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在医院感染管理过程中的应用分析

2021-06-29 15:56叶海珍骆小丽
智慧健康 2021年14期
关键词:合格率医务人员科室

叶海珍,骆小丽

(1.珠海市金湾中心医院 感染管理科,广东 珠海 510940;2.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妇幼保健院 功能科,广东 河源 517300)

0 引言

医院感染管理是指通过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对医院发生的感染现象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控制活动,目的是降低医院感染发生概率,提高医疗质量[1]。由于抗菌药物不合理的使用,病人在患有自身疾病的同时,还要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2]。随着医学的迅猛发展,对医院实际管理工作质量有更高的要求,PDCA 循环是被广泛使用的质量管理方法,具有科学化、精细化以及规范化的特点,能够帮助医院感染管理朝着精细化管理、精准化感染控制方向发展[3]。因此,本文选取我院感控管理监督员及医院各科室医护人员80 名作为研究对象,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我院80 名感控管理监督员及医院各科室医护人员,研究开展时间:2019 年6 月至2020年6 月,按照有无实施PDCA 循环的不同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 名,对照组男25 名,女15 名;年龄22~45 岁,平均(35.21±4.76)岁;医师12名,护士28 名;初级14 名,中级16 名,高级10名;观察组男24 名,女16 名;年龄22~44 岁,平均(35.32±4.52)岁;医师13 名,护士27 名;初级16 名,中级14 名,高级10 名。2 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职称等上述基线资料上,纳入统计学软件进行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可以进行临床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按照医院以往的医院感染管理方式进行,未实施PDCA 循环。观察组采用PDCA 循环进行管理,具体步骤如下:

1.2.1计划阶段(P)

首先,建立PDCA 循环管理小组,组织全体成员分析医院在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如感染管理制度更新不及时、医护人员感染控制知识薄弱、医院感染工作信息化程度不高等。其次,根据问题分析原因,大致包括:制度落实的监督检查力度不够,医护人员对管理制度理解不够深入;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知识学习力度不够,在专业能力水平上有所欠缺;为形成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医院相关考核不够严谨等。最后,根据以上问题及原因分析,制定与医院实际情况相一致的培训内容,明确培训目的,使各科室医护人员掌握医院感染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以卫生标准来完成自己的工作。

1.2.2实施阶段(D)

首先,①健全感染管理结构、明确职责。建立以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感染管理科、各临床科室管理小组的三级管理体制,明确各组成部分的的职责,根据不同管理体制制定不同的目标;②修订各项控制指标,以符合临床实际需要;③对于监督检查工作要进一步强化,要求全员参与,在不同程度上调动全院医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其次,加强全体医务人员的培训。着重加强感染管理一线的医务人员的培训,以多种形式对科主任、护士长、新上任的医护人员以及保洁员进行感染知识的教育。①医院内培训主要内容为无菌技术、手卫生知识、消毒隔离知识等,主要是根据医院感染检测结果分析来确定培训内容,进行每周授课讲解,有必要通过建立微信群的方式,增加互动,从而提高培训效果,增强医护人员操作规范性以及安全意识。②医院外培训主要是通过学术会议、培训会议等进行,保证医院感染管理的观念和知识能够及时更新,从而提高管理质量。另外,分批次安排相关人员观看医院感染检测与管理的录像,从而提高全体医务人员的防范感染的意识,并通过竞赛的方式,主动参与到培训中来。再次,加大硬件投入,提高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增加感染管理的资金支持,对科室进行改建,使布局符合感染管理条例的要求,从而具备预防感染的基本条件,采购必要的预防感染的设备;根据实际需求制定各科室感染实时监控系统,建立易于操作的医院感染管理实时监控系统,最大程度发挥信息化监测管理的优势,及时收集相关数据,从而能够及时完善、改进存在的问题。最后,创新考核形式,制定和完善医院感染防控措施。首先,考核内容要根据各科室感染管理工作的重点、薄弱环节、易出现的问题以及检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来制定,从而方便医护人员的反馈、互动、总结,增强针对性,以提高考核工作的效果。其次,实行医院感染管理与绩效工资相联系的管理模式,根据国家制定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规范,进一步修订和更新医院的制度、操作规程、考核标准,保证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以及科学化。

