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研究

2021-06-21 07:26梁银亮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1年13期
关键词:创设内容情境

梁银亮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所以,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吸收它的知识和智慧,启迪心灵,增长自身的人格魅力。使学生在掌握基本语文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进行自我完善,从而促使语文课堂实现高效。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在赏识教育中,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教师在学生面前不是一位不可冒犯的权威者,学生也不是唯命是从的卑微者。师生只有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学生才有了安全感,才能充满信心,思维才有可能被激活,才可能敢于提出问题,敢于质疑。这样,就为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创设了一个轻松愉悦、民主和谐的环境气氛,促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愿望,即亲其师,学其道。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这种气氛的建立需借助一些手段,如温柔的目光,亲切的抚摸,殷切的希望,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使学生更加依赖老师,从而激起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这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关键所在。

二、创设情境,课堂展示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教师的授课过程,其实就是把书本中原有知识进行再次加工,把静止的文字变成活生生的形象,赋予文字全新的活力,让学生听起课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过程。因此,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积极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那么,应该怎样创设教学情境呢?

课堂展示是学生学习交流的平台,学习目标可以展示,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可以展示,小组评价的结果也可以展示。所以我们的课堂是一个开放的、透明的、师生共同促进的课堂,绝不是过去的一言堂。展示哪些内容,这些内容如何展示,展示到什么程度,需要展示的内容如何分配,在课前都要有适当的预设。每一个内容都有它的教学价值,只是展示的程度需要老师掌控,有些内容只要一带而过,有些内容却需要深入追究,这样才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展示的方式主要包括:屏幕投影、书面展示(板书)、口头展示(语言)、行为展示(表演)。屏幕投影可以将学生在预习作业中典型的样本展示给全体学生,树立榜样或暴露问题。书面展示,要求能将展示的内容条理化,能较好地反映问题的要点和逻辑关系,便于其他同学阅读、理解题意和解题过程;口头展示要求在讲解、讨论和交流的过程中能用简洁、流利和通俗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能选择较好的切入点阐述自己的观点;行为展示则是希望通过适当形式的表演,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展示类型分为静态展示和动态展示两种。静态展示即学生经过小组讨论后将需要展示的内容抄写在黑板上;而动态展示则是学生互动交流过程中的展示,这个过程展示的是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面对其他同学提出问题后的应对能力以及相应的形体和行为表演等,它需要学生对所涉及的问题有比较全面而深入的思考,它反映了学生课前准备的充分性和思维的敏捷性。

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要充分发挥语文教材蕴含的创新教育因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所蕴含的创新教育素材,鼓励、启发、诱导学生多提问题、多质疑,因为提问是一个人从已知伸向未知的心理触角,是创新意识的具体体现。

发挥语文学科思维功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语文教学必须发挥学科的思维功能,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放在首位,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创新能力的开发要求,把创新教育融入教学之中。教材中有些课文的创造性思维因素比较明显,有些课文的创新思维因素较为隐蔽,这就要求师生努力去挖掘。

四、合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满堂灌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抑制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挫伤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科学地使用现代教学手段可以有效地調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语文课堂效率和学生的创新能力。但是,现代教学手段的使用,使得一些教师成了鼠标“点击手”,课堂的满堂灌成了教师的满堂翻,这样的课堂根本发挥不了多媒体的辅助功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恰当地借用现代教学手段,给学生创造自学的机会。

综上所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积极调动学生的探究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语文课堂在实现高效的过程中,促使学生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猜你喜欢
创设内容情境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创设未来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