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021-06-21 07:03胡立培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1年13期
关键词:口诀乘法卡片

胡立培

数学课,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重要的办法是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加强操作。在教学中,教师单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直观上下功夫还是远远不够的,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形象性的矛盾,还应充分利用直观教学的各种手段。“直观”具有看得见、摸得到的优点,“直观”有时能直接说明问题,有时能帮助理解问题,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学生从学习中得到无穷的乐趣。多年来,我以自身的教学体验,结合同仁们的教学经验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总结以下几点。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老师是学生在学校最亲近的人,老师应该努力塑造平易近人、一视同仁的形象,主动关心学生,让学生一切行为的动机以成 为老师心中的好学生为目标。在实际教学当中,学生会因喜欢某个老师,而偏爱他所教学的科目,也就是“亲其师,信其道”。但要學生亲师信道,老师就必须信任和尊重每一位学生,即便对于学困生也绝不放弃。对于学困生更不能吝啬适当的鼓励和表扬,建 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老师应尽量帮助学困 生弥补数学知识上的缺陷,让他们对学习数学有强烈的胜任感,进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对于学生的点滴进步,教师要善 于用言语和表情来缩短师生间的心灵差距,让学生精神上得到满 足,自信心得到提升。

二、探索规律,引发兴趣

数学教学要注意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和要点, 更要培养 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对知识内在规律的敏锐观察力, 能够触类旁 通、举一反三,并且在规律的发现过程中,积累经验,学会思考。比方,在讲到《乘法口诀》这一部分时,有学生发现相邻两句口诀间 相差的数是固定的,3的相邻两句乘法口诀之间相差 3,4的相邻 两句乘法口诀之间差4,那在学习后面的5、6、7 等乘法口诀时,就可运用规律进行类推,自己编写乘法口诀了。

三、通过游戏,激发兴趣

低年级学生爱说,爱笑,爱动,爱玩。如果在教学中忽视了这一特点,一味平铺直叙的去讲,必然使他们觉得疲劳乏味,是达不到良好的效果的,经验证明:要妥善地把他们喜欢做游戏的兴趣迁移到课堂上来,让他们充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产生对学习的兴趣。如:找朋友,夺红旗,开汽车,我是小小邮递员等等。如讲“认识8”的教学时,我就是通过这几种游戏巩固了8组成,第一,让学生从学具盒里拿出小圆片摆8的组成;第二,老师摆出1-7的数字卡片,指名学生“找对子”;第三,做“找朋友”的游戏,老师把1-7的数字卡分别发给7个同学,每人拿一张站在讲桌前,然后指名其中一人手拿自己的卡片站在6个同学的对面,用自己的卡片去找朋友,他的数字卡片和对面的数字卡片组成了8,大家齐说:“对”!不是8,齐说:“不对”!第四,看谁得分多,老师和同学比赛,老师拿出一张数字卡(老师慢慢的出现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全体同学说出和老师数字卡片组成的数,学生齐说说对了(一个不错),学生得分,如果有一个说错,老师得分,做这个游戏时,同学们更齐心了,注意力非常集中,很少有错。每当他们胜利时,都高兴地鼓起掌来。对低年级学生采用各种游戏进行教学,在教学中突出一个“活”字,学生学的轻松愉快,兴趣浓,学生积极性主动性高,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勤奋学习,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智力,教学质量得到了大的提高。

四、以生活实践为例,激发学生兴趣

数学知识从日常生活中来,服务于日常生活。 在小学数学教 学中引入生活中的实物或情景,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更 易掌握新知识。所以,很有必要导入贴近生活的事例,更好的消除学生的恐惧感和距离感。例如,在教学《认识钟表》一课时,老师可 以通过一个实际的闹钟进行解说,运用实物让学生更好的区分时 针、分针和秒针,并且分清它们的长短,再利用钟面引入时间的概 念。因为闹钟是日常生活中的熟悉物,如此一来,就能让学生感到 亲切,短时间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效果是黑板画图不可比拟 的。

总之,数学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交流等,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猜你喜欢
口诀乘法卡片
卡片排一排
健忘卡片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巩固练习
水往高处流
巧记乘法口诀
关于线性变换乘法与矩阵乘法
乘法猪
三八等于多少
口诀法解一元一次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