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年来世界马铃薯种植及交易情况分析

2021-06-29 06:26雷雨颜王晓媛
中国蔬菜 2021年6期
关键词:播种面积单产马铃薯

崔 勇 雷雨颜 王晓媛

(宁夏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宁夏银川 750001)

马铃薯是世界四大粮食作物之一,目前已在150 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种植。1985—2018年的30 多年间,世界马铃薯收获面积经历波动上升期、逐步缩减期两个阶段;亚洲马铃薯产量的全球占比由1985年的19.50%增至2018年的51.24%,逐渐取代欧洲成为世界马铃薯最集中的生产区;我国马铃薯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该区域播种面积占全国比值在60%以上,历年产量占比也均在50%以上,其中2006—2018年间产量占比一直稳定在70%~80%。30 多年来全球马铃薯进出口贸易愈加活跃,马铃薯产业发展迅猛,中国已成为马铃薯最大生产国。

马铃薯为茄科作物,原产美洲,是世界四大作物之一,它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维生素等营养及功能成分,素有“地下苹果”之称(王茜茹 等,2020)。目前,全球栽培马铃薯的国家和地区有158 个,10 亿左右人口将其作为主食(张红 等,2019),非洲和拉丁美洲数百万人口更是以马铃薯为主要的碳水化合物来源(王丽 等,2017)。我国马铃薯种植历史已超过300年(刘文政 等,2018),马铃薯为保证我国粮食安全、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消除西部及偏远地区贫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015、2016年原农业部相继启动和发布了“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我国马铃薯产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至2018年我国马铃薯栽培面积481.35 万hm2,产量达到9 032.14万t,约占世界总产量的24.53%。本文对30 多年来世界马铃薯生产、消费、进出口及我国马铃薯区域分布、生产等基本态势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我国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 数据来源

世界马铃薯收获面积、产量、单产、区域分布、消费、进出口相关数据源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我国1985—2007年马铃薯播种面积、产量、单产数据源于《改革开放三十年农业统计资料汇编》;我国2008—2018年马铃薯播种面积、产量、单产数据源于历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露地马铃薯成本收益信息源于《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

2 世界马铃薯生产情况

2.1 世界马铃薯收获面积

由图1 可知,1985—2018年间,世界马铃薯收获面积的变化大体分为2 个阶段,即1985—2000年波动上升期,2000—2018年逐步缩减期。世界马铃薯收获面积于2000年达到峰值,为1 989.56 万hm2,比1985年增加146.80 万hm2,随后收获面积逐渐缩减,2018年降至1 757.87 万hm2,较2000年下降11.65%。

2.2 世界马铃薯总产量

1992年以后,世界马铃薯总产量快速增加,2011年达到3.68亿t,比1985年增长0.86亿t,2012—2018年总产量基本稳定在3.6 亿t 左右,2018年世界马铃薯总产量为3.68 亿t(图1)。

数据来源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彩色图版见《中国蔬菜》网站:www.cnveg.org,下图同。

2.3 世界马铃薯区域分布情况

1985年,世界马铃薯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欧洲,收获面积及总产量分别占世界的63.55%、65.81%,随后其所占比值逐步缩减,2018年仅占27.04%、28.57%。亚洲逐渐成为马铃薯集中生产区,2018年收获面积及总产量分别占世界的52.92%、51.24%,较1985年增29.68、31.74 百分点。美洲占比较稳定,其收获面积及总产量基本保持在世界的9%、12%左右,非洲及大洋洲马铃薯生产相对较少,2018年两洲产量分别占世界的7.07%、0.46%(图2)。

2.4 世界马铃薯主产国生产情况

2018年,马铃薯总产量最高的20 个国家分别是中国、印度、乌克兰、俄罗斯、美国、孟加拉国、德国、法国、波兰、荷兰、白俄罗斯、加拿大、伊朗、秘鲁、英国、埃及、阿尔及利亚、巴基斯坦、土耳其、哈萨克斯坦,上述国家总产量占全球的79.86%,其中中国、印度、乌克兰、俄罗斯、美国5 国产量的全球占比达到55.51%。

