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联合品管圈活动在高血压老年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2021-06-29 15:56冼朝霞陆春梅黄私伟张青华钱晓燕
智慧健康 2021年14期
关键词:知晓率品管圈依从性

冼朝霞,陆春梅,黄私伟,张青华,钱晓燕

(江苏省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江苏 泰州 225300)

0 引言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且多发的慢性病之一,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在病情得不到控制的情况下可导致脑卒中、心力衰竭及慢性肾病等主要并发症,严重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1],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以改变患者的日常行为方式,提高治疗依从性,在高血压的预防和控制并发症中起着重要作用[2],因此提高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的知晓率就显得尤为必要。考虑到大多数患者年龄较大、文化程度偏低、接受知识慢,传统的教育手段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这就需要选择合适的健康教育方法。有研究报道思维导图图文并茂、条理清晰、简单实用,在老年人、儿童及文化水平低的人群中健康教育效果尤佳[3]。我科通过开展联合思维导图的品管圈活动,有效提高了住院高血压老年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8 年5~7 月入住我科确诊高血压的92 例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问卷调查目前患者高血压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开展品管圈活动后,随机抽取2018 年8~10 月同样入住我科的确诊高血压的94 例老年患者作为实验组,发放问卷调查健康教育的效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对照组

按照心内科护理常规进行健康教育,包括口头健康宣教、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内容涉及合理饮食运动、用药指导及生活习惯等方面。实验组在其基础上开展联合思维导图的品管圈活动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1.2.2组圈及主题确定

本次品管圈圈名同心圈,其意义为: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大家共同努力呵护患者健康;实行优质护理,营造对生命关怀和爱的整体环境。圈徽为红色的心:代表心内科全体护理人员爱心、细心、耐心、诚心、恒心。红色的十字架:代表我们救死扶伤的职责。绿色的手:代表我们双手拥有精湛的技术,托起患者的希望。茂盛的绿叶:代表我们是一支为了服务患者而团结一致、生机勃勃、积极向上的护理团队。圈成员由病区11 名护士组成,其中病区护士长为辅导员,责任组长为圈长。本次活动严格按照品管圈的十大步骤进行;利用评价法从可行性、迫切性、圈能力以及上级政策四方面打分,确定活动主题为:提高住院高血压老年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

1.2.3现状把握

使用自行设计的高血压知识问卷,总分100 分,健康教育知晓标准分为80 分。内容涉及饮食知识、药物知识、生活护理、促进健康行为和出院注意事项等有关健康教育知识方面的问题。调查住院高血压老年患者对高血压病知识知晓情况。知晓率=同期内健康教育知晓达标人数÷统计周期内总调查人数×100%。

1.2.4设定目标值

通过三现原则:现场、现物、现实[4],梳理现有流程,运用查检表收集数据,依据柏拉图的80/20原则,确定“宣教形式单一和患者依从性差”是本次活动的改善重点。设定住院高血压老年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目标值从77.45%上升为94.12%。

1.2.5健康教育知晓率低的原因分析

运用鱼骨图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对“宣教形式单一和患者依从性差”两个改善重点进行分析,经全体圈员投票得出“宣教材料内容广泛、缺乏针对性”“宣教方法传统”“护士评估不到位”“护士工作量大”为宣教形式单一的四个要因;“患者接受能力差”“自我管理能力低”“思想固执”“病程长”“缺乏材料”为患者依从性差的五个要因;通过真因验证查检表再次进行验证,“宣教材料内容广泛、缺乏针对性”“宣教方法传统”为宣教形式单一的两个真因;“患者接受能力差”“自我管理能力低”为患者依从性差的两个真因。

