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2021-06-21 09:26尹俪
教育界·中旬 2021年4期
关键词:提升策略表达能力语文教学

尹俪

【摘要】人与人之间进行沟通要依靠语言表达来完成,要想清楚地讲出谈话的主要内容,就需要体现出语言表达的流畅性及条理性,在一定程度上,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时,其语文素养也会随之提升,并且会使学生受益无穷。那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的表达能力有效提升,是每位初中语文教师不可忽视的课题之一。本文以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表达能力方面的问题为切入点,据实分析了提升学生表达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文教学;表达能力;提升策略

据调查发现,先天因素及后天因素共同决定著人的表达能力,所以会出现有的人表达能力强,有的人表达能力弱的现象,若表达能力不足,则可通过后天的培养来提高。因而,初中语文教学对学生后天的表达能力的提升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要及时更新教学方法,适当改进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表达兴趣,使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另一方面,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严密的思维逻辑决定着学生在人际交往时语言表达是否恰当。由此可见,得心应手的语言表达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出个人的综合能力,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至关重要。

一、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表达能力方面的问题

(一)传统观念仍然存在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部分教师依旧沿用陈旧的思想,普遍认为在考试时能够拿高分就是好学生,就是达到了初中语文教学的目的。很明显,这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若教师不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则还会出现“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观点,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导致他们不愿意表达自己的看法或想法,怕被别人否定,进而形成习惯,丧失表达的自信。另一方面,即使学生的语文成绩考得再好,却在课堂学习或实际生活中无法流利、自如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也会对学生以后走上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缺乏有效的表达能力训练

面对升学的压力,部分初中生更愿意花大把的时间去复习数学、英语等,认为语文就是多写、多记,致使他们不断缩减语文学科的学习时间,甚至直接忽视语文学习。从语文学科的性质来说,学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及精力掌握并积累相关的知识点,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部分学生不愿意将时间浪费在语文学习上,更没有精力来练习语言表达,造成学生的表达能力无法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得到有效的提升。

(三)缺乏合理有效的评价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往往忽略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缺乏合理有效的评价。一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普遍认为语文作为语言的基础,表达能力自然而然地在学习过程中就会提升,无需专门培养。因而,他们只关注对学生诗词、字词句、阅读、写作等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评价,对学生表达的看法或想法无法提供有效的建议,从而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产生不利的影响。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表达能力的策略

(一)借助课前导入,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的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要依靠语言表达来体现,因此在实际教学中,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如在教学过程中,以教材内容为依据巧设悬念,借助问题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使其主动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例如:在教学《春》一课时,教师可先利用多媒体将有关春天的事物直观地展示给学生,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然后进行提问:“同学们,当你想到春天的时候,首先浮现在你眼前的会是什么?”学生甲:“是一片一片美丽的花海,还有田野间刚吐出嫩芽的小草,还有融化了的潺潺流水。”教师:“表达得非常好,感谢你的分享。”教师继续语言引导:“首先让你感知到春天已经到来的是什么?”学生乙:“是在清晨的山间小路上,打湿裤脚的露珠,或是窗外透过来的温暖阳光。”“关于春天的诗句有哪些呢?”学生丙:“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还有杜甫的‘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这种导入形式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使学生的思维想象得到拓展,不仅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而且为学生感知语言精髓提供了便利条件,从而为提升其表达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借助想象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初中语文教材是听、说、读、写训练的主要材料,教师在课堂中要充分挖掘教材所体现的教育因素,为学生创造想象的机会和空间,并要求学生表达出想象的画面,这也是提高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要以教学内容为基础,将训练方式渗透进教学中,使表达能力的培养和课文内容的思想教育紧密联系起来。与此同时,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及时捕捉教材的空白处,为学生创造想象的机会,并对课文内容进行补充,在对课文拓展及延伸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例如,在教学《木兰诗》一课时,一位教师曾创设了这样的情境:“木兰凯旋得胜后,回家的第二天发生了什么事情?”针对这一问题,学生们展开激烈的讨论,如学生甲说:“第二天,方圆几里的村民都赶来一睹这位巾帼英雄的风采,没想到,原来是一名娇柔的女子。”学生乙说:“第二天,她的战友们来找她出去庆祝,当看到穿着女装的木兰后,大吃一惊,这么多年,原来你一直都在骗我们。”说完全班哄堂大笑。学生丙说:“朝廷中的高官屡次登门拜访,邀请木兰继续报效国家,都被木兰婉言谢绝了,她说,如今天下太平,已经不需要她再上战场了,现在她只想守在亲人身边以尽孝道。”学生丁说:“我的结局非常浪漫,她一直仰慕的大英雄得知她是女子后,第二天就来向她提亲,他们从此过着幸福的生活。”此时,教室里传出热烈的掌声。通过学生们丰富的想象,各抒己见,不同的画面、不同的构思鲜活地呈现在面前,在一定程度上对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提供了便利条件。

(三)借助角色扮演,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据调查所示,提升语言表达要以双向互动的语言为基础进行培养,学生只有通过互动才能强化表达能力,进而实现有效提高的目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要求学生借助表演的形式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将主人公及事件真实、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表演中得到提升,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达到了教学目的。例如:在教学九年级《刘姥姥进大观园》中的第二大部分“刘姥姥上演笑剧的过程”时,教师先让学生理解课文,将小说的结构及内容掌握牢固,然后要求学生仔细揣摩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如贾母、王熙凤、刘姥姥等,并讨论人物的性格特点,在课堂中学生们可各抒己见,对于不足之处,其他学生可以进行补充,便于学生更好地融入角色扮演中。随后,展开实际表演,有条件的班级可利用道具来创设环境,包括头饰、服装等,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们有模有样地进行模仿,既活跃了课堂氛围,又锻炼了自身表达的胆量。表演完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对各位演员的表现做出评价,可以从语调、生态、服饰、动作等方面细致、全面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又为“观众”提供了语言表达的机会。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锻炼。

(四)借助课余时间组织实践活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要想使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升,只依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依靠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来达到想要的效果。例如定期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进行实际训练,不仅在真实的交流情境中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还锻炼了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例如:在学习完《岳阳楼记》后,为了使学生体会到那种美的享受及作者的博大情怀,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最近的景点参观,让学生想象自己仿佛就站在岳阳楼上,脚下就是壮丽的洞庭湖水,同学之间相互描述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使学生不由自主地敞开心扉,阐述自己的观点,使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最大化的提升。教师还可以邀请学生以小记者的身份到公共场所去做一些采访活动,如商场、公园、汽车站等,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真正体会到人际交往中语言表达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提升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刻不容缓,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在生活中,语言表达都与学生息息相关。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创新精神,结合教材内容为学生营造互动氛围,充分挖掘教材所体现的教育因素,为学生创造想象的机会和空间,灵活运用丰富的教学手法,为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昕.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方法[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

[2]黄岳剑.初中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表达能力的途径分析[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0(05):43.

[3]韩忠军,朱宝利.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和方法[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09):142.

猜你喜欢
提升策略表达能力语文教学
创新写作教学,培养表达能力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
加强联想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