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粉碎粒度对育肥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2021-06-29 05:48李成贤曹洪志李俊峰贾建英
饲料博览 2021年4期
关键词:代养粒度饲料

李成贤,曹洪志,李俊峰,贾建英

(1.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宜宾 644003;2.中国电信龙岩分公司,福建 龙岩 364000;3.临汾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0)

猪饲料的颗粒大小对猪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有重要影响,饲料粒度太大会对猪的胃肠道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饲料粒度太小,虽有利于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吸收,但会增加饲料加工成本,引起粉尘问题,同时还会由于胃酸分泌过多而增加猪患胃溃疡的危险。适宜的饲料颗粒粒度会促进猪的健康生长。有研究表明,试验前期(仔猪断奶后前2周)随原料粉碎粒度的降低,试验猪的饲料增重比降低,表明试验猪利用饲料的效率提高,然而试验后期(仔猪断奶后3~4 周),原料粒度的降低并没有提高试验猪的饲料利用率[1]。本试验应用同一配方不同原料粉碎粒度日粮对育肥猪进行饲喂效果研究,旨在探讨育肥猪日粮的最佳粉碎粒度,为实际生产中育肥猪的饲养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

试验在四川省崇州市4个代养场进行,选取体重相近的健康育肥猪,随机分为两组。代养场1选取30 头育肥猪平均分为两组,平均体重分别为81.21 kg 和 77.17 kg;代养场 2 选取 72 头育肥猪,平均体重分别为107.76 kg和107.52 kg;代养场3选取20 头育肥猪,平均体重分别为86.15 kg 和91.60 kg;代养场4 选取20 头育肥猪,平均体重分别为88.40 kg和98.60 kg。

1.2 试验日粮

试验采用不同粉碎粒度的同一日粮,根据(NY/T 65—2004)《猪饲养标准》配制,日粮配方及营养水平见表1。

表1 日粮的组成和营养成分

参照国家标准GB/T 5917.1—2008《饲料粉碎粒度测定两层筛筛分法》中规定的粒度测定法测定配合饲料的粒度。饲料粉碎粒度见表2。平均粉碎粒度为1.5 mm 的饲料,其10 目筛上物、16 目筛上物、20 目筛上物、40 目筛上物、40 目筛下物占比分 别 为 0.38% 、 0.64% 、 1.07% 、 40.98% 、56.93%;平均粉碎粒度为2.5 mm 的饲料,其10 目筛上物、16 目筛上物、20 目筛上物、40 目筛上物、40 目筛下物占比分别为0.30%、8.10%、11.85%、38.90%、40.00%。试验组饲喂粉粹粒度1.5 mm的饲料,对照组饲喂2.5 mm的饲料。

表2 物料粉碎粒度 %

1.3 试验设计

试验在4个代养场进行,每个代养场进行一轮试验,整个试验分4 轮进行。第1 轮、第2 轮、第3轮、第4轮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选取15、36、10头和10 头育肥猪,4 轮试验猪头数分别为30、72、20 头和20 头。试验周期分别为22、30、36 d 和43 d,试验设计见表3。试验期间试验动物饲养条件一致,由专人负责,自由采食和饮水,并保持圈舍清洁卫生,饲养管理及免疫按各代养场正常管理进行。

1.4 指标测定

分别于试验开始前和试验结束后早上对试验猪进行空腹称重,并取平均值;准确记录每头试验猪各阶段的采食量,计算试验猪头平均日采食量;计算各阶段试验猪的平均日增重;根据日采食量和日增重计料肉比。

表3 试验设计

1.5 统计分析

采用Excel 软件进行数据统计,采用SPSS 13.0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各处理之间的差异显著性,P<0.05表示差异显著。

2 结果与分析

共进行4轮试验,试验猪生产性能测定结果见表4。

由表4 可知,在第1 轮试验中,饲喂平均粉碎粒度为1.5 mm 饲料的试验组育肥猪料肉比比饲喂平均粉碎粒度为2.5 mm 饲料的对照组育肥猪高,为负效应;在第2轮、第3轮试验中,饲喂平均粉碎粒度为1.5 mm 饲料的试验组育肥猪料肉比比饲喂平均粉碎粒度为2.5 mm 饲料的对照组育肥猪低,为正效应;在第4轮试验中,饲喂平均粉碎粒度为1.5 mm 饲料的试验组育肥猪料肉比比饲喂平均粉碎粒度为2.5 mm 饲料的对照组育肥猪显著升高,为显著正效应。说明饲料粉碎粒度影响育肥猪料肉比。

在4 轮试验中,第1 轮试验期为22 d,为负效应,第2 轮试验期为30 d,为正效应,第3 轮试验期为36 d,为正效应,第4 轮试验期为43 d,为显著正效应。说明饲料的应用效果与使用时间有关。

综上,推断饲料粉碎粒度影响料肉比,但其影响效果与饲料持续使用时间有关。

表4 试验猪生产性能

3 讨 论

本试验结果表明,饲料平均粉碎粒度为1.5 mm与2.5 mm相比,可降低育肥猪的料肉比,饲料粉碎粒度不仅影响料肉比,还与饲料持续使用时间有关。

原料的粉碎在饲料加工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对猪生产性能有明显影响。饲料的粒度越细,消化利用效率越高。据报道,在不考虑年龄因素时,降低饲料粉碎粒度可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饲料的粒度每降低100 μm,消化率提高1.3%[2]。J.J.Callan等[3]报道,生长猪细粉日粮(通过3 mm 筛)较粗粉日粮(通过6 mm 筛)显著降低采食量,改善料肉比;M.E.E.Ball 等[4]研究报道,细粉碎的小麦日粮能显著提高生长育肥猪的日增重(P<0.05)和饲料转化效率(P<0.01),与本试验得出相同的结论。K.J.Wondra 等[5]研究认为,生产育肥猪日粮中玉米平均粒度平均由1 200 μm减至400 μm时,粒度每减少100 μm,则增重效率提高1.0%~1.5%,饲料干物质和蛋白质的利用率都有所提高。降低饲料粒度会提高营养物质消化率,其部分原因可能是由于细粉碎加工可提高饲料颗粒的数量,并且通过增加与消化酶接触的有效面积提高消化酶的活性,从而提高消化率[2]。饲料粉碎太细,一般要花费很高的能量成本,在同样的时间,耗同样多的电能,细粉碎比适宜粉碎产量减少1半,极显著降低粉碎效率,所以从经济效益方面考虑,可能会使成本增加[6],但是根据动物不同的生长阶段,采取适宜的粉粹粒度是可行的。本试验也得出相同的结果:降低饲料粉粹粒度,可以提高日增重、降低料肉比。

4 结 论

本试验结果表明:饲料平均粉碎粒粒度为1.5 mm与2.5 mm 相比可以降低育肥猪的料肉比;饲料粉碎粒度不仅影响料肉比,还与饲料持续使用时间有关,即降低饲料粉碎粒度、在育肥猪上长期使用可以降低其料肉比。选择适宜的粉碎粒度在饲料生产和畜禽饲养方面具有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代养粒度饲料
四种青贮法 饲料新鲜又适口
原来饲料还可以这样玩!许愿斌用短短1年时间,开辟了饲料创业新赛道
粤海饲料
粉末粒度对纯Re坯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动态更新属性值变化时的最优粒度
组合多粒度粗糙集及其在教学评价中的应用
代养年猪赚钱新门路
通信认知教学中多粒度可重用模型建模研究
饲料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