自1985年以来,上述主产国的马铃薯收获面积与产量发生了较大变化(图3、4),其中中国、印度、孟加拉国生产能力快速提升,2018年3 国马铃薯产量分别达到9 032.14 万、4 852.90 万、974.44 万t,比1985年增加2.37、2.86、7.40 倍,中国、印度马铃薯产量分别占世界马铃薯总产量的24.53%、13.18%。俄罗斯、波兰马铃薯生产能力则出现大幅下降,波兰2018年收获面积、产量分别较1985年减少85.8%、79.54%,俄罗斯2018年收获面积、产量也较1992年减少61.04%、41.57%。乌克兰相对特殊,其马铃薯收获面积呈现稳中有降的趋势,而总产量则在波动中呈现上升趋势,2018年乌克兰马铃薯收获面积、产量分别为131.99万hm2、2 250.4 万t,比1992年减22.6% 和增10.98%。荷兰、法国的马铃薯产量近年来一直保持在700 万t 左右,总体较为平稳,德国马铃薯产量经历1985—1991年大幅下滑后也逐渐趋于稳定,目前德国、美国马铃薯产量分别稳定在1 000 万、2 000 万t 左右。产量排名第11~20 位的国家中,除白俄罗斯、英国历年产量呈现下降趋势外,其余国家皆呈上升或稳定的态势,其中阿尔及利亚、巴基斯坦的上升幅度较大,2018年产量分别是465.33万、459.18 万t(表1),比1985年增4.71、7.45 倍。

2.5 世界马铃薯单产水平

2001年以前,世界马铃薯单产水平变化不大,基本稳定在15 500 kg·hm-2,其中1988、1991、1994年等年份单产水平相对较低,仅为14 835.6、14 422.9、14 855.7 kg·hm-2。2002年以后马铃薯单产快速提升,2011年达到19 678.8 kg·hm-2,较2001年增25.21%,随后单产水平稳步提升,2018年为20 944.1 kg·hm-2(图5)。2018年全球单产水平最高的国家是科威特(62 327 kg·hm-2),但其马铃薯收获面积仅581 hm2,新西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单产水平分别位列第二、三、四、五。

由表1 可知,近年来,20 个马铃薯主产国单产水平大多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其中美国、加拿大、法国、荷兰、英国、德国历年的单产水平均明显高于其他主产国。2018年美国单产水平最高,单产为49 762.4 kg·hm-2,其次为加拿大,单产为43 182.3 kg·hm-2。而1985年位列第一的荷兰逐渐被美国、加拿大、法国超越,2018年单产为36 612.9 kg·hm-2,位列第四。哈萨克斯坦、中国、俄罗斯、乌克兰、秘鲁的单产水平相对较低,2018年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 944.1 kg·hm-2。

表1 2018年马铃薯主产国生产情况

3 世界马铃薯消费情况

1985—2017年,世界马铃薯消费量由2.84 亿t增至3.81 亿t,其中食用消费量从1.33 亿t 增至2.47亿t,增长85.71%,占比也由46.9%增至64.8%,增长17.9 百分点。而饲用消费、种用消费比例分别缩减11.91、4.82 百分点,损耗量则基本保持在9%左右(图6)。2017年全球马铃薯消费量中饲用消费、食用消费、损耗、其他消费、加工处理、种用消费分别占12.37%、64.82%、10.54%、1.97%、2.64%、7.66%,其中欧盟成员国消费量中其他消费、加工处理占比分别为7.78%、4.53%,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而食用消费占比较全球平均水平低3.29 百分点。最不发达国家、低收入缺粮国家则基本没有加工处理和其他消费,不过其食用消费占比却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此外,2017年低收入缺粮国家损耗占比达到了17.79%,而荷兰损耗仅占5.04%,该国当年其他消费、加工处理分别为22.81%、14.99%。中国与俄罗斯饲用消费、损耗占比都在19%、7%左右,不过俄罗斯种用消费占比达到18.81%,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45 倍(表2)。总的来看,发达国家马铃薯产业更为发达,产业链也更加完整,其他消费、加工处理占比相对较高,损耗占比相对较低。

表2 2017年部分国家及特殊群体马铃薯消费结构

4 世界马铃薯进出口情况

4.1 世界马铃薯进出口概况

30 多年来,全球马铃薯及其制品进出口量快速增加(图7),1985—1990年世界鲜马铃薯、冷冻马铃薯制品、马铃薯淀粉的进口及出口总量分别是3 758.39 万、3 704.03 万、436.49 万t 及475.34 万、61.51 万、50.11 万t,2013—2018年,上述指标分别上升1.15、1.08、8.63 倍及8.12、4.24、5.08 倍。世界鲜马铃薯、冷冻马铃薯制品、马铃薯淀粉的出口额也分别从1985年的6.23 亿、2.53 亿、0.52 亿美元增至2018年的43.82 亿、76.30 亿、7.04 亿美元。2018年世界鲜马铃薯进口量为1 486.59 万t,其中比利时、荷兰进口量约占全球进口总量的30%,法国、德国、荷兰则是当年鲜马铃薯出口量位列前三的国家,出口量分别达到232.44 万、192.36 万、180.13 万t。同年,全球冷冻马铃薯制品、马铃薯淀粉进口总量分别是800.99 万、59.59 万t,出口总量也分别达到833.88 万、55.22 万t,其中比利时、荷兰、加拿大为冷冻马铃薯制品最大出口国,德国、荷兰、美国则是最主要的马铃薯淀粉出口国(表3、4)。

