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语文自主课堂教学研究之我见

2021-06-21 09:19洪天侠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1年13期
关键词:自主课堂

洪天侠

摘要: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语文课堂学习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课程改革在不断深入,但农村现在的很多学生,却由于各种原因,失去了语文学习的兴趣,每天坐在教室里被动地学习,很少有快乐可言,课堂上老师虽然布置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但他们很多时间在互相推诿,而有时则一直由学习好的同学或几个人在唱“独角戏”,其他人却无动于衷,只充当看客。语文课堂教学上,我们从“求趣求效求得”入手,真正培養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农村中学语文   自主课堂  求趣求效求得

“学生主动参与语文课堂学习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的课程理念,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得到了广大教师的呼应,我也加入到这个大军的行列,尽心做好每一节课,开展小组合作。但当我参与到学生的小组讨论中去,才发现:他们很多时间都在互相推诿 ,并没有陈述与学习有关的内容或见解,表达自己读书的感受和想法……几分钟过去了,他们并没有开展实质意义上的学习。而有的小组虽然有进展,也只是一直由学习好的同学唱“独角戏”,其他人却无动于衷,只充当看客。 我愣住了,心里猛一沉:我的学生难道就这样对待自己的学习探讨?我们的小组探究学习方式就这样的没有了实在意义?。从实际的课堂实验来看,很快我发现我自认为“很好”的教学设计对于学生来说,未必都有用,很大程度上我忽略了农村学生的学习现状,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忽略了不同阶段的学生是有着不同的特点的,这样一来我的课堂怎能获取高效?学生们的自主课堂又怎能结出硕果?

一、 求趣,即追求语文教学的情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们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爱上语文学习。只有当学生以主人的姿态出现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学才有脱胎换骨的变化,学生才能体验到学习语文的乐趣。但我们农村现在的很多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失去了学习兴趣,每天坐在教室里被动地学习,很少有快乐可言,一位外国同行说:如果学生不动,你要先有本事让他们动起来,然后又要有本事让   他们不动。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中外说法虽异,道理却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有“不动”到“动”再到“不动”,就充当了创设这个“愤愤悱悱”的角色。所以要让学生“动”,让学生对自己所教的学科感兴趣,教师就必须具有渊博的知识、幽默的教学语言和丰富的表情。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用情感感染学生,用心灵打动学生,用知识吸引学生。教师要欣赏学生,多鼓励学生,肯定学生在学习中的进步,让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对知识充满渴望,而“疑”是探求知识的起点,也是激发学生思维的支点。陆九渊曾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一个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注意从“疑”入手,巧设悬念,启发学生思维。

二、 求得,即在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有所得,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大家知道,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一种渴望和追求,即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或赞同而不是批评或否认。成功时,情绪高昂、兴趣倍增;多次努力仍然失败时,就会畏难失落,挫伤积极性。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环境下,自主探索,讨论总结,获得成功。 我时刻以这些学习心得体会,指导着自己的教学行为。但学生的智商有高低之分,正如伸出来的五个手指长短不一一样。它是着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形成模式,使其可以成为普遍意义上值得借鉴的做法。

三、 求效,即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做到正真意义上的减负增效

课堂上,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唱主角,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这样学生既可以通过自己的发现过程,体验到发现知识的兴奋感,同时又提高了完成任务的自信心,从而使他们相信:我能行,我能自己解决问题。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增强了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当然,与城里的孩子相比,农村的学生,学习的渠道少些,学习的范围相对狭隘了些,教师补充的内容也体现不出学生的主动性。而语文课作为最基础的学科又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着广泛、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培养自主的学习能力。例如利用墙体广告、课堂、图书馆、报刊、网络、电视等多种渠道,通过查找、留心观察、访问等多种方式,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同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尽量创造机会让学生提问,再引导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比较大,能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但在学习中,学生往往会从不同的方面、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提出问题。教师要加以疏理、组织,分别对待,并逐个解决。同时无论是老师提的问题还是学生提的问题,教师都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打破学生学习上的被动局面,提高学习效率,做到正真意义上的减负增效,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开拓的空间。叶圣陶先生曾经强调,"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学生能自学自励,出了学校,担任了工作,一直能自学自励,一辈子做主动有为的人"。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未来文明的创造者,而以课堂为基地的“实验”,为课程的动态生成构筑了一个平台,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一个站台,为学生自主能力的提升展示了一个舞台。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去探索未知的领域,尝试教学模式的教学流程中闪耀的改革火;有意识地在课堂中运用各种策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各器官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学生真正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学会创新,而不只是形式上的热闹“景象”,同时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多征求学生意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避免唱“独角戏”的尴尬情景,那么我们农村中学的的语文课堂教学照样能勃发出无限的生机和活力,真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自主课堂
试论初中数学自主课堂合作学习策略
试论初中数学自主课堂合作学习策略
巧借民俗加强语文情感教学探究
提高语文课堂的活力与实效研究
“教”与“学”结合,构建高效自主课堂
微课有三大可“为”
于教学设计过程中感悟探究学习之真谛
构建“自主课堂”培养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