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烟囱安全等级评定与加固技术*

2021-06-29 03:34孙晓阳
施工技术(中英文) 2021年9期
关键词:环向烟囱云图

孙晓阳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总承包公司,上海 201204)

0 引言

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为促进生产,加快我国工业化建设,作为工业生产的必备构筑物,烟囱被大量修建。其中,砖烟囱以取材方便、施工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占比较大。经长期使用后,砖烟囱出现材料老化、筒身开裂、地基倾斜等现象。相比拆除重建,在满足正常使用条件下对既有烟囱进行加固改造,既可节省原材料,又能避免大量建筑垃圾的产生,缩短建设周期,延长烟囱使用寿命。对既有烟囱进行加固改造,实现修复再利用,已成为亟待研究的课题。

1 工程概况

加固烟囱位于南京市江宁区汤山街道圣湖西路两侧、阳明山庄以东、昆元水泥厂和银佳水泥厂内,如图1所示。其中,1~3号烟囱为砌体结构,采用烧结普通砖、混合砂浆砌筑,内部无内衬或隔热层,建成于20世纪70年代。1号烟囱高43.5m,筒壁直径由1.8m渐变至4.4m,壁厚由240mm渐变至780mm;2号烟囱高40.2m,筒壁直径由1.8m渐变至3.9m,壁厚由240mm渐变至620mm;3号烟囱高40.4m,筒壁直径由1.8m渐变至3.9m,壁厚由240mm渐变至620mm。

图1 加固烟囱所在区域

2 施工重难点

1)为避免搭设高空操作架导致体量大、工期长、造价高等问题,研发自悬挂提升钢平台,以提高效率。利用有限元软件对自悬挂提升钢平台在各工况下的稳定性进行分析,确保施工过程中自悬挂提升钢平台安全、稳定。

2)基于BIM技术建立自悬挂提升钢平台与钢箍带三维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分割,提取数据,实现精准加工,工厂化制作、装配化安装,以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质量。

3)将烟囱三维模型导入有限元软件,分析烟囱内力与位移,并对加固过程中的应力、应变等进行监测,确定合理工序,确保加固过程稳定、可控。

4)利用自悬挂提升钢平台及钢箍带自上而下对烟囱筒壁外侧进行加固,对宽度较大的裂缝采用高强度水泥基材料进行压力灌浆,对宽度较小的裂缝采用聚合物砂浆进行填充,实现快速、高效加固。自悬挂提升钢平台自动化程度高,安装和拆卸方便,安全性好,可靠性高,烟囱两侧可同步加固,施工效率较高。

5)采用高强度无收缩水泥基灌浆料及配套设备,设备构造简单,抗腐蚀性及耐久性较好,可有效防止结构二次侵蚀。

3 现场检测

为了解烟囱现状,为后续加固提供技术依据,需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地基基础及上部承重结构、结构构件缺陷与损伤、砌筑砂浆抗压强度、砖抗压强度进行检测。

3.1 地基基础及上部承重结构检测

对地基基础及上部承重结构进行现场检测,未见因基础整体或不均匀沉降引起的上部结构开裂、变形和位移等现象,地基基础工作状态正常。

3.2 结构构件缺陷与损伤检测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烟囱构件缺陷与损伤进行检测,发现烟囱四周表面存在不规则裂缝,裂缝最大宽度约25mm。检测部位砖砌体砌筑方法正确,内外搭砌,上下错缝,部分烧结砖出现风化迹象。

3.3 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检测

依据JGJ/T 136—2017《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技术规程》有关规定,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采用贯入法对烟囱砌筑砂浆抗压强度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可推定1~3号烟囱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最小值分别为5.2,5.3,5.6MPa。

3.4 砖抗压强度检测

依据DGJ32/TJ 114—2011《回弹法检测砌体中砖抗压强度技术规程》有关规定,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采用回弹法对随机抽取的3个部位砖抗压强度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可推定1~3号烟囱砖抗压强度等级均为MU10。