1.2.6制定对策,组织实施

(1)精准健康教育。①充分利用“高血压知识问卷”评估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②梳理患者知识缺项。③利用分类健康教育手册针对患者所缺知识点进行精准健康教育。④定期评价宣教效果实时反馈,再次实行针对性宣教。(2)多元化宣教方法。制作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处方,利用实物模型、编宣教顺口溜等方法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多元化宣教。(3)绘制高血压健康教育思维导图(饮食、运动、用药、预防、监测),见图1,护士运用高血压宣教思维导图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有效地将老年人的注意力集中在关键知识点上,图文结合,左右脑并用,提升老年人的学习乐趣[5],增强老年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的图像记忆能力。(4)增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①评估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了解患者对疾病知识、饮食运动、药物使用等的自我控制能力以及患者存在的危险因素,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体化的干预方式。②针对记忆力减退的老年患者,使用口服药盒进行药物管理,督促其按时按量服药。教会并鼓励患者在服药日记、运动日记上打卡,提高其服药、运动的依从性。③强化家庭支持、监管作用:鼓励家属监督并协助患者完成自我管理。

1.2.7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施前后高血压老年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比较,开展联合思维导图的品管圈活动后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明显提高,P<0.05,见表1。

表1 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

3 讨论

3.1 思维导图与品管圈活动可以在患者健康教育中发挥联合作用

品管圈是指工作性质相近的人共同组成1 圈,本着自动、自发的精神,运用各种改善手法,启发个人潜能,透过团队力量,结合群体智慧,持续从事各种问题的改善,使每位成员有参与感、满足感和成就感,从而认识到工作的意义和目的[6],已经在临床护理健康教育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倪栋梅[7]在护理部层面开展以“健康教育质量改进”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干预后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得到明显提升,江美齐等[8]利用品管圈活动对骨科患者进行宣教及功能锻炼有效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思维导图是一种将发散性思考具体化的思维工具,其核心思想就是将思维痕迹在纸上用图画和线条形成发散性结构,呈现一个容易记忆的顺应大脑发散性思维的自然表达过程[9],在国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也比较广泛,龚美霞等[10]利用思维导图形式对病人进行入院宣教取得较好的效果,李莉等[11]认为护士结合思维导图进行宣教能够提高健康宣教的效果和护患沟通的质量。品管圈活动与思维导图在患者的健康教育中均具有一定优势,两者的有效联合也能够发挥较好的作用,陈珂[12]利用思维导图联合品管圈管理有效降低了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促进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13]。

3.2 联合思维导图的品管圈活动有效提高了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

本研究通过品管圈活动充分发挥了圈组成员的集体智慧,利用现状调查、要因分析找到“宣教材料内容广泛、缺乏针对性”“宣教方法传统”为宣教形式单一的两个真因;“患者接受能力差”“自我管理能力低”为患者依从性差的两个真因,通过对策拟定提出了精准的健康教育及思维导图健康宣教,有效提高了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14-15]。由表1可见,实施后患者的健康教育知晓率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说明联合思维导图的品管圈活动的作用显著,有利于高血压老年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的提高。

3.3 开展联合思维导图的品管圈活动无形成果显著

本次品管圈活动不仅实现了圈目标,而且促使圈组成员提高了工作中的思考能力,增强了自信心及团队合作能力,实施后圈组成员的解决问题能力、责任心、沟通协调、自信心、团队凝聚力等与实施前对比都有较大的提升,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成员享有更高的自主权、参与权、管理权,集中原因分析,自己制定措施,使得圈内成员有被尊重、被认可、自我实现的成就感,定期组织活动促进了大家的交流,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血压老年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的提升也是对圈内成员付出的有效回报,增强了大家的信心。

猜你喜欢
知晓率品管圈依从性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药学服务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品管圈在持续改进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全周期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应用品管圈管理模式对提高COPD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的作用
产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品管圈应用的疗效分析
个性化护理对结核患者肺结核知识知晓率的影响
强化健康认知护理应用于复发性念珠菌阴道炎患者护理中对知识知晓率的改善评价
品管圈活动在眼科患者视力检查中的应用及对漏查率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