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手术在鼻窦炎鼻息肉治疗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2021-06-29 15:56王霖
智慧健康 2021年14期
关键词:鼻甲鼻息肉鼻窦炎

王霖

(江苏省高邮市人民医院,江苏 高邮 225600)

0 引言

鼻窦炎鼻息肉属于临床中极为常见慢性化脓性炎症,其可同时累及到机体多个鼻窦,从而使得患者出现鼻塞、嗅觉障碍、头痛以及脓涕等临床表现,在长期影响下导致机体鼻腔功能出现异常,严重者可导致呼吸道感染情况加重、颅眼底并发症继而导致死亡,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有着极为严重的影响[1-2]。现阶段对于治疗鼻窦炎鼻息肉最为有效的治疗方式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人体鼻腔内部的生物解剖相对复杂,因此常规的根治手术无法在鼻腔内完成的较为精细的操作,导致手术治疗效果不理想[3]。伴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成熟和进步,微创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鼻内镜手术具有手术创口小、术野清晰且治疗效果更为显著的特点[4]。本文针对为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实施鼻内镜手术进行治疗对于改善其鼻腔功能和嗅觉的作用和价值展开分析和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8 年3 月至2020 年3 月选择60 例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展开分析和观察,严格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鼻内镜中鼻甲成形术)和对照组(常规根治术),各30 例,对照组中男12 例,女18 例,年龄19~62 岁,平均(40.51±6.21)岁,病程0.5~10年,平均(5.25±0.61)年;观察组中男13 例,女17 例,年龄20~62 岁,平均(41.31±5.96)岁,病程0.6~10 年,平均(5.36±0.79)年,其中临床分期Ⅱ型1 期、Ⅱ型2 期、Ⅱ型3 期、Ⅲ型人数占比分别为25:16:9:10。将两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1.1纳入标准

符合鼻窦炎鼻息肉西医诊断指南标准者,符合鼻内镜手术适应证者,患者及其家属在知晓同意书具体内容和条款下均签字同意参与观察。

1.1.2排除标准

合并精神认知功能严重障碍者;合并凝血功能严重障碍者;合并心脏、肝肾等严重功能障碍者,拒绝配合观察研究者。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根治术进行治疗,本次手术切口选择于患者的上唇齿龈沟的交界点,结合患者的病情的发展情况,对其相应的病变组织进行全面的清除,将筛窦实施开放操作,继而实施上颌窦根治术,手术完成后对手术切口进行常规止血操作,同时使用无菌纱布进行覆盖,最后使用明胶海绵对患者鼻腔进行填充操作[5-6]。

观察组实施鼻内镜下中鼻甲成形术进行治疗,指导患者采取正确的手术体位(仰卧位),采用蘸取1%麻黄碱的棉片对患者鼻道、嗅裂、中鼻道以及下鼻甲等组织展开收缩操作[7]。在鼻内镜的辅助下将患者的钩突实施切除操作,开放筛泡后将其进行扩张操作直到上额窦,使得病变的鼻窦完全暴露在视野之下,继而将病变组织和脓液完全清除的,并且将闭塞和粘连的额窦完全扩大直到其恢复到正常形态[8-9]。仔细观察患者中鼻甲病变的情况和范围,呈现纵向将病变的中鼻甲切开,使用组织取咬钳将患者息肉等完全清除。在手术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实施相应的处理,对于中鼻甲附着缘高于中鼻甲下缘的患者应当先对中鼻甲下缘展开处理,从而确保中鼻甲下缘和附着缘处于平行状态,继而将鼻道息肉组织完全清除。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鼻腔功能的变化情况,其中主要从以下四个维度展开综合评价:鼻气道阻力、鼻腔容积(NCV)、鼻腔最小横截面至前鼻孔距离(DCAN)以及鼻腔的最小横截面积(NMCA)。同时分别采用鼻内镜Lund-Kennedy 评分(分值越低表明患者黏膜形态越好,反之分值越高表明其粘膜形态越差)和SNOT-20CV 量表(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反之分值越低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差)展开综合评分[10]。观察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的变化情况,疗效判定: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且不存在脓性分泌物为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且存在较少的脓性分泌物为有效;临床症状无显著好转,且伴随出现较多的脓性分泌物为无效。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 对资料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n(%)]

2.2 两组治疗前后鼻腔功能变化情况

治疗前两组鼻腔功能无显著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鼻气道阻力和DCAN低于对照组,NCV 和NMCA 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鼻腔功能变化情况()

表2 两组治疗前后鼻腔功能变化情况()

2.3 两组治疗前后Lund-Kennedy、SNOT-20CV评分

治疗前两组Lund-Kennedy、SNOT-20CV 评分无显著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und-Kennedy、SNOT-20CV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Lund-Kennedy、SNOT-20CV 评分(,分)

表3 两组治疗前后Lund-Kennedy、SNOT-20CV 评分(,分)

3 讨论

鼻窦炎鼻息肉属于耳鼻喉科中极为多见的疾病之一,其具有极高的发病率,主要致病因以细菌感染、纤毛系统损伤以及过敏等因素引发鼻腔黏膜肿胀所发病[11-12]。而鼻息肉不属于真性肿瘤,而是在机体鼻腔和鼻窦黏膜上的一种突起肿块,当鼻窦炎合并鼻息肉发病后,极易引发患者出现各类临床症状[13]。对于此类疾病来说也可通过药物治疗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针对于用药治疗后无法达到理想疗效的患者需要为其实施手术进行治疗。常规的手术方式术野不清晰、在操作的过程中极易对充血水肿的可逆黏膜和纤毛系统造成损害,从而导致机体鼻腔功能减弱或者完全消失,术中的出血量相对较大,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为突出。鼻内镜的分辨率更高、且导光性和术野更佳,因此在狭窄的鼻腔内可更为全面的清除病灶组织,从而提高促进患者鼻腔功能的恢复[14-15]。在本次研究中,为鼻窦炎鼻息肉的患者实施鼻内镜进行治疗,其研究结果显示如下:两组治疗前鼻腔功能、SNOT-20CV 和Lund-Kennedy 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鼻腔功能、SNOT-20CV 和Lund-Kennedy 评分以及治疗总有效率较之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结果分析可见,有效的治疗方式对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鼻腔功能具有重要意义,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舒适度。

综上所述,为鼻窦炎鼻息肉的患者实施鼻内镜手术较之常规根治手术,前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更为显著,其具有手术创口小、术后功能恢复快,且术后并发症更低的特点,从而有效的解除了患者鼻腔梗阻症状,改善其鼻腔功能和嗅觉,可作为治疗此类疾病的首选方式,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鼻甲鼻息肉鼻窦炎
鼻内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临床疗效
鼻内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疗效分析
鼻内镜手术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下鼻甲骨折外移保留功能对慢性鼻窦炎患者主要症状及相关临床指标的影响
抗生素(阿奇霉素)与鼻窦炎口服液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的效果观察
分析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下鼻甲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临床疗效
低温等离子射频鼻甲消融术在肥厚性鼻炎中的临床病例研究
每天都刷牙,为什么还提倡洗牙
秋天警惕鼻窦炎急性发作
谨防鼻息肉术后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