祖国其他地方的苗绣传承与创新也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如今,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越来越重视,苗绣自然受到更多的人关注。在政府的引导和民间人士的支持下,有关苗绣的文创产品设计与销售也逐渐开展起来。诚然,苗绣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在一定意义上推动了苗绣的保护和传承,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就文化性而言,现有市场上的文创产品并无太多文化内涵,不能讲述苗族人民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等;就艺术性而言,文创产品过于注重装饰,目前的苗绣文创产品以苗绣图案拼贴为主要特点,导致设计的产品千篇一律,且与现代审美观点脱轨,不符合世俗人们的眼光;就实用性而言,大多数文创产品虽然保留了古老的苗绣风格,但在功能上并不能再现苗族人民的生活方式,且现代人们在生活中也不需要这些产品,因而无法真正保留和传承苗绣工艺和苗族文化;就技术性而言,更多文创产品为机器制作,缺乏传统手工艺品应有的温度与情感。总的来说,现有的各类苗绣产品缺少文化创意,且互动性较差、启示性较弱、趣味性较低,甚至部分产品还存有说教的意味,没有达到人们的预期效果。

2 智能化文创产品时代的开启

中国传统文化创意产品凝集着当时的科学技术和文化创意。科技创新作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与文化的每一次融合都将产生巨大的变革[2],随着互联网+、大数据、3D打印等一系列新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智能化也越来越普及。所谓智能化产品即以人工智能及其相关技术为驱动,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理念,将产品的功能向着数字化、网络化、虚拟化和场景化等方面进行升级和转型,智能化技术和文化创意产业结合,将静态文化创意产品转化为动态文化创意产品,运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就是智能化文化创意产品。

智能化文化创意产品是一种全新的文创范式,彰显了技术在文创产品开发中的重要作用。传统的文创产品主要注重表达某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特征,比如与该遗产相关的造型、图案、风格和色彩等,智能化文化真正注重文化内容的活态传承,比如讲好非遗故事,延续非遗工艺,追求非遗价值,总的来说,智能化视域下的文创产品根植于文化土壤之上,是美好精神、美好故事、美好情感和美好形象等核心价值的时尚展示与表达,感知、领悟与理解文化与创意的内涵是文化创意产业的“神和魂”[3]。

3 智能化苗绣文创产品设计的必要性

苗绣本身是一种传统手工艺,由于社会的变迁而逐渐没落,要让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虽然手工艺是人与物、人与自然之间建立的某种完美的文化和谐,但仅仅依靠手工艺技术推广并不能让苗绣文化发扬光大,人们依然无法理解苗族历史和文化。而智能化是一种技术,离开了文创产品这个载体来解读苗绣也是没有意义的,将智能化和苗绣文创产品相结合有较大的必要性。有意义的文创产品是指依靠人的创意智慧、技能、天赋和文化积淀,结合当代最前沿的技术对文化资源、文化用品进行创造与提升,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从而生产出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4]。因此以智能化为手段进行苗绣文创的设计,对复兴苗族历史文化、保护苗绣文化活态传承、推动苗绣文化创新性发展、促进中国各民族文化的大融合具有重要价值。

3.1促进苗绣文化保护

改革开放发展40多年来,国家逐渐意识到保护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而文化的发展重在传承,只有不断进行传承,才能确保文化得以发展,两者相辅相成。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中国传统文化流失和断层的现象异常严重,许多传统手工艺被所谓的机器生产所替代,此外西方文化入侵也十分严重,例如西方的设计学理论也逐渐地侵蚀中国传统造物思想,像苗绣这样较为“冷门”的文化,更是面临着将要“灭绝”的风险。因此,在国家大数据技术、互联网技术日益成熟的背景下,为了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提出了基于数字可视化技术的智能化保护策略。比如故宫博物院以手机APP的形式将故宫文化以虚拟化和场景化的方式加以展示,其背后运用的就是人工智能相关的技术如增强现实,数据库分析,3D成像等等,不仅向全世界宣传了故宫文化,更是以智能化技术结合交互设计、用户体验等设计思维的方法将种类繁多的故宫文物资料加以保护,在传统的文物收藏和开发这条文化保护之路之外开拓了新的文化传承之路。因此,借鉴故宫博物院的保护方式,将苗绣从风格、图案、针法技艺以及背后相关的故事传说以APP交互平台来展示,可以很好地保护苗绣文化。此外,人工智能相关技术中的数据分析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可以将苗绣文化的精髓加以传承,这为苗绣艺术今后进一步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全新思路。