4.2 部分国家马铃薯贸易情况

4.2.1 法国 法国是全球最大的鲜马铃薯出口国,2018年鲜马铃薯出口量达232.44 万t,占世界出口量的16.97%,出口额达6.44 亿美元,比1985年增13.59 倍。同时,该国也是冷冻马铃薯制品、马铃薯淀粉重要进口国,2018年进口额分别是5.81 亿、0.41 亿美元,其中冷冻马铃薯制品进口量居世界第三位(表3、4)。

4.2.2 比利时 比利时是世界最大的鲜马铃薯进口国,2018年进口量占全球进口总量的17.23%。比利时还是最大的冷冻马铃薯制品出口国,2018年出口量达到250.74 万t,出口额为19.50 亿美元,占全球出口额的25.56%;同时,该国马铃薯淀粉出口量达到7.40 万t,位列世界第四(表3、4)。

4.2.3 美国 2018年美国鲜马铃薯进口量和出口量分别是48.65 万、48.16 万t,进出口量基本持平。不过美国是世界最大的冷冻马铃薯制品进口国及第三大马铃薯淀粉出口国,2018年冷冻马铃薯制品进口量为101.65 万t,占全球贸易量的12.69%,分别比2017、1985年增6.17%、31.44 倍,其当年马铃薯淀粉出口量也达到7.79 万t,出口额占全球出口额的14.41%(表3、4)。

4.2.4 德国 德国是马铃薯淀粉第一大出口国,2018年出口量为15.38 万t,出口额达2.23 亿美元,占当年全球马铃薯淀粉出口额的31.65%。德国还是世界第二大鲜马铃薯出口国和第六大冷冻马铃薯制品出口国,2018年出口量分别是192.36 万、34.98 万t,分别比1985年增2.27、7.30 倍(表3、4)。

表3 2018年全球主要鲜马铃薯进出口国家贸易情况

表4 2018年全球主要冷冻马铃薯制品及马铃薯淀粉进出口国家贸易情况

5 我国马铃薯区域分布及生产情况

5.1 我国马铃薯播种面积

我国马铃薯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该区域播种面积所占比值维持在60%以上,1985—2018年呈现出稳中有升的趋势,2018年占全国马铃薯播种面积的78.06%,比1985年提高13.78百分点;东北地区及中部地区马铃薯播种面积占比则分别由1985年的13.91%、16.21%逐渐下降到2018年的5.52%、10.22%;东部地区在经历1995—2001年播种面积占比持续高于10%的阶段后,也开始逐渐下降,目前仅占全国播种面积的6.21%(图8)。2018年西部、东部地区产量在全国的占比分别为73.52%、9.12%,较1985年提高10.36、3.26 百分点;2018年东北及中部地区产量在全国的占比分别为8.04%、9.32%,较1985年下降5.44、8.18 百分点。

2018年,马铃薯播种面积高于10 万hm2的省区有12 个,分别是贵州、四川、甘肃、云南、内蒙古、重庆、陕西、湖北、山西、黑龙江、河北、宁夏,其中有8 个省区位于西部地区、2 个位于中部地区,东部地区及东北地区均只有1 个省区。

位于西部地区的8 个省区中,贵州省马铃薯播种面积1985年仅为20.68 万hm2,2018年达到73.01 万hm2,位列全国第一。四川省播种面积在1985—1996年间快速增加,1997年重庆从四川分置直辖后,该省播种面积随之减少,1997—2008年一直徘徊在30 万hm2左右,自2009年开始马铃薯播种面积大幅提升,2018年为67.72 万hm2,较2008年增加40.01 万hm2。甘肃、云南、内蒙古、宁夏均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4 省分别在2013、2014、2011、2008年达到峰值,2018年播种面积分别是57.07 万、47.39 万、35.10 万、10.99万hm2,较相应峰值年份下降18.32%、15.98%、50.75%、52.89%(图9)。

