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 循环护理模式在血液透析室优质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2021-06-29 15:56许霞蔡莉莉沈艳燕
智慧健康 2021年14期
关键词:病症住院护理人员

许霞,蔡莉莉,沈艳燕

(新疆克拉玛依市人民医院(中医医院)内分泌肾病科血透室,新疆 克拉玛依 834000)

0 引言

在临床医疗技术中,血液透析是维持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之一,对提高患者存活率有极大的使用价值,该技术主要用于由多重原因引起的急性或慢性肾功能衰竭或终末期患者,且能够针对尿毒症患者起到重要的使用效果。血液透析室作为医院的主要病症治疗场所,同时涉及患者的治疗、抢救以及护理,而采用血液透析的患者多为危重病症,患者护理质量也更高,需通过严格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干预,保证患者良好的预后质量,常规护理模式对患者具有一定的护理效果,但针对部分特殊病例,如感染、脏器衰竭等情况护理效果明显不足,PDCA循环护理通过针对性目标组成闭合式、多循环的循环管理模式,是目前临床提升护理质量主要操作方式之一,可通过计划、执行、检查以及处理等四个部分组成循环护理管理措施,可通过不断发现、改进现有的护理方案的合理性,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和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目前已获得医学界广泛认可并广泛推行[1-3]。现通过选取6425 例患者进行分析,为探究PDCA 循环护理模式在血液透析室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有以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计纳入6425 例需要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进行统计,所有患者纳入时间自2019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按照随机数分组法为标准,组别差异区分对照、观察,对照组为3684 例,观察组为2741 例,对照组男2143 例,女1541 例,年龄47~68 岁,平均(56.85±5.74)岁,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病程3个月至6 年。观察组男1327 例,女1414 例,年龄49~69 岁,平均(58.71±5.62)岁,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病程5 个月至6 年。所有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血液透析的相关适应证;②血液透析患者无营养不良状况;③无精神类病症和凝血功能障碍情况[4];④所有患者均于自身及家属知情条件下参与,院方已获患者签字的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存在其他皮肤感染病症者;②存在恶性肿瘤者;③凝血功能障碍者。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血液透析室护理:①知识宣教:告知患者血液透析对病症治疗的重要性,为患者讲解血液透析前需要做好透析前准备,同时告知其血液透析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反应;②知识讲座:定期开展知识讲座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护理知识讲解,帮助患者做好透析护理以及透析后日常生活护理措施,并做好相关问题解答;③饮食指导:调整患者饮食结构,以低钾、低盐、高蛋白为主,减少脂肪摄入,及时补充维生素、叶酸以及各类营养物质,严格控制饮水量,限制患者体重增长过快引起心脏负担加大;④药物指导:严格规范相关药物及其他病症药物,减少对肾脏的毒性药物摄入,同时适量饮水加大毒素排出量,减少药物蓄积;⑤心理干预:血液透析前部分患者可能存在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需要及时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可采用注意力转移方式帮助患者缓解紧张感,保证血液透析的正常进行;⑥舒适护理: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可能产生不适感,可帮助患者调整体位,采用转移注意力方式以及其他患者感兴趣的物件对帮助患者提高舒适度,尽量避免使用镇痛措施[5-6]。

观察组于常规护理上同时给予PDCA 循环护理:

①计划:根据临床血液透析经验总结分析服务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及因素,通过查阅各类文献资料以及病理资料,以总结分析的方式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并通过多名专家共同分析,确保护理措施的科学性,进而显著降低护理失误情况的产生,减少对患者的影响。②执行:优质PDCA 护理需不断进行改进,同时由资深护理人员进行负责,实施过程中涉及患者的舒适护理、疼痛护理以及基本知识指导,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减轻患者负面情绪产生,在进行各类操作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性操作,保证护理干预的优质性可减少患者感染情况的发生,减轻患者预后负担,同时护理人员也应注意自身的消毒措施,进行血液透析前更换衣物以及手套,进入血液透析室前做好衣帽消毒。

③检查:于工作交接时间段对工作内容进行分析,根据前一位护理人员的护理情况进行分析,调查患者对护理内容的需求情况,并做好记录,同时提出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或隐患,在进行护理过程中严格避免此类问题的产生。④处理:每月定期根据本月优质护理的实施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其中存在的优势以及劣势项目,并根据各类实施内容劣势项提出相应的经验总结,同时下一次加强对该项目的护理质量进行进一步提升,针对护理人员,院内需定期开展技能考核,规范所有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质量,提高院内所有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同时做好相应的考核规范,逐渐提升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护理质量[7-8]。

1.3 观察指标

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采用自拟满意度评分调查表统计,对护理质量、知识宣教、抗感染处理等方面进行评估,满意度评分以10 分为满分,8~10 分为满意;6~8 分为一般满意,6 分以下为不满意。

统计对比两组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过程中的差错率,差错内容同时包含并发症发生、消毒不彻底、用药剂量不规范、心理护理不到位。

统计所有患者在接受护理干预后的住院时间差异,于患者入院后对患者进行统计,患者出院后进行综合纪录。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 分析结果及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表示,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

观察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分)

表1 两组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分)

2.2 两组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的差错率统计

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护理差错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详情见表2。

表2 护理人员护理差错率统计[n(%)]

2.3 患者护理后的整体住院时间统计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3。

表3 患者住院时间统计(,d)

表3 患者住院时间统计(,d)

3 讨论

PDCA 循环模式是以计划、实施、检查、处理为一体的综合性护理管理模式,近年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类病症的护理管理中,是当前最佳的护理管理措施之一,现被广泛应用至各大临床护理过程中[9]。通过对护理内容开展阶段性护理管理,完善护理的流程,不断改善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升整体管理质量和护理质量,另外有研究指出PDCA 循环护理模式可通过动态反馈、环节控制以及全程互动的方式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另外动态循环以及及时反馈也能够将护理贯穿于病症护理全过程,患者可在护理过程中得到实时的病症控制,同时在后期护理中也能够得到及时的护理优化,逐渐对患者的透析质量进行完善。通过实践中不断强化的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可显著提升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护理人员的整体护理水平也会得到进一步完善,从而提高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过程中的护理体验,进而保证患者接受治疗的安全性、舒适性,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10]。

本文选取6425 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分析得出结果:观察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护理差错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标准(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标准(P<0.05),由此可见对血液透析患者采用PDCA 循环护理,可显著提高整体护理的效果,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更高,对保证患者依从性以及病症治疗有重要的前提作用。同时PDCA 循环护理可针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起到促进作用,同时可减轻患者长时间住院所产生的经济压力,对保证患者接受护理的质量和预后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综上所述,采用PDCA 循环护理对血液透析室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减轻住院负担,同时可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值得广泛推广。

猜你喜欢
病症住院护理人员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住院病案首页ICD编码质量在DRG付费中的应用
三维管理在促进护理人员医疗设备规范使用及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青春期病症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探析感染科护理人员焦虑状况调查与对策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
踏莎行 住院感作
阿呆的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