3.2推动苗绣文化创新

中华文化历经千载、几经沉浮而从未断绝,其根本就在于它不是凝固不变的,而能够在重大的历史关头,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在时代变革中不断进行自身的新陈代谢和更新发展[5]。因此,苗绣文化同样需要不断创新,在苗绣传统文化的背景下进行推陈出新,恰如其分的对苗绣文创产品进行智能化设计。例如,通过苗绣文化科普类的手机APP、苗绣线上博物馆、苗绣图案参数化设计平台等诸多智能化产品,将苗绣文化的来源、脉络、类型、风格、特点、技巧等元素加以展示,使得更多的观众学习和欣赏苗绣文化,这对于苗绣文化的发展是一次革命性地创新推动。此外,对苗绣相关的文化元素用智能化技术进行解构,分成针法技艺、图案种类、历史传说、配色原理等等模块,并运用于服装设计与工程、专门史、视觉传达设计等学科,比如苗绣的针法多种多样,有平绣、辫绣、结繡、缠绣、绉绣、贴花、抽花、打子、堆花等,可以用人工智能算法技术对其进行排列组合,从而得出更为复杂的针法技艺并运用于现代服装设计中,从而制作出更为奇特精美的服饰产品,也可以将现有的苗绣图案元素打散,以参数化方法进行元素重组,用知觉演算法找出与苗绣原图最接近但又有区别的图形,运用于家具、栏杆等设计中。这些方法均可以让苗绣文化元素以跨界的形式传承下去,真正做到与其他文化融合,从而推动苗绣文化创新。

3.3助力不同文化融合

文化的变迁具有时空性,由于地理位置的差异造成了各地文化习俗的不同,而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文化也在不断演变。苗绣是苗族文化的代表性产品,不同时代的苗绣有不同的特征,代表着某一年代苗族人民的思想,而苗绣与其他民族的文化遗产又有很大区别。时至今日,了解苗绣文化的人还是非常少,因此推广苗绣文化,让大家接受苗绣之美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智能化设计以数字技术为支撑,使得它具有强大的融合与渗透能力。一方面,智能化技术可以使苗绣文化在网络、手机等各种互联网平台进行推广和传播,让大家迅速了解苗族文化,另一方面,将智能化苗绣文创产品推行到国内外各个电商平台上,由于这些互联网平台遍布在世界各个角落,该模式的实施可以将苗绣背景、文化内涵、艺术风格、针法技艺等信息推广至全国乃至全球各地,使得更多人认识苗绣、了解苗绣,喜爱苗绣,从而起到苗绣文化与其他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作用。

4 智能化苗绣文创产品开发策略

在人工智能技术不断成熟和国家高度重视国家苗绣这项非物质遗产的双重语境下,智能化苗绣文创产品以何种形式开发,或者做成什么类型的智能化苗绣文创产品,都是值得去践行的。根据现有的前卫设计思维分析,智能化文化创意产品的创新途径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该类文创对公众具有启发性。所谓启发性是指产品能够在使用过程中启发用户的思维,激发用户的进一步思考,加深对产品所包含的知识内容的理解,使用户在掌握基本知识基础上,进一步解决其他相关问题,就苗绣文创而言,人们可以慢慢学习苗绣相关历史、文化和技术;第二,智能化的文创产品不同于传统文创产品,它是站在科技的肩膀上进行设计,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和方法、激发公众的科学思维、进而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提升科学素养。

4.1互动化体验苗绣文创

情感体验对产品设计较为重要。因为產品设计不只是针对消费者的需求,还要让产品与消费者在情感上产生沟通与互动[6]。的确,任何一款文创产品的设计若要取得成功,加强文创产品与受众之间的互动尤为重要。在以往苗绣文创产品的设计中,由于缺乏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导致打开文创产品市场举步维艰。因此,设计开发智能化苗绣文创产品已是刻不容缓。如今大数据技术、互联网技术以及信息可视化技术的迅猛发展,VR(虚拟现实)和AR(增强现实)等高新科学技术日益成熟。所谓VR技术实际上是融合了计算机图形技术、传感器技术、人工智能化技术等多项较为先进的技术,即通过计算机生成的一种完全虚拟的景象,犹如是在现实世界中创建的一种仿真系统; AR技术是将半真半假的世界即虚拟和现实场景进行无缝衔接,在现实场景中融入虚拟景象,使它能为苗绣文创赋予更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毋庸讳言,VR和AR的兴起,为苗绣文创产品的设计创新提供了良好契机,也是一种更高的挑战。就苗绣文创而言,完全可以通过VR和AR等高技术手段的融入,以缩短文创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苗绣文创产品与大众的交流与互动。例如,VR技术在诸多先进技术的助力下,一幅幅精美的苗绣在受众面前展现得淋漓尽致,沉浸式的交互体验使得受众在完全虚拟的环境体验刺绣过程,从而真正达到了文创与人们之间的交互目的。因此,将VR和AR技术应用到苗绣文创产品的智能化设计中,可以极大丰富和增强广大用户对苗绣文化以及苗族文化的认识,并带来全新的体验感和交互感。在包罗万象的苗绣文化世界里,可以通过AR技术将平面的苗绣作品转换为三维动态模型,同时对苗绣文创产品配以语音解说,让用户既能看到立体感的苗绣绣品,也能看到刺绣过程,还可以用VR技术将苗族迁徙的历史绘制成虚拟场景,让用户身临其境,回到从前,与苗族人民一起生活,一起刺绣。这种基于互动性的智能化苗绣文创产品设计,将使得广大用户给予苗绣文化以深刻的了解。

