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段英语写作训练中的运用

2021-06-21 12:28卓晖妹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21年3期
关键词:写作训练思维导图

卓晖妹

摘 要: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发展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写作可以训练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但是写作教学一直是小学英语的薄弱环节:学生的写作水平特别是结构意识堪忧,写作思维混乱。思维导图的出现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学生的写作思维转为可视化,写作的结构意识增强了,写作的内容更丰富,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學英语;写作训练

一、小学英语高年段的写作训练

(一)写作训练的意义

写作训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受到自身的词汇和语法知识限制,所以在小学高年段进行有效的英文写作训练至关重要。

(二)小学英语高年段写作训练的现状

为了真实地了解学生的写作水平,笔者对本校四到六年级的学生进行如下问卷调查:

你觉得自己的写作水平属于哪个级别?(  )

A. 优秀 B. 中等

C. 一般 D. 很差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对自己的写作水平评价不高。接近一半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写作水平很一般,思维水平和语言水平的失衡,导致学生对英文写作有畏难情绪。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他们想表达的内容很丰富,但由于语言交流环境的缺乏,语言能力与思维能力发展不平衡,无法用英语准确地表达出内心的真实想法,导致对英文写作缺乏信心。

而且教师忽视写作技巧的指导,导致学生在写作中的布局谋篇和遣词造句不太符合英文表达习惯,使得学生的习作成为翻译式的语句拼凑。学生习作的最大问题是无话可说、缺少框架、结构混乱、层次和逻辑性不强。

二、思维导图在英语写作训练中的作用

思维导图能让学生有效地梳理文章思路,让学生尽情联想,为学生写作提供更多的素材,使写作思维可视化,写作结构意识提高了,写作水平自然就提高了。思维导图是一种重要的教学和学习策略,也是一种工具。

(一)思维导图的内涵

思维导图是英国著名学者东尼·博赞提出的一种学习策略。它是终极的组织性思维工具,是运用线条、符号、词汇和图像,遵循一套简单、自然、基本、易被大脑接受的规则,使用色彩,从中心发散出来的自然结构,有了它,我们可以把一长串枯燥的信息变成彩色的、容易记忆的、有高度组织性的图。它不仅具备具体性、直观性和逻辑性,还因为有着丰富的色彩和各种形象的标注而具有生动性和趣味性。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高年段写作训练中的作用

1. 思维导图适用于小学英语写作教学的理论基础

思维导图在写作教学中的功能体现在脑科学、建构主义理论和知识可视化理论这三方面。

思维导图采用的是“全脑”模式,同时利用图形的形式,整合信息与图片,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全脑,增强记忆力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建构主义教学观强调,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意义建构的创建者。教师让学生掌握其绘制方法,并建构写作框架,罗列写作提纲,便于学生更好地使用思维导图进行写作。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整体构思,培养篇章结构和布局谋篇的意识,提高语言表达的逻辑性。

知识可视化是将人的观点、想法、情感、认知结构中的知识等以图形方式准确而高效地表达出来。思维导图的特点与这一理论不谋而合。思维导图能帮助学生梳理英语语言知识、形成有条理的知识体系,思维导图通过层级、支干、图形、箭头等要素把写作内容进行连接,形成清晰化、结构化、形象化的知识体系,帮助写作梳理结构。

2. 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段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写作是一个思维整理的过程,清晰的思路是写作的关键。

(1)组织和理清思路,提高效率

在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将分散的知识点进行有效的整合,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整个过程就是提炼知识核心、突出重点的过程,也是分清层次关系,实现知识融合的过程。

(2)将抽象的语言结构转化成可视化语义网络

教师在借助思维导图辅助学生写作训练的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根据写作话题联系自身生活实际,使用各种符号、图示和线条绘制出恰当的“思维导图”,需要经历一个从“模仿到创作”的过程。

(3)保持“习作”的整体性

思维导图是一幅完整的“图例”,展示了写作内容的层次性和整体性。学生在写作时可以参照思维导图,时刻关注到写作内容的完整性和关联性。它有助于学生总结和反映孤立的、零散的句子和短语,给学生一个完整的构图。

(4)思维导图有利于学生对单词的记忆,为写作提供扎实的词汇基础

运用思维导图能帮助学生记忆单词,不仅能减轻教师的压力,而且能降低学生记忆单词的枯燥感,还可以延缓单词遗忘速度,促进学生对单词的长时间记忆。

思维导图使学生能够有效把握课堂教学过程,构建清晰的知识脉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学习效率。

(5)总结与评价功能

在写作教学中,思维导图可以作为形成性评价的工具,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及思维发展情况,还可以作为总结性工具,即教师根据学生最终制成的思维导图,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程度,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

三、运用思维导图提升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对策

小学生要将大量没有规律的语言材料熟练地运用起来,难度较大,此时就需要加强思维导图的应用,帮助学生整理语言材料,提升学生英语写作能力。

(一)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思维导图的应用

让学生学会利用思维导图来构思,需要长期的积累,所以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做好渗透和引导。课堂上的板书可以采用适合的思维导图形式,也可以让学生对作业中学过的知识点,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归纳总结,学以致用。

(二)通过使用思维导图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读写结合

大量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在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思維导图来理清文章思路,将烦琐的内容以条例清晰的形式展现出来。这样可以强化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加深记忆,从而更好地写作。经过长期的训练,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用思维导图对阅读的文章进行归纳和分析,这样可以让学生清楚句子间、段落间的联系,快速地梳理文章的脉络,提高阅读能力,在促进学生提升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为学生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写作教学中思维导图的绘制流程

思维导图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和记忆,提高学生对写作的兴趣。绘制时,第一步要梳理资料;第二步是明确目标,提炼主题,中心主题要具有概括性,可以用词或者图画表示,在纸的中间绘制中心主题;第三步是联想发散,围绕中心主题,形成二级分支,用适当弯曲的粗线条与中心主题连接起来,二级分支可以使用图形或者关键词;第四步是构思分支,选择适当的图形,符号来表达;第五步是层级关联,艺术加工。不同层级之间的图形要有所变化,可通过颜色、字体的变化,突出显示重难点,并做适当的艺术加工。

思维导图是教师教学思路的直观体现,是知识的网络构架,具有很高的可移植性。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学内容的特征,联系学生实际和教学实际,发散学生思维,设计出科学并富有艺术美感的思维导图,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和学生。

参考文献

[1]费珊琳.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英语教师,2017(07).

[2]景嫣.以“图”为媒从模仿到创作——例谈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高年段写作训练中的应用[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6(02).

[3]刘胜男.思维导图在小学生英语阅读中的运用探究[J].英语教师,2015(12).

[4]李苑.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高年级英语作文能力提升路径研究[J].海外英语,2017(18).

[5]万烨.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小学教学研究,2018(11).

[6]朱常宇.借助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英语写作能力[J].名师在线,2018(32).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里仁洞小学,广州510000)

猜你喜欢
写作训练思维导图
如何能让中学生写好作文
基于小学英语话题整合写作训练,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探讨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训练的良性互动
思维可视化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
论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中年段借助阅读教学开展写作训练二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