4 有限元分析

为有针对性地对烟囱进行加固改造,首先需对烟囱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需补强的位置和关键点,从而提高加固效果。结合有限元分析结果,依据GB 51056—2014《烟囱可靠性鉴定标准》进行烟囱安全等级评定。

4.1 建立模型

采用MIDAS Gen软件进行建模计算,筒身普通烧结砖弹性模量为2.4×109N/m2,线膨胀系数为5×10-6/℃。筒顶顶板采用C40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弹性模量为3.25×1010N/m2,线膨胀系数为1×10-5/℃,按烟囱实际尺寸进行建模。

4.2 边界条件与验算参数

可视地基为刚性地基,烟囱底部固定不动,上部为自由端,属于一般支承结构。

依据GB 50009—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有关规定,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基本风压为0.40kN/m2,地面粗糙程度为B类。依据GB 50011—2010(2016年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有关规定,南京市江宁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地震分组为第1组,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烟囱上部结构构件所处环境为一般露天环境,依据GB 50144—2019《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有关规定,可知烟囱所属环境类别为Ⅰ类,作用等级为B级。外部最高气温为45℃,最低气温为-15℃。

4.3 计算结果分析

4.3.1结构自重作用分析

烟囱在自重作用下的位移、应力云图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烟囱最大位移、应力均出现在顶板中心处,最大位移为0.26mm,最大应力为0.33MPa。结构最大应力小于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可知承载力满足要求。

图2 自重作用下烟囱位移、应力云图

4.3.2风荷载作用分析

烟囱在x,y向风荷载作用下的位移、应力云图如图3所示。由图3可知,由于烟囱高度较大,受风荷载影响较大,烟囱顶部出现最大位移,为8.61cm,满足GB 50135—2006《高耸结构设计规范》有关要求;烟囱最大应力出现在底部,为0.68MPa,小于普通烧结砖抗压强度设计值,可知承载力满足要求。

图3 风荷载作用下烟囱位移、应力云图

4.3.3温度荷载作用分析

烟囱在温度荷载作用下的位移、应力云图如图4所示。由图4可知,在升温和降温过程中,烟囱由温差引起的最大位移出现在筒身顶部,为9.77mm;烟囱由温差引起的最大应力出现在顶板中心处,为18.34MPa,小于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可知承载力满足要求。

图4 温度荷载作用下烟囱位移、应力云图

4.3.4地震作用分析

地震作用下烟囱位移、应力云图如图5所示。由图5可知,烟囱最大位移出现在筒身顶部,为2.91mm;烟囱最大应力出现在筒底两侧边缘处,为0.02MPa,小于普通烧结砖抗压强度设计值,可知承载力满足要求。

图5 地震作用下烟囱位移、应力云图

5 安全等级评定

结合现场检测与有限元分析结果,依据《烟囱可靠性鉴定标准》有关规定,将烟囱筒壁安全等级评定为C级,将地基基础安全等级评定为B级。

6 加固方案

根据烟囱安全等级评定与有限元分析结果,采取以下措施对烟囱进行加固:①对筒体存在的裂缝及风化部位进行修复;②对烟囱外侧进行防腐施工,防腐设计年限为15年;③在烟囱筒体外侧整体包覆60mm×8mm竖、环向钢箍带;④在烟囱顶部增设1道压顶圈梁,并浇筑100mm厚混凝土板封堵洞口。

