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孢长根菇(黑皮鸡枞菌)工厂化免覆土周年高效栽培技术

2021-06-29 06:27肖自添凌宏通曾令贤何焕清彭洋洋李钦艳卓国宁
中国蔬菜 2021年6期
关键词:工厂化出菇覆土

肖自添 凌宏通 曾令贤 何焕清* 林 新 彭洋洋 李钦艳 卓国宁

(1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广东省草菇科技创新中心,广东省蔬菜新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640;2 梅州市农林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广东梅州 514071;3 广东丰年盛景生态有限公司,广东梅州 514796;4 梅州市农林科学院,广东梅州 514071)

免覆土栽培是卵孢长根菇工厂化生产的新模式,与传统覆土栽培相比,省工省料高效,可减少栽培劳务费66.67%,降低削菇成本16.67%;子实体不带泥沙,菇品采收更干净、更容易,商品性状好、产量高,生物转化率达80%以上,一、二级菇品占比达23%。

卵孢长根菇(Oudemansiella raphanipes)又名长根菇、长根小奥德蘑、长根金钱菌、露水鸡枞等,俗称黑皮鸡枞菌,从属真菌门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白蘑科小奥德蘑属。其子实体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真菌多糖、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还具有抗肿瘤、降血压、降血脂、改善肠道、抗菌和抗氧化等药理作用(陈建飞 等,2018;赵化杰,2020;安晓雯 等,2021)。该菇味道鲜美,柄脆可口,软滑脆嫩,深受消费者喜爱,市场零售价高达30~60 元·kg-1。卵孢长根菇为夏秋中高温型食用菌,最佳出菇温度为20 ℃以上,自然条件下只能在夏秋、春夏等温度较高的季节种植。因卵孢长根菇属于土生木腐菌需要进行覆土栽培,采收时子实体会带有泥沙,人工清理耗时耗力耗工,效率低。工厂化栽培也有尝试免覆土栽培,但因没有掌握关键技术而出菇稀少。笔者在卵孢长根菇工厂化栽培长期实践中总结出一套免覆土高效栽培模式,比传统覆土栽培更省工省料,菇品采收更干净、更容易,工作环境明显改善,工作效率大幅提高,目前该技术已在梅州市应用推广,并成为当地特色食用菌产业之一。

1 厂房布局

菇房布局应根据实际生产栽培工艺流程,结合地形地貌、自然环境、工厂年产能和交通条件等进行总体设计;栽培架以操作方便为原则,不宜过高过宽,菇床两边及中间设置走道,以方便操作。

2 菌种制作

工厂化栽培可选用液体菌种或固体菌种,为保证菌种质量,试管一级母种应从有资质、可靠的单位购买种性清晰、栽培性状明确的菌种进行扩繁。

2.1 固体菌种培养基及其制作 试管母种培养基配方:去皮马铃薯200 g,葡萄糖20 g,琼脂粉20 g,磷酸二氢钾3 g,硫酸镁1.5 g,VB130 mg,蒸馏水1 L,pH 值自然。

试管母种制作:用已灭菌的接种勾勾取1 块0.5 cm2的活化固体菌种种块,放入斜面试管中央,25 ℃恒温培养箱避光培养7 d(天),获得一级母种备用。

2.2 原种、栽培种培养基及其制作 原种、栽培种培养基配方:棉籽壳78%,麸皮20%,石灰1%,碳酸钙1%,含水量60%~65%。

原种、栽培种制作:原材料混匀后及时装袋灭菌,原种栽培包采用规格为15 cm × 33 cm × 0.005 cm 的聚丙烯塑料袋,栽培种栽培包采用规格为18 cm × 36 cm × 0.005 cm 的聚丙烯塑料袋,121 ℃、0.15 MPa 高压灭菌3 h(小时)。菌袋冷却至室温后,在无菌条件下接种,1 支试管种(20 mm × 200 mm)接种3~4 包原种,1 包原种接种20~30 包栽培种,接种后在25 ℃培养室内避光培养。

