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皮对羔羊的采食行为和氮平衡的影响

2021-06-24 00:33李学达李时光
中国饲料 2021年10期
关键词:羔羊大豆饲料

李学达,李时光

(1.山东省莒南县农业农村局,山东莒南 276600;2.山东省莒南县畜牧发展促进中心,山东莒南 276600)

在热带国家生产羔羊的困难之一是饲料质量低且具有季节性,导致一年内饲料原料的供应不足。由于浓缩料成本较高,农产工业副产品成为经济和营养角度下动物饲料研究的目标。因此,人们正在努力寻找成本更低、能部分或完全替代浓缩料的原料。大豆皮是大豆加工的农工副产品,是一种替代产品。有研究表明,大豆皮可以是一种能量补充原料,因为它在反刍动物饲料中由于细胞壁的高消化率,其营养价值可与玉米相媲美,而细胞壁本质上是由纤维素组成。蛋白质是反刍动物饲料中最昂贵的成分之一,饲养成本高度依赖于利用效率,同时瘤胃中氨态氮的浓度对细菌生长至关重要,它与能量来源有关,与饲粮蛋白质的溶解度和动物氮沉积直接相关(Carvalho等,2008)。因此,有必要调整氮和能量的摄入,优化微生物蛋白合成,减少氮的过度损失。反刍动物在实际饲养过程中通常每天饲喂两次,但饲养条件和饲料特性会改变采食行为参数,因为日粮营养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提高微生物效率和消化率,缩短瘤胃停留时间(周勇,2013)。本研究旨在评估用大豆皮替代玉米对羔羊采食行为和氮平衡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分组与日粮设计 试验选择50只6月龄、平均体重为(20.38±2.02)kg的羊羔,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各组羔羊分别饲喂用0、25%、50%、75%和100%大豆皮替代玉米的日粮。试验所用的青贮象草、玉米、豆粕和大豆皮营养水平见表1,浓缩料配方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2。

表1 原料化学成分分析 g/kg

1.2 数据记录与样品采集 试验共进行15周,包括1周的适应期。分别在试验第56和98天对羔羊采食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包括羔羊每天浓缩料、粗饲料摄入量、采食时间、咀嚼时间、反刍时间和休息时间。分别计算采食、反刍或咀嚼每每克干物质或中性洗涤纤维所消耗的时间。每天上午采食后4 h收集羔羊的尿液,尿液样本通过纱布过滤,-20℃保存。通过将每只羔羊的平均体重乘以排泄的平均肌酸酐,再除以现场样本中肌酸酐的浓度,计算出每日尿量估计值。根据尿量和尿中氮的水平,用g/d计算排出的氮。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尿中总氮含量。

表2 不同水平大豆皮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g/kg

1.3 统计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SAS软件单因素方差分析模型,采用正交多项式比较大豆皮添加水平的线性和二次曲线效应。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与分析

2.1 大豆皮对羔羊采食行为的影响 由表3可知,随着日粮大豆皮添加水平的升高,干物质的采食时间有显著升高趋势(P=0.06),但对中性洗涤纤维采食时间和每天饲喂时间无显著影响(P>0.05),且每千克干物质和中性洗涤纤维的饲喂时间有显著线性降低的趋势(P=0.07,P=0.09)。每千克干物质的咀嚼时间和反刍时间随日粮大豆皮添加水平的升高表现为显著线性降低(P<0.05),但每天的咀嚼时间、反刍时间和休息时间以及每千克中性洗涤纤维的咀嚼和反刍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

表3 日粮添加不同水平大豆皮对羔羊采食行为的影响

2.2 大豆皮对羔羊饲料、反刍效率及氮平衡的影响 由表4可知,随着日粮大豆皮添加水平的升高,干物质的摄入效率和反刍效率(g/h)表现为显著线性升高(P<0.05),同时氮摄入量表现为显著的线性和二次曲线升高(P<0.05),氮吸收量和氮吸收率表现为显著的二次曲线降低(P<0.05)。尿氮量随着日粮大豆皮添加水平的升高表现为显著的线性和二次曲线降低(P<0.05),而氮沉积/吸收表现为显著的线性和二次曲线升高(P<0.05)。日粮大豆皮添加水平对氮平衡量无显著影响(P>0.05)。

表4 日粮添加不同水平大豆皮对羔羊饲喂、反刍效率及氮平衡的影响

3 讨论

许多因素可能会影响饲料的摄入量,并对动物的采食行为产生直接影响,如日粮中性洗涤纤维水平和日粮的物理形式。在本研究中,试验日粮的颗粒大小基本一致,因为每种日粮均使用相同的牧草和浓缩料,唯一的区别就是大豆皮替代玉米的比例。Mertens(1997)报道,如果用非饲料纤维来源大豆皮替代含有低含量中性洗涤纤维的玉米,动物的采食行为将会发生变化。但李延涛等(2017)研究发现,咀嚼总时间受饲料中养分含量和颗粒大小的影响更大。通过将这一信息与本研究的结果相联系,由于在所有日粮中提供了相同比例的浓缩料,所以在试验日粮中颗粒大小相似,因此对咀嚼效果的影响较小。

氮摄入量的增加与肝脏中尿素产量的增加和尿中尿素氮排泄量的增加有关,相反,为了维持处于稳态生理控制下的血清氮代谢池,低氮摄入将导致尿中尿素的排泄减少。用大豆皮代替玉米对粪氮排泄量无显著影响,本研究中平均粪氮排泄量为6.2 g/d。影响粪便中氮流失的主要因素是粗饲料与精料比,因为日粮中精料含量越高,其通过肠道的速度越高,从而通过微生物活动增加了氮流失。因此,本研究中日粮大豆皮添加水平对粪氮没有显著影响可能是由于各组日粮中精料与粗料比例相同。Ferreira等(2011)使用幼龄羔羊来评估氮平衡与大豆皮替代玉米的关系,试验结果未观察到大豆皮替代玉米对粪氮排泄的显著影响,但平均值(9.49 g/d)高于本研究。氮吸收量与日粮大豆皮水平呈二次曲线效,其中50%大豆皮替代玉米组氮吸收量最低(12.9 g/d)。反刍动物的营养需求突出了瘤胃中蛋白质和日粮碳水化合物之间的同步作用,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微生物的合成,从而减少氮的损失。用大豆皮代替玉米不影响氮的沉积量留量,表明日粮中有足够的氮水平。此外,所有日粮处理组氮平衡均表现为正值,在试验期间没有蛋白质或含氮化合物的损失,从而证实了动物有效地吸收了饲粮中的蛋白质。这种正平衡表明,动物机体中存在蛋白质沉积,从而避免了体重下降,表明动物对蛋白质和能量的需求得到满足(张巧娥等,2012)。

4 结论

日粮用100%的大豆皮替代玉米不影响羔羊的采食、反刍、咀嚼和休息时间,但改善了饲养和反刍效率,对采食行为无负面影响。

猜你喜欢
羔羊大豆饲料
注意防治大豆点蜂缘蝽
四种青贮法 饲料新鲜又适口
原来饲料还可以这样玩!许愿斌用短短1年时间,开辟了饲料创业新赛道
粤海饲料
羔羊早期如何诱食
巴西大豆播种顺利
大豆的营养成分及其保健作用
寒冷天气 咋管护羔羊
羔羊育肥注意事项
中国大豆供需平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