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探赜

2021-06-28 00:54刘勇
成才之路 2021年17期
关键词:教学观念人文精神语文教学

刘勇

摘 要:在新时期的教育环境中,人文精神培养成为高职语文教学需要重视的一项全新教学要求。教师需要以语文教学内容为载体,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及优良的品质,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文章在分析高职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现状基础上,探讨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高职;语文教学;人文精神;培养;教学观念;文本内涵;写作背景

中图分类号:G641;G64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17-0004-02

在素质教育深入推行过程中,高职语文教学越来越重视对学科内涵和价值的发掘,期望更大限度地发挥语文学科的教育功能,助力学生语文学科素养及人文精神素养的培养,从而达到素质教育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结合语文学科特色开展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新时期高职语文教学需要重点关注的教学任务。蕴含着人文精神培养的高职语文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我国传统文化的可贵,不仅有利于学生文学素养、精神文明素养等多种素养的提升,而且对培养学生积极的态度、健全的人格及正确的思想观念均大有裨益。基于此,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以教学内容为载体,重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及优良的品质,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高职语文学科的教育价值。

一、高职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现状

人文精神培养是践行人本主义的重要方式,能够让高职学生学会尊重自身及他人、尊重人的价值,是现代人类社会实现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保证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手段。高职语文课程具备很多有利于人文精神培养的元素,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从当前实际教学效果来看,高职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培养虽然受到了一定重视,但在实际教学中仍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在传统观念中,高职院校的教学性质更偏向于技能技术教学,强调对学生实践能力等有利于学生就业的素养的培养。在此观念影响下,一些高职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表现出非常明显的技能性教学特点,即更重视对学生语文知识的传授及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语文学科中人文价值的发掘及人文精神的培养。整体而言,一些高职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仅局限于语文作为交际工具的价值,弱化语文学科在情感教育、人文教育方面的优势作用,导致高职语文课堂存在人文性缺失的问题,限制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

其次,同样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一些高职院校在课程设计中更加重视技能性专业课程,导致语文课程在众多技能性专业课程中课时得不到保障,课时数量存在严重不足。一些高职院校为了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会刻意加大专业课程的课时比重,这导致高职教育体现出非常明显的功利性,使得语文学科的人文价值发掘及人文精神培养沦为一种口号。这种重技能培养、轻人文精神培育的教育思维,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高职院校良好人文环境的形成,使得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沦为空谈。

二、高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策略

1.转变教师教学观念,优化教师教学方式

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培养,教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的教学观念之于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因此,要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就必须以转变教师教学观念、优化教师教学方式为前提。在教学观念的革新方面,教师要认识到语文教学内容所蕴含的人文特征和育人价值,认识到高职语文教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传授语文知识和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更在于帮助学生掌握一定文化知识、形成一定文学素养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从而达到健全学生人格、培养学生优良品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教育目标,保证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另外,教师还应该认识到人文精神对促进高职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性。在教学方式的创新方面,教师要对传统的重视技能教学、忽视人文精神培养的教学侧重做出调整,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构建尊重学生发展需求、重视人文精神培养的教学模式,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人文精神培养过程中发挥出自身的潜力,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实际生活中逐步形成人文精神。

2.发掘文本内涵,引导学生领悟人文精神

高职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经过编者精心挑选的,它们是人文精神培养的最佳载体。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高职语文教材中文章的内容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需要充分发掘文章所蕴含的人文内涵,在此基础上合理延伸,引导学生结合文章内容进行思考,并在思考中逐步领悟人文精神,由此提高学生对人文精神的理解能力,将人文精神植根于学生内心。而要达到这一效果,教师就既要对文章内容有清晰的了解,还要做到因材施教,结合高职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思维习惯等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方式将文章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展示和表达出来,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所蕴含的人文精神。

3.引导学生深入剖析文本中的人物,感悟人文精神

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过程中,教师既要对文章内涵进行分析,又要结合文章中的人物进行深入解读。在深入分析人物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从人物身上感受人文精神,从多个角度、多个维度看待文章及文章中的人物,更好地感受文章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个性化阅读能力的培养,以确保学生在阅读课内外文章时能够产生自己的思考,深入理解文章所蕴含的人文价值,并能够结合文章内容、人物故事启迪自身,在充分理解文章内涵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培育人文精神。此外,教师还应重视在课堂上为学生创造思考与讨论交流的机会,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就文章或文中某一人物进行分析,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加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4.分析文本写作背景及其所蕴含的情感,剖析人文精神

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教师既可以从文章内容及文章中人物的分析入手,引导学生在感悟文章情感基调、人物行为的过程中剖析人文精神,还可以从文章所描写的文化背景和社会背景入手,分析文章的情感基调和背景,进一步引导学生结合大环境进行人文思考,拓展人文精神培养的广度与深度。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写作背景、作者生平经历、社会背景及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等进行剖析,进而充分发掘文章所蕴藏的人文精神,从社会层面、时代特色等角度入手,实现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这样,可以让学生充分理解作者产生某种情感、做出某种呼吁的情感缘由,进而深入体会作者及文章所呈现的人文精神,并将其转化为有利于学生自身人文精神培育、健全人格发展的重要养分。

三、结语

总之,高职语文课程作为富含人文价值的重要课程,应担负起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使命。为提高学生人文精神培育效果,高职院校需要认识到实际教学中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做出优化,为高职语文教师开展人文精神教育创造条件。高职语文教师需要转变自身教学观念,认识到利用语文学科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性,并在教学中结合文章内容、文章中的人物及文章创作背景等对文章所蕴含的人文价值进行多维度挖掘,拓展人文精神教育的深度与广度,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虞登峰.探析高职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策略[J].课外语文,2019(30).

[2]徐善娥.弘扬传统文化与塑造人文精神相结合的高职医学专业语文教学研究[J].興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6(04).

[3]胡翠娜.人文精神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及培养策略[J].现代语文,2016(01).

[4]熊金星.论高职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J].怀化学院学报,2011(03).

[5]张雯.突出人文精神,创新高职语文教学理念[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02).

[6]赵宇.注重高职语文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培养[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04).

猜你喜欢
教学观念人文精神语文教学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提高高校声乐教学形式与方法探析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寻找历史的缝隙——关于“人文精神讨论”的述评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