湖北、山西位于我国的中部地区,两省马铃薯播种面积均在1985—2005年间呈现稳中有升的变化趋势,而2006年大幅缩减,降幅分别达到42.75%、51.22%,随后湖北省马铃薯播种面积迎来快速增长期,2015年达到25.33 万hm2,较2006年增13.01 万hm2。山西省则相对增幅较小,2018年播种面积仅比2006年增加0.48 万hm2。黑龙江省马铃薯播种面积自1997年开始快速增长,2002年达到峰值44.20 万hm2,随后开始快速回落,2006年仅剩20.28 万hm2,比2002年减少54.12%,随后小幅回升后又开始逐步缩减,2018年仅余15.79万hm2,位列全国第十。位于东部地区的河北省马铃薯播种面积在2000年达到峰值21.15 万hm2后开始逐渐减少,2006年降至12.77 万hm2,之后种植面积稳步提升,2018年为16.31 万hm2,略高于黑龙江省(图9)。

5.2 我国马铃薯产量

在我国马铃薯产量构成中,西部地区历年占比均在50%以上,其中2006—2018年间占比一直稳定在70%~80%,中部地区与东北地区产量占比变化与播种面积的变化较为相似,两区域产量占比均出现逐渐减少的趋势,2018年分别是9.32%、8.04%,比1985年降低8.18、5.44 百分点(图8)。

受当年降雨、温度、病虫害、科技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各省马铃薯产量的波动往往比播种面积更为剧烈,同时产量的变化也与播种面积的增减存在着一定的差异。2018年四川、贵州、甘肃、内蒙古、云南马铃薯产量分别达到1 414.5 万、1 207.0 万、1 011.5 万、747.5 万、743.5 万t,位列全国产量排名前五位,上述省份均位于我国的西部地区,其中四川在2015年达到峰值(产量为1 538万t),随后产量有所减少。甘肃、内蒙古、云南马铃薯产量则在2013年达到峰值(分别为1 223 万、1 002 万、972.5 万t)后下降,至2018年降幅达17.29%~25.40%。重庆、陕西马铃薯产量总体呈现稳中有升的变化趋势,2018年产量分别为593.0万、411.5 万t,相比最低产量分别增加40.86%(1997年)、122.43%(1985年)。而1985年产量仅为20万t 的宁夏,2018年播种面积已排名全国第12 位,产量也增至182 万t,增加8.1 倍(图9)。

山西、湖北马铃薯播种面积虽在1985—2005年间稳中有升,但两省产量却波动巨大,尤其是1991、1999、2001年等个别年份产量明显降低,山西省还在2003—2006年出现产量持续性下滑,随后两省产量都有所增长,其中湖北省2018年马铃薯产量为322.5 万t,比2006年增137.5 万t。黑龙江省马铃薯产量波动较大,1998—2002年、2007—2011年为产量快速增长的两个阶段,两阶段马铃薯产量分别增加1.04、1.80 倍,2002—2007年、2011—2018年间产量则出现大幅下滑,其中2011—2018年间降幅达41.13%。河北省马铃薯产量自2009年以来快速增长,2018年达到530.5 万t,位居全国马铃薯产量第七(图9)。

5.3 我国马铃薯单产水平

30 多年来,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马铃薯单产水平均在波动中呈现上升趋势(图10)。其中1985—2006年4 个地区马铃薯单产水平相差不大,东北地区平均单产为16 495.8 kg·hm-2;东部地区略低,为15 051.1 kg·hm-2,部分年份甚至高于东北地区的单产水平;而西部地区及中部地区单产水平较低,分别为12 512.2、12 015.9 kg·hm-2。近年来,4 个地区的马铃薯单产水平虽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差距也愈加明显。2018年东北地区、东部地区马铃薯单产分别达27 553.4、27 775.9 kg·hm-2,而中部地区单产为17 232.2 kg·hm-2,仅为东部地区单产水平的60%。

西部8 个省份的马铃薯单产水平总体在波动中呈现一定的上升趋势。其中,四川单产水平相对较高,2007、2008年甚至超过了26 000 kg·hm-2。云南省的单产水平在2004年之前与四川相差不大,部分年份甚至高于四川,2004年以后明显低于四川,2018年仅为15 689.5 kg·hm-2,列西部8 省区的第7 位。甘肃省马铃薯单产1985年仅9 090.5 kg·hm-2,经过30 多年的发展,2018年单产已达到17 725.5 kg·hm-2,略低于重庆,排在西部8 省区第4 位。同处西北的陕西和宁夏两省单产水平也分别由1985年的8 450.0、5 628.5 kg·hm-2增加到2018年的13 294.0、16 547.0 kg·hm-2,增幅达57.33%、193.99%(图10)。