2.3 液体菌种 三角瓶种培养基配方:去皮马铃薯200 g,葡萄糖20 g,磷酸二氢钾3 g,硫酸镁1.5 g,VB130 mg,蒸馏水1 L,pH 值自然。

扩大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豆粕粉6 g,白糖20 g,蛋白胨1.5 g,磷酸二氢钾0.6 g,硫酸镁0.6 g,水1 L,pH 值自然。

三角瓶液体种:用已灭菌的接种勾勾取10 块0.5 cm2的试管母种种块,接种至装有250 mL 液体培养基的三角瓶(500 mL)中,置于旋转式摇床,25 ℃、140 r·min-1振荡培养5 d(天),获得二级菌种备用。

扩大液体菌种制作:将培养好的三角瓶液体种在无菌条件下接种至装有新鲜液体培养基的发菌罐中,接种量为10%,25 ℃,通气量1∶1(V∶V),培养3~4 d(天),获得液体菌种备用。

3 菌包制作与接种

卵孢长根菇生产均采用袋料栽培,采用工厂化专业机械进行拌料、装袋、灭菌、接种等,栽培配方根据当地原料资源情况,因地制宜选用配方,常用配方有:①棉籽壳40%,杂木屑30%,麦皮15%,豆粕粉5%,玉米粉8%,石灰1%,碳酸钙1%,含水量60%~65%。② 棉籽壳78%,麸皮20%,石灰1%,碳酸钙1%,含水量60%~65%。

杂木屑预湿发酵15 d(天),其他主料提前预湿,待其充分吸湿后加入辅料,保持含水量60%~65%,培养料pH 值8.0 左右,搅拌均匀后机械装袋,选用规格为18 cm × 36 cm × 0.05 cm 的聚丙烯塑料袋(符合GB 9688—1988 卫生要求),每袋湿重约1.2 kg,干料约400 g。采用高压灭菌,0.15 MPa(121 ℃)保持6~7 h(小时)。灭菌结束后待锅内压力降至0、温度降至60 ℃以下时开锅出炉,将菌包移至冷却室,待菌包温度降至常温后,移至消毒好的接种室进行无菌操作接种,1 袋菌种(18 cm × 36 cm)可接种60~70 袋(一头接种),接种量为3%~5%,液体菌种接种量为每袋25~30 mL。

4 菌包培养

接种后将菌包移入消毒好的培养房,在黑暗条件下进行培养,温度控制在(23 ± 2)℃,不宜低于20 ℃或高于28 ℃,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0%左右,培养室应保持空气新鲜,适当通风换气。在适温条件下45~55 d(天)左右菌丝长满菌包,但是卵孢长根菇从营养生长阶段(菌丝长满)到生殖生长阶段(子实体发生)需要10~15 d(天)的过渡期,此时需要将培养温度降至(15 ± 2)℃继续培养,当基料表面出现黑褐色分泌物或出现凸起原基时,表明菌丝已达到生理成熟,即可进入出菇管理环节。在适温条件下,卵孢长根菇培养60 d(天)以上可以达到生理成熟。

5 免覆土出菇管理

达到生理成熟的菌包移至菇房,打开袋口后整齐摆放在床架上,无需覆土,保持房间空气相对湿度80%以上,光照600~800 lx,同时利用(5 ± 1)℃温差刺激菇蕾形成,菇房内温度控制在23~28 ℃,注意通风,二氧化碳浓度宜低于3 000 mg·L-1,条件适宜时7~10 d(天)即可出现大量原基,出菇时间早于覆土栽培。原基长出后空气相对湿度增加至90%~95%,同时增加通风频率,二氧化碳浓度保持在1 000~2 000 mg·L-1,菇房温度保持在(25 ± 1)℃。菇蕾继续生长5~7 d(天),菌柄长5~7 cm、菌盖未开伞、八成熟之前采收。刺激菇蕾发生是卵孢长根菇工厂化免覆土栽培技术的关键,传统覆土栽培因有土壤作为保温保湿媒介,菌包没有直接与空气接触,周围小环境变化较小,免覆土栽培则因菌包直接与空气接触,小环境受外界影响大,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不适宜均会导致子实体不发生或发生较少,影响产品品质。