6.1 烟囱顶部清理至结构层

人工清除烟囱顶部避雷针、水泥残渣、混凝土及砖块,烟囱顶部水泥残渣现状如图6所示。清理至结构层后,复测筒体厚度、内外径尺寸等。

图6 烟囱顶部水泥残渣现状

6.2 顶部临时平台就位

为便于圈梁灌浆料浇筑,在筒体顶部搭设临时平台,以提供作业空间。临时平台由└80×8焊接而成,上部搁置于烟囱筒壁上,下部伸入筒体,底部满铺模板,如图7所示。

图7 顶部临时平台

为提供烟囱加固操作平台,确保施工安全,需对顶部临时平台稳定性进行验算。顶部临时平台位移、应力云图如图8所示,由图8可知,顶部临时平台最大位移出现在钢梁悬挑最外侧,为0.41mm;顶部临时平台最大应力出现在钢梁搭接处,为6.78MPa,小于钢材抗拉强度设计值,可知承载力满足要求。

图8 顶部临时平台位移、应力云图

6.3 顶部圈梁灌浆料浇筑

烟囱顶部植筋后,利用汽车式起重机将钢筋笼吊至烟囱顶部进行安装。通过3道钢丝绳将圈梁钢模板固定,与筒体接触部位采用发泡剂密封。采用高强度水泥基灌浆料浇筑圈梁,浇筑完成后进行覆盖、浇水养护。

6.4 自悬挂提升钢平台安装

自悬挂提升钢平台由H200×200×8×12制成,平面布置如图9所示,利用汽车式起重机将其吊装至烟囱顶部,与预埋钢板满焊连接(见图10),绕钢平台顶部焊接1圈φ25钢筋,用于固定安全绳。

图9 自悬挂提升钢平台平面布置

图10 连接节点示意

6.5 吊篮组装与调试

在自悬挂提升钢平台悬挑部位设置2个外挂点,用于固定吊篮主绳及副绳,如图11所示。吊篮在筒身两侧对称安装,安装完成后进行调试与验收。

图11 吊篮悬挂三维模型

6.6 开裂与风化部位修补

筒体裂缝为贯穿缝,宽度较大,需进行高强度水泥基材料压力灌浆。对于宽度较小且无法灌浆的裂缝,采用聚合物砂浆填实。将风化部位疏松砂浆及砖块剔除后,采用聚合物砂浆填实。

高强度水泥基材料压力灌浆工艺流程如下:①分段 将烟囱按由下而上的空间顺序划分为4段;②标记 对每个工作段内烟囱筒壁裂缝进行标记、修正;③裂缝检测 对每个工作段内裂缝表面进行探缝检测,以确定裂缝宽度、深度、贯穿情况;④裂缝清理 采用吹风机对裂缝进行吹洗,清除表面浮尘,对松动砂浆、即将剥落的劣质砖砌体表面浮渣进行清除;⑤封缝材料拌制 将封缝材料按配合比加水搅拌均匀,然后运至裂缝部位;⑥嵌缝作业 将拌制完成的封缝材料手工搓条,嵌压至裂缝部位,并使用刮刀将封缝材料嵌入裂缝内部,嵌入深度≥20mm,将裂缝口外溢封缝材料清理干净;⑦预埋导管 在每条裂缝最大宽度部位按一定距离预埋透明塑料软导管,埋设深度≥30mm,留设灌注口、排气口(观察口);⑧灌注灌浆料 封缝材料固化后,进行灌浆作业,采用高强度无收缩水泥基灌浆料,在指定容器内充分搅拌均匀,小批量、多次进行灌浆作业;⑨养护 灌浆完成后进行养护,养护期间不得拔除导管;⑩拔除导管 灌浆料养护结束后拔除导管,并对拔除处缺陷通过封缝材料修补平整。

6.7 筒壁外包钢箍带

按先上后下、先竖向后环向的顺序外包钢箍带,并嵌缝填实,钢箍带布置如图12所示。

图12 钢箍带布置示意

1)基准点选取与竖向钢箍带中线确定

将烟囱外爬梯中心线作为基准点,上下烟囱外壁按等分原则划分为十等分线,每条等分线为竖向钢箍带粘贴中心线,并在上下烟囱外壁做好标记。

2)临时悬挂点设置

在烟囱顶部砖帽处,将环向钢箍带固定在烟囱外壁,作为竖向钢箍带临时悬挂吊点。

3)竖向钢箍带安装

安装烟囱砖帽以上竖向钢箍带,上口弯折成90°,并将M10化学锚栓固定在压顶圈梁上口、侧面,过砖帽处空隙使用聚合物砂浆、快干水泥嵌缝填实,确保空隙被填满。将粘贴钢箍带的烟囱工作面清洗干净,并进行找平、修补、磨光。竖向钢箍带安装过程中,对于固定后具有较大安装缝隙的部位,及时采用封缝材料填实,防止竖向钢箍带与烟囱外壁脱空。