位于中部地区的湖北省自1994年后,马铃薯单产水平基本稳定在15 000 kg·hm-2左右,同处中部地区的山西省则波动明显,尤其1999、2001、2009年的单产均只有6 000 kg·hm-2左右,近年来有所增长,2018年达14 437.5 kg·hm-2。河北、黑龙江两省马铃薯单产则在波动中明显提高,2018年分别达到32 506.5、25 110 kg·hm-2,比1985年分别增加1.84、1.54 倍(图10)。

6 我国露地马铃薯成本收益情况

2011—2017年,我国露地马铃薯净利润、成本利润率基本呈现先增后波动下降的趋势(表5),峰值年份为2013年,两指标分别为807.31 元·(667 m2)-1、56.06%,2017年净利润已降至285.51 元·(667 m2)-1,降幅达64.63%,成本利润率也下降了36.74 百分点,马铃薯种植收益大幅减少。2018年露地马铃薯种植收益相对较好,净利润、成本利润率分别增至461.78 元·(667 m2)-1、30.28%。露地马铃薯总成本却呈现上升趋势,2018年已达1 524.91 元·(667 m2)-1,分别比2011、2013年增加432.01、84.82 元·(667 m2)-1。马铃 薯种 植成本由物质与服务费、人工成本、土地成本组成,其中种子、化肥、租赁作业费用为每667 m2物质与服务费的主要部分。种子费变幅不大,自2011年以来最高降幅27.32 元·(667 m2)-1,2018年为221.48 元·(667 m2)-1。化肥费用则于2012、2013年高于170 元·(667 m2)-1,随后一直在140 元·(667 m2)-1左右,2017年开始有所增长,2018年增至162.14 元·(667 m2)-1。租赁作业费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2018年达到127.7 元·(667 m2)-1,比2011年增55.67%。人工成本主要为家庭用工折价,近年来一直处于不断上升的阶段,2018年每667 m2露地马铃薯人工成本为663.77元,比2011年增加292.73 元。2011—2016年马铃薯种植土地成本也快速增加,增幅达53.26%,2018年回落至227.35 元·(667 m2)-1。由此可见,近年来租赁作业费用、人工成本、土地成本的快速增长是露地马铃薯成本增加的重要原因。

表5 2011—2018年各地区露地马铃薯每667 m2 平均成本收益情况

由图11 可知,种植面积超过10 万hm2的省区中,重庆市的马铃薯净利润最高年份达到2 515.92 元·(667 m2)-1、最低为1393.15 元·(667 m2)-1,收益水平相对较高。其次为湖北省,2018年马铃薯净利润为1 121.62 元·(667 m2)-1。贵州、内蒙古、山西均于2013年达到峰值后,净利润呈波动下降趋势,贵州省在2016年后稳步提高,2018年为1 054.02 元·(667 m2)-1,山西省降幅更为明显,2018年仅为-166.34 元·(667 m2)-1,下降114.5%。而宁夏自2013年达到660.04 元·(667 m2)-1后,2014年便降至45.18元·(667 m2)-1,随后逐渐回升,2018年升至744.00 元·(667 m2)-1,位于马铃薯净利润第四位。陕西、四川、甘肃则时常出现净利润为负数的情况,马铃薯收益相对较低。

7 小结

综上所述,30 多年来世界马铃薯产量稳步上升,2018年达到3.68 亿t。亚洲逐渐成为马铃薯集中生产区,2018年收获面积及总产量分别占到全世界的52.92%、51.24%。全球马铃薯及其制品进出口额快速增加,2018年世界鲜马铃薯、冷冻马铃薯制品、马铃薯淀粉进口总额分别是47.01亿、78.60 亿、7.46 亿美元,出口总额分别达到43.82 亿、76.30 亿、7.04 亿美元。我国也一跃成为全球马铃薯收获面积和产量最大的国家,2018年马铃薯收获面积与产量分别达到481.35 万hm2、9 032.14 万t,种植面积与产量已远超其他国家。但我国马铃薯种植区域多集中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加之受气候、土壤等因素的影响,单产水平目前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种植收益较低且波动较大,不利于农民种植马铃薯积极性的提高。此外,我国在马铃薯进出口及加工增值环节也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相信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推进、先进种植技术的推广、产后加工和流通领域等的加强,我国马铃薯产业将会有更为广阔的前景。

猜你喜欢
播种面积单产马铃薯
山西夏收全面完成 总产单产好于常年
马铃薯有功劳
初夏马铃薯 田间管理抓哪些
土库曼斯坦土豆播种面积创纪录
2021年俄罗斯油籽播种面积或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农大农企联手创山西小麦最高单产新纪录
油菜“不务正业”,单产3.4吨
春栽马铃薯种植技术
我国粮食生产喜获“十七连丰”
定边马铃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