1.2.3核查阶段(C)

首先,各监控小组每周进行科内自查,督促指导医院的感染管理工作,找出自己不足的地方,及时更改。其次,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不定期召开会议,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现场检查,不定时抽查医务人员无菌技术操作、消毒隔离操作的规范性,微生物标本送检率以及物品表面清洁、室内通风、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最后,微生物检测,定期对ICU、新生儿科、口腔科等重点科室与部门进行空气、物体表面以及医务人员的手进行微生物学检测。

1.2.4处理阶段(A)

首先,通过各类检查找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和讨论。其次,将检测结果通过简讯的方式向各领导、各科室进行反馈,对于突出问题按照质量检查标准进行扣分并与绩效工资相联系。最后,制定改进措施,并确定下一轮的管理目标,作为下一循环评价依据。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详细记录在实施PDCA 循环前后医护人员操作规范合格率、知识考核合格率、环境卫生学(医务人员手卫生、物体表面、空气)合格率以及医院感染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 24.0 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分别采用χ2检验、t检验,若P<0.05,则代表有统计学意义,P>0.05 则相反。

2 结果

2.1 两组操作规范合格率、知识考核合格率对比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操作规范合格率、知识考核合格率明显较高(P<0.05),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操作规范合格率、知识考核合格率对比[n(%)]

2.2 两组环境卫生学合格率对比

在医务人员手卫生、物体表面、空气合格率上,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环境卫生学合格率对比[n(%)]

2.3 两组医院感染发生率对比

在实施PDCA 循环前,医院共收治病人7865 例,在实施PDCA 循环之后,医院共收治病人7968 例,2 组医院感染发生率相比较,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见表3。

表3 两组医院感染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医院感染严重影响患者的安全、治疗效果以及治疗费用,而且管理质量直接影响着医院的名誉和效益[4-5]。因此,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对患者、对医院都是非常重要的。PDCA 循环法作为有效的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很多领域,是一种全面质量管理的方法,其中P(Plan)指计划,D(Do)指实施,C(Check)指核查,A(Act)指处理[6-7]。

PDCA 循环法是指按照计划、进行实施、然后核查、最后处理,4 个环节循环往复进行全面质量管理的程序[7-9]。将医院感染管理目标具体化,相对于传统依靠经验管理的方式更加科学,从而能够实现环节质量控制,提高事前防范的过程性控制[10-12]。通过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从而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在实施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发现问题、分析原因,进而解决问题,制定新的培训目标和内容[13-14]。处理阶段是循环的关键步骤,通过对一个循环的总结、对不合理操作的纠正,进而落实到新的循环中,从而提高工作质量[15]。在临床上医院感染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主要包括:①医院内防范意识低,虽然医院大部分医务人员的防范意识有所提升,但是院内违规操作的现象仍然存在,部分医务人员对院内感染的危害性了解不够深入,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②医务人员专业技能低,随着医疗水平以及科技的发展,医疗用品不断加入新的元素,医疗设备也更加智能化,所以医务人员要不断的学习,更新知识储备,提高专业水平,进而提高实践技能。PDCA 循环中4 个环节紧密相扣,不断更新,在循环和反馈中提高和改进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本研究表明,观察组在医护人员操作规范合格率、知识考核合格率、环境卫生学(医务人员手卫生、物体表面、空气)合格率等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医院感染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为0.65%,对照组为1.7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PDCA 循环法能够使医院感染管理有计划、有目的、有改变地进行,彰显了医院管理的科学性、创新性以及系统性。

综上所述,医院感染管理过程中采用PDCA 循环法可以显著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效率,提高医护人员规范操作的意识,从而减少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合格率医务人员科室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医务人员新冠疫苗接种意愿现状及影响因素
根因分析法提高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合格率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如何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执行率
2020年畜禽产品兽药残留抽检样品合格率99.49%
2020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达97.8%
福建:通过全国首个关于尊医重卫的决议
浅析公立医院内部绩效审计的作用
切实关爱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