4.2趣味化了解苗绣文创

传统苗绣文创产品较为注重产品本身视觉文化符号特征的重塑设计,这样的文创产品更多强调装饰美。高新技术语境下的交互体验文创产品创新更聚焦于数字化时代的服务与内容的体验行为规划,同时兼顾体验载体(物理产品)的物质特性的综合体验设计方法[7]。比如,在实际性创作过程中,首先进行体验式的故事讲解。因为苗族的祖先是蚩尤,炎黄二帝战败他后,开始了大范围的迁徙,所以大量的苗绣绣品图案反映了该段历史渊源。因此,在苗绣文创产品的智能化设计过程中,可以参考动画版本的《清明上河图》,将苗绣图案以动画片的形式展现给大众,详细讲述上古时代的故事。又如,利用手机APP或者网络作为平台,推出一款与苗绣相关的科普教育类苗绣文创游戏,目的是通过反映苗族群众生活场景的图案,让用户了解从古至今苗族的历史文化变迁。此外,还可以结合苗绣作品当中的《创世歌》、《祖先歌》、《迁徙歌》、《起义斗争歌》、《生产劳动歌》、《情歌》等苗族民间文学内容,对游戏设计成不同难度的关卡,使得广大用户在通关游戏过程中,深入了解苗绣文化的精髓。由于苗绣文化内容繁复,这类趣味性文创开发也可以进行多样化展示。因此,智能化文创产品设计的成功离不开其启示性、教育性和趣味性的特征,这使得人们在精神上更加充实。所以通过游戏的方式将苗绣的历史、典故以及苗族生活进行讲解,可以被各个年龄段的用户接受并喜爱,同时也避免了说教的意味。最后,智能化的苗绣文创产品还可以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技术,设计出参与感更丰富,体验感更有趣的产品,以充分发挥趣味化设计策略的作用。

4.3品牌化增值苗绣文创

以往的苗绣产品同质化严重,这是由于缺乏IP设计,IP是品牌的核心,是文化内涵、文化价值的根本表达,是区分产品特征的重要因素。中国目前为止IP设计做得好的有故宫博物馆,独特的宫殿形象和数量庞大的故宫藏品是文创产品的设计根基,也是品牌化的根基。而智能化技术中的参数化设计出无数文创衍生品,这些文创衍生品与IP原型相似,但又不完全相同,因此“IP+智能化+文创”的模式既打破了产品设计同质化的缺点,又保留了IP形象,做到了品牌的不断增值延续。因此智能化苗绣文创可以走以IP为核心,以品牌增值为目的的道路。

5 结语

苗族人民那些千百年来经历的传奇,长年累月积淀的文化以及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都被绣在这部世代相传的“无字史书”——苗绣上,并且将苗绣运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8]苗绣文化是苗绣产品的精髓,是其不断延续的永恒力量,目前对于这部世代相传的“无字史书”唯一能做的就是持续不断地保护和创新。苗绣保护,不是狭隘地封存;苗绣传承,也不是一成不变地继承[9],只有在充分了解苗绣文化艺术基础上,以促进广大用户对苗绣及其文化的认知与了解为目标,以与人工智能相关的一系列技术如数字化设计、数据可视化、增强现实等为依托,采用启发公众、集成资源和凸显个性的思路将苗绣文创产品进行智能化设计,才能增强苗绣文创产品的互动性、启示性与趣味性,最终达到苗绣传承和创新的目的。如今在保护苗绣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性创新,充分发挥出数字化时代高科技带来的优势,将人工智能技术和文化创意产业结合,借助智能化苗绣文创产品的羽翼可将苗绣文化带出深山,带进大都市,让它融入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共同呼吸,共同感受。

参考文献:

[1]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2019年6月9日.[EB/OL] http://theory.people.com.cn/GB/68294/428935/,2019-06-09.

[2]余吉安,徐琳,殷凯.传统文化产品的智能化: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融合[J].中国科技论坛,2020,(02):54-61+71.

[3]解学芳.人工智能时代的文化创意产业智能化创新:范式与边界[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0(01):42-51.

[4]刘文良,谢佳林.互联网+文创:走出传统非遗创新性发展的困境——以湖南木偶艺术为例[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03),45-46.

[5]薛光远.改革开放以来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历史逻辑与社会关怀[J].大连干部学刊,2020,36(12):41-46.

[6]赵伟军.基于眼动分析的现代设计尺度研究[M].南京: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7:97-105.

[7]刘彦.信息化语境下文创产品设计的新契机——文创产品交互体验设计浅谈[J].工业设计,2015(12):88-89.

[8]杨勇波,李怡,李茜.设计扶贫视域下十八洞村苗绣产品开发的困惑与对策[J].四川戏剧,2020(08):67-70.

[9]刘文良.“非遗”视域下湘西苗绣传承的创新路径[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5):136-144.

猜你喜欢
苗绣文创产品设计策略
苗绣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入寨出山 留住苗绣
苗绣
苗绣产业化赋能民族地区乡村振兴
文化文物单位开发文创产品意义重大
苏州昆曲文创产品的再设计研究
赣鄱生态水产品包装设计策略研究
浅议郊野公园对城市宜居性提升的设计策略
设计策略决定企业品牌形象
大连智慧旅游平台UI浪漫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