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了,亲人》听课有感

2021-06-21 07:28高永萃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1年13期
关键词:学情李老师亲人

高永萃

课文《再见了,亲人》节选自著名作家魏巍的纪实文学《依依惜别的深情》。记叙了1958年10月最后一批中国人民志愿军离朝回国时,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景。文章以道别语“再见了,亲人”做为题目,可见全文是以写离情别意为主,表达了中朝两国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情谊。今天,在学校组织的听评课活动中,我聆听了学校骨干李老师的课。她采用的是情感教学,启发学生想象,在头脑中再现文章所描述的情景和形象,使他们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并注重学法和写作方法的指导。

一、情境引入,理解亲人的深刻含义

情感性是语文学科固有的特征,而本课则更是深含了浓郁炽热的亲情氛围。课前,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个“亲”字,然后独具匠心地利用“亲”字的演变过程微课,引导学生能更真切、更宽泛同时也更深刻地领会“亲人”一词的丰富内涵——了解到有些人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也可以也叫亲人,为引出课文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注重预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主要内容的概括、課堂上的检查,李老师依据这两个方面展开,并着力让学生能够有学法的习得。例如主动查字典的习惯、观察写好字的方法、归纳概括的能力等等,实现《新课标》所强调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学习的核心。”

例如第一部分字词的检查,主要是针对学情前测而得来的。发现学生在朗读“阿妈妮”“暂时的供应困难”时出错较多,所以只重点纠正这两个词语的读音;理解词语意思方面, “雪中送炭”“噩耗”是两个新词,B、C层的学生理解起来有所困难。在教学中除了让学生解其义,更让学生联系课文来理解;书写汉字,“噩”比较有困难,所以最终确定了“嫂”字。

第二部分关于课文的主要人物梳理、主要事件的归纳,是想给学生们在预习层面有更好地引领和指导。作为高年级学生,预习时不应该仅仅局限在字、词、句,更应该注重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和探究。

总之,预习检查这一环节,是紧紧扣住学情而出炉的设计,是完全符合学生认知的规律。教学中也始终贯彻“基于学情的设计才是最有生命力的”理念。

三、知情统一,情理结合

学生阅读一篇课文,不仅要提高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而且还要从文章表达的内容中学到知识,受到启发教育和情感陶冶。文道统一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每篇文章都表达了作者的感情,都反映了作者要讲的道理,通过情理的有机融合,起到润物无声的育人作用。文章的情与理是交融的,《再见了,亲人》第二部分的“情”是建立在第一部分“理”之上的,找准文章情与理的切合点是学好这篇文章的关键。

因此李老师设计了四个有梯度的问题:1.把你深受感动的语句划下来,重点体会,并作批注。2.战士们为什么称朝鲜人民为“亲人”?3.朝鲜人民为什么称战士们为亲人?学生通过分析、归纳,抓住文中句式和重点词、句、段的理解,分析典型场面、典型事例,想象朝鲜人民为志愿军舍生忘死的动人情景,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引导学生体会其内心的思想感情。在入情入境的品读中“披文以入情”突出朝鲜人民和志愿军的深情厚谊,使学生受到感染,从而使“知”和“情”在联系中不断加深,不断升华。

四、以读激情,以读悟情

对表达思想感情强烈的课文,老师应多花点精力,指导学生进行感情朗读,用读激起共鸣。《再见了,亲人》一文的语言是充满感情的,作者有意识地在陈述的语气中较多地运用了祈使句、感叹句、反问句等句式,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感情,字里行间洋溢着中朝人民的深情厚谊。在有所感悟之后,李老师注意创设情境,设计好恰当的指导语,启动学生思维,激发朗读情感,用读让学生真正地如临其境,真正地感受到那种发自内心的情感。

五、写法归纳,领悟布局谋篇之妙

在全文通读感悟之后,李老师抓住第一自然段引导学生快速思考,从开头中间结尾,表达方法。学生发现了这段话开头都是请求朝鲜人民不要再相送了,中间都是在写回忆的往事,最后都是以反问句来结尾。这样设计,将叙事和抒情巧妙结合,表达感情就会情真意切。

但本课也有不少的问题,例如教师要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鼓励自主探究、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

开课伊始的介绍课文背景,实际上可以让学生来简洁地交流,然后教师做以必要补充,这样可能更有实效,理解能更深刻,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通过这次听课,我在无形中学习方法,并积极运用我的课堂教学。即使是平时上课,我也会把上公开课的那种状态、那种对教材的把握迁移过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像窦桂梅老师所说,只有自己经过精心准备、反复琢磨,完全内化为属于自己的东西,不管什么时候上课,才会信手拈来,或游刃有余,或触类旁通,或旁征博引……

猜你喜欢
学情李老师亲人
习作教学,依“规定”还是据“学情”?
基于学情调研的鲁迅单元教学研究
Chapter 24 Live to be tortured 第24章 生死折磨
亲人
该得奖的李老师
念念不忘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学情分析有效服务教学的实践探究
宠物难伺候
亲人( 连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