4)环向钢箍带安装

每道环向钢箍带分为2个半圆环,两端分别采用螺栓收紧器进行收紧,如图13所示。对每道环向钢箍带进行精确定位,并做好标记,标记点不少于3个。将粘贴钢箍带的烟囱工作面清洗干净,并进行找平、修补、磨光。采用汽车式起重机或钢丝绳+滑轮将具有标记的环向钢箍带运至指定部位,通过吊篮将工人运至螺栓收紧器位置,先调整环向钢箍带位置,再同时收紧两端螺栓,直至环向钢箍带完全收紧。按由上而下的顺序逐个安装做好标记的环向钢箍带,所有环向钢箍带安装到位后进行嵌缝、灌浆。利用快干水泥或聚合物砂浆填充所有竖向、环向钢箍带空隙。

图13 环向钢箍带节点连接

6.8 烟囱筒体内外侧防腐施工

分2遍滚涂渗透增强型清水混凝土罩面保护剂,第1遍滚涂完成后30min内完成第2遍滚涂。第1遍滚涂材料加1倍水稀释,第2遍滚涂材料为原液,施工完成后自然养护1h以上。

6.9 烟囱监测

为避免施工对烟囱产生影响,对烟囱内力、振动、裂缝和整体倾斜进行监测,以保证结构安全。主要监测内容包括:①使用表面式应变计对关键部位进行应力、应变监测;②使用测缝计对关键部位进行裂缝监测;③使用倾角仪对整体倾斜度进行监测;④使用加速度传感器对振动速度进行监测。

7 加固注意事项

1)由于1~3号烟囱高度均>40m,加固施工属高空作业,需在待加固烟囱周边半径10m范围内采用封闭式防护,施工作业期间禁止外人入内,防止高空坠物造成意外伤害。

2)烟囱周边为施工危险区,应设明显标识,并在通道上设置防护棚。

3)如遇6级及以上大风或雷雨天气,不得进行高空作业。

4)高空作业人员须持证上岗,系好安全带,安全带与安全绳须通过安全绳锁相连,高空作业人员使用工具应随手装入工具袋内,禁止随意抛掷。

5)垂直运输系统上下滑轮应设置防止钢丝绳脱槽的设备,并应由专人检测与维护。

6)烟囱底部、工作面及地面管理人员应配备声光信号及通信设备。

8 结语

依托砖烟囱安全等级评定与加固改造工程,对地基基础及上部承重结构、结构构件缺陷与损伤、砌筑砂浆抗压强度、砖抗压强度进行现场检测。考虑加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采用有限元软件分析烟囱位移、应力等,确保结构满足安全要求。针对现场检测与有限元分析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经济可行、安全可靠的加固改造方案。加固后烟囱已于2019年9月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目前各项功能情况良好,表明加固技术效果较好,保证了烟囱后期安全使用,延长了烟囱使用寿命。

猜你喜欢
环向烟囱云图
看不见的“烟囱”
不等厚P92钢弯头的球形缺陷应力分析及预测
利用精密卫星星历绘制GNSS卫星云图
环向对齐相邻缺陷管道失效压力研究
环向加筋灰土墩单墩极限承载力解析解
油气管道平滑凹陷疲劳试验应变响应分析
天地云图医药信息(广州)公司
黄强先生作品《雨后松云图》
为什么工厂的烟囱都很高?
云图青石板