6 采收与保鲜

采收时握住菌柄下半部轻轻拔起,免覆土栽培的卵孢长根菇无“根”,易与培养基分离,且不带任何泥沙,产品干净,采收快,效率高。采收后立即放置在4 ℃冷却室中预冷,并用刀具削去菌柄基部,然后按标准进一步分级:①一级菇。菌柄宽15 mm 以上,菌盖未开伞,基部明显膨大,菌肉厚实。② 二级菇。菌柄宽12~15 mm,菌盖未开伞,基部稍膨大,菌肉厚实。③三级菇。菌柄宽10~12 mm,菌盖未开伞,基部上下同宽,菌柄伸长,菌肉结实。④ 四级菇。菌柄宽8~10 mm,菌盖未开伞,基部上下同宽,菌柄伸长。⑤ 五级菇。菌柄宽8 mm 以下,菌盖未开伞,基部上下同宽,菌柄伸长。⑥ 次品菇。菇体不完整,有损伤,或菌盖完全开伞等。按照不同标准打包分级后进行冷链鲜销,全程保持0~4 ℃、黑暗条件运输与贮藏,空气相对湿度80%左右,一般保鲜期可达8~10d(天)。

7 转潮管理

采收完的菌包进入转潮管理,室内空气相对湿度降至70%左右,温度保持在(20 ± 1)℃,黑暗条件,注意通风,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3 000 mg·L-1以下,养菌5~7 d(天),再通过加大温差刺激进入下一潮出菇管理(可参照免覆土出菇管理)。一般10~15 d(天)可生产1 茬,比传统覆土栽培缩短5 d(天)以上,可连续采收1~2 个月,转化率可达80%以上。转潮管理是卵孢长根菇工厂化免覆土栽培的重要环节,转潮时间的长短对产量和品质有一定影响,时间过短,菌丝养分积累不足,过快进入出菇阶段,子实体发生量少,产量低;转潮养菌时间过长,菌丝积累的养分会损耗,且会延长栽培周期,工厂化生产设施设备利用率降低,成本增加。

8 病虫害防控

卵孢长根菇易受青霉、木霉、黏菌等杂菌及跳虫等危害,病虫害管理以预防为主,在菇房内放置杀虫灯、诱杀剂、黄板等,若发现黏菌、青霉、木霉等污染菌包要及时清理,切断传染源,并在其发生位置撒适量生石灰,营造一个强碱性环境。加强工厂卫生管理,工人进出菇房要更换衣服、消毒等,完成出菇的菇房要及时清理废菌包,深度清洗干净,空置数天,彻底消毒后再投入使用。

9 经济效益

和传统覆土栽培模式相比,卵孢长根菇免覆土栽培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优质菇商品率和产值。

以种植1 个菇房(8 000 包)为例,免覆土栽培可减少栽培劳务费66.67%,因子实体不带泥沙,菇体干净,削菇成本可降低16.67%(表1);子实体商品性好,一级、二级等高品质菇品占比高,产值更高(表2)。因免覆土栽培需要一定的设施设备条件,故该项投资和运行成本未计算在内。

表2 不同栽培方式卵孢长根菇菇品级别及产值比较

猜你喜欢
工厂化出菇覆土
大球盖菇四种覆土的比较试验
工厂化循环水尾水治理系统技术
三七育苗播种覆土镇压装置的研究设计与试验
旱地绞龙式精准覆土装置的设计
苗盘输送、取苗、投苗、栽植、覆土、压实、苗盘回收全过程自动化——全自动蔬菜移栽机 破解种植难题
工厂化、小棚、大汪子…… 400精英齐聚山东,探讨北方养虾新思路
全龄人工饲料工厂化养蚕专用蚕品种“中2016×日2016”繁育性能比较
杏鲍菇出菇实践操作技术浅析
养蚕不喂桑,栽桑不采叶 重庆工厂化养蚕蕴藏黑科技
香菇松木屑“暴发式”出菇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